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1|回复: 0

【转帖】读《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7 15: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洞开古汉学习的新境界
                     
——读《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

贺小莉


一、十年古汉今日始
    自从开始学古代汉语,就一直在苦苦挣扎。拿到这本《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眼前豁然开朗,对古代文学的望而生畏顿时烟消云散,我的“古汉苦旅”要结束了。这本书的体系编排合理,以文言语法为纲,配合课文注解和练习,深入浅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我们的古汉语阅读水平。感激已故的马老师之余,我好想把它推荐给我的学友,与君共享畅游古典文学殿堂的快乐。相信读过这本书的学友与我有同感:学习古汉从此书始。

    二、语法、词汇,古汉大厦的砖瓦
    一直以来,我学习古汉钻进一个误区,就是多记多背就能学好。实际上,读了此书我发现,若想熟练掌握古汉,并不是一定要背每一篇章,我们要记忆的是古汉的基本内核——语法、词汇,这些我称作是古汉的砖瓦。而语法和词汇的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这规律体现在词性、句型的特质和用法等等。该书由十课组成,每一课都先讲语法,然后很有针对性地配以数篇典型篇章。该书选用的篇章短小精悍、甚是经典,我们正是从这样的故事中学习词汇并运用前面讲解到的语法攻克阅读障碍。在古代文学宝库中,不乏长篇巨制,有些相当不错的文章我们需要静下心读开来,但是马先生的讲义没有选用,一是因为长篇巨制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但是对典型语法项目的训练不足,如果我们这堂课重点训练形容词词尾的用法,那么可以从一个较长的篇章中节选出包含形容词词尾的那一部分,而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引用;二是因为一般人对长篇有着天然的恐惧心理,每我看到纸页上排布着密密麻麻的汉字,读了几行就有好几个不懂得字,怎么能有信心给他继续读下去呢?所以,马老师的讲义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我一气呵成很快读了一节课的十余篇文章。
    说到语法的总结,马老师有自己的独到方式,他将一类问题归为一课,比如第一课讲词,第二课讲句子的语气,等等,这样,十节课竟然把基本上所有的语法项目都包含在里面了,我真是觉得很神奇!原以为语法是相当难掌握的,但是,当看到一类类的问题像士兵似的拍好队伍待阅,脉络清晰、结构谨严,竟也丝毫不觉语法学习索然无味了,当我读过此书,又爱不释手的回顾目录时,对照目录提示,一队队已归纳成类的问题竟自动跳出我的记忆深处!他们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了!他们将一座古汉帝国大厦深植我的心底!我不得不说,此书科学的体系帮助我们记忆的效果是惊人的!
   
三、古汉常识,开阔视野

    以前读古汉,常常为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困扰,因为古代的风俗习惯,小到对某一物品的叫法,大到生老病死的处置,都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有的人认为现代人遵循现代的生活方式,掌握那些“老掉渣”的东西没有必要,实际我要说,很必要!非常必要!为什么呢?
    对于从事古汉研究的人来说,增长相应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是必须的,因为在我们的阅读过程中会遇到相应的问题,能不能正确的理解是很关键的。举一个很俗但不可回避的例子,在湖南卫视的“超女”节目中,李宇春笑唱 《zombie》,这首记录着爱尔兰民族沉痛屈辱史的歌,向世人告知她的无知。作为一名歌手,同古汉的研究者一样,应对歌曲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而不仅仅是随着音乐翩然起舞,音乐是简单的表象,只是由七个音符组成,而背后的历史却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民族的兴衰荣辱。对于非专业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储备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不可忽视,现在使用的普通话抹不去古汉的烙印,比如很多成语、歇后语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或经现在人整理而成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举案齐眉”这个成语是形容夫妻感情和睦,相敬如宾,这里的“案”是什么呢?如果理解成今日的文案、案例或桌子就错了,读了本书的《什物篇》我知道,古代管盛食物的托盘叫“案”,夫妻相敬,把托盘举至眼眉的高度,是多么形象啊!我们若想在日常用语中增添一抹文采,了解古代常识是必要的。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是在读课程的闲暇时读这些常识的,觉得对我的帮助真的潜移默化,我对古文的兴趣增长了,并开始尝试着自己的古文创作。
   
    读过此书我感慨良多,由于篇幅所限就暂谈这些。“但知春意发,谁识岁寒心”,我能体会到马老师为古汉的教学实践付出的心血!谨把此书推荐给对古文感兴趣的朋友,希望与君共长,以期交流!


           名师讲义丛书——《马汉麟古代汉语讲义》  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2月第1版  定价:24.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