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0|回复: 0

春节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7 18: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春节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关于春节与年俗的讨论太多了,这次不发)

0、冯骥才: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文化的DNA
提起此人,往往令人想起“神鞭傻二”,或者《炮打双灯》,但近十年来,这位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却奔走在田野村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了,不断地普查、研究、呼吁

1、安塞腰鼓:陕北正月沸腾的黄土地(组图)
安塞腰鼓有文鼓、武鼓之分,文鼓以扭为主、重扭动身姿,活泼圆滑, 武鼓以打、踢、跨、跺为主。重击鼓表演,豪放热情,欢快有力,虎虎生威。它既有“柔”的魅力,又有“刚”的气魄。鼓点节奏分明,鼓声明亮..

2、乐亭大鼓:保护与传承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乐亭大鼓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演出市场低迷,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大鼓艺人演出收入低微,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因年事已高,或逐步退出舞台

3、佛山木版年画:历史中走来 (组图)
佛山木版年画创始于明代年间,历经清一代的繁荣,是岭南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家家户户年节必备之物...

4、淹没在历史尘埃中:山东东昌府木版年画传奇
在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享誉古今中外,而另外一支东昌府木版年画却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5、精美绝伦的山西绝技绝活之青红命运
绝活是民间艺人们生存的倚仗,而艺人也是绝活传世的根基,但仅靠屈指可数的几个传人是难以使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枝繁叶茂的...

6、传统女红的现代生存:宝贵传统民俗面临失传(组图)
女红,是我国古代对女性针线活儿技术的总称,在这里红字应该读作工。要说上海的女红,浦东三林女不能不提,在各个历史时期三林都产生过精美的作品。然而,这项宝贵的传统民俗如今却因为年轻人的不感兴趣,出现了断层,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7、木版年画 拽回越走越远的墙上“风景”(多图)
年画,何必只求过年用?年画,何必只往墙上贴?作为世世代代不离墙上“风景”的民俗用品,年画以新的艺术形式走向市场...

8、永年吹歌:这一吹,就悠扬了千百年(图)
在邯郸永年的广大城乡,每逢年节,百姓以闹“社火”喜庆丰年,这“社火”中就包括民间吹歌。永年吹歌又名“响器班”、“游乐会”,是传统民间文艺形式,有文字记载已有600年的历史,主要采用...

9、聚元号“掌门人”杨福喜:中国绝技寻觅传人(图)
前不久,《华盛顿邮报》等外国记者专访北京聚元号弓箭铺的“掌门人”杨福喜,正当中国人的春节文化走向世界之际,外国人对中国的传统工艺、绝技更加感兴趣...

10、又是一年春来到 民间艺人知多少
大街小巷难觅踪影的民间手艺。这些老手艺曾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它们的消亡速度令人吃惊...

11、冯和锦:走街串巷 恩平民间故事的守望者(图)
我家在恩城旧驿村,小时候村里有很多说书人,有冯大海、冯沃坤等,特别是冯大海老人,生前特别喜欢讲故事,常常把我们一帮小孩子叫到他的跟前...

12、邰立平孤独自信地坚守:凤翔木版年画重生(图)
拉开一扇扇立柜门,邰立平的“宝贝”便悉数“现形”了,数百块刻好的年画版模(即邰立平所说的“版子”)整齐地码在那里。这是邰立平20多年来所刻的版模

13、咸阳人魏兴:原生态文化激情而孤独的传唱者
咸阳名人魏兴,走到哪里,说到哪里,他把民间流传的口头歌谣常常挂到嘴上,往往出口成章,抑扬顿挫,诙谐幽默,让人捧腹大笑...

14、...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乘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露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里。进了一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钻进一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吧!”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一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惋惜地在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里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竞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河谠红的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4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