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1|回复: 0

2007.04.2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3 17: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4.2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路联达:灯影人生六十年谁来继承(图)
这几年在天桥都很难见着北京皮影了,由于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现在跟我一辈的老艺术人大多已年过古稀,很少出来表演。演唱这门功夫已经快要失传了,如果再不组织传承,北京西城派皮影就要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了...

2、恩平民歌迷失衰败现断层 还能走多远?(图)
现在的恩平民歌已经出现了断层。首先是演唱人员和创作人员的断层,现在演唱和欣赏恩平民歌的群体主要是老人,年轻人寥寥无几,再过20年左右的时间,恩平民歌也许就会失传...

3、木兰替父从军传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传说家喻户晓。但是,木兰谁家女,何处是故乡?湖北人说木兰为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河南人说木兰故里在虞城,有木兰祠为证...

4、杀鸡宰猪搭歌台 广西大板瑶的阿波节(多图)
4月20日,农历三月初四,那垌乡的大板瑶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阿波节”(又称歌节、情人节)。大坑、细坑、和平等村组的大板瑶胞冒着绵绵细雨...

5、孔孟乡俗二百图:鲁西南民俗风情情趣昂然(多图)
王世会历时20年艰辛,到鲁西南各地采风,收集乡村的大车、石磙、鱼船等道具和儿歌,用民俗画的形式展示诗情画意的鲁西南民俗风情。作品分为农事活动...

6、宋江故里民间艺术渊远流长 福娃百米剪纸出郓城
宋江故里山东郓城民间艺术渊远流长,是全国文明的“书画之乡”。郓城人民不少人擅长剪纸、绘画、书法等,其中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张月英女士就是...

7、民俗宝库 重庆丰都鬼城勇闯阴曹地府(组图)
丰都鬼城,是一座起源于汉代的历史文化名城,被人们传为“阴曹地府”,成为人类亡灵的归宿之地。它不仅是传说中的鬼城,还是集儒、道、佛为一体的民俗文化艺术宝库...

8、汉服争议 中国人 你该穿什么?
随着“深衣”“汉服”与奥运挂钩的倡议在舆论界传开,中国舆论界对汉服代表狭隘的民族主义、形式主义、文化排他主义的批评和质疑也接踵而来...

9、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只是产权保护
以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是急需,但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司司长张建华也指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尊重各民族的性格特征、对人类多元文化的承认...

10、上百年珠三角民俗:“牛王诞”农耕文化的印证(图)
农历四月八这一天,是壮族人的“牛王诞”节日,“耕夫耕牛均休息一日”,壮族同胞还有牛栏门口插上柳枝或枫树枝,并按照自己饲养的耕牛的毛色...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红喜蛋报喜信
  在中原的一些地区,婴儿出生以后,婴儿的父亲会迫不急待地将喜讯告诉孩子的姥姥,此称报喜。报喜时要带上礼品,这些礼品也是报喜的信息标志。

     在开封一带,报喜时常带红鸡蛋。谁家生了小孩,就要把煮熟的鸡蛋涂上红色。颜色多用食用色。如果是男孩,要六个或八个,必得双数,染红后还要在鸡蛋的一头用墨点一个黑点,表示“大喜”。男孩送双数的原因是,孩子长大以后好找媳妇,和媳妇成双成对,必能花好月圆。如果是女孩,鸡蛋只染红色,不点黑点。数量是5个或7个,必须是单数,表示“小喜”。送了单数的鸡蛋,说明家里添了女孩,将来好嫁出去。

     红鸡蛋送到姥姥家,姥姥一眼就明白女儿已经生产了,并能悟出是男孩还是女孩。旧时,姥姥接到喜讯,还要烙一张饼让女婿或报喜的人带回去。报喜人在回去的路上遇到狗时,将饼扔给狗,这意味着狗替孩子咬了灾,婴儿就不会夭折了。

     婴儿出生后,近亲好友者要为产妇及孩子送一些礼品,一般是红糖、小米、挂面、鸡蛋四色礼,也有送衣物玩具的。婴儿的姥姥一般要送上100甚至几百个鸡蛋,若是男孩,姥姥还要在鸡蛋的一头涂上黑点,是女孩就不必涂了。

     主人收下礼后,还要回敬煮熟的红鸡蛋。看送礼的厚薄或人数的多少,少则6个,多则12个,也有二三十个不等。每收一份礼,就要让客人带走一份红鸡蛋。男孩带双数,女孩带单数。因生育过程中使用的这种礼仪蛋为红色,人们都习惯称它为“红喜蛋”。至于将鸡蛋涂红的原因,一来红色可以增加喜庆气份,二来人们认为红色可以辟去灾祸,

     保佑孩子安然无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