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回复: 0

2007.02.1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4 17: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2.14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一枝独秀 复州皮影:正在走出“绝唱”困境(图)
在漫长的农耕岁月中,走乡串户的皮影戏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它的锦瑟年华已成往事。在民间,能耍皮影的艺人越来越少,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濒临消亡...

2、赵宋王族建居的城堡 东方钜障 建筑活教材(多图)
整个赵家堡古建筑群包括内外城墙,平列五座五进共150间的官厅,三层占地400多平方米、高20米的方楼,多处石刻碑文和鱼池石桥、佛塔等,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宋城和研究宋明建筑的活教材...

3、双手绘绣新农村民俗风情---户县农民画乡巡礼(多图)
户县农民画以她的构图大胆夸张、色彩斑斓明快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受到海内外的青睐。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王景龙曾诙谐地说:“我画的人眼睛大—看得准;脚大—站得稳;手大—抓的狠;烟袋大—能过瘾...

4、春节饰品 民间艺术品滋生传统元素悄然回归(图)
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可当人们一头扎进商场,被满目红艳艳的春节饰品包围时,过年的渴望便会在红灯笼、中国结、剪纸窗花中温暖地漫上心头。今年,一些多年不见的传统春节元素在悄然回归:门神、社火、刺绣、傩面具等,纷纷登台亮相。

5、海南文化:儋州两村庄与两进士(组图)
风吹古榕留下的叶子梭梭声,还在南源村宁静的空气中弥漫。雨水冲刷后浸出的岁月痕迹,还在兰山村老房子的墙上斑驳。南源与兰山,这两个相距不到30公里的海南儋州北部沿海村落,因两个人物而出名...

6、破冰复苏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望东风(图)
这在别人看来十分“应景”的装饰,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负责人王斌的眼中却淡薄无味:“过年就该贴年画,苏州人过年就应该贴‘桃花坞’的年画!家门口贴《门神》...

7、民间美术大师许述章:“泥泥狗”的春天(图)
“泥泥狗”用胶泥捏制而成,黑底子上用红、绿、白、粉红绘上点、线结构的图案,具有漆器文化的格调,又像绳文、格文、古陶器的书法,造型古朴,艳而不俗...

8、干豆腐做法成文化遗产 民间手艺濒临“失传”
“啥叫文化遗产我弄不太明白,但是我们虹螺岘的干豆腐就是出名。”昨日下午,记者在连山区虹螺岘街头见到一名卖干豆腐的老汉...

9、确山打铁花:民间传统焰火 千度熔铁成花(多图)
“打铁花”前,先要在宽阔的场地上搭起一丈余高的四角大棚,称为“花棚”,花棚顶铺一层新鲜的柳树枝(柳树枝细密、绵软、水分多,不易燃烧),树枝上绑满各种烟花、鞭炮等。“花棚”顶部正中竖起一丈余高的杆子...

10、保卫春节 观点大碰撞 传统节日保护献计呐喊
为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曾有10博士联合提出抵制“西洋节”倡议,有名教授发出保卫春节的呐喊,在今年的情人节和春节即将近距离碰撞之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140名大学生,为传统节日保护献计...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春节风俗:少数民族过春节的食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馍馍。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壮族: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粽粑。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