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4|回复: 0

2007.04.2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9 18: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04.2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潮汕奇特习俗:盐灶拖神偶 暴力祭神(组图)
汕头澄海县盐鸿镇的盐灶,是一个拥有1万6干多人口的自然村落,依山濒海,村民过着“耕三渔七”的生活。村中有拖神偶的奇特民俗,为潮汕各地所罕见。...

2、宋代温州漆器名扬天下 造型丰富特点鲜明(作图)
这些漆器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宋代素髹漆器的代表,造型美观丰富,圈叠胎制作工艺典型,漆质优良...

3、 瓯绣艺术大师林媞:飞针走线的艺术(多图)
林媞告诉我,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瓯绣开始衰落。她也在那时候开始改行做生意。放下手中的绣花针,心里其实很难受,毕竟对瓯绣有着深厚的情感...

4、 摩崖石刻保护者万玉忠自述20年保护坎坷路
真正认识到丹棱摩崖石刻造像的价值,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6年下半年,县上安排我去乐山党校学习。那时的乐山党校就在乐山大佛的“头上”,与大佛毗邻而居...

5、风俗新鲜看:天目湖边八大怪出炉 (多图)
天目湖砂锅鱼头始创于天目湖。经鱼头大师朱顺才近三十年专心研制而成的天目湖砂锅鱼头汤,“鲜而不腥,肥而不腻”,现已被誉为江苏最佳传统名菜...

6、大连“面人路”:把面捏得像纱一样透亮(图)
细数会捏面人的民间艺人,现在大连地区已经为数不多了,而“面人路”不但会捏面人,而且可以把面塑作品捏得像纱一样透亮。从开始爱好到如今为了面塑艺术...

7、国际文化盛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全球第一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将在成都建成,并于节庆期间正式开放。在节庆期间,将有数十支国内外表演队伍展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魅力...

8、微雕艺术家韩志耀在3厘米长的桃核上刻大千世界
不同于想象中的高雅清幽,韩志耀的住所不仅杂乱,甚至有些简陋。一个12平方米的房间便是他的工作室和卧室。《西游记系列》、《古代名人系列》……

9、狭隘的文化遗产“争夺”有百害无一利
文化界的这种争论,由来已久。远有韩国与中国的“端午习俗”之争,近有安徽涡阳和河南鹿邑抢老子,浙江的萧山、诸暨和绍兴抢西施,河南的南阳和湖北的襄阳抢诸葛亮...

10、甘肃西和仇池山:氐族葬首之地 清秀险要(图)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作的《读山海经》诗中的几句。在诗中他把精卫、刑天相提并论...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牛车蚊帐接新娘
  柳江县穿山镇,又叫“六都”。进六都之前,我总是想到一首民谣:“一都米,二都女,三都大财主……六都光头噜……”在我的想象里,六都是一片萧瑟的秃岭荒山。但那天,我走进六都的时候,却有无尽的感叹。六都其实很美,山,水,民俗,茫茫的蔗海,还有蔗林里纵横交错的黄土路和土路上咿呀作响的牛车……

  六都的土地上,有一条很大的河流,叫六都大渡河。六都人告诉我,这是他们对歌的好地方,月夜里,常有青年男女在河边对歌,他们以歌传情,以歌相恋,用山歌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向往。河上有座小桥——雄良桥,桥面不宽,但桥很长,像瑶族故事中的一座古木桥。其实,雄良桥以前也是木桥,桥面由并列着的两三根木头组成,六都的孩子好多要走过木桥去读书。如今,桥面的木头已换成了水泥板,但仍有古典韵味,特别是当牛车从桥上驶过的时候。

  牛车接亲,是六都的一大习俗。六都人告诉我,过去,六都的小伙子娶亲,都是用牛车去接新娘的。接亲的牛车上须架着一床黑蚊帐,让新娘坐在蚊帐里。接亲路上,看热闹的人很多,因而一路山歌不断:“妹夫赶车要小心,下坡更要慢慢行。要是我妹凉着了,你要帮她包头巾……”

  六都人很会唱山歌,他们常用山歌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请听六都姑娘上牛车前(出嫁前)唱的山歌:“燕子衔泥把窝筑,明天妹要进他屋。坐上牛车当大嫂,谁还喊妹做阿姑?”“针扎鸟翅伤血肉,绳绑鸡脚损筋骨。路上牛车吱吱叫,儿抱娘颈放声哭……”姑娘出嫁前唱“哭嫁歌”,是表达自己对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依恋之情。不哭,就意味着“不孝”。但哭过之后,面对着要接她们过门的牛车,姑娘最后还是这样唱:“花生进榨要成油,豆芽出土要成蔸,木头运到江河岸,生生死死要成舟……”

  六都的黄土地和土地上的主人,更令我感动。在河边转悠了一阵子后,我走进一片没有什么村庄的辽阔的黄土地。土地上种满了甘蔗,绿浪滚滚,一条条窄小的黄土路网一样纵横交错,每一条路,都有清晰的牛车轮印。牛车,是这片黄土地上依旧动人的风景。

  六都的农民很勤劳,他们的土地远离村庄,他们早晨出门干活,晚上才归家。他们停在地头的每一架牛车的长杆上,都有一个装着米粥的葫芦容器,他们中午就在地头喝粥、休息。

  六都人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我见到的在地里劳动的妇女一般都包着头巾,她们大都是中老年人,但也有年轻的。一位包着头巾的妇女带着小孩下地,她干活时,孩子就在牛车下躲太阳,那孩子才两三岁,那妇女当然不会太老。情缘难断,包头巾毕竟是六都妇女的一大特征。

  不过,六都人也在变。“牛车接亲”在六都已成为往事。他们现在仍用牛车干活,那是他们对民俗传统的一点继承,也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但停在他们地头的已不单是牛车,还有很多很多的自行车、摩托车和农用汽车。他们在地里劳动时既喝米粥又吃包子、馒头——他们的地头有包子、馒头卖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13: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