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35|回复: 19

【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12 01: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见台湾一位学者关于两岸学者对“民间文学”定义的汇总表,贴出供大家讨论:

这里想到的有两个问题:
1)“俗文学”能与“民间文学”等同吗?(这个好像不应该成其为一个问题,但不作区分者仍大有人在。)
2)国外民俗学界近年来基本形成共识,就是不再使用folk literature 或oral literature这样的概念,因为literature一词必然要与书写文化发生关联,而代之以 oral tradition 或 verbal arts,或径直使用folklore(狭义概念:专指口头传承)。大家有什么看法?

————————————————————————————————————

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秦毓茹

http://www.nhltc.edu.tw/~s9004012/new_page_12.htm


1.刘守华、巫瑞书等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刘守华、巫瑞书主编:《民间文学导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第2版,页3-5。

        民间文学是一种产生和流传于人民大众中间的文学。……在阶级社会中,民间文学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主要是劳动人民)所创造和流传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创作和流传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我们可以给民间文学下这样一个定义: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主要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它既是人民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又是他们关于科学、宗教及其它人生知识的总结,也是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

2.段宝林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段宝林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2版,页17–18。

        我们可以给民间文学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民间文学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人民性和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等特征。这个定义概括了传统民间创作和社会主义时代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是我们目前划分民间文学同俗文学、大众文学、群众文艺等等范围界限的主要依据。因此,民间文学只是俗文学、大众文学、群众文艺中的一部份,它的主要标准有二缺一不可:第一,民间文学必须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文学创作,具有直接的人民性。……第二,民间文学还必须是用人民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形式创作和流传的文学作品,一般说,它具有口头性、流传变异性、传统性和集体性。

3.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钟敬文、马名超、王彩云主编:《民间文学大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页22。

        民间文学又称“人民口头创作”,它是和作家书面文学相对而言。它是人民大众直接创作并在口头流传,主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他们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口头文学作品。……民间文学体裁的范围相当广泛,有散文类的民间故事、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寓言、笑话等,……民间文学的作者主要是普通的劳动人民,由他们口头创作,并在口头流传,这就形成了其创作与流传的集体性、口头性与变异性等特征。

4.谭达先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谭达先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页5。

        民间文学的范围,就是:它与书面的专业作家文学并行,指的是下层社会的口头文学创作。……这种文学,直接而鲜明地表现了广大下层民众的思想情感、要求愿望、艺术情趣和美学理想。至于许多民间流传的通俗文学作品,并不全是民间文学;其中只有那些真正来自下层社会,而且真正能表现他们的思想情感、要求愿望、艺术情趣和美学理想的业余口头文学,才算是真正的民间文学。

        谭达先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页62。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也就是说,这种作品,包括从远古的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作品起,直到今天的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作品为止,这是与书面作家文学相对待的另一种艺术形式的文学。这种文学,是从劳动人民的角度,最直接而最鲜明的反映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他们的理想、希望和幻想,他们的痛苦和喜悦的。他们歌颂与追求美好的事物,揭露与憎恨丑恶的事物。

5.徐蔚南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谭达先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页2。

        民间文学是民族全体所合作的,属于农工大众的,从民间来的,口述的,经万人的修正而为最大多数人民所传诵爱护的文学。……这种文学是「民族的全体所合作的」,它的「创作者,或许是一钱不名的一群流氓乞丐,或许是毫无知识的一群贩夫走卒」,它是「属于无知识阶级的、无产阶级的」。

6.王显恩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谭达先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页2、3。

        民间文学就是民间的文艺。详细一点说,民间文艺就是:「全体的产生于民间,口头的流传于民间」的文艺。再详细一点说,民间文艺就是那「民族全体所合作的,属于整个大众的,从民间来的,口述的,经万人的修正而为最大多数人所传诵爱护的。」……民间文艺具有极广的领域,因为它原来就是文艺,人的或民间的文艺。他是小孩子的文艺,同时也是老翁老妪的文艺;它是男子的文艺,同时也是妇女的文艺;……民间文艺是民间平民所创作的平民文艺。

7.郑振铎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谭达先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页4。

        何谓「俗文学」?「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

8.陈光尧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谭达先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7月初版,页4。

        「民间的一切文学和艺术」称为「民众文艺」。

9.杨荫深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杨荫深撰:《中国俗文学概论》,台北 : 世界书局,1985年六版。

        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白话的文学。

10.张紫晨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张紫晨主编:《民间文学基本知识》,1979年7初版,页1–2。

        民间文学是什么呢?民间文学就是世界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语言艺术。它有自己的艺术传统、表现方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与反动统治阶级的文学尖锐对立,与作家创作、俗文学、通俗文艺也有差别。它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易性等特点。它是劳动人民进行阶级斗争的武器,也是劳动人民知识的宝库。

11.姜彬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姜彬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1992年6月初版,页1。

        民间文学是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劳动人民中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它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寓言和笑话;韵文体的民间歌谣、叙事诗、史诗和谚语;以及韵散体结合的民间说唱文学和民间戏曲等各种体裁。在内容上,人民性是它的主要特征,这具体表现在民间文学一般都以劳动人民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熟悉事物为题材,以表现劳动人民的政治观念、思想认识、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以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为主题,以劳动人民的自身形象为主要描写对象等各方面。

12.乌丙安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1999年9月第5刷

        关于民俗学一词的说法有「民俗学」、「谣俗学」、「民间学」、「民学」、「民间文学」等。

13.郑志明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郑志明:《文学民俗与民俗文学》,嘉义:南华管理学院,1999年6月初版,页34。

        「民间文学」是建立在民众的文化心理结构上,以「语言」来表述其内在精神世界与审美意识,是高度人生经验的累积与创造,善于运用语言的特殊魅力,比如一词多义、同音异义、谐音打岔、双关影射等语言技巧,来进行种生活中的观念表述,形成了某些集体的文学形式,比如唱山歌、说神话、开玩笑、猜谜语等。摆脱文学的形式,「民间文学」是民众主要教化工具,是与风俗习惯紧密结合的生存智能,必然进入到「民俗学」的领域。

14. 江宝钗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江宝钗撰:《从民间文学到古小说》,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页127。

        民间文学乃是一借自西方的文类。从当代社会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它与书面文学不同,前者以阅读传播,后者的传播以口述方式为主;它又与通俗文学不同,通俗文学通常有写定的文本,作者往往是确定的知识分子,相对的,民间文学的传导者与阅听者皆为不知名的庶民、农民、市民、工商业者、士人、士兵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民间文学经过客观的调查采集后进入书写形式,但它仍然是民间文学。

15.王文宝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 编:《中国俗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

        民间文学侧重于民间文艺学方面的研究,属文学艺术范畴。而民俗学之研究民间文学则侧重其民俗性较强之风俗歌谣、节日传说、赛歌习俗、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有关方面。

16. 陈启新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陈启新:《中国民俗学通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初版。

        民间文学侧重于民间文艺学方面的研究,属文学艺术范畴。而民俗学之研究民间文学则侧重其民俗性较强之风俗歌谣、节日传说、赛歌习俗、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有关方面。

17.叶春生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叶春生编:《岭南俗文学简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页6-7。

        俗文学要能俗行,内容必须通俗,俗文学应该是内容通俗化、形式大众化、流传化的文学,它们是由群众自己创作,自己传播,自己发行,自己保存。…口头文学多是无名氏的作品,它的创作流传也有一个过程,有些作品很难确定它的作者和具体的创作时间,所以关于俗文学史的断代,也只能是个大致的极限。…俗文学虽然也有一些著名的小说家、故事家、曲艺家、歌手和谜人,但他们的作品,不能完全视为个人的创作,他们是及民间之大成者。

18.祈连休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祁连休、程蔷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页2、3、12、20页。

        祁连休古代乐府、粺官语文人、学者对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结集,都是我们今天写作民间文学史的重要资料来源。古人将民间文学定位于社会下层的意见以及他们关注民间文学的目的,特别是明、清文人对下层文学之情感、道德蕴涵的浪满式想象与同情,都对中国现代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民间文学是由集体传承的非个人化、非专业化的文学现象。……民间文学主要以口头形式流传;但是民间文学史的写作,却主要依赖于传世文献。

19.刘魁立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刘魁立:《刘魁立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页72–73、85–91。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是它表现方式的特点之一。……民间文学也主要是用语言作为物质手段来反映客观现实。语言艺术创作是通过人的头脑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而’’记录’’这种反映,从而形成作品却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思唯物化的过程。民间文学作品是集体的和历史的反映现实生活的结晶。……民间文学作品不是一个时期、一个讲述人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而适用群众的眼睛看世界。

20.高国藩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高国藩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9月第1版,页2–6。

        中国民间文学是从我国远古以来就已经产生的,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的不知名的文学创作。它们有的是在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着;有的是在辽阔的农村,和城镇普通民众中间,在民间唱本、故事小书、民间手抄本上流传着,这就是民间文学。……人民群众进行的这一些文学活动,都是民间文学活动,民间文学的学问便从这里产生。民间文学的作者,包括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可以说民间文学是以劳动民众口传文学为主的文学﹐因为一切民间文学活动,绝大部分是劳动人民本身直接参加的。……总之,要包括劳动民众的口头与书面的无名氏作品,这就是中国民间文学新的全面的概念。

21.李惠芳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李惠芳主编:《中国民间文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页13–15。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它运用口头语言叙述故事,展示生活,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它是广大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他们认识社会、寄托愿望、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民间文学的学科属性:1.民间文学是一种文艺现象。……2.民 间文学是民众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

22.胡万川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胡万川主编:《文化的源头活水—民间文学之重要性》,彰化:彰化县立文化中心,1993年12月初版,页2。

        民间文学却通常又叫口传文学、口述文学、口语文学,也就是口口相传、流传在民间百姓的故事及歌谣。……每一民族都有她的传统文化特色,没有文字的时代,这些传统都是靠着口口相传。如台湾的少数民族都有其口口相传的信仰、习俗、规章,借着神话或歌谣的形式,代代传承了他们的文化特色,这就是民间文学。

        胡万川主编:《文化的源头活水—民间文学之重要性》,彰化:彰化县立文化中心,1993年12月初版,页36–37。

        什么是民间文学?……其中的一点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因此民间文学有时又称做「口承文学」、「口传文学」等等。……民间文学的第二个特征就是集体性。民间文学作品和作家文学不一样,通常找不出谁是作品的始作者,它就在群众人流传。可以说,群众就是作者。第三个特征是流传变异性。民众的口口相传,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异,会使作品有些改变。……第四个特征是传统性。也就是民间文学的表述流传常依循着传统的形式,如十二更鼓的歌,山歌的调,或民间故事的三兄弟、三姊妹等组合等等,常展现一种自己独特的传统。而这种传统性有时候更因与各种宗教或其它仪式的结合,而显出其特性,各种仪式歌、谣的唱诵正是如此。

        胡万川主编:《民间文学工作手册》,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11月初版,页1—3。

        民间文学就是口语的、口述的、口传的文学,由群众之间口口相传,父传子、子教孙这样的口语传达观念的艺术。民间文学正是用各地的母语讲述的,它不只是故事与歌境等内容而已,它更是语言艺术表达的成果。

23.金荣华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胡万川主编:《民间文学工作手册》,台中:台中县立文化中心,1996年11月初版,页9。

        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的文学,所以也称为「口传文学」。口传文学是指历经世代而传播迄今的口头创作,所以它具有传统性,而在口耳相传之际,因为时空的变迁和叙述人各自生活经验的不同,同一则故事经由不同时空、不同讲述人的讲述,便不一定会完全相同,所以它具有变异性。此外,民间文学能长时期的在民间广为流传,你说我说,便有不少再创作的成分而成了一种集体创作。这种集体性所呈现的,也就是一种民族性。

24.曾永义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曾永义主编:《说俗文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4月初版,页11。

        「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这是近人给俗文学所下的定义。所以俗文学
其实就是对正统文学而言的通俗文学,对庙堂文学而言的民间文学,对士大夫而言的庶民文学。

25.陈益源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陈益源主编:《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台北:里仁书局,1997年10月31日初版。

        民间文学的传承,他的意义、价值,往往不是简单的娱乐性或教育性功能就能涵盖的,还是要一再的发掘。中国民间文学资料的采集和研究是我的一个工作重点。……台湾有十分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除了原有的高山族和早期的闽南、客家移民外;近数十年来,又有大陆各省和各族的移民,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的缩影。但这近半世纪以来,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基本是停滞的。而台湾的社会变迁比大陆更大,民间文学资源的流失比大陆还要严重,需要紧急抢救。

26.管成南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管成南主编:《中国民间文学赏析》,台北:国家出版社,1993年10月初版,页15–16。

        所谓「民间文学」,本身包含着六大特色,那就是:(1).它是彻头彻尾的大众文学。(2).它是无名作家的集体创作。(3).它是长期流动的口传作品。(4).它有浓挚深厚的新鲜气质—由于长期地流播民间,未曾受到那些高贵的士大夫门的手所触动。(5).它有奔放横逸的想象力—由于民间生活的复杂与广大,这许多无名的天才作家,就常常能够从生活中吸取了奔放横逸的各种图景,融入作品之中,使它们表现出无限惊人的想象力。(6).它有勇于进取的吸收精神。

27.王文宝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王文宝着:《中国民俗学史》,四川:巴蜀书社,1995年9月初版,页4–5。

        民族学研究的是各个民族之整体,而民俗学研究的只是各个民族中的民俗事象传承文化部分; 民间文学侧重于民间文艺学方面的研究,属文学艺术范畴,而民俗学之研究民间文学则侧重其民俗性较强之风俗歌谣、节日传说、赛歌习俗、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等有关方面。

28.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钟敬文着:《民间文学概论》,上海市 :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初版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流传,主要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

29.钟敬文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钟敬文着:《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页86。

        民间文学,是长期广大劳动人民所创作、享受、传播和运用的一种艺术。在它里面反映着悠久历史的各种社会现象(包括生产斗争、社会斗争、人和人的关系及文化创造和应用等),反映着他们对许多重大事件和生活实际的观感、思索和评价

        钟敬文着:《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页185。

        民间文学,主要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劳动人民,就是工人和农民。过去的工人,主要是手工艺工人;到了近代也有产业工人。……他们所创造的文学包括故事、歌谣、谚语、小戏等,在数量上很多,在质量上也很不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30.娄子匡、朱介凡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娄子匡、朱介凡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台北:正中书局出版,1970年04月台三版,页1。

        俗文学的名极歧异,一般的,多称民间文学、民众文学、平民文学、通俗文学、民俗文学,而文学两字或称文艺。又有大众文学、农民文学、乡土文学、口耳文学、口碑文学,获讲唱文学、或大众语文学。但还没有叫风谣文学、谣俗文学的。虽然民国以来,有关风谣、谣俗的调查和研究,其主要部分,都涉及俗文学的范畴。我们以为,俗文学的名称叫恰当,平实。


[ 本帖由 stanza 于 2003-5-12 18:4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6-18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这个帖子里那么多定义,看得小妮子眼花缭乱,也区分不清楚。倒是stanza大侠前面几句话说得分明些:
1)“俗文学”能与“民间文学”等同吗?(这个好像不应该成其为一个问题,但不作区分者仍大有人在。)
2)国外民俗学界近年来基本形成共识,就是不再使用folk literature 或oral literature这样的概念,因为literature一词必然要与书写文化发生关联,而代之以 oral tradition 或 verbal arts,或径直使用folklore(狭义概念:专指口头传承)。大家有什么看法?

我关于这两个问题的问题是:
1)很想请stanza大侠简单说一下“民间文学”和“俗文学”到底应该怎么区分呢?
2)如果被我们翻译为“文学”的literature一词必然要与书写文化发生关联,而民间文学必须与literature分开,那么上面的种种译法中,是否还考虑“文学”的因素呢?是不是把一切口头的内容
都拿来研究,而弱化其中的文学性呢?如果这样,实际上它的对立关系的那一面就应该是一切书面传统,而不是literature。我的理解对吗?
发表于 2003-6-18 14: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冒昧的问一个:
  “宝卷”算不算民间文学?
  大多数宝卷流行于民间,它们起初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口述创作(如罗教五部六册),宣讲的对象也是下层民众,有些夹杂着明显的方言和民俗。但是,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之后,都又变成了文字。
   因为没有在民间文学论著中看到对宝卷的论述,所以斗胆问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18: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两位的好问题,不敢说我能回答,请容下周回来大家一起讨论。这两天我正忙得焦头烂额。对不起了,鉴谅。总之,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聊一些学理性的问题。
发表于 2003-6-18 23: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噫吁兮,定义难,难于上凉山。
定义一多,就没有定义了。
发表于 2003-6-19 21: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民间文学的定义,在当代社会的确值得再思考,本人觉得民间的语言表达风格是最根本的,不在于是口头讲述,还是文字表述,如当今的网上笑话、手机短信笑话,就具有民间文学的性质。
发表于 2003-6-22 16: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1217大侠言之有理,在当今传媒时代,确实对于民间文学的新情况应该有更多的敏感,民间文学的定义也应该有更好的涵盖力。但是您这里说的“民间的语言表达风格”,小女子以为还太笼统,缺乏界定力,“风格”一词太主观化了,各人可以有各人的理解,什么样的风格是公认的“民间的语言表达风格”呢?具有“民间的语言表达风格”的,就一定是民间文学吗?
请1217大侠多多赐教!
发表于 2003-6-26 22: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我的本意是说:根据现代社会文化变化的实际,民间文学如果还是强调口头传承,强调创作主体的无文字阶级,就有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合适的说明,民间文学似乎如西下的夕阳,虽然美,但时间不多了。如果我们转换视角,从民间文学讲述的角度看,问题就容易解决。民间文学说到底是民众以特定的语言风格作情感的倾诉、意愿的讲述,以及趣味的表达,它是一种生活的辅助,文学特性的强调是研究者加上去的东西。所谓语言风格是说,民间文学无论是口头讲述,还是书面呈现,它都跟民众的习惯性表达相关,这种习惯性表达有相对固定的讲述程式,有特定的价值判断,有自己的文化趣味等,总之有属于自己的表达特点。
发表于 2003-6-26 2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1217大侠虽然说得比前面详细了,但是小女子以为还是偏重感性呢。什么叫“习惯性表达”、“相对固定”、“特定”、“自己的”?没有一个限制词是有明确所指的呀。再说,您所说的“民众”又是怎样的具体对象呢?是传统意义上的下层人民吗?它跟您说的“无文字阶级”是什么关系?
[ 本帖由 小妮子 于 2003-6-26 23:54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6-28 22: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预流 于 2003-6-18 14:24 写道:
冒昧的问一个:“宝卷”算不算民间文学? 大多数宝卷流行于民间,它们起初是下层知识分子的口述创作(如罗教五部六册),宣讲的对象也是下层民众,有些夹杂着明显的方言和民俗。但是,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 ......


对不起,刚刚忙完,这才回到论坛来。

先说“宝卷”,我是外行,但我看论坛这两天的帖子实际已经回答了“预流”兄提出的这个问题。北师大民俗学专业刚刚通过的一篇博士论文即是讨论“宝卷”的,龙哥也说到“目连宝卷”,以我过去接触过的一些资料看,“宝卷”当属民间叙事传统,在国外也有学者专门研究。至于更专业的观点,则有待师大尹虎彬的那篇博士论文来告诉大家。如果能先将论文概要贴出,就更好了。有谁能转告论文作者,请代劳。

此外,如果认真考察中国文学史上“说话”的如何变成了“说书”的,也许有助于在口承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交互联系中来深化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认识。


 楼主| 发表于 2003-6-29 16: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小妮子 于 2003-6-18 10:15 写道:
1)“民间文学”和“俗文学”到底应该怎么区分?


实在是对不起,拖延到现在才来接续小妮子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由来已久,诉讼纷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现在可能也没有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答案”。这里只说我个人的一点看法,跟大家讨论。

简单地说,我以为“俗文学”不能完全与“民间文学”划等号,但二者之间确有交叉或部分重合的关系。钟敬文先生在阐发其“民俗文化学”思想时提出的文化分层说,或许是思考这个问题的一个出发点。此外,一要考虑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这两个因素,二要有历史的与现时的两种思考向度。

大家都知道,钟老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上、中、下三层,认为民间文学主要与中、下层文化发生联系,同时长期以来也与上层文化有着互动的升沉或交流。那么我理解的“俗文学”主要是指发生在中层文化中的口头说唱文学,也就是在市民阶层中创作、传播的说话(说书)、俗讲、弹词、鼓词、子弟书、宝卷等民间说唱,这类口头表演艺术从源和流两个方面也都与下层文化互为关联。这样说来,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植根于民众口头表达文化的“俗文学”当纳入那个时代的“民间文学”范畴,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外延上不能与民间文学划等号。

宋元以降,讲史和话本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大都属于中层文化的大众:其创作群体大多是瓦市、瓦舍或书肆的说话人,其中有民间艺人,也有书会才人、书生等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欣赏者则是在市井里生活的普通民众。最重要的是这里传播─接受活动有其特定的“文学市场”,附着了强烈的“商业操作”色彩,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靠一种新型的文化消费活动而联系起来;同时,由于识文断字群体融入到这一以供求关系为主导的文学生产过程中,口承创作活动也与书写文化发生了更多的联系,这些都与“下层文化”中的口传文学活动有着极大的不同。更由于与“经济”挂钩,娱乐性是最重要的,其创作者也有突出的职业化倾向。

但宋元明清的一些“俗文学”体裁发展成为现当代“曲艺”形式,虽然也是一种面向市民的讲唱文学,但显然从创作主体到接受主体都与传统曲艺不尽相同了,有的表演恐怕也只能现代新曲艺的阵营中。因此当代“俗文学”的界定必然要考察其表演活动的生成过程。在学者建构“中国曲艺学”的同时,今天乡土社会中的“说唱”依然在按活形态的民间叙事传统在进行传承与传播。民间说唱据说可细分为300多种,哪些属于传统曲艺范畴中的民间文学,可能都要从具体的表演个案去作界定,甄别工作就有许多细节值得考量,诸如表演传统、表演事件、创作主体、表演者群体乃至受众等等,此外恐怕也要考虑这些表演是否是民俗生活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不论是在乡村还是在都市。有的传统曲艺作为面向外国游客的表演,已经变得曲高和寡,与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大联系。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乡村都进入都市化的进程,尤其是东部地区,因此有了“都市民俗学”的提出。“民间文学”的范围是不是也应该随之扩大,还是重新作出界定,也成为现代民俗学研究的新走向。

日本都市民俗学是在高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下,60年代的农村生活发生急剧变化,导致民俗消失的危机时刻出现的。福田亚细男教授在师大的民俗学系列讲座中指出:其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①城市高楼小区里发现农村的民俗仍然存在,研究其变化情况。但这能搞清日本人的民族性或历史吗?②在有历史的城市里找到了城市独有的民俗。但这有普遍性吗?③80年代新的现代城市里也产生着新的民俗。如:信仰、祭祀活动的个人化,新兴宗教的流行。但这些在农村也有吗?这又是90年代的新动向。

90年代的日本出现了“现代民俗学”,也是宫田登提出的。它的前提是:虽然现在日本几乎没有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很大的区别,但仍然产生着新的民俗。因此重点应放在“民俗的生成”(过程的研究),而不在“作为‘过去的蓄积’的历史”研究。因为“过去”和“现在”已经不是连接的东西。如“学校的鬼怪故事”研究,即现代小学生中产生而流行的鬼怪故事,这说明现代小学生也有“民俗”。几年前北师大也有研究高校鬼故事的硕士论文出现。

日本可能是受到了美国民俗学的影响,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只在新产生的口承民俗上,如都市传说等。90年代的另外一个立场是利用相对于传统民俗学的方法来进行有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如环境民俗学。它研究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或是怎样与它相处共生过来的(以上文字据高木立子的讲座整理稿)。

因此,在对待俗文学与民间文学的态度上,是否也应该借鉴这些研究理念,也就是说要在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民俗学之间重新考察研究对象?就“俗文学”而言,是否应该区分传统曲艺与现代曲艺?钟老关于上、中、下三层文化的划分主要也是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我认为“三层说”总比二元对立多一种维度,而且他一向重视文人世界与民间世界的交流。至于这样的文化分层说是否依然与当前民间文学研究相切适,大家诚然可以进一步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3-6-29 17: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继续说“俗文学”与“民间文学”:

我国许多学科都面临着术语问题,在概念和定义上往往因学术立场、视角或方法论的不同而出现歧异;同时也与学科发展的走向有关。
我们知道,现在既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来是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还有“中国俗文学研究会”、“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等学术机构或团体。尤其是“中国俗文学研究会”,陈平原先生任会长,斑竹泳超是副秘书长,这些年他一直在进行“中国民间文学、俗文学现代学术史”的研究,可能他才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最佳人选。
从二陈师徒俩的相关发表而言,我们不难看到北大已经有一种新的学术取态,就是斑竹在一次座谈会上所说的“民间文学与俗文学应该合而为一,以‘非作家文学’的面目构成文学系统里的一门子学科。”从网上的帖子也可见出他目前正在“界定”的正是“非作家文学”这一概念。诚然他的立场是“应该扩大民间文学的学科范围,在全部保留原来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前提下,将其它下层流传的口头文学、尤其是大量非作家专著的书面文学(比如唱本、弹词、宝卷、平话等)吸纳进来,这些千姿百态的俗文学样式与作家文学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了文学的历史与现实,而其对民众文化心态的反映既广且深,又非精英文学可以比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他认为二者应该合而为一。
这一基于清理学科内务的思路我不反对。但我总认为不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历史的维度或许更为重要。“合而为一”的前提是首先要从学术史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间文学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其实以“非作家文学”来加以框定,还是难以绕开“民间文学”和“俗文学”之间的种种纷争。仅就“唱本、弹词、宝卷、平话”等体类的讲唱文学而言,历史上大多有“作家”或“文人”的介入,作家与文人之间又如何界分?汉语中的“作家”一词是何时出现的?名垂文学史者方能算作“作家”?“书会才人”是不是作家?既然是“非作家”,其对立面无非指的是“作家”,依然是一种二元对立观照。
1217兄的观点,正是考虑了学科的发展走向。但我还是不能同意将网络笑话、手机短信中的幽默之类就归为“民间文学”。钟老原来说过要区别对待“时尚”与“民俗”,不是一切“流行”的口头表达都能成为“民俗”,加之通过现代媒介传播的这些新东东往往必然要经过“文字”的传达与呈现,而文字的局限性所在决定了它不能完全传达“口头表达的风格。”任何一种“新民俗”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加以考量,才能得以确定。就像人类发明了电话、电视之类的交流中介,同样是口语(spoken words)的载体,但我们不能说电话与电视上传播的口头表达都能视为民间文学。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强调的“面对面社群”及其口头交流的传统,或许应该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角度。

民间文学的范畴还是不要无限扩大得没有边际,那样学科的存在会更为飘乎不定。现在也有“网络文学”的新名词,“短信文学”可能也会出现,语言载体本身就与传统的民间文学所说的“口耳相传”不能同日而语,何不就让这些“新的文学形式”去独立发展呢?关注这些问题不一定非要将它们拉入民间文学的范畴,当然可以考察它们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其实,国外学者已经在口承─书写─电子传媒之间拓展出了新的学术空间。

关于民间文学的概念,台湾学者也在讨论,他们认为:

经过长期的讨论与酌量,大陆地区对民间文学的概念大致已取得共识,整体而言,不单是口传文学,它们似乎也将民间文艺学或俗文学统归为民间文学。此外,广泛发行于大陆地区的刊物,如《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间故事选刊》、《民间传奇故事》等,刊内亦收录为数不少的作家创作的民间作品(以传奇故事最多),是否他们也将此类作品视为民间文学?抑只是为增加发行量所运用的经营策略?实值得深究。

至于台湾地区,学者在民间文学的认定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胡万川与李福清教授基本上认为民间文学有别于通俗文学、俗文学,「通俗文学」好比是金庸、古龙、倪匡、琼瑶等人的作品;「俗文学」就如一些曲艺类的表演;「民间文学」主要专指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笑话、谜语、歇后语等。不过,曾永义教授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在中国语言命义的前提之下,所谓「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俗文学」,事实上是「三位一体」,乃在不同的角度说同一件事而已,它们之间实则毫无差别。

“由此看来,目前这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百家尚有得一番争鸣。 ”

或许浏览一下学界的相关讨论,也有益于大家的进一步思考。
 楼主| 发表于 2003-6-29 17: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小妮子 于 2003-6-18 10:15 写道:
2)如果被我们翻译为“文学”的literature一词必然要与书写文化发生关联,而民间文学必须与literature分开,那么上面的种种译法中,是否还考虑“文学”的因素呢?是不是把一切口头的内容都拿来研究,而弱化其中的文学性呢?如果这样,实际上它的对立关系的那一面就应该是一切书面传统,而不是literature。我的理解对吗?


这个问题可能是我没说清楚。
国外学界避免使用Literature,主要是为了避开“文字”而非文学性, 因这个词源自拉丁语 litteratura,词根 littera 文字, 在古英语中指书本知识(book learning),识字的,有学问的。在现代英语中也有文学(作品), 文艺, 著作, 文献等含义。而口承社会的“文学”也就是后来得到重视的口头传统和口头艺术,从生成过程而言则大多与书写无缘。
诚然这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口承─书写大论战有关。说来话长,还是以后慢慢再讨论吧。
发表于 2003-7-2 2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由中外民间文学学术史来看,民间文学的定义应有两个学术传统:一是中国学术史传统;一是欧美学术史传统。前者突出民间与政治、知识、正统等主流权力的参照、对立与互补,后者关注民俗学意义上的民众知识与特性。从近代学术意义上讲,民间文学是二十世纪以后才正式为中国学术界“正名”的学术概念,多借鉴folklore而立论,较为公认的定义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集体传承并口耳相传的文学艺术。二十世纪后期的学术研究中,民间文学侧重于民俗学的一面。现在一些学者开始借用folk-literature 一词以强调其文学性。就当代文化转型与网络语境的背景而言,这一定义显然有必要作出新的阐述。
 楼主| 发表于 2003-8-2 0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学者对民间文学的定义

古代戏曲与正统文学、俗文学及民间文学
     李玫
http://www.cass.net.cn/webnew/file/200308017757.html     
   
     古代戏曲被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引起研究者足够的注意,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通常认为,与以诗文为主体的正统文学样式相对照,古代戏曲应该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民间文学作为概括若干文学现象的概念,戏曲中的一部分也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古代戏曲作为一种颇为特殊的文学现象,它和俗文学以及民间文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一
     以俗文学为题目撰写的文学史著作,较早是洪亮所著的《中国民俗文学史略》(上海群众图书公司,1934),最为著名的则是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郑著的第一章即题为“何谓俗文学”。书中对俗文学这样定义:“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随后他指出了俗文学的六个特质:(1)大众的。她是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且为民众而生存的;(2)无名的集体的创作;(3)口传的;(4)新鲜的,但是粗鄙的;(5)其想像力往往是很奔放的;(6)勇于引进新的东西。在这部书里,郑振铎按体裁将俗文学分为五类:(1)诗歌;(2)小说;(3)戏曲;(4)讲唱文学;(5)游戏文章。
     郑振铎作为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的看法有草创的性质,后来的学者陆续在不同方面作了补充和分辨。这里,他的论述引发我们思考与古代戏曲相关的两个问题:其一,在郑振铎的论述里,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两个概念是等同的。而就现在一般的认识,这两个概念有区别。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其二,他指出了俗文学的特质,并将俗文学作品按体裁分类,其间有不能吻合之处。这里我们的目的不是要纠正他的论述,也不是要厘定这两个概念,而是想通过辨析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分辨清楚古代戏曲在文学领域的位置。
     一般认为,俗文学与正统文学之间的界限主要有三。其一,从文体区分。因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主体是散文和诗歌,所以对俗文学的理解往往会从文体的角度,指诗文以外的文学体裁。其二,作品风格。名为俗文学,顾名思义是从文学作品的风格着眼的,指俚俗、通俗的文学作品。其三,流传范围。文学艺术的流传范围很难截然划分,这里指主要范围,即流行于社会的普通民众中。而现在的研究者认定的民间文学的特征主要在于:(1)自发的、集体的创作,也即非作家创作;(2)群体的、口头的传承方式;(3)题材、主题趋向模式化。
     可以看出来,上述这两个概念有重合的地方,但着眼的层面和参照的对象不一样。俗文学主要是与正统文学相比照而言,如郑振铎所说:“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民间文学的概念更多地以作家文学作为参照(参见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导言》),所以两者强调的要点不尽相同。二
     我们注意到,郑著在论述与古代戏曲同属俗文学范围的古代小说时,将其分成了两个部分。他说:“所谓俗文学里的小说,是专指话本,即以白话写成的小说而言的;所有的谈说因果的《幽冥录》,记载琐事的《因话录》等等,所谓传奇,所谓笔记小说等等,均不包括在内。”他根据小说作品所使用的文字,将文言小说排除在俗文学之外。白话小说,无论长篇短篇,文人创作或非文人创作,从三言、二拍到《红楼梦》,都在俗文学的范围里。而对戏曲,他没有作区分。但是实际上,古代戏曲的不同剧种,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差别是很大的。例如,从发展时期看,早期的南戏和明代中期以后的传奇存在着差别;从剧种看,昆曲剧本和清中叶以后的地方剧种的剧本也差别很大;从创作主体看,有作家创作和非作家创作;从流传范围看,有主要在文人士大夫中流传的,也有主要在普通民众中流传的。这些差别最终都可以归结到雅和俗的分野。也正是存在雅和俗的分别,才使得戏曲与俗文学及民间文学这些概念的关系有了辨别的必要。古代的戏曲评论家就曾强调过由文人创作和由民间创作的戏曲作品之间的巨大差异。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说:杂剧,俳优所扮者,谓之“娼戏”,故曰“勾栏”。子昂赵先生曰:“良家子弟所扮杂剧,谓之‘行家生活’;娼优所扮者,谓之‘戾家把戏’。良人贵其耻,故扮者寡,今少矣,反以娼优扮者谓之‘行家’,失之远也。”或问其何故哉?则应之曰:“杂剧出于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人也。若非我辈所作,娼优岂能扮乎?推其本而明其理,故以为‘戾家’也。”
     朱权是明朝皇裔,他引元初诗人赵孟頫的话,说明扮演者的身份会决定戏曲作品的雅俗的不同。而他本人作为剧作家,更注重剧作者的身份。他认为非“鸿儒硕士、骚人墨客”所作的杂剧,根本无法上演。实际上,民间大量的戏曲创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不断出现。尽管一些文人士大夫对这些剧作的俚俗、质朴(当然有时是粗鄙)不屑一顾,甚至是不能容忍。例如清朝康熙年间刘献廷在湖南郴州时,说民间优人演戏,“优人如鬼,村歌如哭,衣服如乞儿之破絮,科诨如泼妇之骂街”;他对有人“冲寒久立以观之”甚为不理解《广阳杂记》卷二);他在湖南衡阳看到民间的昆剧演出,也感觉是“村优如鬼”,“丑拙至不可忍”(《广阳杂记》卷三)。而另一方面,从晚明到清代中期以前,一些文人创作的、达官贵族家里乃至皇宫里演出的昆剧,从剧本到表演,都可谓典雅精美之极。可见,同为戏曲作者和戏曲观众,因为审美需求和欣赏趣味的差异,对作品的感受会截然相反;同为戏曲作品,从审美追求到观赏效果,雅与俗的不同会天差地别。三
     由此看来,古代戏曲无论在俗文学的概念下,还是在民间文学的概念里,都需要进行分解:对于俗文学来说,其中雅的部分似乎难以包括进去;对于民间文学来说,作家创作当然不在其中。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戏曲发展的历史上,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并非总是毫无关系;反而像是两条相距不远的河流,看似各不相干,但不时会交汇到一起,互相推波助澜,此起彼伏,此消彼长,各自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最终是相荣共生。这一点与古代小说、诗歌的情形是一致的。古代小说中的文言小说不属于俗文学的范围,诗歌中的民歌也不属于正统文学的范围。这些文体的雅和俗之间同样存在着复杂的交流互动关系。不同的是,古代戏曲、小说不能像古代诗歌那样,非此即彼地分属正统文学和俗文学两个园地。这也说明,判定古代戏曲的所属,对它们进行分类,除了戏曲现象本身的错综交流造成的复杂性之外,有些约定俗成的因素也起很大的作用。就像古代诗文属于文学之正统,是历史延续下来的看法,在古人眼里,再典雅的戏曲作品也不属于“文章千古事”之列。这其中表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作为代言体的文学艺术形式,戏曲作品无论雅与俗都包含通俗的口语对话,而且这些作品终究要在公众娱乐场合、由地位低下的伶人扮演;至于其背后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就不是简单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现在民间文学的概念的界定相对较为具体,用来看待古代戏曲的类别似乎可操作性较强,但是约定俗成的看法仍起很大的作用。例如就戏曲而言,一般认为汉族非作家创作的小戏和汉族以外的民族的戏曲属于民间文学的范围,这种分类对汉族和非汉族的戏曲强调的就不是同一种标准。尽管这样分类与不同民族戏曲发展的不同情况有关系,但终究还是说明,任何分类都是相对的。
     本来,使用概念对文学现象进行分类和概括,目的是使研究对象更集中,范围更明晰,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文学研究的深入。但是因为任何文学现象的产生,都和概念无关,所以概念和现象之间一般不会有完全吻合的对应关系。正因为如此,当我们将古代戏曲放到俗文学或者民间文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时,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必要。即使我们可以延续过去的分类习惯,也应该清楚这种分类的相对性所在。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19: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