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61|回复: 1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9 17: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邹逸麟



载《椿庐史地论稿》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为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黄河在中游流经一片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黄土结构疏松,易受侵蚀,又因中游地区雨量集中,自然植被破坏,每年夏秋暴雨季节,水土流失严重,各条支流将大量泥沙汇集到黄河里,随着水流带至下游。据近年秦厂站实测资料,每年输送到下游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大约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今天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3米—5米,最高处竟达10米,成为海河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岭。洪水来时对下游河道威胁很大。

    历史时期黄河的水沙条件和今天基本相同。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技术,黄河曾长期发生决溢和改道。据粗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前三、四千年内,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河道曾多次作较大幅度的改道,洪水波及的范围北达天津、南抵苏皖,包括今天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平方公里。因此,历史上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闻名于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中华民族活动的中心。几千年来黄河在这块土地上的决溢改道,引起了这座历史舞台地理面貌的巨大变化,从而严重影响了下游地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因而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与黄河流域的社会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概述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不仅次数频繁,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今据河道的主要流向,大体可分成四个时期:(1)春秋战国时代至北宋末年由渤海湾人海时期;(2)从金元至明嘉靖后期下游河道分成数股汇淮入海时期;(3)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1854)下游河道单股会淮入海时期;(4)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时期。

    (1)从春秋战国时代至北宋末年,黄河下游河道虽曾有多次变迁,其中除某一时期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流经今河北平原由渤海湾入海。

    据谭其骧教授的考证①,《山海经》的《北山经·北次三经》篇里,有很丰富的黄河下游河道资料,用这些资料和《汉书·地理志》、《水经》和《水经注》记载相印证,就可以知道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沿着今太行山东麓北流,东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折而东流,经今大清河北至今天津入海;《尚书·禹贡》里的大河,在今河北深州市南与《山经》大河别流,大体穿过今冀中平原,在今天津市区南部人海;《汉书·地理志》的大河,即《水经注》的河水故渎,下游流经今卫河、南运河和今黄河之间,在沧州西、黄骅县北入海。《山经》、《禹贡》里的二条大河形成的时代很难确定,大致可以认为是战国中期以前的河道。《汉书·地理志》的河水约为战国后期至西汉末年的河道干流。

    上面所述的三条仅是见于记载的黄河故道,肯定还存在着若干条故道,因缺乏记载,不可确指了。根据近年来地貌调查,今豫东北地区武陟——获嘉之间的郇封岗地黄河故道带,是今天地面上能看到的最早的黄河故道。从这条故道带的流向可以肯定也是流经河北平原于渤海湾入海的。②这就是文献记载中脱漏的黄河故道之一。

黄河下游全面筑堤大约始于战国中期。在没有筑堤以前,黄河由于多泥沙的特点,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上来回游荡,有时同时分成几股分流入海。《禹贡》有所谓“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九河”泛指多数,是说黄河下游河道分成多股,河口受潮水的倒灌,具有逆河的形象入于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中华文史论丛》第7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②方永、邢嘉明、尤联元:《豫北新乡专区农业地貌条件及其与旱涝碱的关系》,《中国地理学会1965年地貌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1957年。



    战国中期下游河道全面筑堤以后,河道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当时平原中部地广人稀,河道又具有游荡性特点,人们所筑的堤防距河床很远。例如河东的齐和河西的赵魏所筑堤防距河床各二十五里,两堤相距五十里,蓄洪拦沙作用很大。这条河道维持了四百多年,其间曾有多次决口改道,最著名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在东郡濮阳瓠子(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决口的一次,洪水泻入钜野泽,由泗水人淮。这是见于记载的黄河第一次人淮。历时二十余年,前109年才堵住决口。其他几次决口造成的灾情也很严重,但大多经过几年即堵住决口,河复故道。到了西汉末年由于泥沙的长期堆积,河床淤积很高。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淇水口至遮害亭的十八里河段,“河水高于平地”①,已成了地上河,所以不久就发生一次大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水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以上决口,洪水泛滥了近六十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经王景治河后,出现了一条新的河道,即《水经注》以至唐代《元和郡县志》里的黄河。这条黄河已较西汉大河偏东,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利津入海。这条大河稳定了近六百年,其间当然也有许多次决口,但无大的改流。直至唐朝末年开始在河口段有部分河段改道。②宋朝初年,棣州(今山东惠民县、滨州市一带)境内“河势高民屋殆逾丈”③。下游河口段淤高,排水不畅,汛期就容易在上游堤防薄弱处冲溃决口。五代、北宋时期澶州(今濮阳市)、滑州(今滑县旧滑城)间的黄河“最为隘狭”,成为当时经常发生决口的险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书》卷29《沟洫志》。

②《太平寰宇记》卷64,滨州渤海县记载,景福二年渤海县境内有改道。

③《宋史》卷91《河渠志一·黄河上》。



北宋庆历八年(1048)黄河在澶州商胡埽(今濮阳市东)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在今青县一带汇入御河(今南运河)。黄河河道较前向西摆动,这是宋代黄河的北派。过了十二年,至嘉祐五年(1060)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南乐县西)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下循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是宋代黄河的东派。此后,宋代统治阶级内部在黄河维持东派还是北派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了八十年,其中参杂许多政治因素,借题发挥,相互攻讦,直至北宋亡国。但就当时自然条件而言,北派比东派有利。因为东派所经冀鲁交界地区,经战国至西汉和东汉大河一千多年的流经和泛滥,地势淤高,而南运河以西地区,“地势最下,故河水自择其处决而北流”①。宋代黄河北流前后发生三次:庆历八年(1048)、元丰四年(1081)、元符二年(1099),决口都在濮阳至内黄一带,三次北流所经路线略有不同,大致不超过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又因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河床坡降较大,水流迅猛,冲刷力强,河口段迅速展宽刷深。在这八十年中,东北二流并行仅十五年,强行闭塞北流,逼水单股东流仅十六年,单股北流达四十九年之久。直至北宋末年黄河仍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一线上。

    (2)南宋建炎二年(1128)冬,金兵渡河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扒开河堤,决河东流,经豫鲁之间,至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入泗水,再由泗入淮。②杜充不思积极抗金,妄图以水代兵,抵御南下的金兵,结果使黄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这次人为决河在黄河历史上是件大事,此后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了。

    从这一年黄河夺泗入淮开始,到十六世纪中叶,即明嘉靖后期的四百多年中,黄河变迁表现为两个特点:

1.黄河下游分成几股入淮,相互迭为主次。金大定八年(1168)黄河在李固渡决口,淹没了曹州城(今山东曹县西北六十里)夺溜十分之六,流人单县一带,旧河占水流十分之四,开始了两河分流的局面。大定二十七年,金王朝规定黄河下游沿线的四府十六州四十四县的地方官都兼管河防事。从这四十四县的分布以及前后决口的地点来看,当时大河分成三股,北股即建炎二年形成的泛道,南面二股大体也是从豫东北——鲁西南一带注入泅水。以后河道变迁颇多,经常表现为枯水季节一股为主,洪水季节数股并存③,或汇泗入淮,或直接入淮,由淮入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苏辙:《论黄河东流刮子》,《栾城集》卷46。

②《宋史》卷25《高宗纪》;(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

③《金史》卷27《河渠志·黄河》。



    2.下游河道干流的流势逐渐南摆。12世纪50年代干流先自豫东北的滑县、濮阳流人鲁西南地区,70年代开始干流南摆进入开封府境,80年代进入归德府(今商丘一带)境。金末元初时许多原来隶属河南政区的县,由于河道南摆,分别改隶河北的政区。如胙城、长垣原属河南的开封府,后因黄河改经二县之南,“以限河不便,”分别改属河北的卫州(治今卫辉市)和开州(治今濮阳市)。归德府楚丘县原在河南,金末改隶河北的单州(治今单县),也是黄河改经县南的缘故。①原在河南属归德府的虞城、砀山二县,金末为河水荡没,县治撤销。元初复置时,因已在河之北,改属河北的济宁路。②当时黄河大致流经今兰考、徐州一线废黄河之南,东流至徐州附近入泗,由泗入淮。

    金代以后之所以形成这种河势的变化,大约有两个原因。一是河道人为决入的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是自西向东略微倾斜的一片平原。新形成的河道都是平地冲刷而成,河床宽浅,“变易无定”③。虽临时修有堤防,都是随地沙土筑成,一场洪水就可以溃堤而成数股并流。二是河道活动正处于接近南宋疆域的地区。金朝政府害怕“骤兴大役,人心动摇,恐宋人乘问构为边患”④。所以河道虽屡变、岔流支分,金朝政府并不积极加以防治。同时河道不断南摆,对金人有利。原来金朝南侵开始时,宋朝曾一度同意以黄河为分界线。黄河愈向南趋,金人占领地就愈大。金人挞懒曾说:“我初与中国(笔者按:指北宋)议,以河为界。尔今新河且非我决,彼人自决以与我也。……今以新河为界,则外御敌国,内扼叛亡,多有利吾国矣。”⑤正说出了其中的道理。

人元以后,不仅黄河下游分成数股的特点未变,河道摆动的趋势更是愈益向南。以元至元年间而言,从当时的决口地点来看,黄河分成汴、涡、颍三条泛道。⑥到了明初变为以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金史》卷25《地理志中》。

②《元史》卷58《地理志一》。

③《金史》卷27《河渠志·黄河》。

④《金史》卷71《宗叙传》。

⑤《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97,绍兴九年七月。

⑥《元史》卷65《河渠志二·黄河》。



河或涡河为黄河的干流。①黄河夺颍入淮是到了黄河冲积扇南部的最西极限。13世纪以前黄河最南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其后却能夺颍涡入淮,这一大变迁与河道沿岸条件变化有关。

    黄河过北岸武陟县南岸桃花峪以后进入下游。北岸已经出山,南岸还有邙山的控制。邙山是嵩山自伊洛河口沿黄河向东延伸部分,古时称广武山,其东部又有三皇山、敖山等名称,历史上著名的敖仓即在此,为兵家要地。由于广武山及其北麓滩地的控制,黄河下游河道出山后主溜偏向东北流,决口不能超过今郑州市以西。宋元祐(1086—1093)以来黄河正溜“卧南”,“北岸生滩,水趋南岸”,大河正溜不断侵啮南岸滩地,广武埽危急,刷塌堤身二千余步。②元至元十五年(1355)一次河涨,位于广武山北一里的河阴县“官署民居尽废,遂成中流”③。广武山北麓的滩地全沦入河。大河正溜直逼山根,使“河汴合一”④。以后河水又不断淘挖山根,山崖崩溃。今广武山临黄一面削壁陡立。楚汉之际项羽刘邦分别在广武山上所筑东西广武城北部已塌入河中,仅存南部残垣。广武山的东北部全遭崩坍,主泓紧逼南岸,遂使河道有可能在今郑州一带决而南流,沿今贾鲁河一线夺颍入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史》卷83《河渠志一·黄河上》。

②《宋史》卷93《河渠志三·黄河下》;《宋史》卷94《河渠四·汴河下》。

③《元史》卷51《五行志二》。

④武同举:《淮系年表水道编》。



元代以后,黄河下游分成数股在今黄河以南、淮河以北、贾鲁河颍河以东、大运河以西的黄淮平原上不断泛滥、决口和改道,今万福河、赵王河、废黄河、睢河、浍河、涡河、茨河、颍河……等等都曾为黄河的泛道。据粗略统计,从蒙古灭金至元亡的一百三十余年内,能具体指出决溢地点的就有五十余处。明以后决溢改道更为频繁、紊乱。但这个时期内黄河的干流比较长时间保持在开封、归德(今商丘市)、徐州一线上。这是因为元明二代修凿的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以后,山东境内的大运河即会通河在徐州和黄河交会,徐州至淮阴的一段黄河也就是大运河的一段。明代永乐年间建都北京以后,治河有两个原则:一是保运,一是护陵。保运就是防止黄河南北决口,影响到漕运的畅通。护陵就是防止黄河在睢宁、泗阳一带向南决入泗州的祖陵,或夺涡、颍入淮后至下游黄淮交会口,因排泄不畅通而引起倒溢淹及凤阳的皇陵。因此元明二代政府治河时尽可能使黄河的干流保持在开封、徐州一线上,以便徐州淮阴间黄河即运河的一段有足够的水源可以通漕。可是那时黄河干流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大致是南高于北八九尺,①所以经常容易北决,灾情也很严重。元末至正四年(1344)河决曹县白茅堤,豫东、鲁西南数十州县皆遭水患,会通河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年贾鲁治河时坚决堵塞北决,使河复至徐州会运的故道,即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②明代前期北决仍然频繁,弘治年间(1488—1505)刘大夏治河,修了一道从武陟至虞城、沛县数百里长的太行堤,就是防止黄河北决影响漕运,南岸则不筑堤,也不堵口。故而在明代前期经常以汴道(因自开封至徐州一线为古代汴水所经而各)为干流,同时存在睢、涡、颍数股并流的局面。

    (3)从明嘉靖后期至清咸丰四年的三百年中黄河大部分时间保持在今废(淤)黄河一线上。如上所述,明嘉靖以前治河的措施是加强北岸堤坊,南岸分疏入淮。以后南岸多分流后,徐州以下干道上水源缺乏,影响漕运。于是到嘉靖二十几年,即十六世纪中叶,先后将南岸诸口堵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③。黄河由此演变为单股汇淮入海。

由于河道长期固定,日久泥沙大量堆积,河床淤高极速。明代后期黄河下游大部分河段已成“悬河”。一次洪水很容易在薄弱处溃堤而出,加上政治腐败,河患特别严重。据清初记载,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南境内河身宽4至10里,山东至江苏境内仅0.5至2里,徐州境内更窄。④洪水由宽入窄,形成壅水,所以在明代后期决口最多的地方是徐州以上至山东曹县的一段,常表现为黄河人运口在鱼台至徐州之间南北摆动,有时甚至分为十余股决入运河及昭阳湖,运河屡屡遭阻。⑤后经万历年问(1573—1620)潘季驯的治理,徐州以上才最后固定为今日废(淤)黄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元史》卷170《尚文传》。

    ②《元史》卷65《河渠志二·黄河》。

③(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39引《明神宗实录》卷308,万历二十五年三月戊午条。

④(清)靳辅:《治河方略》卷5《河道考》。

⑤《明史》卷83,《河渠一》黄河上。



    徐州至淮阴段黄河两岸有丘陵约束,故而河床较狭。嘉靖后全河经徐、邳入淮,泥沙集中落淤在此河段。万历时徐、邳、泗三州和宿迁、桃源(今泗阳)、清河三县境内的河床都已高出地面。①徐州城外河堤几与城齐,水面与堤相平。②所以《明史·河渠志》说隆庆(1567—1572)以后河工的重点,“不在山东、河南、丰、沛,而专在徐、邳”③。潘季驯治河时工程的重点就放在这一河段上。入清以后,因长期施行“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大量泥沙排至河口,河身延长,坡降减缓,水流下泄不畅,黄水还不时倒灌入洪泽湖,不仅扩大了洪泽湖区,还常决破高家堰,淹及里下河地区。清康熙年问靳辅治河时重点就放在自淮阴至河口段上,正是因为这一河段是当时河患最严重的地方。

    嘉庆以后,政治黑暗,河政废弛,堤防破残不堪,决口泛滥的次数与日俱增,一次新的改道是势所难免的了。

    (4)清咸丰五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开始时分成三股洪水,都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运河,挟大清河人海。黄河下游结束了七百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人海的局面。事后统治阶级内部为黄河流经问题发生争执。李鸿章代表安徽、江苏地主阶级利益,不同意堵住决口,主张听任河水流向山东。山东巡抚丁宝桢代表山东地主阶级利益主张堵口,复河人淮故道。双方争执不下,又逢太平天国革命烽火席卷长江流域,清政府岌岌可危,无暇顾及治河,洪水在山东西南部任意泛滥,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

决口以后的二十年内,洪水在鲁西南地区到处漫流,直至光绪初年才最后将全线河堤完成,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河道。1855年以前,黄河也曾有几次北决张秋,挟大清河人海,但不久都归复原道。为什么这次决口后不能归复人淮故道呢?这是因为:一,当时“军事旁午,无暇顾及河工”;④二,至光绪年间(1875—1908)兰阳到徐州间的河道,因水去沙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潘季驯:《河上易惑浮言疏》,《河防一览》卷12。

②(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37,引《通漕类编》。

③《明史》卷83《河渠一》黄河上。

④林修竹:《历代治黄史》卷5,同治十三年条,山东河务局民国十五年(1926)版。



河道高于平地三四丈,灾民多移居其上,村落渐多,①恢复故道困难极大;三,道光末年,部分漕米已改海运。咸丰改道后,运道梗阻。同治光绪年间在上海雇沙船运漕粮至天津,漕米已以海运为主。②由此种种,所以清政府已无需急于挽河恢复入淮故道了。

    今河道形成以后,兰阳铜瓦厢以上的河道因决口后口门附近水面有局部跌落,比降增大,滩槽高差迅速增加,主槽无显著摆动。从铜瓦厢以下至寿张陶城埠一段问题较多。因为1855—1875年间河水在这一带长期漫流,地面上形成了许多交错水网,筑堤以后,这些残水断流成了黄河大堤内的串沟和堤河,洪水到来,便引水顶冲大堤,出现险情。20世纪以来黄河多在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决口,故有“豆腐腰”之称。陶城埠以下至河口原系小盐河和大清河,是一条运盐河,河床窄深,洪水决人之初,河床有所加宽冲深。光绪初年河南境内修筑河堤后,大量泥沙输入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到光绪二十二年时也成了地上河。所以光绪年间决口多发生在原大清河新道上。

清末以来河患仍连年不断。20世纪内有二次较大的决口:一次是1933年遇到特大洪水,下游从温县至长垣二百多公里内决口五十二处,造成极大灾难;一次是1938年国民党反动派炸开花园口大堤,妄图以水代兵,阻止日军西进,结果全黄向东南泛滥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受灾面积达五万四千平方公里。1945年日寇投降,国民党反动派借口河复故道,阴谋水淹解放区。我党为了顾全大局,照顾黄泛区人民利益,说服故道河床的四十万居民进行迁移,并与国民党订立协议在“先行复堤,迁移河床居民,然后再堵口合龙”的条件下,同意河复故道。可是反动派背信弃义,1947年3月违约在花园口堵口,企图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水淹解放区。不久黄河下游地区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部属于人民,黄河的历史才开始了新的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林修竹:《历代治黄史》卷5,光绪二十二年十月李秉衡奏,光绪二十五年附勘河情形原稿,山东河务局民国十五年(1926)版。

②《清史稿》卷122《食货志三·漕运》。


 楼主| 发表于 2007-5-29 17: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

二、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长期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决口后洪水泛滥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自不待言。洪水过后,在平原上沉积大量的泥沙也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它扰乱了自然水系,如填平了原来的湖沼,淤浅了天然的河流,宣泄不畅之处又将原来洼地变成了湖泊。在平地上留下了大片沙地、沙丘和岗地、洼地。由此种种,把原先农业生产很发达的地区,变成了旱、涝、沙、碱的常灾区。因此,研究这些变迁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历史地理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史的问题。

    (1)洪水和泥沙吞没了农田和城镇,留下了大片碱地沙荒。

历史上黄河第一次决口泛滥后,洪水吞没了大片土地,吞噬了无数的城镇和田园,夺去了千百万人民的生命,在黄河流域的历史上制造了无数次惨痛的悲剧。西汉武帝时河决瓠子,洪水泛滥所及达十六个郡,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历时二十余年,“城郭坏沮,稸积飘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①。成帝时黄河在馆陶和东郡一带决口,洪水泛滥四郡三十二县,受灾面积达十五万余顷,平地水深至三尺,“坏败官亭室庐四万所”②。西汉末王莽时河决,河南的济、汴等水的堤坊,全被冲毁。由于统治阶级的拖延堵口,洪水在河济之间泛滥达六十年之久,其后果可以想见。北宋熙宁十年(1077)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分南北清河人海,正溜夺南清河(即泗水)人淮,流经徐州城下,水深达二丈八尺。当时的徐州刺史苏轼有诗云:“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③可见有部分洪水决入城内。元至正四年河决曹县白茅堤,今鲁西北、淮北地区及会通河、北清河沿岸各州县,皆遭水患。当时有人写下了反映这次灾情的诗歌,其中下面几句:“季来河流失故道,垫溺村墟决城堡,人家坟墓无处寻,千里放船行树杪。”④明清二代河患愈演愈烈,几乎每年都有大小决口,人民已不胜其害。历代统治阶级在维护其统治的斗争中,往往扒开河堤,以水代兵,制造人为惨剧。唐末五代此类事件特多,上述杜充决河又是一例。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李白成起义军围攻开封城,明河南巡抚高名衡扒开河堤,水淹开封城,城内三十七万八千多居民,被淹死者有三十四万人。1938年蒋介石集团炸开花园口河堤,洪水一泻千里,淹没了豫、苏、皖三省五万四千平方公里土地,受灾人口达1250万,89万人死亡,黄泛区人民至今记忆犹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②《汉书》卷29《沟洫志》。

③(宋)苏东坡:《河复诗并序》,《东坡七集》卷8。

④(元)迺贤:《新堤谣》,见《诵芬室丛刊·金台集二》。



    黄河每次决口不仅给下游人民带来了水灾,也同时带来了严重的沙灾。黄河含沙量较高,自古已然。战国时代黄河已有“浊河”①之称。西汉时人称“河水一石,其泥六斗”②。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含沙量与日俱增。清人陈潢指出:“平时之水,沙居其六,一入伏秋,沙居其八。”③每次决口后即将大量泥沙带出堤外,水退沙留,在地面上覆盖了大片深厚不一的沙土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土地有一定的肥力,但如沙质过粗,尤其是长期排水不良而引起的盐碱化,则给农业带来很大的损害。此外,河流改道后,留下的枯河床和自然堤上沙质沉积物,经长期风力作用,形成许多断续的沙丘,吞噬了大片农田、房屋,破坏了城市、交通道路,撩下了沙荒。

    今郑州黄河大铁桥以东的黄河冲积扇形平原上的各时期的黄河故道,大致以今郑州、兰考间黄河河床为脊轴,向东北、东、东南不同方向辐射,残留下许多沙滩地、槽状或碟状洼地,使平原地区地貌复杂化。

豫东北新乡地区的原(武)、延(津)、封(丘)三县是元明以来河决最多的地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沙岗起、盐碱遍地,易旱易涝。封丘县城自金代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曾六次被河水所毁(金大定中、元初、元至正间、明弘治二年、万历十五年、清顺治九年)。④顺治九年河决封丘县,四乡皆被淹,仅留县西南一隅干地一千四十余顷,原来四千余顷的赋税征收如故,逼得人民大量逃亡。明洪武年间(1368—1398)封丘县有5578户。万历年间增至14159户,至清顺治十六年统计实在户仅2267⑤,不仅人口散亡,县境土地也大片被沙淹没。全县土地土居其四,沙居其六⑥,康熙年间(1662—1722)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战国策》卷29《燕三》。

    ②《汉书》卷29《沟洫志》。

③(清)靳辅:《治河方略》卷9《湖流地五》。

④康熙三十六年《封丘县续志》卷2《建置》。

⑤顺治十六年《封丘县志》卷3《户口》。

⑥边之靖:《风俗利弊图说》,顺治十六年《封匠县志》卷8《艺文》。



境内“飞沙不毛,永不堪种”的田地有两千余顷①。今天延津县北境残留着自战国至北宋的黄河故道,沙丘连绵,有的高出平地达20米。大风来到,飞沙蔽天。清康熙时记载,全县土地“尽为沙蠊”,“四野多属不毛之地”②。延津县北部古为胙城县地。今天全是连绵不断的沙丘和沙岗,人口稀少,道路湮没。但是在古代这里却是南北陆路交通的要道,从河南去今北京,多通过这里渡河北上,沿着太行山东麓,进入燕山山麓平原。今胙城乡西南有个吴起城,原名宜村渡,是古代黄河南岸的一个渡口。金末设在今卫辉市的卫州为蒙古兵占领,金人即迁卫州治此。今天的吴起城已全为沙埋,遍地尽是残瓦断砖,宋瓷的残片俯拾皆是。今胙城乡以北数里为原胙城县城所在地。清顺治年问,胙城县治已是“飞沙四集,濠堑不明,居人仅数百家,备极萧条之甚。”城外村落稀流,廖如晨星。全县土地荒芜者占十之七,“斥卤满目,土皆不毛。”种植的耐旱作物,亩产不过三二斗而已③。康熙年间,自沙门镇至胙城县一带,“积沙绵延数十里,皆飞碟走砾之区,胙之土田无几。”自胙城西北,“一派沙地,并无树木村庄,飞沙成堆,衰草零落。”④到雍正五年胙城县终于撤废,土地并入延津县。今县址已成为沙荒,仅露断墙残垣,无道路可以通达。

    安阳地区的浚县、滑县、濮阳一带,是宋代澶州、滑州之地,为宋代黄河决口频繁之区。滑州经天禧年间(1017—1021)连续二次河决,“市肆寂寥,地土沙薄。”而土地差科频数,熙宁新政时将滑州撤销,领县改属开封府。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康熙十九年《封丘县续志》卷1《封域》。

②康熙四十一年《延津县志》卷1《舆地》;卷7《灾祥》。

③顺治十六年《胙城县志》卷上、下。

④(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62,引周洽《看河纪程》。

⑤《续资通鉴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辛巳。



河南豫东的开封地区所属各县,在明清时代几乎全被决河淹没过。其中以开封城破坏最惨重。据文献记载,从元初至清末,开封曾七次(元太宗六年(1234)、明洪武二十年(1387)、建文元年(1399)、永乐八年(1410)、天顺五年(1561)、崇祯十五年(1642)、道光二十一年(1841))被河水淹没。灾情最严重是崇祯十五年一次。该年四月十三日李白成起义军围开封城,九月十五日河南巡抚高名衡扒开河堤,企图水淹起义军,结果洪水自北门决入城中,满城皆水,仅露钟鼓楼及相国寺顶、周王府紫金城①,全城三十七万八千余人,幸存者仅三万余人。今开封城内明以前的建筑仅铁塔、繁台、延庆观三处。宋代铁塔原在一座名为夷山的土山上,今连塔基都被埋入地下。元代建筑延庆观门已一半被埋在地下。近年来在开封市某中学内挖防空洞时,在地下三四米处发现明代屋顶。清道光二十一河水再度决入城内,今地下二三米始见清代地基。今开封城为道光二十三年后所筑。所以有人估计,宋代开封城地面可能被埋在今地下十米左右。

    河北省的巨鹿县在宋大观二年(1108)一次河决,泥沙将整个县城埋入地下。②1919年当地人民掘井时发现了宋代的古城址。近年来在地下六米处发现宋代的瓷器和屋基,屋内器皿尚存,还有当场淹毙的尸骨。

    以上所列举的仅是局部地区的资料,已足以反映历史上黄河决口后城市被毁,农田堙没,人口散亡的惨景了。

    (2)黄淮海平原上河流的淤浅和水运交通的衰落。

    黄河不断决口和改道以及大量泥沙侵夺其他河流的结果,直接改变了原有水系的面貌。在古代,黄河下游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群立。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与黄河下游干流直接沟通的,北岸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汊流,南岸有济水、浪荡渠(鸿沟)、汲水(获水)、睢水、涡水、漯水、笃马河等分流。在《水经》和《水经注》中记载得更详细,自黄河干流中分流出来河流就更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李光壂:《守汴日志》。

②《宋史》卷93《河渠志三·黄河下》。



这些河流如扇形分布在冲积大平原上。北岸的汊流大多是黄河决口后冲刷而成;南岸的分流大多是战国魏惠王(前370—前362年)时在大梁(今开封市)附近开凿鸿沟以后,形成的以鸿沟为干渠沟通河淮的水道系统。这些河流是中原地区理想的水运航道。例如在荥阳县北分河东北流经今山东入海的济水,与河、淮、江合称四渎,是黄河下游最大的一支分流。春秋时代开始即为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重要河道。它与沟通淮泗的菏水交会处的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就因为交通和商业的发达而被誉为“天下之中”①。在今开封附近分济水南流经今淮阳入颍河的鸿沟,又名浪荡渠,是战国以后中原水运交通的干渠。秦末楚汉之争,刘邦、项羽曾以此水为界中分天下。淮阳是古代陈国国都,在汉代也是重要都会。从浪荡渠分水流经睢阳(今商丘市南)至徐州彭城(今徐州市)入泗水的汲水(下游又名获水),也是重要的运道。睢阳、彭城以及颍淮交会处的下蔡以及不远的寿春都因水运交通的关系,成为一方都会。《史记·河渠书》记载这些河流“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氵+侵]。”对下游平原上的水运交通和农田灌溉事业起过重要的作用。每当洪水季节,这些分流和汊流又是黄河的天然分洪道和沉沙池,在分沙和减洪方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干流的负担。

    西汉中叶以后黄河多次南决,南岸的分流受到大量泥沙的灌淤。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的一次决口,造成河、济、汴(即汲水)之间长达六十年的洪水泛滥,堤防毁坏,水运阻塞。东汉王景治河以后,在新河道上全面筑堤,北岸分流断绝。南岸仍然保留鸿沟水系以便通航。魏晋时代济水开始淤浅,六朝末年时,定陶县南“唯有济堤及枯河而已,皆无水”②。而汝、颍、渠(浪荡渠)、睢、涡等水之间,却因为曹魏时代大兴水利,开凿了睢阳渠、贾侯渠、讨虏渠、广漕渠、淮阳渠、百尺渠等人工渠道后,水运交通有所发展,曹操、曹丕时几次向东南用兵,舟师都由渠、涡、颍水入淮。⑧鸿沟水系在隋唐以前仍起着一定的分流和通航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②《太平寰宇记》卷12,济阴县条引《国都城记》。

③《三国志》卷1《魏志·武帝纪》、卷2《魏志·文帝纪》。



隋唐时代除了以通济渠为沟通东南地区的重要航道外,有时也利用颍、涡、睢等水进行通运。宋时建都开封,汴河(即通济渠)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了保证汴河有足够水量维持航运。宋王朝曾对黄河分入汴河的水源作严格控制。原先与汴河共分河水的渠水(魏晋以后又称蔡水)、涡水、濉水等,都因为水源短缺,久不疏浚,渐失航运之利。如睢水原自蔡水分出,东入泗水。宋时为了保证蔡水的通航,不再分水入睢。睢水变成无固定的水源,依靠雨量补给,“逾月不雨则竭”①。宋朝首都开封附近所谓“漕运四渠”,即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广济河),除汴河外,其余三河都另觅水源,不再以含沙量很高的黄河为水源。而汴河就因为以河水为源,淤浅甚速,熙宁年间,开封附近汴河河床中积沙几与开封城内相国寺屋詹相平。②可见黄河多泥沙的特点对其分流的危害。宋金分裂时期,汴河日久不加疏浚,很快淤成平陆。楼钥《北行日录》(1169)、周煇《北辕录》(1177)都有详尽的记载,可以为证。战国以来形成的河淮之间水运交通网,全告淤废。金元以降,黄河长期南泛,河淮之间天然河流,有的淤浅,有的上游缩短,有的完全淤废。明代黄河下游全成“悬河”,一旦决口就将大量泥沙带出堤外,濉、涡、颍诸水因长期被河水侵夺或干扰,日趋浅狭,时通时塞。据明嘉靖十三、十四年总河刘天和调查,涡河入淮口广仅八十余丈(约270米),睢河口广二十余丈(约70米),汴河(指今废黄河)口仅二十余丈,③大大地减弱了这些河流的分洪和通航能力。开封城南的朱仙镇始于宋代,明时十分繁荣,清康熙时为全国四大镇之一。这是因为镇旁贾鲁河(即今贾鲁河,明时名孙家渡河,为弘治年间因决口泛道开凿而成)、颍河水运发达的关系。后经明末、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间几次黄河南决。贾鲁河几度淤塞,朱仙镇也逐渐衰落。这一地区商业集散地下移至颍河上的周口镇。近代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涡、颍、濉等河流,通航能力极为有限,沿河城市大大衰落。古代中原水运发达、城市繁荣的景象全被改观,这全与黄河南泛侵夺有关。

    (3)平原洼地的湖陆变迁。

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后,在冲积平原上,形成了许多微度起伏的岗地(自然堤)和洼地(废河床),决口附近又出现许多小冲积扇,以及许多在风力作用下出现的断续沙丘。这些使平原面貌十分复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史》卷94《河渠志四·白沟》。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8,熙宁六年十一月壬寅王安石言。

③(明)刘天和:《问水集》卷1《治河之要》。



古代在太行山东麓河流冲积扇和西南、东北向的古大河河堤之间有许多交接洼地,形成河北平原上的一连串的湖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陆泽。黄淮平原上鸿沟水系之间也有很多浅平的湖沼,如圃田泽、荥泽、孟诸泽、蒙泽、菏泽、大野泽、雷夏泽等等。公元六世纪作品《水经注》记载黄河下游有一百三十多个大小湖泊。这些湖泊在调节黄河及其分流的流量,农田灌溉、水运交通以及湿润当地气候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但这些平原湖泊由于黄河泛滥后,一次又一次地输入大量泥沙,逐渐淤浅,以后又加上人工垦种,先后变为平陆。在今河南郑州、中牟之间的古圃田泽,战国时就是黄河和鸿沟水系之间调节流量的水库。宋代仍起着调节汴河流量的作用。金代开始汴河淤废,圃田泽又不断受到南泛的灌淤。明万历年间圃田泽地区变成一片由一百五十多个小陂塘组成的沼泽洼池。①清代以后渐被垦为农田。其他河淮之间的湖泊,大多是金元以后因受黄河南泛的影响先后淤废的,具体的就不一一详述了。

    河北大陆泽原为发源于太行山河流的冲积扇和黄河故道之间的一片洼地,因东面受黄河故道的阻拦,水流在此潴聚而成湖泊。以后黄河改徙,湖泊逐渐缩小。宋代大观二年(1108)黄河北流决人巨鹿县和隆平县(今河北隆尧县)一带,巨鹿县被河水淹没,处于二县之间的大陆泽必然受到大量泥沙的灌入,湖泊的南部因首先受到泥沙落淤,湖底抬高,积水向相对低洼处排泄。今宁晋县原有泜泽(湖)和皋泽二个小湖。②大陆泽水逐渐下泄后,就将泜湖扩展成宁晋泊。明清时大陆泽称南泊,宁晋泊称北泊。清代治理这一带水患的原则是将南泊的水排人北泊,北泊的水由滏阳、滹沱、子牙等河排入东淀。到了清代后期大陆泽就逐渐消亡了。

山东的巨野泽自西汉武帝元光三年河决瓠子,东南注入巨野泽,泽面曾一度扩展。以后河水曾多次决入,湖底渐次抬高,湖水向北面相对低洼处梁山附近移动。五代后晋开运元年(944)黄河在滑州决口,洪水东泻,“环梁山会于汶水”,著名的梁山泊就此形成③。宋天禧三年(1019)、熙宁十年两次较大的河决,都是从澶、滑东注梁山泊,故宋代梁山泊“绵亘数百里”④。金代黄河南徙,梁山泊水退,大片滩地涸露被垦为农田。元末明初黄河又经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陈幼学:《河工申文节略》,见同治《中牟县志》卷9《艺文》。

②《山海经·北山经》;《水经·浊漳水注》。

③《旧五代史》卷82《晋少帝纪二》。

④《宋史》卷468《杨戬传》。



北决,梁山泊又变为一片泽国。明代后期黄河长期稳定由淮入海。梁山泊中滩地多为垦殖。清康熙初梁山泊周围“村落比密,塍畴交替”①。湖泊已全被垦辟成农田。

    以上所述都是原为湖泊,后经黄水灌人,泥沙淤积,最后因人为垦殖而化为平地。另一方面,某些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河水决入后,下游宣洩不畅,而来水却不断增加,就逐渐形成了新的湖泊。山东的南四湖和安徽的洪泽湖以及苏北的高、宝诸湖的形成和扩大都属这一类型。

山东南四湖(南阳、独山、昭阳、微山)是古泗水下游演变而成的。泗水沿着山东丘陵的西缘南流入淮,西面是自西向东倾斜的冲积平原。金元以后,徐州以下的泗水成了黄河的正流,河床淤高,使徐州以上的泗水下洩不畅,河道沿岸壅塞成一些小湖泊。元明时代的会通河就是利用泗水河道开凿而成的。会通河水源主要来自山东丘陵的汶泗诸水,因水源季节变化很大,曾在运河沿线设置了四大水柜(水库)用来调节流量。南四湖中的昭阳湖就是四大水柜(安山、南旺、马场、昭阳)之一。运河两岸地势是东高西低,水源在东岸,所以水柜设在运东,运西留出一部分洼地,作为“水壑”。水柜拦以蓄水,水壑备以泄洪。②昭阳湖原为运东的水柜。明嘉靖年间,黄河屡次决入沛县、鱼台一带,洪水漫过运河灌人昭阳湖,湖面已渐扩大,运河河道也受冲毁。嘉靖四十五年(1566)开南阳新河,运河自南阳镇以下改经昭阳湖东。新河地势高,昭阳湖由水柜一变为水壑。此后东面承受运河的余水,西面又有黄河决流的汇注,湖区就不断扩展,将沛县、鱼台等县境内陆地淹没为湖。例如昭阳湖西岸的鱼台县是沛、丰、金乡、单县一带最低洼处,四县之水皆汇于此。③明万历三十二年黄河一次决口,先淹丰、沛,后来归鱼台,平地成湖,鱼台县八千顷田地,存者不及千顷。④此后鱼台县的陆地,就变成了昭阳湖区了。微山湖在明代前期还未形成。湖区原为运河和山东丘陵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曹玉珂:《过梁山记》,见康熙《寿张县志》卷8《艺文》。

②(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118,引《明穆宗实录》隆庆三年四月丁丑翁大立言。

③光绪《鱼台县志》卷1《舆地》。

④(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42,引《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三年四月己酉黄克缵言。



之间的一片背河洼地,存在一些零星小湖。万历三十二年开挖洳河后,运河改经微山之东。微山一带变为水壑,由于和昭阳湖同样原因,一连串零星湖泊被连成一片,微山湖就此形成。微山湖上承昭阳湖水,东面受运河余水宣泄,西面有黄河决后沥水的汇注,而南面却受丘陵地带的限阻,尾闾宣泄不畅。因此向东西两面迅速扩展。清初微山湖周围达百余里,“为兖徐间一巨浸。①”清末民初,昭阳湖占地165平方公里,微山湖占地480平方公里。②总之,鲁西南大片良田沦为泽国,主要是黄河泛决所致。

    今安徽洪泽湖区在隋唐时代只是淮河南岸淮阴、盱眙之间一些小湖泊,如富陵湖、白水塘等。宋代曾在淮阴、盱眙之间淮河南岸开凿过洪泽运河和龟山运河。可见当时淮河和南岸的一些小湖泊并未连成一片。金元以后黄河夺淮人海。黄淮在今淮安市交会,因黄强淮弱,黄淮交会洪水往往因下泄不畅而倒灌,将盱眙、淮阴之问的零星湖泊洼地连成为洪泽湖。明初永乐年间陈碹在洪泽湖东岸筑高家堰捍御淮水东侵,因南面有老子山等丘陵的限制,湖区就向西、北两方扩展。万历中潘季驯增筑高家堰,改为石砌堤堰,抬高洪泽湖水位,目的蓄清刷黄,湖面因此而不断扩大。清康熙时,湖周围三百余里。③洪泽湖边上的泗州城原在盱眙县对岸,为南北交通要隘。明清二代泗州城曾几次被淮河洪水所淹。那是正统二年(1437)、万历十九年、崇祯四年、顺治六年、康熙十九年。康熙十九年一次,整个泗州城被沦入洪泽湖底。水退后州境东半部全为泽国。据康熙二十七年记载,泗州境内抛弃无主田地有1258顷45亩,水沉水底田地为1117顷91亩,全境有大小湖泊52处④。洪泽湖面抬高后,淮河干流坡降减弱,汛期干支流同时涨水,支流入淮处往往引起倒漾,长久不退,田地淹没,逐渐形成湖泊。今淮河南岸的城东湖、城西湖、瓦埠湖、女山湖,北岸的花园湖、天井湖、沱湖、香涧湖等都是由此而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靳辅:《治河方略》卷4《湖考》。

②武同举:《会勘江北运河日记》,见《两轩媵语》。

③(清)靳辅:《治河方略》卷2《高家堰》。

④康熙二十七年《泗州志》卷4《山川》、卷18《艺文志》。



洪泽湖面不断抬高,湖东高家堰也不断加高,湖面高于黄河水面常至五六尺。①汛期水势浩翰,往往长至一丈四五尺,平堤拍岸,全借湖东高堰一堤作为屏障。②一旦高家堰溃决,里下河地区全为鱼鳖,据粗略统计,从1575年至1855年洪泽湖东岸高家堰大堤决口有一百四十余次。洪水由运西诸湖漫过里运河,泻人低洼的里下河地区,高、宝、兴、泰四州县成为水壑。高宝等湖面积不断扩大,良田成为汪洋。如万历三年黄河暴涨,倒灌人洪泽湖,全淮南决,淮安、高邮之间,“向来湖水不逾五尺,堤仅七尺。今堤加丈二,而水更过之”③。崇祯四年六月黄淮交涨,堤溃河决,里下河地区“数日之内,水深二丈,千村万落,漂没一空”④。水退之后仍留下大片沼泽,长期不得宣泄,土壤盐碱严重,淮安,扬州、凤阳、徐州十一州县“一望沮洳,寸草不长”⑤。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综合上述,可见三四千年黄河的决溢和改道曾严重影响了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淤塞了河流,填平了湖泊,毁灭了城市,阻塞了交通;使良田变为沙荒,洼地沦为湖沼,沃土化为盐碱,生产遭受到破坏,社会经济凋敝。解放前,豫东、淮北、苏北等地区,旱、涝、沙、碱灾情常年不断,人民流离失所,都与黄河变迁所造成的后果有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下,经黄河两岸人民的不断努力,三十年来经受几次特大洪水的考验,没有发生决口,保障了黄河两岸人民安定的生活,农业生产得到稳定发展。几千年桀骜不驯的黄河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必将在黄河流域人民共同努力下得到彻底的改观。



(原载《复旦大学学报》(历史地理专辑),198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靳辅:《治河方略》卷2,《高家堰》。

②(清)康基田:《河渠纪闻》卷26。

    ③《明史》卷84《河渠志二·黄河下》。

④(清)傅泽洪:《行水金鉴》卷45,引《崇祯长编》。

⑤(明)潘季驯:《河工事宜疏》,《河防一览》卷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1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