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8|回复: 5

恭贺黄景春荣获10月最佳讨论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 09: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恭喜,恭喜,热烈恭喜!!!
发表于 2006-11-2 15: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恭贺黄景春荣获10月最佳讨论人

送上一束祝福。
[ 本帖由 小二黑 于 2006-11-2 15:40 最后编辑 ]
2005121421314714265.jpg
发表于 2006-11-2 19: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恭贺黄景春荣获10月最佳讨论人

十分感动!
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
谢谢小竹子、小二黑!

[ 本帖由 黄景春 于 2006-11-4 11:2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11-3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恭贺黄景春荣获10月最佳讨论人

沪军一虎将,冲锋无限好!
发表于 2006-11-5 23: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恭贺黄景春荣获10月最佳讨论人

转贴在这儿:

再次贺大师兄。好几天没上网,突然大师兄今天下午打来电话说我也有赠书的,我当时愣了一下,我没有想到的。这几天都没有上网,我都不知道这事,这些天忙得焦头烂额,因为上海有一个黄道婆的会议,在11月15号开,我的文章还没写出来,能不着急。黄道婆真是苦死我了。
   对于十月的话题,我觉得爱东兄发起的对“民间文化工作者”的认识很重要,因为我记得以前高丙中先生多次谈到民俗学者与民众的关系,辽宁师范大学的吉国秀女士在《民间文化论坛》的刊物的一篇文章里也谈到民众民俗知识转为民俗学知识问题,在这个二元对立中,爱东兄对于这二元格局的认识有一个细节上的深化,至少也是对一个相当重要的民间文化工作者群体的关注,因此,有时候就不是主体的二元,而是多元了。
   而且有时候,有些是官方文化工作者在发明新传统,也值得关注。

   举一个今年下半年大陆的真实例子,就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在9月23日发布孔子标准像定稿的问题。
   本来孔子的像都是一个想象中的建构的问题,大家都没见过,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图》依据汉画像石的算是早的,而9月23日定稿中的孔子看上去比初稿中的孔子更为慈祥厚道,宽宽的鼻子、阔阔的嘴巴、浓浓的眉毛、长长的胡须。初稿中的孔子是一个长方型脸,而在定稿中则修改为方方正正的接近正方形的脸。定稿中的孔子像一个中规中矩、克己复礼的方正君子,但也更像一个北方的老农。这当然也有其历史依据,因为《史记》卷47《孔子世家》就记载孔子出身“贫且贱”,孔子也感叹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本来就是卑微的平民出身。
   但中国孔子基金会绝不是一个民间组织,而是一个官方组织。中国孔子基金会在1984年经中央批准成立,并由政府拨款支持。在今年9月28日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的时候,《新京报》记者采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时就基金会的性质问题进行询问,王大千先生回答说:“按理说基金会应该是个社团组织,但在中国国情下,和许多社团一样,基金会还有事业单位的色彩,目前是一个厅局级单位。”因为是行政上的厅局级单位,于是我们明白何以中国孔子基金会如此热衷“标准”两字。

   由于对外汉语要搞汉语国际推广,于是孔子现在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国文化的形象大使,那么这个人物形象就要有文化亲和力,要温柔敦厚。《论语·述而》中说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但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孔子最后定稿的神态就被修改成只有温和而没有严厉,也没有威严。孔子基金会声称他们的孔子像是最标准的,其言下之意是说,在中国实施“走出去”的和平崛起的国家文化战略中,在当代对外文化传播中,孔子应该是温和的,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温而厉的,也必须得改成温和一点,不能有严厉的地方,否则对外就没有文化亲和力。因此真实地塑造孔子像真则真矣,但却不符合善,反而可能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妨碍,这也是真与善的矛盾。

   我与大师兄的一个讨论就是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有时候是没法讲真的,就说这个2006年孔子标准像问题,本来就没有真的像,就是一个想象的认同与否问题。所以,我还是我的看法,不必太泥于真与假,关键是认同与否的问题,认同了就是真的,否则在心目中就是假的。这个钟大侠后来也提到这个民众的动机与心态问题。而这里的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做法在功能上和爱东兄说的民间文化工作者一样,都是发明传统。只是基金会是官方文化工作者。
截止到2006年10月20日,中国在海外已设立111所孔子学院,而这第111所就是我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卢甘斯克师范大学设立的孔子学院。笔者因为在对外汉语系工作,也参与了在乌克兰的孔子学院申报筹建的部份工作。所以有更为直接的一些体验。而这个海外孔子学院一般都要有孔子铜像的,有的用的就是这个中国孔子基金会发明的2006年的新传统。

   眼睁睁看着这个新传统被发明出来的,虽然国内有质问这个基金会,可是这个组织已经发明了。而且更要命的是,中国孔子基金会“标准像”一出,东施效颦者就上来了。山东惠民县已为“武圣”孙武标准像揭幕,而山西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有意效仿孔子基金会做法,为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关羽制作标准像,也有地方已在打“亚圣”孟子的主意,准备发布孟子标准像。这也许是一个负面的国内因素。因为地方上的人,只有地域观念,没有意识到孔子标准像主要是对外不对内的。

一个2006年版的孔子标准像的新传统就这么发明了,这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我想,对外文化传播是一个好事,但对内就不一定了。
发表于 2006-11-25 21: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恭贺黄景春荣获10月最佳讨论人

感谢黄老师为民俗学事业所做的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学者尊敬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