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01|回复: 0

【原创】黄石市民间歌谣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4 23: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石市民间歌谣概述
                                                               柯小杰
    黄石,是我国一个新兴的重要工业城市,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的南岸,东北与浠水、蕲春两县隔江相望,西南与咸宁、武汉接壤.南与江西省通山县毗邻,西北与鄂州市沿江并立。是连接中南、华东的通衢之地。   
    黄石市区,原为大冶县所辖的石黄镇(含黄石港、石灰窑)。1 9 5 0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批准为省辖市建制。现管辖黄石港、西塞、下陆、铁山四个城区和大冶市、阳新县,总面积4630 平方公里 。全市丘陵起伏、阡陌纵横,湖泊、水库分布其间,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境内矿藏丰富,铜铁、煤矿的开采历史悠久。举世瞩目的大冶铜录山古矿冶址说明,三千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就在这里采铜、炼铜,在这里钻研技术,创造文化。大冶,古代曾为楚国辖区(熊渠王以后)。公元9 05年(唐天估二年)我国先民在铜录山.建置青山场院。公元6 7年(宋乾德五年)南唐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从见诸于各地的青铜器艺术精品看出,黄石是我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而“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我国青铜时代的一种区域文化",因而,这里的古代劳动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及楚文化的产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黄石地区的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其中的民间歌谣,植根于楚文化的沃土之中,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黄石人民智慧的结晶,“黄石歌谣是黄石人民心中冶炼出的红铜纯钢"(吴超为《黄石市民间歌谣集成》题词)。
    黄石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黄石人民世代口承相传、繁衍、演变,发展到今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蕴藏量极为丰厚。黄石有一大批民间歌谣爱好者和搜集者,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已搜集有10000余首,本书精选其中的一部分以享读者。这些歌谣,仅仅是流传于群众口头中的一部分,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儿歌、杂歌及其他等共八大类。
    劳动歌,是归纳和总结劳动经验,或在劳动中唱以及协调劳动动作的歌。它有呼喊口令式的谣,也有描述抒情的歌。黄石的劳动歌,主要是总结劳动经验和抒发劳动的苦情。黄石是以工矿为传统特色的地区,其劳动歌亦反映了以工业为特色的风貌,其中有些反映工矿生活的作品,是全省稀少的品种。如:《四方谣》“两块石头夹块肉,前进后修不能筑”、《挖煤谣》“挖煤见了潮,丢落扼子掉头跑”,总结了挖矿的劳动经验。有些歌谣哭诉了徒工的苦楚辛酸,如《学徒歌》“工人最苦是学徒,白干三年不如牛,残菜剩饭不饱肚,挨打受骂一身愁,稍有一点没应酬,赶出厂门无活路”;诸如此类的有《少混嘴,老讨米》“少时顾个嘴,老来去讨米,三病两痛,江里一蹦”,以及《工匠门》、《穷人血泪洒满山》等,记述了矿工的悲惨遭遇和血泪控诉。他行业的劳动歌亦不少,农业韵有《插秧歌),挑箩的有《挑箩歌》,驾船的有《驾船歌》,木匠的有《木匠歌》,打铁的有《打铁歌》等等,生产劳动几乎无所不包。
    时政歌,是劳动人民群众鲜明政治态度的直接表现,而自然流露其爱憎情感的歌谣。黄石市流传的这类歌谣,深刻反映了黄石市劳动人民群众对历史各时期时事政治的切身感受,或歌颂或揭露。褒砭公正,态度明了。《朱毛把权掌》、《十爱党》讴歌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的伟大业绩;《铁山一团帽》、《光洋价飞涨》揭露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腐败:“鬼子逃,国军到,闹得铁山一团糟;国民党,到处抢,敲骨吸髓肥肚肠”、“大冶各工厂,工资洋码用,冶矿以钱计,光洋价飞涨,恐慌成反响”借铁山、大冶这些地方以歌谣的形式,把当时兵荒马乱、物价飞涨的局面暴露了出来。《恨难填》反映了我国人民不当亡国奴,奋起反抗 日本侵略军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十恨民团》一歌,用当地传统的歌唱形式,既揭露了反革命民团的罪行,又表现了劳动人民鲜明的革命态度。《算盘响》用新旧对比的手法,控诉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逼得农民“当衣卖儿郎”、“穷人把命丧”。歌颂了党的好领导,农民“建起新楼房”、“送钱进银行”、“幸福到天堂”。有的歌谣对当今的时弊进行了辛辣  的讽刺;“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不吃不喝,不叫工作。工作要搞,酒要喝倒”、“早晨转一转,上午看不见,中午上餐馆,下午当睡仙,晚上来了劲,义务去搬砖(打麻将)”这些歌谣是对吃喝风,赌赙等不正之风的揭露,看似牢骚话、怪活,其实“怪活”不怪,它正是我们体察民情、审谣知政,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仪式歌,是古代伴随着婚嫁丧葬、做生祝寿、建房构造、祈年庆节、宗教祭祀等仪式而产生的歌,它们是反映古代传统的“活化石”,黄石地区流传的这类歌谣数量很多。就仪式应用的情况来看。可分为;诀术歌、人生礼俗歌、节令歌、建房起造歌、祀典歌等五种。
    黄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至今仍然保留有古扑的楚风,楚人崇巫善哭的特点反映在黄石民间歌谣主要是诀术歌和人生札俗歌。
    诀术歌就是被认为具有法术作用的民间歌诀与咒语。如:“七月半,烧野钱,大鬼细鬼来拿钱,我走路,你莫邪! ”(《七月半烧纸钱诀》)。再譬如,新发现的《流年花甲好歹吉凶口诀歌》,无论从内容,还是题目看,是一首很有民俗价值的长歌。咒语有的与符相配合。诀术歌谣明显地反映了楚人崇巫的习俗,大都带有迷信色彩,但在初民社会却具有和神话相同的意义,它们表现了黄石地区先民的坚强意志、美好的愿望和纯真的幻想。人生礼俗歌。主要是指在人的一生中,从生到死各个重要阶段举行某种仪式而唱的歌。这种流传在黄石大地的一首首歌谣、描绘出了一幅幅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画,保留着不少的古楚遗风,其中最多的则算有关婚俗的歌谣。
    在黄石地区的歌谣中,有关婚姻习俗的相当多,对婚姻习俗、礼节的描述琳漓尽致,可说是一部荆楚婚姻礼俗大全。这些歌 谣反映出婚姻活动,还是婚礼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始是女方出嫁前至出嫁当天的哭嫁,表示拉开了婚礼活动的帷幕。女儿出嫁实乃人 生的一大喜事,然而要哭,名为“越哭越发”,并边哭边诉,其哭的诉的就名《哭嫁歌》,有女儿哭、姑嫂哭、母女对哭、姊妹哭等。其中尤以《哭百花》独具特色。再就是新姑娘出嫁成人的开脸仪式,边开脸边吟唱《开脸歌》;“滚来滚气,事事如意”。然后上轿就有《上轿歌》;同时男方也忙个不亦乐乎:请福禄双全的同族妇女上新婚棉被、铺新婚床,有《上棉被歌》、《铺床歌);新郎剃新婚头,理发师傅边理发,边吟唱:“恭贺新郎官,红罗添喜,头戴金顶,麒麟展翅,展翅麒麟,麒麟送子,早生贵子”。(《新婚剃头歌》)当新娘抬到男方时,祭轿子就有《祭轿角》,新娘下轿有《新娘下轿歌》。新郎、新娘拜堂送入洞房,婚礼就进入高潮:洞房内举行撤帐仪式,撒帐用的是枣子、花生、五谷茶等,一边撒一边呼唱《撒帐歌》,歌声一阵又一阵,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以上婚姻札俗的歌谣,内容大都是说些喜庆话,我国民众祈求多子多福的民俗心理亦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人生礼俗还有一个重要阶段:丧葬,伴随着丧葬仪式就有《哭丧歌》、《叹百花》、《哭七七》等。人生礼俗歌谣也不可避免地会透露出一些迷信思想,还有些旧观念不符合新形势的要求,因而,我们要认真区别对待。
    节令,在我国来讲最重要的是春节,节令歌在春节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黄石地区谓之过年,这是祖先遗传下来,经历了数千年的习俗,它是我国节日中最隆重、最热烈的。年节习俗在黄石歌谣中有完整的反映,这些歌谣是节令歌中较多的一部分。
    黄石地区什么时间过年呢?有一首《大冶年歌》说:“二十三打扬尘,二十四进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办年米,二十八刜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鼎罐煎。初一拜家庭,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既说了过年的时间,又概说了主要的年节活动,即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打扬尘”——打扫卫生,千干净净过新年。“二十四送灶神”,灶神,人说他“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黄石地区每到腊月二十四就要送灶神上天,启奏玉皇大帝,送灶时,往往口中念念有辞:“伏愿,恳求灶君,好事奏玉帝,临凡降吉祥,恶事求宽宥,合家保安康。”从二十五到二十八,家家都要打豆腐、办鱼肉、米、刜鸡、刜鸭。到二十九则家家年都办好了,三十夜就开始用“鐤罐煎”,家家都要喝汤。从初一到初四,是拜年的时间,哪一天拜什么人也有一定的风俗习惯。拜年最活跃的分子是小孩“拜年,拜年,米泡花上前,不拜,不拜,我要压惊钱,屁股一坐,饼子一摞,双脚一跪,糖枣一对。”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还反映黄石地区小孩给长辈拜年,一般是索要“压惊钱”,吃饼子和糖枣,不再是平时的米泡花了。
    节日中,各种民间游艺活动异彩纷呈:龙灯、狮子灯、龙船、采莲船等在民间呈 祥,向人们祝福,表达民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其内容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贺彩诃,有《狮子踩堂歌》、《狮子灯彩词》、《龙船送福彩》等等,给节日生活增添了无强的情趣,其呼唱、表演又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另外,《建房起造歌》主要是指伴随着建造房屋而产生,并在其仪式中呼唱的彩文,有《立门文》、《起梁文》《丢尖文》等,
    祀典歌,乃是在重大祭祀和庆典时吟唱的祈祷性的民歌。堂祭有《堂祭歌》、《三献歌》.路祭有《绕棺歌》等,这些歌谣有的有着悠远的历史,对研究我国古代歌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譬如:其中的《蓼莪诗》:“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兮,生我劬劳”、“蓼
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兮,生我劳瘁”、“父母兮生我,父母兮鞠我 ”中的“父母兮”与《诗经•谷风三章》中的同题同一位置的用语不同,《诗经》中是“父母”(前二首的第三句)、或“父”(第三首的第一句)、或“母”(第三首的第二句)。笔者认为,民间流传的《蓼莪诗》更合乎情理,因民间做祭或父母同时做,或父母中的一人做,故“父、母”灵活运用;从楚方言来讲。“兮”字用在旬末、句中正是楚方言的一大特色。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蓼莪诗”,带有明显的文人整理加工的痕迹,或许它们就是来自于黄石地区古代的民间祭祀歌。
    黄石地区流传着的仪式歌是黄石人民传统风俗习惯的记录,有着浓部的地方特色。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带的民间佛教、道教等宗教祭祀活动中,蕴藏有大量的民间歌谣,其中有不少是珍品.
    生活歌,就是描绘社会、家庭日常生活状况的歌谣。它是以人们社会变往和社会生活为基础的,题材广泛,数量可观,其最引人注目的是反映妇女的生活歌。
    妇女生活歌出自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深的妇女之口,唱出了妇女一生的悲惨遭遇,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控诉:《这是媒人害了我》、《十八大姐周岁郎》就是通过女人自己的口对父母之命、媒妁之盲的包办婚姻,不露声色地、生动地予以了控诉。一系列的《媳妇苦)、《苦女看娘》歌,哭诉了旧社会男尊女卑,把妇女不当人的罪恶。
    “很多地方搜集到的民歌,都是情歌占绝大多数。”黄石地区搜集到的民歌亦不例外,情歌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是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
    黄石情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囊括了爱情活动的各个方面。初识、试探、赞美、迷恋、起誓、相思、送郎、苦情。
    初识歌是反映爱情活动前奏的歌,有《中问大姐脸儿红》,“三个大姐一样长,中间大姐脸儿红。大哥太哥莫笑我,只因见你心发慌。”男女双方初次认识,月老拨动情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双方或一方有意,然而又未能确知对方的心思,不免进行第二步,即试 探,从而就有了试探歌:《十探妹》、《十二探》,《双探妹》,探知对方有情有意,紧接着迈入赞美阶段,其主要是男子对女子的赞美,反映在歌谣中就是赞美歌,有《贤妹一朵花》、《情妹生得福砣砣》等。双方感情的进一步发展,使爱情生活有了新的升华.以致达到难舍 难分的境界,也就有了迷恋歌;《手扶栏干》、《十二月妹子飘》、《十劝哥》等民歌将男女双方的迷恋程度之深,进行了详尽的讴歌。情感的再度发展,就到海誓山盟,非尔不娶,非尔不嫁的地步,哪怕是家有万金,只要没有感情,决不会嫁,那可是《万金难买妹的心》,即使家中贫穷,《不论家当也要来》,其主要原因是《郎妹相交情义厚》、《不是心上人我不嫁》,此乃起誓歌对黄石姑娘传统择偶观的生动表现。
    由于诸种原因,两个彼此相爱的人不可能朝朝暮暮聚首一处,或分居两地,或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等导致“隔河两分离”,相互又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情丝,于是就产生了相思歌,如《四季相思》、《相思成病不能活》等即是。
    还有依依惜别,情意绵绵的送郎歌和抒写爱情婚姻遭遇的苦情歌,前者以《十送情郎歌》为代表,后者以《十恨歌》来反映。
    上述情歌,是爱情活动的忠实记录,其内容涉及整个社会,其主流是对封建礼教的藐视、控诉与反抗,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和向往。黄石地区的 情歌还有长篇的爱情叙事诗,其中《陆英姐》这首爱情叙事诗流传比较广泛,按编辑“歌谣集成”的有关规定,长篇叙事诗不属于本次编辑范围,恕不一一叙述。
    历史传说 歌,这里主要是指那些短小的、零星的反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歌谣。黄石地区这类歌谣所反映的主要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人和事。象《威丰惶恐无主张》、《翼王石达开文武双全》、《英王四只眼》、《杀得清妖人马翻》、《五里牌杀敌》等,就是叙述的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人物和在大冶地区所发生的战事。还有反映其他历史事件、人物的歌谣,如《保安太平地方》、《张有益》等等。
    儿歌,卫叫童谣,是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它最受黄石地区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有《摇篮歌》、《游戏歌》、《教诲歇》、《传统绕口令》、《谜语歌谣》等,这些传统的儿童歌谣,是旧社会孩子的活课本,儿童们 在诵唱、玩 乐中,培养了道德感、学习到了知识。     
    黄石歌谣,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艺术上、学术上的价值亦不可低估。它的形式多样,讲究押韵,尤以押方言韵为特色,音韵优美和谐,善于采用比喻、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感情真切,语言生动,通俗易懂,易于传诵。
    总之,黄石歌谣是黄石人民心声的反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对我们探楚风之源流,追古老之传统,弘扬传统之文化,创未来之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本帖由 kxj2005 于 2007-1-14 23:10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5 11: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