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7|回复: 0

2007.01.3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0 19: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1.3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少林品牌遭商海恶意侵蚀 保护少林寺成当务之急(图)
少林作为一个品牌,包含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个性品质在里面,它的价值和影响,也已超越了寺院的范围和地域的局限,所以恶意的商海侵蚀,是人们必须警醒的。

2、绛州鼓乐 “鼓”老技艺走出根据地(组图)
十二面大鼓雷鸣般骤然响起,鼓点倾泻、音符飞溅,怒吼的《黄河船夫》传递出黄河儿女奋发向上、豁达乐观的豪迈情怀:闯激流、越险滩、冲破万重浪……铿锵雄健,变幻莫测,令现场观众如醉如痴

3、北京话 话北京 北京话要“歇菜”?(图)
在方言中,北京话可能不是最动听的,却是最亲切的。找不到方向了,别人会说你“晕菜”;吹牛吹大了,别人会让你“歇菜”;管生气叫“搓火”,管出丑叫“露怯”;强词夺理是“矫情”,难于相处是“各色”;停车叫作“踩一脚”,有话不直说叫作“兜圈子”……

4、北京旧时玩意毛猴儿:辛夷蝉蜕总关情(图)
说起北京旧时玩意儿,最有特色的当属“毛猴儿”了。今天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毛猴儿为何物,加上毛猴儿所表现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场景距离现实社会已很遥远...

5、“老字号”:走进博物馆围墙还是融入闹市(图)
历经世纪风雨的“老字号”,是走进博物馆的围墙,还是任由他们在市场大潮中自由搏击?

6、庞进:孔子是敬龙的 诸位“弃龙”者是不是“龙的传人”
龙是几千年来亿万中国人共同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神奇、宏大、充满智慧的“集体创作”,因此它才有资格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而中华文化,就包括孔门学说...

7、泉州人吴文季一生未婚却写旷世《康定情歌》(图)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那里的人们曾经一度在寻找这首歌的作者,谁又会想到,这首歌和遥远的福建泉州有联系,而这背后又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

8、闲情逸致 提笼架鸟: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多图)
过去,形容清代遗老遗少的生活时有句老话:“终日提笼架鸟。”其实,提笼架鸟并非专为摆谱儿,而是一种嗜好。这嗜好也不是遗老遗少们独有的闲情逸致....

9、张振涛:感受遗产保护之高兴困难与震撼(图)
作为活态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在哪里呢?从新疆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的经验中,张振涛认为田野调查、搜集曲目、筛选传承人中,后者最难...

10、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结果日前揭晓,161名工艺美术工作者获得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界的这一最高荣誉称号...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在中国古代,士大夫(上层的文人、官吏)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1368—1644)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1644—1911)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