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2|回复: 0

武当山的“杀”风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1 14: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当山的“杀”风景

    “非典”横行京城时候,我有机会去武当旅行,本是一件行幸事。但旅途中的一次就餐经历却使这次旅程充满遗憾。
    起初,武当山恰如我的期待,隐现在起伏飘荡的云烟之中。
    起程的时候,雨还在不停地下。到山下猜想那些雄伟的道观建筑群在雨中悄然伫立的情形,耳畔却隐隐响起洪亮沉稳的钟声了。
    车子沿山道往上开,两旁的植被愈见浓密荫翳,偶然从山坳里闪出一户粉墙青瓦的农舍,在翠绿的丛林之间一亮,农舍上的炊烟还团团涌出,唐诗“山家烟火新雨晴”的意境悠然而来。
    车子在盘山道上逐渐上行,雨越来越大。到半山的停车场,发现由于非典的缘故,山上几乎没有什么游人。索道还要等待一个小时后才开,就在附近的几个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里观看。武当以道家的武术剑法名闻天下,因而店中的纪念品多宝剑。
    由于行程时间紧张。坐缆车匆匆看了主峰上的朝天宫,金殿等主要建筑后就下山了。紫宵宫和南岩都只能留待下次探访。
    从山上下来,已经是下午两点,闻到索道站附近街上饭馆里飘出的饮食的芳香,才顿然意识到困乏,于是信步迈进一家餐馆。
    餐馆很特别,不提供菜谱,而是让我们自己到厨房照着新鲜的蔬菜实物点菜。一进厨房,果然琳琅满目。红、白、黑、绿、黄,五色具备。让人想起洪昭光先生推荐的健康食品。但是细看之后,我不禁愕然了:那些白的,黑的,绿的,黄的也就罢了,基本上是木耳、蔬菜、野菜之类。可那红的名堂则实在太多,依次看下去,都是些果子狸,獾,穿山甲,鹿,麂,狍子,獐子,锦鸡、甚至还有山鲵——娃娃鱼!
    老板热情地向我们推荐他的这些野味,不断地蛊惑说:你们城里人,好不容易来一趟武当山,来了就应该尝尝这里的野味呀!他还不厌其详地向我们介绍如何烹煮这些野味。
    听到他这样讲,我心里一阵阵为武当山的野生动物发毛。
    坦率地说,年轻无知的时候也曾吃过不少野生动物。
    十五年前,我曾经在西藏边防部队当兵,那时,动物保护意识非常淡薄,无论羚羊、盘羊,还是獐子、雪豹,以及黑熊、野鸽子只要见到,拎起枪就打。这些禽兽的肉,我也全都吃过。
    十年前,我在东北做民俗学调查的时候,也曾经在鄂伦春族的猎民村吃过手扒狍子肉、野猪排、飞龙汤。
    当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也曾把这些口腹之乐当作特殊经历炫耀。但现在,作为一个环保教育人士,再看到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野生动物被摆上餐桌,心里不免有几分别扭。
实际上吃过野生动物的人都知道,仅就口味而言,天上的各类飞禽未必就有家养的老母鸡味道更好。而牛羊肉的口味事实上远胜过狍子,狗熊。坦率地说,很多人对这些野味菜肴的神往都来自他人的渲染。吃过的人如果平心而论,应该知道那些东西的味道其实很平常,与听到的渲染差别极大。记得我在东北吃手扒狍子肉的时候,要不是出于礼貌,我当即就会扔到一边。那味道腥膻不已,入口立刻引我恶心反胃。后来想来,以猎民在冰天雪地,密林树丛中的生活,他们的饮食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不说对各种肉食材料的精细加工,就是应有的各种调料他们也很难具备,这种粗放式的炖煮其实是生产力和饮食文化处于比较低下水平的情况下一种不得已的的选择。这样的方法加工出的肉食不可能是珍馐美味的。但事前我之所以会对这样的饮食抱有幻想,实在是受了传言的迷惑。
    由于心理的经验的原因,看到眼前这些野生动物肉,我毫不犹豫地回绝了老板。
下山的时候,在纪念品商店买了一本《武当山民间故事集》。发现里面不少故事涉及到武当山的蛇,鹿等野生动物。都是些美好、善良的形象,他们和采药人、农民相互救助,情节感人至深。
    其中还有一个优美的故事讲到,以前一对孤苦的老夫妻看到每年山涧涨水的时候,都有香客失足落水的情形发生,于是立愿在山涧建座桥,方便往来行人。老夫妻身体衰弱,又穷困,但他们节衣缩食,检桐籽、橡籽、山核桃,背到市集上卖了,一个铜板一个铜板钱地积攒。老俩口每天半饥半饱地打石头烧青砖……,忙了一年又一年。后来累得卧病在床。深山人烟稀少,就在老俩口等死的时候,来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对老夫妇说,自己家就在不远的树林里,没爹没娘,希望伺候病中的老夫妇。老夫妇收留了姑娘,姑娘每天帮老夫妇做饭洗衣,帮他们采摘野果。还从山中采来奇特的草药为老俩口治好了疾病。
后来一个财主在戏场里看见了姑娘,要将这位姑娘抢回家中。老夫妇拼死护着姑娘,被财主的家丁打得皮开肉绽。姑娘这时候说话了:我们是老门老户的庄稼人,不是娼妇婊子,怎能风风土土不三不四地到你家中。
    财主一听,就问姑娘有什么条件,姑娘说,除了轿抬轿接外,还要百两金银,财主迷于姑娘的美色。满口应承下来。拿到彩礼后,姑娘对老人说:有了这些彩礼,你们就可以好好生活了,以后就可以慢慢把桥修起来。
    成亲的时候,财主将轿帘一掀,只见轿内寒光一闪,洪水骤发,财主家被洪水席卷一空。洪水中,一条白蟒在浪涛中翻滚起伏,然后又随洪水消失无踪。故事说,原来老俩口在潭下修桥,感动了潭中修行的白龙,白龙变成姑娘来帮助老俩口。后来老俩口用姑娘换来的彩礼继续工作,终于把桥修起来来了。但是白龙也因为擅自发动洪水淹死财主同时,淹没了良田,而被废去千年修炼的功夫。
    这就是今天从西大路上武当山经仁威观,深谷水潭旁那做名叫父母桥的由来。
    传说的真实性自然不可考。但是透过传说背后,我们看到,在古代武当山先民心目中,人和动物和睦相处,互相救助的关系,他们有一颗和动物们共同拥有、保护、和分享这座美丽大山的心。
    可今天,这种传统似乎只在书页之间留存,在现实中,武当山的动物却被人残杀,吃食。这不仅是武当山动物们的悲哀,也是武当山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好面容上一道刺眼的疤痕。
    行程中,武当诸峰被梅雨时节的浓雾深锁。那些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道教建筑,由于没有周围雄伟山势的衬托,在浓雾中显得有点凄冷,其雄奇的丰姿也因此打了些折扣。
    水流云在,武当山留在心底的只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画。我没有看到更多的细节,很多有名的人文景观也未能亲近。
    朦胧残缺固然也是美,但我仍有心再度寻仙问道于武当,只是希望下次再到武当的时候,不再见到野生动物们在们刀俎下血腥悲鸣的“杀”风景。

[ 本帖由 fphhj 于 2003-5-22 07:58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