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5|回复: 0

山东先民对海洋鱼类的认识【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5 16: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一篇不错的博物学文章。在认识鱼类这事情上,食欲是早于并且引导着求知欲的,知识与其说是源于大脑,不如说源于肠胃。


山东先民对海洋鱼类的认识



王赛时

山东社会科学院



《农业考古》2006年4期







    浩瀚的海洋孕育着众多的生命,自古以来,山东海疆居民就把这些海洋生物当作衣食资源。为了开发这种资源,人们千方百计地辨别它,认识它。虽然古人受时代的制约,无法在海洋生物学方面取得惊人的突破,但世代积累的知识加上探索者的不懈努力,还是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果我们把历史上有关海洋生物的资料整理出来,就一定能发现,山东先民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

    据现代海洋生物学者研究,山东黄渤海海区的鱼类约2000余种,主要为暖温性种,其次为暖水性种,冷水性种很少。在这其中,软骨鱼类共有6目21科32种,硬骨鱼类共有15目77科193种(1)。古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只能辩别其中的几十种,而且以经济鱼类为多。

    我们从1974年胶县三里河和1981年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大批鱼鳞和鱼骨,能辨认的有梭鱼,鳓鱼,黑鲷,真鲷,鲈鱼,蓝点马鲛和红鳍东方鲀,这些海洋鱼类到今天仍为山东沿海的捕食品种(红鳍东方鲀除外)。起码可以说,山东居民对海洋生物的认识,自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启门端。

    文献中专门对山东沿海鱼类的记载,大多比较零散,如《盐铁论·通有篇》说:“莱,黄之鲐,不可胜食”;《史记》卷28《封禅书》说:“东海致比目之鱼”;《诗疏广要》卷四解释鳢鱼和鲔鱼,说“今东莱、辽东人谓之尉鱼,或谓之仲明鱼”;《文昌杂录》卷二说:“登州有嘉骐鱼”等等。到了明清时期,地方文献中才开始综合性探讨海洋鱼类。如明人王悦《威海赋》就叙及当地海产鱼种:“其鳞介也,则有嘉鱼、海*[鱼+昔]、鳓鲞、*[鱼+箴]*[鱼+良]、鲭鲐、*[鱼+夋]、鲫、鲍、鳘、鲨、鲳、鱽、鳝、鲻、鳜、乌鲗、鲟鳇、燕儿、青菜、黑婆、红娘。”(2)清人代栖霞人郝懿行考察山东沿海鱼类资源之后,写下了著名的《记海错》一书(一卷本),其中涉及海洋鱼类27种,一一注明其体形特征,并考辨其异名别称。这部《记海错》是古代山东唯一一部专门辨识海洋生物的专著,具有很高的科学份量。

    山东地方志中大多对各属海区的生物资源进行记述,由于山东沿海同属暖温带区系,海产主体相同,所以,各州县方志述列者大同小异。现举道光二十年《荣成县志》卷3《食货》所论鱼类如下:

    海族荣最称盛,虽老渔英能尽识。今举其鱼之最早出而过春即无者,曰*[餐去食加魚]鱼,最晚出而逾冬犹有者曰大口。其三四月出而常时亦间有者曰鲖,曰嘉鲯,曰海鲋,其三四月出而过时即绝无者曰鳊,曰鲳,曰何罗,曰鲦、曰*[鱼+伏]、曰鲐*[鱼+伏],曰鲗,曰红娘,曰绿翅,曰黄锢,曰尉等鱼。其不拘时有者曰鲻,曰豸,曰鲈,曰鲜。其不拘时有而冬末为佳者曰鲫。其有鳔在腹者曰*[鱼+免],其有毒在肝者曰鲑。其有石在首者曰黄花,其有骨在鼻者曰*[鱼+昔]。其有针在嘴者日*[鱼+箴]。其有制在尾者曰黄红。其以尾之双单分雄雌者曰板鱼。其以眼之青黄分美恶者曰鲛鱼。其小者曰白小,其大者曰老鱼,曰吞船*[鱼+昔]。其无鳞骨者曰*[鱼+者]。

    由上可见,荣成居民区别海洋鱼种,有他们自己独到的方法,或分为季节性鱼类与非季节性鱼类,或以鱼类身体特征为辩识标准。在外国学者林奈(Lin né)建立现代分类学之前,人们也只能用这些作用粗略的分类法来认识海洋鱼类。

    现代生物学将鱼类分为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山东沿海属软骨鱼纲的鱼主要有鲨、鳐、鲼、*[鱼+工],先民们已能准确区别。

    古人称鲨鱼为*[鱼+昔],文献中也写作沙鱼、*[鱼+少]鱼、磋鱼、别号海狼,另有吞山、吞船之称,亦有人以“鲛”名之。鲨鱼凶猛,人们早已熟知其特性。乾隆二十九年《诸城县志》卷12《方物》有载:“最悍者沙,……其翅味美而猛恶,噬人,泅水者遇之必毙,海上畏之,号曰海狼。”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物产》亦载:“鱀、*[鱼+昔]属,体似鳔,尾似*[鱼+匊],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上,少肉多膏,胎生,大者长丈余,能食人,俗名海妈虎。”按鲨有多科,山东海区中常见的体硕大而性凶猛的鲨鱼一般是噬人鲨,体长为2~5米,大者可达l2米,所谓海妈虎者,即指此鲨。鲨鱼有卵生和卵胎生两类,山东先民已观察到这一点,如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引《山东海类篇》云:“鲨鱼……鼻前有骨如斧斤,一说生子在腹中,朝出食,暮还入,……体甚大,有吞山之称。”光绪《日照县志》卷3《食货》说:“海则有*[鱼+昔],胎生,无鳞,其类非一,白者佳,亦名*[鱼+少]。”古人对鲨鱼的经济价值有很深的了解,认为鲨鱼肉不好吃,但鲨鱼翅却号称珍品,捕获者往往舍其肉而求其翅,于此收益不菲,郝懿行《记海错》这样说:“沙鱼色黄如沙,无鳞有甲,长或数尺,丰上杀下,肉瘠而味薄,殊不美也,其腴乃在于鳍,背上腹下皆有之,名为鱼翅,货者珍之。”有些鲨鱼的皮可以制革,古代所说“鲛鱼皮”即指这种革制品,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所说:“皮中刀剑鞘,《本草》鲛鱼皮”,便指鲨鱼皮革的用途。

    山东沿海,鳐鱼较多,现代生物学统属鳐形目。其中鳐科中的孔鳐、美鳐、华鳐等鱼种。当地人称为老般鱼,或称老盘鱼、海鹞鱼、荷鱼、阳鱼。由于鳐鱼与鲼、*[鱼+工]体形相似,很多人分不清楚,常常混为一谈。李时珍撰写《本草纲目》,就将这三种不同科属的鱼统统称作海鹞鱼。而山东人辨别鳐、鲼、*[鱼+工],则以尾刺是否有毒来做为区分标准。同治十年《黄县志》卷3《食货》这样记载:“阳鱼,一名少阳鱼,即海鹞鱼也。李时珍云海中颇多,江湖亦时有之,状如盘及荷叶,大者围七八尺,无足无鳞,背青腹自,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节,螫人甚毒,皮色肉味俱同鲇鱼。今按阳鱼之尾无毒,别有所谓土鱼者,尾有针,刺人至死,形同阳鱼,盖即阳鱼之一种也。”山东人称中国缸为辅鱼,称光缸为土鱼,有时也混称,这两种*[鱼+工]鱼尾刺有毒,人被刺后剧痛、红肿、有烧灼感。鲼的尾刺也有毒,惟独孔鳐一类的鳐鱼尾刺无毒。光绪二十三年《文登县志》卷13《土产》对鳐鱼的认识最为确切:“老般鱼即老盘鱼,状如荷叶,故亦名荷鱼。又形近隶书‘命’字,俗亦谓之‘命字’。鱼口在腹下,正圆如盘。般,古音同盘,故老般即老盘也。体有涎腥,软甲,甲边髯皆软骨,骨如竹节,正白。其肉蒸食之美,骨柔脆,亦可啖之。”郝懿行《行海错》也说:“老般实无毒”。

    缸科中的光缸,山东沿海叫做黄鲼,俗名有土鱼、黄安鱼、黄金牛、黄裹、罗盘鱼、黄边劳子之称,也有人把它与鳐鱼都叫海鹞鱼。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物产》记载说:“黄鲼,状如盘,元足无鳞,背青腹黄,口在腹下,目在额上,尾长有针,螫人甚毒。”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记载:“土鱼,尾有大针,最毒,著物立毙。渔人得知,先拔其针,埋沙中。”郝懿行《记海错》还分析了老般鱼与黄鲼的细微差别:“《临海水土异物志》日:“鲼鱼如圆盘,口在腹下,尾端有毒。余案此物即今之土鱼,形与老般无异,唯微厚,腹色黄,俗呼为黄裹,大者为黄金牛,头与身连,非无头也,尾如彘尾而无毛,有刺如针,螫人立死”,黄鲼“螫人立死”,显属夸张,但海边渔人认识到这种鱼的尾刺有毒,捕捉时就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

    山东沿海硬骨鱼类约占鱼类总数90%以上,对于其中的经济鱼种,方志文献多有记载。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发现,古人对鱼类的身体特征、洄游时间和活动区域都有很深的了解,海上渔民根据长年积累的经验去捕捉经济鱼种,并向他人传授这种知识。

鲱科鱼类中的太平洋鲱,山东俗称青鱼,为西北太平洋冷水性鱼类,每年三月初离开越冬场分批向产卵场洄游,其中一支常常进入山东沿海。然而山东受12℃等温线影响。青鱼洄游数量极不稳定,时而众多,时而稀少。据文献记载,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山东沿海的青鱼多不可数,而到了光绪及民国时期,青鱼种群又远离山海沿海。清初莱阳人宋琬曾记述过青鱼,他说:“青鱼长不盈尺,赤脊,赤腮,立春后有之,肉香而松,随著而脱骨,磔磔如蝟毛,软不刺口。雌者腹中有子,长阔竟体,嚼之有声。雄者白最佳。初入市,价颇昂,既而倾筐不满十钱,海上人用以代饭,谓之青鱼粥。”(3)郝懿行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他所著《记海错》这样描写青鱼:“青鱼大者长尺许,腹背鳞色俱青,以是得名。冰解春融,海鱼大上,挂网之繁,无虑千万,货者贱之。”道光年间,王培苟撰写《乡园忆旧录》,仍对大群洄游的青鱼叹啧不已,书中卷8有云:“青鱼,至期驾潮而上,海水为赤,鱼眼射波红也。价低而别味,比户皆买,如杜诗所谓‘顿顿食黄鱼’者。”道光时期成书的山东方志,大多记载了种群繁盛的青鱼,如道光二十五年《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说:“青鱼……其来最早,为群甚多,亦渔家之大利也。”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物产》亦说:“青鱼,二月间出,最广。”然而到光绪年间,可能受当时水温偏低的影响,青鱼种群远离山东。光绪二十三年《文登县志》卷13《土产》这样记载青鱼:“旧产威海,大者长不满尺,多细骨,子最多,惊蛰后网取之,挂网之繁元虑千万,……自洋船飞驶,海面水轮激水声如雷震,青鱼皆畏而远去,今竟为难得之物。”直到民国时期,青鱼大种群仍不洄游山东沿海。成书于民国二十五年的《牟平县志》卷1这样记载:“鳁,俗名青鱼,日本名*[鱼+弱]。体似梭,栉鳞大而易剥。……我国五十年前,盛产此鱼,后乃徙至朝鲜及海参崴等处,近始稍稍发现,然大宗仍来自外贩。”民国《福山县志稿》卷1也说:“青鱼,从前甚多,近年日稀。”20世纪70年代,山东沿海突然涌来大种群青鱼,活跃达10年之久。于此可见,青鱼洄游方向极不稳定。

与青鱼同属一科的青鳞鱼,山东俗名柳叶鱼,也叫青鳞、青皮,这种鱼在近海活动。郝懿行《记海错》记载了这种鱼:“柳叶鱼,鱼体似鲂而狭长,不盈五寸,阔几二寸,厚半分许,海人为其轻薄,形如柳叶,因被此名矣。腌藏而脯干,可以饷远。炙食甚佳。莱州街市编为四五,草束而货之,有野素之风。”看来,柳叶鱼产量均衡,沿海一带常年可获。

    鲱科鳓亚科中的鳓鱼。古名*[鱼+互]*[鱼+各]鱼。山东沿海称为白鳞鱼,或称鲞鱼、快鱼、火鳞鱼、河罗鱼。这种鱼为近海洄游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水温低时一般栖息于外海,水温高时游近沿岸。鳓鱼是山东沿海开发利用最早的鱼种之一,《尔雅·释鱼》已列“*[鱼+互]”鱼名物,郭璞注云:“海鱼也,似鳊而大,鳞肥多鲠。”鳓鱼常被海上渔人剖开晒干,货之远方,故称鲞鱼。元人贾铭《饮食须知》卷6所说“干者谓之勒鲞”,即指这种鱼品。郝懿行《记海错》对此有载,并以“*[鱼+互]*[鱼+各]”名之,云:“登莱人*[鱼+互]*[鱼+各]之读,当由自古相传以为然。”王士祯《香祖笔记》卷2记载说:“今登莱海上三月,何罗鱼始至,味甚美。”*[鱼+互]*[鱼+各]、河罗、二名音相近,均指鳓鱼。康熙《招远县志》卷5《物产》记载:“河罗鱼,味美而多刺,腌作鲭,可远贾。”光绪十二年《日照县志》卷三《食货》亦记载:“鳓,俗呼白鳞鱼,古名*[鱼+咎],干者曰鲞,……最大者为当。”看来,鳓鱼名称虽多,但其鳞肥、味美、刺多,而且易于鲞腌的特征,山东先民均已熟知。

  *[鱼+祭]鱼亦属鲱科,为暖水性浅海鱼类,亦栖息于盐度较低海区或河口,长约20厘米。山东沿海常见斑鲦,俗名扁鲦。《字林》释“*[鱼+祭]”,云:“*[鱼+祭]鱼出东莱”。《三续掖县志》卷4《拾遗》记载*[鱼+祭]鱼时说:“其鱼可为酱”。别据康熙《招远县志》卷5《物产》记载:“*[鱼+祭]鱼,麦黄时始肥,八月尤美。”

    鳀科中的鳀鱼是小型鱼类,集群性强,风平浪静时,起群的鳀鱼在海面上呈黑褐色,捕捞较为容易。山东沿海称此鱼为“离水烂”。郝懿行《记海错》说:“离水烂,无名小鱼也。渔者为细网,海边撩取之,长数寸许,圆体饶肪。逡巡失水,便致糜烂,海人为难于收藏,腌以为酱,鲜美可啖,经典所称鱼醢当指此而言。”

    过去山东近海及内河常见一种毛刀鱼,属*[鱼+祭]科鲚属,学名刀鲚,俗名篾刀,古名鮆鱼,尤其黄河口一带资源最为丰富,并能上溯东平湖产卵。这种刀鲚很早就被山东人们开发利用。《齐民要术》卷8记载过一种“干鲚鱼酱法”,便是用毛刀鱼加盐、麦蘖腌酿而成,“味香美,与生者无殊异”。道光二十五年《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记载说:“鮆鱼,一名鮤,一名鱽,又一名*[鱼+蔑]刀,俗名银鱼,色如银也。……与石头鱼皆以三月出。”又同治十年《黄县志》卷三《食货》说:“此地所称鲚鱼,长三四寸,阔二寸许,身不扁薄。”这是指凤鲚,又称凤尾鱼,体型小,同刀鲚一样亦进入沿海河口,但产量较刀鲚为少。

    先民们认识海洋鱼类,有时也会发生疑惑,常将同科但不同属种的鱼统而称之。如银鱼,现代生物学划归银鱼科,山东沿海可见4属6种,即大银鱼、安氏新银鱼、乔氏新银鱼、前颌问银鱼、居氏银鱼、有明银鱼。古人分不清楚,统以银鱼相称,亦称面条鱼、黄瓜鱼。但也有细心者,将这些略有不同的银鱼分别起名。郝懿行《记海错》列出冰鱼、面条鱼二种,说:“冰鱼体狭而长,可四寸许,鳞细而白,肌肤洞彻,骨体莹明,望若镂冰矣。”又说:“银鱼体白而狭长,可六七寸许,曝干煼啖及瀹汤,味清而腴,不逮冰鱼远矣。海人为其纤而修长如切汤饼之状,谓之面条鱼。”按郝氏所说,冰鱼是指安氏新银鱼,银鱼是指大银鱼。安氏新银鱼生活于山东近海沿岸,冬季活动频繁,春暖则无,人们捕捉之后,用冰封藏,运之远方,故名冰鱼。王培苟《乡园忆旧录》卷8记载:“冰鱼,隆冬雪盛乃出。粗如指,长三、四寸,身通明洞彻,除脊骨外,无刺亦无鳞。”王氏又列出黄瓜鱼:“冬日始有,明透如冰鱼。远贩者必浇以水,水冻,包裹如檐溜间冰笋,不见鱼也。食之,味如黄瓜。”实际上,冰鱼与黄瓜鱼同属一种,只是封藏方法不同,又有别名,所以王氏误分其为二种。明人谢肇描述山东银鱼,曾留有“筠笼冰合冻不腥,雪片参差玉箸横”(4)的诗咏。所指即为冬季出产的冰鱼。

    大银鱼和前颌间银鱼体长差不多,又都溯河产卵,所以,山东方志中言及河口及河道中的银鱼,大体指这两种银鱼。如乾隆七年《昌邑县志》卷2《物产》记述:“银鱼,自如银条,无骨,生潍水,近海二十里方有出,以二三月,过此则无。”咸丰十年《滨州志》卷6《物产》说:“银鱼俱出大清河。”在过去,山东沿海诸河口均有大群银鱼洄游,黄河人海口两岸支流及小清河产量尤多,并不像现代这样稀少。

    鳗鲡鱼比较特殊,这是一种降河洄游性鱼类。降河前栖居江河、湖泊、池塘的土穴缝中,秋末冬初,性成熟的鳗鲡结群移向海中产卵。郝懿行《记海错》就把鳗鲡的特性记录下来,说:“鳗鲡鱼似鲜而腹大,如鱿而体长,其色青黄,善钻泥淖,能攻堤岸,沟渠中亦喜生之。俗人呼之‘泥里钻’,盖鳗鲡之声转为泥里也。……今验此鱼形状可恶,而能补虚劳。”但山东很多地方对鳗鲡鱼缺乏了解,记述此鱼时往往采用前人的错误论点,如光绪十二年《日照县志》卷3《食货》有述:“鳗鲡,似蛇,无鳞,有雄无雌,以影漫于鳢鱼而生子,皆附鳢之髻鬣而出,故谓之鳗鲡也。……今呼钩鱼。”按雌性鳗鲡均从淡水移向海水后而降河产卵,古人无法以发现这种秘密,因而认为鳗鲡有雄元雌。鳗鲡在山东沿海产量不多,渔人钓钩获之,故名钩鱼。

    海鳗鲡属海鳗科,为暖水性凶猛底层速游鱼类,山东人呼为狼牙鳝,也有人称之为海狼。郝懿行《记海错》这样说:“海鲜鱼,体圆青色,略似河鲜,锐头大口。利齿如锯,两边绝无,乃在中央,一道锋铓,直入咽喉,巨鱼遭之,迎刃立断。肉虽腴美,骨刺纤长,须防作鲠。海人食馎饦,碎切为馅,杂入萝卜数片,旋即简其骨刺尽出矣。鱼大者长四五尺,阔可尺许,为性悍猛,钓者惮之,呼之狼牙鱼,或日海狼。”鲜,同鳝。

    颌针鱼科的尖嘴扁颌针鱼,山东沿海称为梁鱼、针梁鱼。郝懿行《记海错》说:“针鱼俗名针梁鱼,其形细长,骨体碧色。”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物产》记载:“针梁,长二三尺,宽惟寸余,绿骨,长喙利齿。”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记载:“梁鱼,色绿,嘴细长如针,俗名针梁。”按扁颌针鱼为暖温性近海中上层凶猛鱼类,喜栖于河口,不成长群,山东沿海夏季较常见。

    *[鱼+箴]科的*[鱼+箴][鱼,山东海民称为针鱼。王培苟《乡园忆旧录》卷8记载:“针鱼,嘴生巨针寸余,锋利可畏。周身明透,窥见脏腹。有脊骨一条,绿色。甚肥美。”民国《莱阳县志》卷2《物志》记载:“*[鱼+箴],一名针鱼,体长尺余,下颚突出,延长如针。”民国编撰的《牟平县志》、《福山县志稿》的均记载*[鱼+箴]鱼,述其特征与《莱阳县志》同。按山东近海的*[鱼+箴]鱼为浅海中小型鱼类,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

    飞鱼科的真燕鳐,山东叫作燕鱼、燕儿鱼,也叫飞鱼,为暖水性上层鱼类,常跳出水面,在1米左右的水面上空滑翔,在空中可维持10秒钟之久,每次滑行距离可达数十米。郝懿行《记海错》记载说:“燕儿鱼,体长五六寸,色黑如燕,长解飞,不能赴远,浮游水面不过数武,翩然而下,如燕子投波也。鬐与尾齐。味酸不中啖,海人去鬐啖之,亦不美。”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记载说:“燕鱼,形色似燕,雾中能贴水而飞。”可见真燕鳐能够出水滑翔的特点,先民们已很清楚。这种鱼口味一般,真到现在仍然做为次要经济鱼类。

    鲻科鱼类中有鲻和鲮。二种形体相近,均栖息于浅海或河口咸淡水交界处,是盐淡水适应能极强的近岸性鱼类,山东沿海多有分布。古人对两种鱼已能准确区别。郝懿行《记海错》说:“余案鲻之言缁也,其色青黑而目亦青。又有*[鱼+夋]鱼,其形与鲻鱼同,唯目作黄色为异,当是一类二种耳。”民国《沾化县志》卷1《物产》记载说:“*[鱼+夋]与鲻,*[鱼+夋]亦作梭,以形似梭,故名。*[鱼+夋]系黄眼,头扁平;鲻系青眼,头较圆,青眼味尤美。”*[鱼+夋]与鲻常由海入河,山东入海河口均发现过优良品种,如康熙《招远县志》卷5《物产》记载:“梭鱼,河口人海处有之,八九月肥美,如鲻鱼。”又云:“鲻鱼,腹有黄脂,味美,或腌为鲞脂,更佳。”咸丰十年《滨州志》卷6《物产》说鱼“出大清河”。光绪十二年《日照县志》卷3《食货》记载:“鲻,身圆头匾,瞻埠潭者佳,河入海处所得色微黑,亦胜。海内常产。”按瞻埠潭为日照内陆湖泊,这里的鲻鱼,每年5—6月份沿夹仓河入海口逆流而进入,其肉质丰满。光绪二十三年《文登县志》卷13《土产》记载:“……出邑西南母猪河下流者尤佳,以冰泮时来,土人珍之,呼为开凌梭云。”

    货科中的花鲈,山东人叫做海鲈鱼,又叫花寨、黑寨、黑豸,当地推为美味。乾隆二十九年《诸城县志》卷12《方物》记云:“黑豸,海鲈鱼也,巨口四腮细鳞,大者长二尺许。”道光二十五年《招远县续志》卷1《物产》云:“鲈鱼,从来未有,数十年来岁屡见,巨口细鳞,四腮,确是松江之种,味为鳞族第一。”花鲈是广泛分布的一种近岸性鱼类,山东南黄海咸淡水交汇处,很早就发现了花鲈,渤海莱州湾发现较晚,估计花鲈在深水过冬,春时游向沿索饵,随海流通过渤海海峡进入莱州湾,种群越来越多,以至清朝中晚期时,渤海近岸出现大群鲈鱼。咸丰十年《滨州志》卷6说鲈鱼:“鬲津河秋涨通海,间得之”,也说明当时鲈鱼还很少到达这片海区。

    石首鱼有若多属种,山东沿海常见小黄鱼(又叫黄花鱼、小黄花)、黄姑鱼(黄姑子、铜罗鱼)、白姑鱼(白姑子、白米鱼)、*[鱼+免]鱼(鳘鱼、敏子鱼、米鱼)。沿海居民能够一一辨析。康熙《招远县志》卷5记载:“黄骨鱼在鱼中为下品,又有白者,名白骨鱼。”骨,姑之异写,或写作鲴。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说:“黄鲴,首有白石首”。同治十年《黄县志》卷3记载:“黄花鱼即石首鱼也,干者名鲞鱼。生海中,形如白鱼,扁身,弱骨、细鳞,黄色如金,首有白石二枚,莹洁如玉。……腹中自鳔可作胶。每岁四月来自海洋。”“黄锢鱼,色黄,长尺许,……此鱼腹中多脂,渔人练取黄油,作灯。”“白鲴鱼,似黄鲴而水,色白。”光绪二十三年《文登县志》卷13记云:“石首鱼,脑中有白石子二枚,……大者曰同罗鱼,小者曰黄花鱼。皆巨口细鳞,鳞作金黄色。海上人名黄姑鱼,又名白姑、红姑、黑姑,皆因色为名耳。”

    古人除辨别石首鱼属种特征之外,还对这些鱼种进行多种利用,如把鱼鳔做成“鱼肚”供食用,罗称海中珍品,又将鱼鳔做成胶,供粘合器物之用。*[鱼+免]鱼体大鳔肥,是上好原料。光绪二十三年《文登县志》卷13记载鳘鱼:“巨口细鳞,大者长四尺许,肉纯白,渔人呼为米鱼。”郝懿行《记海错》说:“此鱼之美乃在于鳔,梓人制器黏缀合逢,胜于用胶,谓之鱼鳔,实此鱼腹中之腴也。”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说:“*[鱼+免]鱼……腹内白鳔可作胶。”民国《沾化县志》卷1亦云:“鳘,即鳘子鱼,体形似石首鱼而大,其鳔味美,即筵席所用之鱼肚,并可制良胶。”

    真鲷,山东通称加级鱼,或称红加级,文献中亦写作嘉敛、佳季、加吉,是名贵海产鱼类。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记载:“登州有嘉骐鱼,皮厚于羊,味胜鲈鳜,至春乃盛,他处则无。”在山东出产的海鱼中,加级鱼名气最大。郝懿行《记海错》描述说:“登莱海中有鱼,厥体丰硕,鳞髫紫,尾尽赤色,啖之肥美。其头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过去,海产资源未受破坏,加级鱼上市极多,每到春季,沿海居民沿尚可大饱口福。郭麟《潍县竹枝词》有云:“梨花才放两三枝,名蟹佳虾上市时。但年椿芽和一寸,争分垛子嘉鲯。”自注:“俗谓驴上负曰垛子。潍谚:椿芽一寸,嘉鲯一坌。”

    与红加级齐名者还有黑加级,学名黑鲷,别名海鲋。郝懿行《记海错》说:“其鳞色亦黑者谓之海鲋,味不及嘉鲯。”学士宋琬品尝黑加级之后,则认为味属上乖,他在《海鲋》诗序中说:“海中之鲫也,巨口大眼,鱼目之美无逾此者,土人呼为佳季,不知何指?其来以三月上旬,谚云:“椿牙一寸,佳季一阵。惟登州四时有之。蓬莱阁下多怪石,渔人垂纶其上,一掣而得之。千寻巨浪之中,好事者掬海滨之水就烹之,不加盐豉,其味愈鲜好。”(5)如今山东海产鱼类以烹饪口味排座次,红加级列第一,黑加级则列第二。

    带鱼,山东沿海通称刀鱼,亦有银刀、鳞刀、林刀之名。过去,黄渤海出产的带鱼曾占捕获量的第一位。乾隆二十九年《诸城县志》卷12《方物》记载说:“鱼类不可枚举,……最多者银刀,鲜肥无鳞。”道光二十五年《胶州志》卷14《物产》亦说:“银刀,一名带鱼,大者长三尺余,宽三四寸,色白如银,故名。银刀谷雨时网之,动以万计。”宋琬在《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卷上记述过带鱼:“鱼无鳞鬣,形如束带,长六尺余,色莹白如银,爚爚有光彩,若刀剑之初淬者然,故又谓之银刀。首尾一骨形,与常鳞迥殊。脐上下数寸尤美。”王培荀在《乡园忆旧录》卷8考释“银刀鱼”,说:“此鱼初名银花鱼,……俗呼鳞刀,银、鳞声相近。又形长而尾尖体薄,取名以形似也。”光绪《文登县志》卷13《土产》亦谈及带鱼的称呼:“今海人以其状如带,故名带鱼,亦似刀,故名林刀鱼。”  鲐鱼是山东近海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俗名鲐巴鱼、青花鱼。汉代《盐铁论·通有篇》曾说“莱、黄之鲐,不可胜食”,可见山东海民很早就开发利用了种群众多的鲐鱼。直到民国初年,鲐鱼数量仍在山东近海占据前列。民国二十五年《牟平县志》卷1《物产》回顾说:“北海沿岸,春季以此鱼为出产大宗,无家不腌藏干藏者。”鲐鱼在烟台外海形成较大的产卵场,因而山东北部沿海所见最多。

    鲅科鱼类中的蓝点马鲛,山东称为鲅鱼,另有鲌、*[鱼+日+犬]、*[鱼+春]之古称。鲅鱼属洄游距离较长的暖水性鱼类,其越冬场在浙江中部以南海区,每年5月来到山东沿海港湾作生殖涸游,人秋后水温下降,鱼群则返回越冬场。在这期间,山东近海可以见到种群繁盛的鲅鱼。康熙《招远县志》卷5记载:“鲅鱼,传记无考,在海鱼中为上品,腌作*[鱼+昔]亦佳。鱼子可远贾。”郝懿行在《记海错》中对鲅鱼进行了考释,认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鳅鱼,其书有云:“登莱海中有鱼,灰色无鳞,有甲,形似鲐而无黑文,体复长大,其子压干可以饷远,俗谓之鲅鱼。然‘鲅’非鱼名也,余案《广韵》四十有‘*[鱼+日+犬]’字,白驾切,云海鱼也,是‘鲅’当作‘*[鱼+日+犬]’矣。”光绪二十三年《文登县志》卷13描述了鲅鱼的外形:“形圆、无鳞、尾岐、纯黑色,腹下微白,长三四尺,子最美,压干可以饷远,俗谓之鲅鱼。”光绪十二年《日照县志》卷3则描述此鱼:“无鳞、燕尾、长或数尺,今呼马鲛鱼。”

    鲳鱼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有季节洄游现象。郝懿行《记海错》记载说:“鲳鱼,《玉篇》云:鲳鱼名不言其形。今海人云小者为镜,大者为鲳,其形似鲂而圆,如镜而厚,丰肉少骨,骨又柔软,炙啖及蒸食甚美。此鱼古传者,始见唐《本草拾遗》。今莱阳、即墨海中多有之。”山东沿海多产银鲳,俗称镜鱼。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记载:“邑呼大者曰鲳,小者曰镜,味香美,亚于鲻鲈。出水光可以鉴,故有镜鱼之目。”光绪《日照县志》卷3亦载:“鲳,或作*[鱼+仓]鱼,形亦似鳊,而脑上突起,连脊而圆。肉厚骨软,海鱼之美者。另一种骨硬,谷称篦子鲳。又一种蒋小而圆,俗呼镜鱼。”

    鲽亚目鱼类一般两眼偏于头的左侧或右侧,古人通称为比目鱼,其中鲆科鱼类的两眼位于头部左侧,山东称为偏口鱼。郝懿行《记海错》说:“偏口也,鳞细而白,身薄如鲂,唯一面鳞为异,其口偏在有鳞一边,极似比目鱼。但比目一目须两片相合,此鱼两目连生,唯口偏一处耳。又有一种黑鳞而大,名牙偏,长三四尺。”道光《招远县续志》卷1解释说:“偏口鱼,其口右偏,目亦偏,然有双目,自成一体,或千万成群,实各行于水中。……比目之别名甚多,从无偏口之说。”其实,“偏口”之名,乃山东沿海对鲆科鱼类的称呼,以口偏为名,“比目”乃中国古代对鲆科与鲽科鱼类的通称,以目偏为名。鲆科与鲽科属种很多,山东海民能够一一起名,如牙鲆多称偏口,又名牙片、大牙片,桂皮斑鲆称花点偏口、花点鲆;高眼鲽称长脖、高眼,星鲽称花片,黄盖鲽称小嘴。此类鱼色,往往海上居人能够辨析,而记载者则时而混淆。

总之,山东沿海鱼类繁多,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在一步步提高,自古以来的文献记载就反映了这种世代积累的认识能力。



注释:

(1)《山东省志·海洋志》第三章第一节,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2)乾隆九年《威海卫志》卷9《艺文》。

    (3)《安雅堂未刻稿》人蜀集卷上《青鱼》。

(4)《小草斋集》卷9《谢邢子愿侍御惠银鱼》。

(5)《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卷上《海鲋》。

[ 本帖由 戈兰 于 2006-12-25 16:22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