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0|回复: 0

2007年5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07: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者按: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经济发展,个人状况的改变,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为了更好的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沉睡的意识,偶决定每天播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十条,并每天进行相关的名词解释,进行文化遗产扫盲,同时传递给读者,也希望大家能支持!如果有广告行为,希望管理者能够多多谅解!

每天关注!2007年5月16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闻!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观看)

1、 民俗图集:用绘画展现传统民俗、节气和节日
春耕一般都在“惊蛰”与“春分”交节时开始,因为一进入惊蛰节,雷电开始,虫类复苏,冻地开化。春分节第一天,也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时刻,正是春耕......

2、 大板瑶:让你看见一个民族瑰丽的风情(组图)
4月20日,那垌乡的大坑、细坑、和平等村组的大板瑶胞,不管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冒着绵绵细雨,来到高林村高林组的寨子里,杀鸡宰猪,在梯田搭起了凉棚...

3、 山歌传人陆瑞英:吴歌现代传奇(组图)
陆瑞英,1932年农历五月初九出生于白茆乡塘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那年,日本侵略军到白茆扫荡,将她家的房屋烧光。不久,父母离异,孤苦伶仃的陆瑞英由祖母顾妙和照看...

4、 江西傩舞:从民间来 再回到民间去(组图)
江西的傩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萍乡、南丰、乐安等地,其“傩舞、傩庙、傩轿、傩面具、傩符、傩服饰”独具特色,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厚为世人所瞩目...

5、 博物馆 不朽的标本 隐藏在历史里的世界(多图)
与世界上裸露在外的真实不同,博物馆是藏着的。藏着,并不等于遗忘。藏着的世界,穿越历史的时空,以兵马俑、青铜器、书画、钟鼓,甚至蜡像的方式,重现人间...

6、 视频:中国朝鲜族传统婚礼揭秘 大饱眼福
婚礼仪式首先进行的是“饯礼”,也就是聆听父亲的嘱托,新郎在敬酒告慰神灵,自斟自饮一杯酒后,离开舞台,手持锦扇、骑上白马,遮脸绕场一周,再次回到舞台...

7、 民间古乐“活化石”《春富贵》:再现安徽岳西(图)
今天,《春富贵》已濒临绝境。本来就很稀少的民间艺人,有的离开人世,有的退出舞台,现存的也都年岁已高,并且平时极少有展示才艺的机会。据介绍,如今幸存的吹打班...

8、 中国民俗风情画家吴理人挥之不去的运河情结(多图)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极具才华的艺术家被埋没在荒村陋巷中,困顿一生,不能知遇于世、受到人们的尊敬。长年累月,仿佛长久尘封地下的明珠...

9、 榆次老城:山西晋中市的历史文化名城(组图)
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

10、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 浙江庆元廊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前来考察(多图)
如龙桥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久的木拱廊桥,外观呈八字型,上盖廊屋9间,廊屋的设计特别精美,集楼、亭、桥为一体,桥北端建三重檐歇山顶钟楼,与近旁的...

本日扫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解释---望蚕讯

     秧凳、箬笠、拔秧伞,
     枇粑、梨子、灰鸭蛋。
     黄鱼、鲜肉、鳓鲞篮,
     软糕、包子,挑一担。

     这是一首流传在桐乡屠甸农村的民谣,唱的是春蚕时节人们“望蚕讯”所准备的礼物。望蚕讯是蚕乡的一种风俗,即在女儿出嫁后第一个养蚕的季节,父亲或母亲带着这些礼物,到女婿家探望蚕讯。

     相传很早以前,村上有个名叫阿三的老汉,早年丧妻,只有一子,日子过得十分凄凉。他看着村里家家养蚕,唯独自己家没有女人,养不来宝宝,心里急得难熬。

     日盼夜等,好容易儿子娶了个媳妇。谁知新媳妇在娘家也不曾养过蚕,老汉心里凉了半截。可新媳妇却信心十足,对老汉说:“阿爹,我们也养宝宝吧,不懂就跟人家学嘛。”就这样,老汉家也试着养起蚕宝宝来了。

     新媳妇是个勤快乖巧的人,见人家采叶她也去采,见别人喂蚕她也喂。不知不觉已到了宝宝上簇的时候,老汉到左邻右舍走了一圈,看自家的宝宝长得跟别家的一般大小,心里也踏实了。新媳妇又学着样,给宝宝上了簇,并将蚕房的大小门窗都关紧,再用纸将门缝糊得密不通风。

     刚上簇的第三天,新媳妇的亲爹来看望女儿。老汉忙迎着客人道:“亲家,难得,请屋里坐!”亲家送上礼物说:“听说女婿家养宝宝,我特意来望望讯。”阿三一听,喜上眉梢,忙吩咐媳妇去做饭,自己上街打酒去了。

    亲家公家中从未养过蚕,他趁女儿在灶间忙碌时,便独自来到蚕房,打开边窗,看个仔细,却在转身离开时忘记了将窗门关上。直到傍晚,阿三送走亲家,从蚕房前走过,发现边窗大开,料定宝宝吹了一天风,不由有些担心。

     可等到采茧那天,老汉打开蚕房门一看,只见茧簇上一片雪白,茧子又大又结实,比左邻右舍人家都好。人们都说,阿三老汉家蚕花丰收,准是跟他亲家望蚕讯有关。从此以后,望蚕讯的风俗便行开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4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