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0|回复: 0

2007年5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5 18: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年5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 《汉声》:一座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多图)
《汉声》是一本受人尊敬的杂志,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方面有一条自己的道路。2007年5月,保护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正在中国大陆再次掀起...

2、展佛节上晒大佛:神圣肃穆 蔚为壮观(组图)
塔尔寺是藏区非常有名的寺庙,但是最吸引人的当数一年一度的晒大佛或晒大唐卡,又名“展佛节”,“展佛”即请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

3、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 从中小学生开始
刺绣、皮影、剪纸……这些我们曾见惯不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却象珍珠般珍贵却又罕见。几乎每个人都在呼吁和困惑如何保护它们的时候,青羊区已率先将其...

4、祭张飞:两岸同胞情相连 香灰泥土包回家(组图)
幡旗飘扬,“张桓侯大帝”几个剌绣大字耀眼夺目,虔诚的祭师怀抱着张飞塑像,向张飞庙一路走去。鼓乐声中,“祭拜团”成员来到张飞庙前...

5、王克举:守望鹤乡 声誉鹊起 恋鹤的拍鹤人(多图)
记者找到王克举的时候,他笑着说:“巧了!你要是早来找我,还找不到呢!”原来,今年年初他就到云南、贵州去拍黑颈鹤去了...

6、成吉思汗直系后裔拖着历史的影子现身河南(多图)
600多年来,内黄县、清丰县的许多人一直坚信自己的祖先来自内蒙古大草原。当地相传,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为了躲避战乱,蒙古族王爷铁木黎领着5个儿子流落到中原...

7、几近绝迹 老大连人扭的“秧歌”要申遗(图)
没有人不知道秧歌,可提起“四大海”却很少有人知道,只有一些老大连人能记起那已拥有至少100年历史、昔日盛行于小平岛一带的海秧歌。如今,几位熟捻制作...

8、民间工艺品升值:改革和创新很重要(组图)
几位工艺大师都认为,清代就已扬名海外的广州传统工艺“三雕一彩一绣”(玉雕、木雕、牙雕、彩瓷和广绣),连外国人都收藏,而目前的市场价格还远远没有达到实际价值...

9、四合院内原味再现老北京传统拜寿民俗(图)
老北京人家做寿大体分为:暖寿、拜寿、献寿礼、寿宴、喜庆堂会几个部分。整套庆典活动从头一天便开始,谓之暖寿、或者迎寿。寿庆当天,老寿星座在寿堂正中间...

10、山东潍坊的风筝:外国人竖起大拇指(图)
罗森萨尔先生说,在美国,放风筝的大多是年轻人和孩子。而他发现中国人几乎是老老少少都喜欢放风筝。他发现中国做风筝卖风筝的人不少,但在美国,自己做风筝的人不多...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新婚回门
  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后,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

     新娘的父母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象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福客网 http://www.folkw.com)婚礼上漂亮、俊美的形象。

     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得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

      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设筵款待亲(福客网 http://www.folkw.com)友和宾客,亲友和宾客向男家恭贺行礼,

     俗称“道喜”。晋东南陵川一带,女方父母也托亲友中的妇女到男家贺喜,叫做“上 饭”。安泽一带,亲友、宾客至男家贺喜时,还要竞相索取新娘所带来的果饼,名为 “讨干粮”。雁北平鲁等地,婚后第二天还要举行拜人仪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 向来道喜的亲友和宾客行礼。山西各地,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谒公 婆和家族中的长辈,家族中的平辈和晚辈也要来见新娘,俗称“分人小’或“见大小 ”,其意义是确认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临猗一带,男家还要引导新娘拜见街坊   邻里,各家老少一拥而出,围观新娘,称为“拜巷”。浮山等地则称为“串村子”。 类似的仪式,岚县一带则在新婚当天拜堂之后举行,名为“吃过街饭”。一般是由男 方本家或邻里请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点饭。各家要事先准备好座席和饭食,并在 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亲、送亲的亲友)各二人陪同,每至一家,“大 戚”介绍过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礼,互相见礼毕,然后入座,象征性地吃一 点饭,一般为“圪托”。饭毕,(福客网 http://www.folkw.com )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认为满 意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请必至,大量的还要谢绝。 当地非常重视这一习俗,一来是让新娘认一下本家邻里,便于日后往来;二来显示   婆家的人缘。请过街饭的越多,主家越高兴。事后,婆家都要给请过街饭的人家送谢 帖,以表谢意。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暖女”的古老习俗。这一天,女方父母拿着点心、烧饼来看闺女,生怕女儿初到婆家拘谨,吃不饱饭饿着。翼城一带称为“看三日”,沁县等地则叫做“打听三天”。

     “回门”,即新婚夫妇双双回女方家省亲的习俗,也流行于山西各地,只是时间不一,有在婚后第二天的,有在婚后第三天的,也有在婚后第六、七、九、十以至十二天的,因地而异。平鲁一带,婚后第二天,新婚夫妇即随送亲的回女家住一两天,称为“回亲”。

     襄汾一带也是婚后第二天回门,不过当天新婚夫妇还要一同再回到男家,称为“打来回”。广灵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家派车马迎请新婚夫妇回门,新郎在女家除拜见女方父母外,还要拜见女方亲友,一直住够九天才回来,称为“合堂”。榆次一带,婚后第三天女婿要带上礼物同媳妇一块去女家,称为“谢婚”。在安泽等地,女家则在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请新婚夫妇回门。吕梁山区的永和一带,女家有在婚后第七天接新婚夫妇回门的,名为“对七儿”;有在婚后第九天的,名为“对九儿”。闻喜、翼城等地,都是婚后第十天由(福客网 http://www.folkw.com)娘家把女儿、女婿接回,连住十天再返回婆家。闻喜叫“出十”,翼城叫“唤十日”。浮山一带则是婚后十二天才回娘家,称为“出十二”。

     民间把新娘从娘家嫁到婆家称为“进门”,所以才把新娘从婆家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成双成对,又称为“双回门”。这一习俗从女婿方面来说,有感谢岳父、岳母恩德,拜会、结识女方亲友等意义;从女儿方面来说,则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心情。不过,初离家门、乍别父母的新娘回门这一习俗,对于新郎来说,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且不说在女方亲友面前,新女婿要备受“品头论足”,单单是新娘(福客网 http://www.folkw.com)的妹妹们,他就招架不住。这些放肆的女孩,把烟灰、黑漆往姐夫脸上抹,让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饺子,无所不用其极。新女婿在被戏闹的过程中不能发怒,即使手足无措,备极尴尬,也还得满脸堆笑,听凭发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4 07: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