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3|回复: 0

2007.02.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8 1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2.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赞皇西街铁龙:古老村落的“狼图腾”
作为古老而有韵味的千年古县,赞皇不能没有铁龙灯。 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它居然是这样一种极富魅力的舞蹈——极具战斗力和想象力的军人们,将铁器和舞龙作了完美结合,龙身不再是完整的一条...

2、“放橘灯”五味粥“糊辣沸”台州过年风俗录
春节是中国人最古老、最喜庆、最温暖也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远方的游回归故乡回到父母身边,出门打工的父亲带回一年的血汗钱与妻儿团聚。与外国的节日相比,甚至与中国普通的节日相比,春节更突出一个家,反映了一个情...

3、徐光春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组图)
河南又称“中州”、“中原”,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有九州,河南称“豫州”,因居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因境内平原多,故又称“中原”。中原是一个以河南为中心相对的区域性概念...

4、承载千年风情神韵 秦腔:黄土地上的苦乐歌(组图)
秦腔是西北黄土高原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三秦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到今天,听着西安城墙根下的老戏迷、黄土高原上的赶牛娃传唱的秦腔,人们不禁要追寻它的脚步,探索它的魅力所在……

5、走近塔里木河畔传统捕鱼世家 探秘古老捕鱼法(多图)
地处塔里木河畔的沙雅县英买力镇阿其墩村是沙雅县有名的渔村,渔村里居住着传统捕鱼世家———阿尔米也家族。过去村里有很多人靠捕鱼为生,现在捕鱼的人已经不多了...

6、熙熙攘攘瞿溪老街 风光不再去留难定(组图)
这里曾经商贾云集,商号林立;这里曾经小桥流水,青石铺街;如今这些日渐颓败的老房子,依旧以独有的魅力展示着曾经的红火……遗憾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保护与拆迁,则是眼下瞿溪老街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抉择...

7、抢救第一 保护为主 “非遗”体现深圳的开拓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化。在深圳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如何找回失落的文明?了解“非遗”,将更好地让我们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悠远故事...

8、地方寻访绝活篇 绳编:何时重放异彩(组图)
绳编艺术历史悠久,与布艺、刺绣等民间工艺一样博大精深。绳编的核心手法在于一个‘结’字,而这一点也正暗合了中华民族重团结、团圆的习俗,比如结发、义结金兰、喜结良缘,都是这个意思...

9、全国10家媒体呼吁将除夕列入法定假日
除夕放假是中国人期盼了多年,却一直未能实现的心愿。所以多家媒体共同发出的此倡议立即引起了全国网友的热烈讨论。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在第一时间转载了报道,数万名网友回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0、中国制弓匠难寻徒弟 老手艺无人可传
杨福喜的祖先曾为宫廷制作过精雕细琢的弓箭。48岁的他目前是家族事业唯一的继承人,他担心制作弓箭的手艺可能会随着他的离世而消亡...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春节风俗:捏生肖

    中国中部的山东半岛在农历正月十五有捏生肖的风俗。民间称为“捏属儿”。传统的方法是用黄豆细面作捏生肖的材料。造型以小巧玲珑为上,生肖动物的姿态或立,或卧、或奔,或飞都靠即兴发挥随心所欲。但是,无论怎样造型都要设计安排配上一些蔬菜的种子和叶子,用以象征“五谷丰登”。

    每一个生肖的背上都背一个灯碗,碗中盛油,再插上一根缠着棉絮的小棍儿,俗称为“要捻”。灯碗的形状有区别;马和猪驮的是“元宝碗”,求“金驹银猪驮宝来”的彩头。其它生肖驮“十二花瓣”灯碗,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

    捏生肖的规矩是按家庭成员的属相,每人捏一个,到十五夜里盛在盘子里一齐点燃放在堂屋里,大家围着观看,希望爆出灯花,灯花越大越吉利,预示着新一年的大丰收。习俗相传,谁的生肖灯燃得时间最长,谁就会有好运气,又能高寿。

    近年以来当地改用白面捏生肖,样子更加好看,已不加灯碗,也不再点燃,欣赏之后,分而食之,也能调动欢乐气氛。

    荣成捏生肖的能手是王连乡方家村的老人林桂莲。她的两套十二生肖作品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和山东美术馆视为珍品而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10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