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冊上,頁611-12。
[63][63] 、章太炎,「中華民國解」,《民報》,15期( 1907年7月5日),頁總2414。
[64][64] 、關於二十世紀初年中國新史學的興起,論者甚眾,最新的專著,參看俞旦初,《愛國主
義與中國近代史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65][65] 、Prasenjit Duara ,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p. 5.
[66][66] 、任公,「中國史敘論」,頁總5701。
[67][67] 、中國之新民,「新史學」,《新民叢報》,1號(光緒28年正月1 日),頁42-48。
[68][68] 、陳黻宸,「獨史」(1902),收於陳德漙編,《陳黻宸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冊上,
頁560-75。
[69][69] 、「私史」,原刊新加坡《天南日報》,轉載於《新民叢報》,19號(1902年10月31日),
頁98-100。
[70][70] 、橫陽翼天氏(曾鯤化),《中國歷史》(上海:東新譯社,1903),原書未見,引見俞旦初,
《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頁46,69-70。
[71][71] 、劉成禺,「史學廣義內篇」,《湖北學生界》,1期(光緒29年正月1日),頁77。
[72][72] 、公明(宋教仁),「漢族侵略史」,《二十世紀之支那》,1 期(光緒31年5月1日),頁
37。
[73][73] 、黃節,「黃史‧總敘」,《國粹學報》,1 年1 號,頁43-45。
[74][74] 、觀雲,「華年閣雜談‧幾多古人之復活」,《新民叢報》,37號(光緒29年),頁78-79。
[75][75] 、匪石,「中國愛國者鄭成功傳」,《浙江潮》,2期至9 期(光緒29年2月20日至9月
20日);亞廬(柳亞子),「鄭成功傳」,收於《黃帝魂》,頁258-68。
[76][76] 、Ana Maria Alonso , “The Effects of Truth”, pp.39-42.
[77][77] 、鄭亦鄒,「鄭成功傳」,收於諸家,《鄭成功傳》(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台灣文
獻叢刊67種,1960),頁5。
[78][78] 、匪石,「中國愛國者鄭成功傳」,《浙江潮》,5 期(光緒29年5月20日),頁72;底
線為筆者所加。
[79][79] 、羅福才筆記,「康南海在烏威士晚士咑埠演說」,《清議報》,17冊(光緒25年5月1
日),頁總1067。
[80][80] 、宋教仁,「時評‧南洋華人求入日本籍」,《民報》,2期(1905年11月26日),頁284;
又見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冊上,頁23。
[81][81]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新民叢報》,57號,頁91-92。
[82][82] 、康有為,「海外亞美歐非澳五洲二百埠中華憲政會僑民公上請願書」(1907),頁611-12。
[83][83] 、John Hutchinson將國族主義區分為兩種主要類型:「政治的國族主義」(political , or civic
nationalism) 與「文化的國族主義」。see John Hutchinson ,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London: Allen & Unwin , 1987) , pp. 12-13.
[84][84] 、章太炎,「中華民國解」,頁總2413-28。
[85][85] 、Frank Dikotter , “ Culture, ‘race’ and nation :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49 (Jan. 1996).
[86][86] 、其實所謂「地理邊界」,也往往是特定論述策略的建構產物。Winichakul 把這種建構性
的「國族邊界」稱作“geo-body”。參看Thongchai Winichakul, Siam Mapped : A History of the
Geo-Body of a Na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87][87] 、關於族群邊界的理論發展,王明珂有簡要而精闢的介紹,見王明珂,「什麼是民族:以
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誌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集刊》,65卷4本(1994),頁989-1027;並收於王明珂,《華夏邊緣》,頁23-40。
[88][88] 、Liah Greenfeld , Nationalism :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7-8.
[89][89] 、Benedict Anderson , Imagined Communities, p.144.
[90][90] 、Ivan Hannaford , Race : the History of an Idea in the West (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4-9.
[91][91] 、 元子,「中國民族主義 神話」,頁71。
[92][92] 、「皮鹿門學長南學會第六次講義‧論保種保教均先必開民智」,《湘報類纂》(光緒28
年刊本,台北:大通書局影印本,1969),冊1,頁370-74。
[93][93] 、劉師培,「中國民族志」,《劉申叔先生遺書》(台北:華世出版社影印本,1975),冊 1,
頁747。
[94][94] 、語出Partha Chatterjee,see Partha Chartterjee,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1st edition, Zed
Books, 1986) .Chatterjee指出,十九世紀中葉以降印度的反殖民民族主義運動,雖歷經各不
同階段,然其一以貫之的價值預設,卻是完全來自西方霸權文化的「後啟蒙理性論述」
(post-Enlightenment discourse of rationality),基於這種「論述目標」與「論述方式」之間的
矛盾與背反,Chatterjee認為印度的民族主義運動,只不過是由西方霸權文化論述繁殖出
來的「派生論述」。同樣的,近代中國以西方高度「歐洲中心」的種族論述來進行反西方
的保種運動,究其實質,殆亦難脫「派生論述」之譏。
[95][95] 、「評論之評論‧白澳洲之反對論」,《新民叢報》,34號(1903年6月),頁70。
[96][96] 、關於近代中國國族概念的種族化,Dikotter有相當詳盡的研究, see 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idern China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esp. chapter
4, “Race as Nation” , pp. 97-125.
[97][97] 、章炳麟,《訄書‧哀焚書第五十八》(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頁155。
[98][98] 、余一(蔣方震),「民族主義論」,《浙江潮》,1期(光緒29年1月20日),頁7。
[99][99] 、「國家學上之支那民族觀」,《遊學譯編》,11冊(光緒29年8月15日),頁總1085-
86。
[100][100] 、霖蒼,「鐵血主義之教育」,《浙江潮》,10期(光緒29年10月20日),頁65。
[101][101] 、白話道人(林獬),「國民意見書」,《中國白話報》,6-8,16-18,20期(1904年2至
8月)。原書未見,引見張柟、王忍之合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1 (香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2),冊下,頁900。
[102][102] 、中國之新民,「新民說‧敘論」,《新民叢報》,1 號,頁5。
[103][103] 、1937年齊思和已指出孫中山等晚清革命黨人混種族與民族為一談的錯誤,惟該文迄今未
受應得之注意,僅此一端即可反映種族觀念在近代中國國族論述中所佔的霸權地位。見
齊思和,「民族與種族」,頁25-34。
[104][104] 、Ana Maria Alonso, “The Effects of Truth,” p.40.
[105][105] 、這個轉化過程自然有著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為之助力,Dikotter便指出,自明末以來,
家族制度大盛,蔚為中國社會的基本組織原則,各類與之有關的官私論述層出不窮,為
數繁夥,晚清知識分子便是通過這一套既有的「符號宇宙」(symbolic universe)來理解種族、
民族等新概念,因此,斯時的「國族主義」意識形態,其實是一種揉雜著家族、種族與
國族等不同層次概念範疇的「雜種論述」(hybrid discourse)。關於晚清家族、種族與國族
諸概念的關係,see Frank Dikotter, “ Culture, ‘race’ and nation ”, also 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esp. chapter 3 “Race as Lineage”, pp. 61-96.所謂「雜種
論述」是借自後殖民主義批判論述的詞彙,可以參看Robert J. C. Young, Colonial Desire: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1995).
[106][106] 、效魯,「中國民族之過去與未來」,《江蘇》,3 期(光緒29年閏5月1日),頁總420。
[107][107] 、劉師培,「倫理教科書」,《劉申叔先生遺書》,冊4,頁2325。
[108][108] 、觀雲,「中國興亡一問題」,《新民叢報》,31號(1903年5月10日),頁22。
[109][109] 、精衛,「民族的國民」,《民報》,1期,頁總13-14。
[110][110] 、獨應(周作人),「論文章之意義暨其使命因及中國近時論文之失」,《河南》,4期,
收於張柟、王忍之合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3 (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佔,1977),頁306。
[111][111] 、章炳麟,「論學會有大益於黃人亟宜保護」(1897年3月3日),收於湯志鈞編,《章太
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冊上,頁8。
[112][112]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卷下,頁
592。
[113][113] 、陳天華,《猛回頭‧黃帝肖像後題》(1904),收於張玉法編,《晚清革命文學》(台北:
經世書局,1981),頁142。
[114][114] 、康有為,「贈友人‧丁酉秋月」,《清議報》,31冊(光緒25年9月21日),頁總2051。
[115][115] 、梁啟超,《新大陸遊記》,《新民叢報臨時增刊》(1903),頁180。
[116][116] 、James G. Kella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p. 51.
[117][117] 、章炳麟,《訄書‧原人第十六》,頁39-41。
[118][118] 、申叔,「論留學生之非叛逆」,《蘇報》(光緒29年5月27日)。
[119][119] 、鄒容,「革命軍」,收於《蘇報案紀事》,頁67。
[120][120] 、陶成章,《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收於湯志鈞編,《陶成章集》(北京:中華書局,
1986),頁215-218。其他類似的分類系統為數甚多,如梁啟超將中國人種主要區分為苗
種、漢種、圖伯特種、蒙古種、匈奴種、通古斯種等六種,見任公,「中國史敘論」,
《清議報》,90冊,頁總5707-08;劉師培則引日人桑原騭藏之說,將亞洲人種分為支那
人種(含漢族、藏族、交趾支那族)及西伯利亞人種(含日本族、通古斯族、蒙古族、土耳其
族)兩系,見劉師培,「中國民族志」,頁721;《黃帝魂》所收「革命必剖清人種」一文
則將亞洲黃種分為中國人種及西伯利亞人種兩支,中國人種以漢族(日本、朝鮮皆為漢族所
蕃殖者)為主,另及藏族、交趾支那族,西伯利亞人種則包含蒙古族、通古斯族、土耳其族,
見《黃帝魂》,頁145-47。
[121][121] 、任公,「中國史敘論」,《清議報》,90冊,頁總5709。
[122][122] 、梁啟超,「光緒28年10月與夫子大人書」,收於丁文江編,《梁任公年譜長編》(台北:
世界書局,1972年),冊上,頁157。
[123][123] 、章太炎,「獄中答新聞報」,《章太炎政論選集》,冊上,頁233。
[124][124] 、黃節,「黃史‧種族書第一」,《國粹學報》,1年1號,頁4a。
[125][125] 、太原公子,「山西宣告討滿洲檄」,《民報》,21期(1908年6月10日),頁2。
[126][126] 、關於晚清的革命言論與革命/立憲兩派間的激烈論戰,論者甚眾,本文不擬再行贅述。相
關研究可參看亓冰峰,《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66);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等書。
[127][127] 、關於晚清史學論述中「民族英雄系譜」的建構,可以參看俞旦初,「辛亥革命時期的民
族英雄人物史鑑」,收於《愛國主義與中國近代史學》,頁260-79。
[128][128] 、關於漢族西來說的各種說法,參見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頁6-7;馮天瑜,「民族先祖‧文化英雄」,頁77-78。
[129][129] 、Albert Etienne Jean-Baptise Terrien de Lacouperie , Western Origins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2300 B. C. to 200 A.D., (London : Asher , 1894). 原書未見,以下所論,大
抵根據蔣智由及Dikotter 所引,見觀雲,「中國人種考」,《新民叢報》,37號(1903),
頁43-48;Frank Dikotter,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pp. 129-30.
[130][130] 、白河次郎與國府種德並列舉中國與巴比倫在文字、信仰、傳說及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相類
者七十餘事以確證之。引見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頁7。
[131][131] 、參見章太炎,《訄書‧序種姓上第十七》,頁41-42;劉師培,「中國民族志」,《劉
申叔先生遺書》,冊1,頁721-22,「古政原始論」,《遺書》,冊2,頁793,「中國
歷史教科書」,《遺書》,冊4,頁2465-78;黃節,「黃史‧種族書第一」,《國粹學
報》,1 年1 號,頁5-6,「黃史‧立國第三」,《國粹學報》,1年1 號,頁7;陶
成章《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一書所論尤為詳盡,見《陶成章集》,頁231-59。其他零星
述及者為數尤夥,不具引。
[132][132] 、中國之新民,「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新民叢報》,58號(1904年12月7
日),頁32。
[133][133] 、孫中山,《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孫中山選集》,卷下,頁623。
[134][134] 、見《五千年血脈》,頁130-31。
[135][135] 、劉師培,「中國民族志」,《遺書》,冊1,頁721-22;劉師培,「攘書‧苗黎篇」,
《遺書》,冊2,頁755-56。類似的說法可見,觀雲,「中國上古舊民族之史影」,《新
民叢報》,31號(1903年),頁36-37。
[136][136] 、劉師培,「中國民族志」,頁722。
[137][137] 、「攘異篇」,《民心》,2期(1911年4月),收於《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3,
頁823-24。
[138][138] 、無畏(劉師培),「黃帝紀年論」(1903),收於《國民日日報彙編》,集1,頁總275-76;
並收於《黃帝魂》,頁1-2,改題為「黃帝紀年說」。
[139][139] 、章太炎於1903年8月撰「祭沈禹希(藎)文」,即題曰:「黃帝四千三百九十四年秋七月」,
見《章太炎政論選集》,冊上,頁245;黃節有與宋教仁磋商黃帝紀年之準確年代一文,
見「黃晦聞答某君論甲子紀年書」,《國粹學報》,1年5號(光緒31年5月20日);陶
成章亦云:「黃帝戰勝蚩尤,即天子位,中華開國亦當以是年為始。」見「中國民族權力
消長史」,《陶成章集》,頁291。
[140][140] 、見《章太炎政論選集》,冊上,頁245,注1。
[141][141]、關於晚清各類黃帝紀年的年代差距,可以參看陳旭麓主編,《中國近代史辭典》,「黃帝
紀年」條,頁636,及附錄四,「辛亥革命期間所用黃帝紀年對照表」。
[142][142] 、公明(宋教仁),「漢族侵略史‧敘例」,《二十世紀之支那》,1 號,頁38,又收於《宋
教仁集》,冊上,頁6;宋教仁,《我之歷史》,1905年1月15日條,收於《宋教仁集》,
冊下,頁510。
[143][143]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改曆改元通電」(1912年1月2日),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
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集》,卷2 (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5。
[144][144] 、公明,「漢族侵略史‧敘例」,頁38。
[145][145] 、劉師培,《攘書‧胡史篇》,《遺書》,冊2,頁757。
[146][146] 、關於康有為與「孔教會」,論者甚眾,茲不贅引,可參見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
之爭議(1913-191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期12;夏良才、王學莊、呂景
琳,「評孔教會」,《歷史研究》,1975年5期,頁75-85。
[147][147] 、《強學報》未見,轉引自村田雄二郎,「康有為孔子紀年」,收於王守常主編,《學
人》,2 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7月),頁516。另按,康有為所著《禮運注》自
敘署曰:「孔子二千四百三十五年,即光緒十年甲申冬至日」,似南海於1884年即已使
用孔子紀年,惟錢穆於《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頁698-99)即已點出其倒填年月之偽;湯
志鈞則將此文撰作日期定於1897年前後,見《康有為政論集》,冊上,頁194,「說明」,
是康氏提出孔子紀年之說,仍不得早於1895年也。
[148][148] 、任公,「紀年公理」,《清議報》,16冊(光緒25年4月21日),頁總1037。
[149][149] 、村田雄二郎,「康有為孔子紀年」,頁517-18。
[150][150] 、唐才常,「師統說」(1898),收於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編,《唐才常集》(北京:
中華書局,1980),頁134-35。
[151][151] 、章太炎,「客帝論」,《清議報》,15冊(光緒25年4月11日),頁總927-29。此文後
來收入同年出版之《訄書》原刊本時,已略有點竄,1904年《訄書》重刊本在日出版,
此文改動尤多,文末並增附自撰「匡謬」一段,1914年《訄書》增刪重印,更名《檢論》,
更將此篇全行刪汰,循此或可略見章氏思想變化之一斑。至於章氏自懺之詞,見章太炎,
「致陶亞魂、柳亞廬書」(1903),收於《章太炎政論選集》,冊上,頁191。
[152][152] 、「橫濱闔埠華人倡祀孔子會」,《清議報》,12冊(光緒25年3月11日),頁總762-72。
[153][153] 、任公,「紀年公理」,《清議報》,16冊(光緒25年4月21日),頁總1035-38;「中
國史敘論‧紀年」,《清議報》,91冊(光緒27年8月1日),頁總5761-63。梁啟超後來
對孔子的看法略有改變,不再奉之為教主,唯其以孔子紀年的主張,則一以貫之,未嘗更
易也,見《新民叢報》,26號(1903),頁106-108所載尚同子來函「論紀年書後」中飲冰
案語。
[154][154] 、康有為,《大同書》(節錄),《康有為政論集》,冊上,頁534;案;康自稱於1884年
即撰成《大同書》,惟據湯志鈞考訂,此書應係1901至1902年間避居印度期間所撰,見
《康有為政論集》,頁547,「說明」。
[155][155] 、康有為,「請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而廢淫祠摺」,《康有為政論集》,
頁279-83;該摺原題為戊戌(1898)六月上呈,然黃彰健於1970年即已指出該摺應係日後
倒填日期之偽作(見黃彰健,《戊戌變法史研究》,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70,頁555-57),
及198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發現康氏戊戌時期奏摺原件,其中並無此件,其為偽託之作,
殆無可疑,據村田雄二郎考訂,此摺應係宣統年間所補作者,見村田雄二郎,「康有為
孔子紀年」,頁525-27。
[156][156] 、蘇輿,「翼教叢編序」,收於蘇輿編,《翼教叢編》(光緒24年原刊本),卷前,頁1a。
[157][157] 、劉師培,「黃帝紀年論」,頁721。
[158][158] 、荊駝,「中國民族主義大豪傑冉閔傳」,《江蘇》,11/12期合刊本(光緒30年4月1
日),頁89,104-5。
[159][159] 、章太炎,「民報一周年紀年會祝詞」(1906年12月)便將洪秀全納入皇祖軒轅,烈祖金天、
高陽、高辛、陶唐、有虞、夏、商、周秦、漢、新、魏、晉、宋、齊、梁、陳、隋、唐、
梁、周、宋、明、延平、太平等一系相承的「明王聖帝」之譜系。見《章太炎政論選集》,
冊上,頁326。
[160][160] 、亞廬 (柳亞子),「中國立憲問題」,《江蘇》,6期(光緒29年8月1日),頁3。
[161][161] 、「漢奸辨」,《黃帝魂》,頁49-51;陶成章,《中國民族權力消長史》,《陶成章集》,
頁830。
[162][162] 、梁啟超,「新民說‧論私德」,《新民叢報》,40/41號合期(1903年11月2日),頁6。
梁氏所言「英雄張獻忠」一事,見「莽英雄殺人記」,《江蘇》,7期(光緒29年9月1
日),頁83-5。
[163][163] 、梁氏曰:「即如洪秀全,或以其所標旗幟,有合於民族主義也,而相與頌揚之;究竟洪
秀全果為民族主義而動否,雖論者亦不敢為作保證人也。」見同上注。
[164][164] 、梁啟超甚至認為:「使曾文正生今日而猶壯年,則中國必由其手而獲救矣」,見上注,
頁8; 並可參看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研院
近史所,1994),頁128-29。
[165][165] 、唐才常,「辨惑(上)」,《唐才常集》,頁167。
[166][166] 、康有為,「與同學諸子梁啟超等論印度亡國由於各省自立書」(1902),《康有為政論集》,
冊上,頁501。
[167][167] 、康有為,「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1902),本文收入《康
有為政論集》,冊上,頁474-94,惟以刪汰太甚,幾至面目全非,茲改據《新民叢報》所
收節錄本,見「南海先生辨革書」,《新民叢報》,16號令光緒28年8月1日),頁60-
69。
[168][168] 、觀雲,「讀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系論」,《新民叢報》,73號(1906年1月25日),
頁69-76。
[169][169] 、楊度,「胡茂如『中國今世最宜之政體論』識語」,《中國新報》,3期(1907年3月
20日),頁120。
[170][170] 、金鐵主義者(楊度),「金鐵主義說」,《中國新報》,5期(1907年5月20日),頁18。
[171][171] 、Anderson 把「官方國族主義」,界定為「當一個想像的國族社群逐漸孕育成形時,原
本掌握支配權力的團體,為因應被邊緣化或被排拒於國族之外的危機,所採取的一套對應
策略。」其目的則在順應國族化的過程,並維護其統治權力。see Benedict Anderson ,
Imagined Communities , p. 101.
[172][172] 、見章太炎,「王夫之從祀與楊度參機要」(1908年7月10日),《章太炎政論選集》,冊
上,頁426。
[173][173] 、從章太炎對此事的反應看來,似乎並無影響可言。太炎論之曰:「衡陽所著,則有《黃
書》、《噩夢》,其尊漢族而拒羯夷,成文具在,斯正虜所深惎,當痛心蹙額以攻之者也。
今於衡陽反無一言,豈彼滿洲貴胄者,未睹衡陽之書耶?抑自知東胡穢貉,荐食神州,罪
在不赦,故不敢公吐盜言以憎主人也。若是,則彼滿洲人者,亦以漢人排滿為當然耶?」
見同上注,頁427。太炎所為評論,自是為革命宣傳而發,其言滿人不知船山所著諸書事,
殆未可盡信也。
[174][174] 、「大國民孔子之國民主義」,《湖北學生界》,5 期(光緒29年5月),頁699;辛亥時
期反傳統思想之梗概,參見沈松僑,「族群、性別與國家」。
[175][175] 、鐵錚,「中國已亡之鐵案說」,《鵑聲》,再興第1 號(1906),原書未見,引見丁守和
主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1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頁559。
[176][176] 、康有為,「南海先生辨革命書」。
[177][177] 、章炳麟,「駁康有為書」(1903),《黃帝魂》,頁209-10;又收於《辛亥革命前十年間
時論選集》,卷1,冊下,頁753。
[178][178] 、梁啟超,「新民說‧論尚武」,《新民叢報》,28號(1903年3月27日),頁5。
[179][179] 、王明珂,《華夏邊緣》,頁256-84。
[180][180] 、Charles Le Blanc , “ A Re-examination of the Myth of Huang-ti ,” p. 54.
[181][181]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影印本,1981),頁395。
[182][182] 、魏收,《魏書》,卷一,「序紀第一」,頁1。唐李延壽撰《北史》卷一所述鮮卑祖源,
大抵本此,僅文字小有出入。南宋佚名所撰《軒轅黃帝傳》則更一步找出「昌意少子」
的名字,其曰:「黃公、拓跋,昌意之少子也,封北土,以黃帝土德,化[北]俗以土為拓,
以君為跋,乃以拓跋為姓。」見《軒轅黃帝傳》(《宛委別藏》本),頁37a。
[183][183] 、「宗室伯羲先生題廉孝廉萬柳堂圖遺稿」,《大同報》,2期(光緒33年6月27日),
頁112-13。
[184][184] 、裕端,「大同義解」,《大同報》,2號(光緒33年6月17日),頁70-71。
[185][185]、Ernest Renan , “ What is a nation,” in Homi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0), p. 11.
[186][186] 、王明珂,《華夏邊緣》,頁282-83。
[187][187] 、黃節,「黃史‧種族書第一」,《國粹學報》,1年1號,頁4。
[188][188] 、任公,「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清議報》,2 冊(光緒24年11月21日),頁總
72。
[189][189] 、「瀛海縱談‧戰爭者文明之母也」,《清議報》,66冊(光緒26年10月21日),頁總
4242。
[190][190] 、哀時客(梁啟超),「論美菲英杜戰事關係於中國」,《清議報》,32冊(光緒25年11
月11日),頁總2060。
[191][191] 、黃公度,「小學校學生相和歌」,「飲冰室詩話」,《新民叢報》,40/41號合期,頁
197。
[192][192] 、任公,「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清議報》,84冊,頁總5391。
[193][193] 、效魯,「中國民族之過去及未來」,《江蘇》,4 期,頁11-12。
[194][194] 、「尊我篇」,《湖北學生界》,4 期(光緒29年4月),頁總454。
[195][195] 、梁啟超,「清議報敘例」,《清議報》,1 冊(光緒28年11月11日),頁1。
[196][196] 、任公,「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清議報》,1 冊,頁總7-11;2 冊,頁總67-72。
[197][197] 、突飛之少年,「勵志歌十首之二」,《清議報》,89冊(光緒27年7月11),頁總5694。
[198][198] 、見「黃種之將興」,《東方》,1年1 期(光緒30年正月25日),頁總46-47;主父,
「日俄戰爭之將來」,《新民叢報》,44/45號合期,頁14-15。
[199][199] 、章太炎,「亞洲和親會約章」,收於《陶成章集》,下編,「附錄」,頁456-57。
[200][200] 、劉光漢,「古代以黃色為重」,《國粹學報》,1年5 號(光緒31年5月20日),頁7b-8a。
[201][201] 、黃公度,「錫蘭島臥佛」,收於「飲冰室詩話」,《新民叢報》,9號(光緒28年5月1
日),頁89。
[202][202] 、任公,「論變法必自平滿漢之界始」。
[203][203] 、中國之新民,「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新民叢報》,38/39號合期(光緒29
年8月14日),頁32-33。
[204][204] 、葉恩,「上振貝子書」,《新民叢報》,15號(光緒28年8月1日),頁117、119。
[205][205] 、黃公度,「旋軍歌」,收於「飲冰室詩話」,《新民叢報》,26號(1903年2月26日),
頁99。
[206][206] 、「舉人董芳三條陳為闢排滿說並陳和種三策以弭離間呈」(光緒33年7月18日),軍機
處原檔,收於故宮博院物明清檔案部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
1979),冊下,頁931。
[207][207] 、中國之新民,「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頁33。
[208][208] 、梁啟超,「宣統三年9月8日致雪公書」,收於《梁任公年譜長編》,冊上,頁339。
[209][209] 、主編《蘇報》及《國民日日報》,反滿甚力的章士釗,即曾化名「支那漢種黃中黃」,
撰寫出版《沈藎》一書。關於晚清知識分子於黃種內部建構一套差序格局,並以漢人為「真」
黃種的論述,可參看Frank Dikotter ,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pp. 86-87。
[210][210] 、甄克思著,嚴復譯,《社會通詮》(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18-19,61-64。
[211][211] 、同上注,頁115,「嚴復案語」。
[212][212] 、「讀新譯甄克思《社會通詮》」,原刊《大公報》,光緒30年3月5日至8日,後轉載
於《外交報》71期(光緒30年3月21日),今收入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
局,1986),冊1,頁146-51。
[213][213]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冊下,頁888。
[214][214] 、嚴復,《政治講義》,《嚴復集》,冊5,頁1265。
[215][215] 、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民報》,2期(1906年1月22日),頁總241。
[216][216] 、分見精衛,「民族的國民」,《民報》,1 期,頁總18;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
見」,頁總241-57;太炎,「社會通詮商兌」,《民報》,12期(1907年3月6日),頁
總1724-48。所引「民族主義一鉅子」一語,見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頁總252。
[217][217] 、康有為,「請君民合治、滿漢不分摺」(1898年8月),《康有為政論集》,冊上,頁340-43。
[218][218] 、梁啟超「國家」觀念之形成與發展,曲折多變,意義重大,自非本文所能詳論,所幸者,
張佛泉先生已有專文討論,至為精闢可誦,見張佛泉,「梁啟超國家觀念之形成」,《政
治學報》,1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1971),頁1-66。
[219][219]、中國之新民,「政治學大家伯倫智理之學說」,頁26-27。
[220][220]、Rogers Brubaker將西方citizenship 的概念區分為formal citizenship 及substantive
citizenship兩種,前者關心的焦點是國家的認同與如何組織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等問題,
後者則強調一個政治社群之成員應享有那些人身的(civil)、政治的(political)以及社會的
(social)權利。see Rogers Brubaker ed., Im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Citizenship in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Lanham, New York, London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1989), p.3.
[221][221] 、關於梁啟超及晚清其他知識分子的「國民」觀念,參看沈松僑,「族群、性別與國家」。
[222][222] 、張佛泉,「梁啟超國家觀念之形成」,頁18-19。
[223][223] 、梁啟超,「憲政淺說」,《國風報》,1期(1910年2月20日),收於《飲冰室文集》之
二十三(台北:中華書局。1978),頁33。
[224][224] 、中國之新民,「保教非所以尊孔子論」,《新民叢報》,2號,頁59。
[225][225] 、飲冰,「雜答某報」,《新民叢報》,86號(1906年9月3日),頁52。
[226][226] 、興之,「論中國現在之黨派及將來之政黨」,《新民叢報》,92號(1906年11月30日),
頁28-29。
[227][227] 、楊度,「中國新報敘」,《中國新報》,1 號(1907年1月20日),頁11。
[228][228] 、立齋(張君勱),「穆勒約翰議院政治論」,《新民叢報》,90號(1906年11月1日),頁
22-23;立齋於「國族」一詞下有夾行小注云:「國族二字,原文名曰Nationality,其
意可以成一國之族也。故譯曰國,而不譯民。」可見其於「國族」之意已有深刻之體認,
這也是筆者在晚清大量文獻中,惟一見到明白揭櫫「國族」一詞的例證。
[229][229]、烏澤聲,「大同報序」,《大同報》,1 號(光緒33年5月15日),頁24。
[230][230]、烏澤聲,「滿漢問題」,《大同報》,1 號,頁64-72。
[231][231]、隆福,「現政府與革命黨之比較」,《大同報》,5 號(光緒33年11月28日),頁13-
17。
[232][232]、章士釗,「章太炎『客民篇』附論」,《蘇報》,光緒29年5月8日。
[233][233]、「出使德國考察憲政大臣于式枚奏立憲不可躁進不必預定年限摺」,光緒33年10月24
日軍機處原檔,收於《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冊上,頁306。
[234][234]、飲冰,「雜答某報」,《新民叢報》,84號(1906年8月4日),頁2-4;參見飲冰,「中
國不亡論」,《新民叢報》,86號(1906年9月3日),頁53-71。
[235][235]、楊度,「金鐵主義說」,《中國新報》,2 號(1907年2月20日),頁27-29。
[236][236]、Benedict Anderson , Imagined Communities ,pp. 194-95.
[237][237]、梁啟超,「中國國會制度私議」(1910),《國風報》,19期,收於《飲冰室文集》之二
十四,頁36。
[238][238]、蔡元培,「釋仇滿」,《蘇報案紀事》,頁127-28。
[239][239]、楊篤生,《新湖南》(1903),收於《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1,冊下,頁654。
[240][240]、張鍾端,「對於要求開設國會者之感喟」,《河南》,4期(1908年5月),收於《辛亥
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3,頁280-81。
[241][241]、飲冰,「答某報第四號對本報之駁議」,《新民叢報》,79號(1906年4月24日),頁
32。
[242][242]、Benedict Anderson , Imagined Communities ,pp. 193-95;所引San Martin的話,見頁193。
[243][243] 、蔣智由,「變法後中國立國之大政策論」,《政論》,1 期(1907年10月),收於《辛
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卷2,冊下,頁1065。
[244][244] 、烏澤聲,「論開國會之利」,《大同報》,4 號,頁25。
[245][245] 、「民選議院請願書」,《大同報》,4 號(光緒33年10月5日),頁167-77。
[246][246] 、Anthony D. Smith,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 ( London : Polity, 1995), pp.
97, 101.
[247][247] 、飲冰,「雜答某報」,《新民叢報》,86號,頁3。
[248][248] 、楊度,「金鐵主義說」,《中國新報》,5號,頁10。
[249][249] 、烏澤聲,「大同報序」,頁7-8;穆都哩,「蒙回藏與國會問題」,《大同報》,5號(光
緒33年11月28日),頁61-62。
[250][250]、梁啟超,「新中國建設問題」(1911),引見《梁任公年譜長編》,冊上,頁348。
[251][251]、Partha Chatterjee, The Nation and It’s Fragments: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Histori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3), pp. 4-5. 當然,Chatterjee質疑的重點是西方後殖民
文化霸權對殖民地人民自我想像空間的限制。這與本文所關懷的重點:此一想像的內部間
隙,自是稍有出入。
[252][252]、Anderson甚至認為二次大戰以後新興民族國家雖然各具特色,然而,「如果我們忽略了
他們對西方各類國族想像範式的承襲,便無從理解這些特色。」see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p.118.
[253][253]、Paul Ignotus, Hungary, cited from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p.73, note 17.
[254][254]、關於「符號政治」的討論,參見John Hutchinson,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p. 20.
[255][255]、關於台灣「軒轅教」的創立、 發展及其意義,參看Christian Jochim, “Flowers, Fruit, and
Incense Only: Elite versus Popular in Taiwan’s Relig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Modern
China, Vol. 16, No. 1(Jan. 1990), pp. 3-38.
[256][256] 、「1957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祭黃帝文」,收於《五千年血脈》,頁141-42。
[257][257] 、「1986年陝西省各界祭黃帝文」,收於《五千年血脈》,頁152-53。
[258][258] 、John Hutchinson,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Nationalism, p. 20.
[259][259]、ibid.
[260][260] 、Pierre Bourdieu, “Symbolic Power,” in Denis Gleeson ed., Identity and Structure: Isssue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117, cited from Catherine Bell,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992), p.199.
[261][261] 、雁翼,「黃帝陵」,原刊《陝西日報》,1992年8月17日,引自《五千年血脈》,頁
1。
--------------------------------------------------------------------------------
[MH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