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1|回复: 5

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民俗学者的角色定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12 17: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 2005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舶来概念迅速成为学术界的时尚标签。
原有的“民间文化”、“民俗”等概念迅速让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照目前学者的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内涵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概念之间的差别在于概念产生的背景和概念所关联的意识形态。在政府《意见》中,紧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之后的,是“保护工作的意见”。善于领会上意的官员和学者全都明白《意见》背后的潜台词:任何民俗现象,只要能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签,就意味着取得了“文化”的合法地位,紧接着而来的就是能够得到“保护”。
在“保护工作”的旗帜下,各种利益诉求得以纷纷登上话剧舞台。学者、商人、地方官员,以及民俗主体,心照不宣地结成了暂时的利益共同体。为了取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获取持续的利益和资源,学者们正逐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化”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借助民族主义话语把自己操作成民族精神的守护者。但是,近年来大陆民俗学者在“保卫端午”、“保卫春节”等系列节目中风光而拙劣的表演,已经逐渐使“民俗学家”沦落为一个轻度贬义词。
“学术研究”与“学以致用”是两种不同进路的工作,前者是学者的工作,后者是公共知识分子的工作。所谓“研究”,也即细细研磨、仔细推究,其对象必须是曾经存在过的观念或实象。从这个角度说,人文学者只有言说过去的资格,所有的人文学者都是历史学家。而当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价值判断、对保护工作献言献策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以“公共知识分子”而不是以“学者”的身份说话。
“学”是“用”的前提。如果没有踏实的学术研究做后盾,根本就谈不上学以致用。民俗学界的人力资源是如此有限,当大家都热衷于“用”的时候,沉浸于“学”的人力资源必然大为削弱。既然没有“学”,那么,民俗学者的作用就丝毫不优于一个公共知识分子。事实上,在如火如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民俗学者担任的主要角色是“造神者”,而不是“研究者”。民俗学家的头衔只是一个参与舞会的唬人面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就是民俗学家们的假面舞会。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17: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民俗学者的角色定位

学者简介
施爱东 1968年生,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博士,原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2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工作站,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学术史、故事学、通俗小说研究。代表性论文主要有《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机制》、《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故事传播实验的报告与分析》等。博士论文《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学科创立与学术转型——以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为中心》、博士后出站报告《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
发表于 2007-3-12 19: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施爱东:警惕“神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谈民俗学者的角色定位

雖然感覺有一些偏頗之處
但是實話實說
值得反省!
或者該說是自省!
发表于 2007-4-28 00: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是我眼界狭窄,态度又不够认真,翻了好些这个工程的相关文件,都没看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有法律意义或者行政指导意义的东西。
没有具体的操作工具,这个工程其实就只有三个意义:1、圈钱;2、搞政绩;3、热闹热闹。
不得不说,个人认为第三点意义还是很重要的,有可能导致民俗事象发生某些变化。我说的变化不仅,或者说主要不是形式上的变化,还有传承母体、传承方式等等。第一第二个,对民俗本身恐怕不会产生什么实质上的影响。
另外,那个专家委员会里,民俗学研究者好像没几个。
不能匿名说话,我就客气点,嘿嘿!
[ 本帖由 小人家 于 2007-4-28 00:42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9 10: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人家 于 2007-4-28 00:33 写道:
也许是我眼界狭窄,态度又不够认真,翻了好些这个工程的相关文件,都没看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有法律意义或者行政指导意义的东西。
没有具体的操作工具,这个工程其实就只有三个意义:1、圈?......
好久不见,姐姐的性情可是一点也没有变呀,呵呵
别来无恙啊
发表于 2008-10-1 10: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头棒喝!

施兄一出手,真似雄鸡一叫!
当所有人把目光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集体无意识的狂躁就产生了,“文化的大革命”再次席卷。作为民俗学家,大家的立场在那里?如果再一次的“舍本逐末”,看来文化的厄运就不远了。
学界有施兄,是一大幸事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2: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