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82|回复: 1

人民日报:女娲遍地开花孔明处处显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3 11: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终于开口说话了。

各地竞刮公祭风 女娲遍地开花孔明处处显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03:18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山西长治、湖北竹山已经建造的女娲雕像,以及陕西临潼计划建造的女娲雕像效果图。(资料照片 国新 提供)


  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庆祝“中华母亲女娲诞辰”,到“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纪念”,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不一而足。一时间,一些历史名人甚至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成了“香饽饽”,多个地方争相祭奠。公祭活动为什么这么热?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补天女娲 遍地“开花”

  “我们当然也得抢着上”

  本报武汉5月22日电 (记者田豆豆)“其实竹山办这个公祭满打满算才花了740万元,哪里有1500万元啊……”5月22日,说起该县于5月13日举办的“女娲公祭大典”,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委有关负责人叫苦不迭。

  5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故地——宝丰镇女娲山举办了一次女娲公祭大典。据当地媒体报道,竹山县为此“投资1500多万元,重塑18米高的女娲雕像,建起了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仿塑‘中华母亲山’标志石,雕刻《康熙字典》”。竹山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竟然拿1500万元办“公祭仪式”,一时间引起了各界非议。

  “740万元的投入有据可查。”这位姓胡的负责人介绍说:投资420万元,为宝丰镇修建了一条20多公里长的公路;旅游开发投入近300万元,其中建女娲塑像花费50万元,建其他景点花费200万元,而且这300万元中有150万元为个人捐款;办节只花了20万元。“其实大家按常理想想也明白,2006年我们全县的财政收入才刚过1亿元,即使县里想拿1500万块办公祭,也没这个财力啊!有的部门接受采访时把数字说大一点,就是为了‘好看’嘛!”

  至于为什么要举办公祭仪式,这位负责人表示,一是扩大该县“女娲”文化的影响,二是为了招商引资。据《山海经》和《录异记》等记载,上古时期女娲是在竹山县西女娲山顶炼五色彩石补天。而竹山拥有世界总储量70%以上的绿松石,即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五彩石。“一些地方都在宣扬女娲文化,搞各种活动,我们当然也得抢着上。”这位负责人说。

  事实确是如此。据了解,与女娲“沾边”的河北涉县、甘肃天水、山西长治等地都曾举办过祭祀活动。5月初,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举行第二届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当地有关部门表示,秦安是中华始祖“两皇”(伏羲、女娲)的故里。

  前不久,陕西西安传来消息,骊山中华女娲文化研究会在临潼区成立。该研究会公布了12幅女娲雕塑的设计图,并向公众征求修改意见。据悉,临潼区将在两年内建成女娲雕塑。当地专家称,考古资料和骊山周围大量的遗址、遗迹表明,骊山是女娲文化最早的发祥地。

  诞辰祭、逝世祭、出山也祭

  诸葛孔明 处处“显灵”

  本报综合消息 山东省政府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5月29日—31日,山东省临沂市将举办第二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旅游节期间,将举办“诸葛亮诞辰1826年”祭祀纪念活动。

  据介绍,诸葛亮在史称阳都的临沂市沂南县度过少年时代,14岁随叔父客居异乡,27岁走上政治舞台。今年是诸葛亮诞辰1826年,除了诞辰祭祀纪念活动外,当地还将举行诸葛亮故里龙舟大赛,并为诸葛亮文化旅游区举行国家3A级旅游区挂牌仪式等活动。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湖北襄樊市举行了“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年”大型庆典。为此,襄樊市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主任的纪念活动组委会,市委有关负责人强调,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年是我市不容错过的机遇,也是襄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庆典分为文化、旅游两大类共14项活动,主要包括庆典仪式、文艺晚会、诸葛亮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包括因品读“三国”而走红的“学术明星”易中天等在内的多位名人应邀出席了这一活动。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各地有多个诸葛亮研究会、纪念地,关于诸葛亮的祭祀活动也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陕西省汉中市举办过为期一周的“武侯墓清明文化旅游节暨诸葛亮公祭大典”,以纪念诸葛亮逝世1772周年。主办方称,旅游节的前身为一年一度的武侯墓清明文化庙会。举行公祭大典及其他纪念活动,旨在以旅游节为载体,祭祀先贤,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

  搭什么台,唱什么戏?(快评)

  闻白

  随着传统文化升温,各地刮起了一场不小的公祭风。一时间,补天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孔明,处处“显灵”。

  祭拜先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适当适度的公祭是有益的。但是,目前一些地方操办的公祭活动似乎有些走样了。

  稍加分析不难发现,走在公祭活动“前列”的地方,往往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与其说是通过祭祀缅怀先祖,倒不如说是仓促开打文化牌,希冀通过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投资。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搭什么台,唱什么戏。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本不宽裕,动辄拿出巨资,去树一个可能跟当地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祖先”或“偶像”的牌位。而且,一些县市之间还相互攀比,“前赴后继”,竞相上马,你那里建“全国第一”,我这里就建个“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然而,最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让老百姓得到实惠的,又有几个?其中,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又知多少?

  文化的“高台”搭得太离谱,经济的“大戏”肯定也没法唱好,还会制造虚假的文化记忆,糟蹋了文化。最终,这些活动往往沦落成一次次劳民伤财的竞赛:比“面子”,赛“政绩”。如此盲目、一窝蜂地乱搭“文化台”,对人民群众与子孙后代是不负责任的。



[ 本帖由 匪兵甲 于 2007-5-23 11:2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7-5-23 12: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人民日报:女娲遍地开花孔明处处显灵

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