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2|回复: 0

2007.03.2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26 18: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3.26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年已过 味未远--风情浓郁的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她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是一个谜。以往的门神,包括由门神演变而成的中国年画,多由画师手工画成,直至宋代,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木版年画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行和发展起来。待到明清以后,形成了各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中国四大年画制...

2、濒危市井文化痕迹:那些正在远去的声音
“关街”一直保存着许多老昆明的生活传统:一块油布,三五个塑料马扎,一个摊子挨着一个摊子,卖各色日用品、五金百货、瓜果蔬菜、牲口、农具、服装、药品、手工艺品;代写信状、题字画画、算命看相、杂耍卖艺、剃头、拔牙、修脚等,无所不包...

3、山西碛口村落群 黄天厚土里的青葱皱褶(多图)
经过时间侵蚀,当碛口几百年的兴衰史退场,当镜头对着这些遗留的历史现场,那些“肉身”再次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力量———皇天后土...

4、哈尔滨市道外胡同之--最窄的胡同(组图)
这样的一条小胡同,翻开地图根本无法寻到它的标记,然而涉身其中时,感受到的却是百年沧桑。它的身上有着城市演进的轨迹,积淀着传统的民俗文化...

5、“两马”闹花灯民俗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马”元宵闹“海神”灯活动起源于闽江口两岸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玉皇三太子,因打抱不平而触犯天规,被贬下凡间,投生于一渔家...

6、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达到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它作为11世纪以来各个时代大量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的载体

7、海南公仔戏:早于琼剧盛行数百年(组图)
一个一丈高左右的舞台,布幔围遮,台后挂着一面绘有龙凤呈祥的布景。布幔下,82岁的陈麒麟老人一边用手操纵着公仔,一边唱戏,老人手中的公仔时而拂袖...

8、本土器乐海南八音:源于唐宋走向东南亚(图)
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有汉唐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

9、汝阳“肘偶儿”--久违的乡村木偶剧(图)
刚到陶营乡政府门前,一座火红的戏台映入眼帘。与其他乡村戏台不同的是,戏台的正前方拉着高约两三米的半截幕布。再仔细看,戏台上方还悬挂着一条横幅,上书...

10、新坡镇军坡节:冼夫人精神永久传承(图)
如今,冼夫人开创的垦田、军训等方式也早已过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和生产的要求了。然而它们又以一种文化的方式留传下来,这就是各地的军坡节活动...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方棋

         方棋(或称丢方或下方)在我国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它几乎遍布西部各省,爱好者数以十万记.流传广度仅次于中国象棋,它虽规则简单,容易入门,却又变化丰富,博大精深,实属易学难精的优秀棋种.
         在陕南安康的东西二关,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围着棋盘,或蹲或站,或下或参,上至七十岁的老叟,下至十一二岁的小童,棋盘上不分大小尊卑,只凭本事说话,甚至端着碗的大嫂,也会用筷子给你指点一二.
在关中,劳作的农民,在田间地头,叉开手指,横竖四次各七道,便可划出“方棋”盘来,一方用小石头,土块,另一方则用小树枝作棋子.便可杀的天昏地暗,甚至忘了晌午饭和地里的活.
         在宁夏,新疆,下方棋的人也很多,不过那里不叫"丢方",而称之为"下方".
         也正是由于方棋过于容易自制,又太贴近百姓,因而棋型和下法自然也是五花八门,有"丢五方"、"丢七方"、"横八竖七"、"狼吃娃"、"衡四顶","八卦阴阳方",有带"州"带"县"的,有长步短步的.不可枚举.
         不过,人气最旺,规矩最严,变化最多的当数"丢七方",这里棋盘由七横七竖构成,棋盘上各交叉点可放49颗子,长步,不带"州县",不讲"双方",不许"倒头方".在黑白棋中,会下方棋又会围棋,五子棋的人,多数有这样的感觉.围棋过于深奥,失去了许多下棋的乐趣,五子棋过于单调,没有方棋那么多的起伏和精彩.而方棋既讲布阵,又讲杀法,既看棋子的"势",又讲堵塞的巧,真是陶醉其中,其乐融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21: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