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9|回复: 0

客家正月:初二“转外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5 12: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客家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幺,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大埔客家童谣

转外家,害自家;板盖上尘,菜打花。

评说:这首童谣以一个刚出嫁不久回娘家为题材。主人公说“害自家”,是指害得自己看不过娘家(昔日的自己的家,但是现在不是了)板盖上尘、菜打花的境地,不得不自己动手劳动打理。这也是非常真实的心理。

转外家

  新郎新娘结婚后第三日或十二日,夫妻一起回女家,称之为「做客」,或称为返外家、回门及回礼,由于都是由新娘的弟弟或妹妹迎接新婚夫妇回娘家,所以又称为「双人返」。如果是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则又称之为「头转客」,现代头转客都是在结婚的第二天,同时一般女家也都是在这一天正式宴请亲友,这一天的回门,也称之为「归宁」。
  做客时要携带饼果类为礼品,而娘家就要以米糕或桃回礼。这一天是新郎第一次正式在女家做客,女家要设宴招待,俗称「请子婿」,也有与女家亲友会面的意思,而这一天女方亲友也有故意作弄新娘的习俗。
  按旧俗,出嫁的女儿要在四个月之后,或至少一个月之后,才可以在娘家过夜,而这一天要在太阳下山后回男方家。


客家人的“转外家”

  每年春节,粤东客家人有春节“转外家”的风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娘家”。大年初二至初六,马路上人来人往,大半都是客家妇女转外家的。
  逢年过节,大兴“转外家”之风。下面是上世纪末在客家地区流传的一首民谣:五十年代转外家,妹子头上戴笠麻,箩格装块冷甜饭,亲娘接女笑哈哈。六十年代转外家,手中拿柄花布伞,袋里有饭又有肉,父母一见乐开花。七十年代转外家,妹子骑上凤凰车,新鲜肉丸剁几斤,孝敬堂上老人家。八十年代回娘家,妹骑摩托到门下,酒肉饭鱼件件有,父母接见笑脱牙。九十年代回娘家,妹子坐上小汽车,高级补品敬双亲,又包“利是”老人花。


客家转外家童谣

小花猫,白花花,上桃树,摘桃花,吾做细,转外家,走东路串西家,锅盖上尘灶生花;阿爸看到烟筒敲,话我这个懒尸麻,吾改过,害自家,转去煞煞猛猛做身家。


月光光,秀才娘
  月光光,秀才娘,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毛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朵花,拿给阿妹转外家,转去外家笑哈哈!


梅州客家风俗:大年初二携妻儿“转妹家”


  本报讯大年初二,按客家风俗,嫁出去的女儿这天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到娘家给父母兄弟拜年。前天,梅州各地各条道路上人群熙攘,很是热闹,其中不少是携妻带子“转妹家”的市民,坐公交车的、开车的、骑摩托车的,他们提着礼物,纷纷回娘家给父母兄弟拜年!
    一大早,梅城的肖伯一家便穿戴整齐,提着早已准备好的鸡腿、糖果,准备出门。子孙满堂的肖伯已经是个“老姑爷”了,每年大年初二他必定陪着妻子梁姨“转妹家”。“大家都忙,兄弟姐妹们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年初二回娘家成了姐妹们之间的默契,这一天,大家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回娘家聚聚!”梁姨对记者说。
    梅城很多家庭长辈一大早便煮水泡茶、准备糖果、收拾打扫,等候回娘家的女儿和女婿,形成了当地的风俗,个个乐得笑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00: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