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回复: 0

2007.01.1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19: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1.1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顾笃璜:昆剧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组图)
他总是热情地满足他们学习上的要求。虽曾中过风,但他思维敏捷,中等身材转动灵活,指导排戏一招一式毫不含糊,只有花白的头茬提醒人们他是年近八旬的老人...

2、广东顺德谭洲村 九旬阿婆竟是武林高手(组图)
至于身怀绝技的说法,阿婆谦虚地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从小养成习武强身的习惯罢了。她说每天早上会花上几个小时“舞枪弄棒”一番,要不自己就会觉得像缺了些什么...

3、民间艺术奇葩——辽宁塔山屯祭祀秧歌
追述起来,辽宁塔山屯的祭祀秧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它最盛行时期是在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六年。前之历史,实难找到知情人,今已越古稀者也摇头莫及...

4、云南文山峰岩洞村:中国最后的穴居村落(多图)
洞穴里的村庄、现代穴居人群,你会想到什么?是衣不蔽体、围着动物皮毛的原始人群?是与世隔绝的野蛮还是原始的另类?去触摸他们的生活,你才会发现,洞中丝毫看不到神秘诡奇的意象和风俗...

5、南疆斗鸡:中国一绝 盛行民间的娱乐(多图)
每次斗鸡比赛时,场内的观者甚众,热闹异常。主持斗鸡的人叫“鸡头家”或“鸡头”。“鸡头”既是斗鸡胜负的裁判,也是斗鸡的牵线人。在斗鸡坑斗鸡的双方,要先经“鸡头”说合,然后互相看鸡...

6、关东三大怪:窗户纸 糊在外 姑娘叼个大烟袋(多图)
民谣:“关东城,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侧面反映了往昔东北人民的生活,笔者虽只赶上个尾巴,记忆并不模糊...

7、“爸爸小时候怎么过年”从节庆看传统文化的传承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眼下时值年轮交替,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即将来临,如何过年,如何看待深植在文化背景下的节庆活动,再次成为全社会的话题...

8、2006年中国文化事业发展述评:硕果累累又一年
2006年,我国文化事业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以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的中华民族再谱文化发展的华彩乐章,文化事业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9、山东蓬莱八仙过海传说拟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
“八仙过海”传说的申遗之路从起跑线上就慢了。蓬莱市文化局副局长刘妍告诉记者,2005年国家开始评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许多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了解还不准确,误认为应偏重于民间艺术类...

10、手艺人生 桂林阳朔的蚕丝作坊(组图)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机器工业生产的冲击,许多我们熟知的老手艺,正在悄悄的远去,甚至消失......每每回味这些伴我们成长的老手艺,总有些许惆怅,往事并不如烟..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婚姻习俗  
  婚姻是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制度。婚姻作为民俗现象,其内容主要包括婚姻的形态和婚姻仪礼两个方面。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呈现多样性,最为普遍的形态是“一夫一妻”,这种婚姻制度形成得很早,但是这只是针对妇女而不是针对男子,同时,这种婚姻基础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后一般是女子从夫,居于男方家中。

  除开“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态中国的传统社会还存在许多特殊的婚姻形态:如抢婚,这一习俗十分古远,早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已经存在,氏族成员之间不许通婚,为了保证繁衍,一个氏族的男子就不得不在天色渐晚的黄昏去偷袭别的氏族,抢走他们的女子做为结婚的对象,所以汉字中“婚”实际上是由“昏”演化而来。今天还有一些僻远或贫穷的地区还存在抢婚这一种婚姻形态。还有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转房婚、典妻、不落夫家、表亲婚。

  许多人对于童养婚、指腹婚、冥婚、入赘婚、表亲婚比较熟悉,所以在此只介绍一下转房婚、典妻和不落夫家。

  转房婚是指长兄亡故,小叔与嫂子结为夫妇,这样使财产、劳力、后代子女都不至于流失,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都盛行转房婚,如历史上有名的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在其死后嫁给单于的长子。

  典妻是最为典型的仅仅为繁衍后代而形成的婚姻。家境富足的男子如婚后无子嗣,就可以出一笔钱,让贫困人家把妻子典当给他,等生育后代,留下子女,归还妇人。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就描绘了这种非人道的婚姻形态。

  不落夫家是新娘出嫁后,只在夫家住几天便回娘家长住,与其夫偶尔相会,直至怀孕临产才被接回婆家,这主要是为了鉴别妇女是否具有生育能力。在广东、广西、福建惠安一带及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比较流行。

  至于婚姻仪礼,在古代一般沿用“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后世一般分为议婚、行聘、过庚、迎娶、合卺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5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