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8|回复: 2

征集端午祛毒辟瘟良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8 21: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4日(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船以外,在广大乡村是以除毒辟瘟为主要节俗。端午是采集药草的时节,据说端午日的午时采集的药草最有效。今年“非典”病毒仍在肆虐,估计人们更注意一些传统的民俗项目。诸位同仁能否贡献一些各地端午祛毒辟瘟保健良方,如白娘子喝的雄黄酒之类,让大家共享。在下谨致谢意!
发表于 2003-5-30 22: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征集端午祛毒辟瘟良方

有一位热心者采录诸方,现帖上。
沂水:
沂水人过端午其用意是祛邪避秽。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瘟神途经此地,发现这里竟无人供奉于他,一怒之下往沂河水中撒了一泡尿,往天空中吹了一口气,立时沂河两岸瘟疫流行,死人无数。因患病者太多,各地药店里所存解毒祛瘟的草药难以满足需要,有个叫鲁世善的老中医就让人们到野外去采集艾蒿、猪牙草、车前子、鬼针草等野生植物煮汤饮服,结果瘟病很快得到了扼制,挽救了众多百姓的性命。自此,人们知道了这些并不起眼的纤弱之物原来有此巨大的功能,又因瘟神行孽之日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此后人们便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于晨曦微露之际去野外采此“四草”煮汤,为除略苦之味,打上荷苞蛋,放入红糖,全家人人都吃,老少皆饮,以示未雨绸缪。后来,这一习俗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又有了将艾蒿插入门首、吃粽子、绣荷包的习惯。吃粽子之习,时至今日已不被人重视,而绣荷包却发展成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与端午节的本意在关联之外又有了新的延伸,并有了更深的内涵。
摩梭人:
端午喝药汤节
  摩梭人也有过端午节的习惯,但与汉族的端午节相比,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差别。他们除了像汉族那样插苌蒲,喝雄黄酒、带香包外,还要煮药、肉大锅汤,同时祭祀山、水、日、月、星辰等各种神灵和祖先,以求保护庄稼、人畜平安、减少灾害等 ,亲族间要相互拜节。过去家家户户还要杀猪儿过节作祭品。
从农历五月初四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出去采集苌蒲、车前草、薄荷、青蒿、马蹄草、臭参等各种新鲜草药,并将一部分药草切成颗粒状,与腊肉、鲜肉或鱼肉、鸡肉一起炖成药汤。另一部分则切成细末,与苏里玛酒泡在一起,再放一些糖饮用,此外还要制作各种味美可口的粑粑发备节日用。许多民间医生也要在初四这天采集药物,认为这天采集的药物疗效更好。初五早晨,祭祀诸神祖先之后,全家一起摆宴席、喝药肉汤、药酒。这天,青刺果酒也成为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药物。摩梭人认为,端午这天只要喝了药汤药酒,有病能治病,无病可防病。有亲缘关系的家庭还要派人带上自家的美食、苏里玛酒等相互拜送。
绍兴: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或重五。绍兴、新昌等县每于端午之前,家家姑娘剪取小块绸缎,精心绣制“香袋”。其形状略如荷花、菱角、鸡心之类,十分业精巧或爱。至端午日,即将香粉、雄黄盛入其中,悬于胸前,谓之“挂香袋”,以为可以避邪。新昌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是日,绍俗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束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吵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至近代,绍俗尚有门前悬艾,插菖蒲之举,且书“菖蒲作剑,斩八节之妖魔;艾叶为旗,招四时之吉庆”的对联,贴于门侧或床柱之上。上虞还有贴姜太公画像的。
    是日,绍俗除吃端午粽外,还有吃“五黄”习惯。所谓五黄,便是黄瓜、黄鳝、黄鱼、雄黄酒、雄黄豆(系罗汉豆)五种新鲜食物。其中的雄黄,为家家所必备。传说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俗谓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邪端,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白娘子察知为法海所指使,但出于夫妇之情,勉强饮下,结果原形毕露。故俗谓雄黄可以避邪。此外,每于端阳午饮时,家家必有一碗苋菜炒咸菜,一碗荷包蛋,俗云端午吃苋菜可避痧气,吃了荷包蛋(也叫荷叶蛋)就不怕冷雨淋浴。绍俗很少吃大蒜,但端午节常常食之。新昌则有吃汤包(馄饨)之习。
    午饮之后,即取酒中雄黄,在儿黄额上大书“王”字,并将雄黄抹于儿童眼、耳、鼻上,谓由此可避蛇虫诸毒。又将所余雄黄酒,喷于壁角、门背后等阴暗不通风之处。同时点燃苍术、白芷,烟熏室内及床下,以收#解毒。是日,会稽山农民尚有上山采药的习俗,山民以为白娘子端午昆仑山盗仙草能救活许仙,故是日所采之药,必有效验。因而家家上山采掘桐子叶(可治痢疾)、野紫苏(可治伤风感冒)、夏枯草(清凉解毒)、大栗花、青木香以及羊腥草等,放在阴凉通风处凉干,以应急需,此俗于今仍很普遍。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俗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一双纸包。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姑嫂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妇婿则赠以大芭焦扇;小叔(婿弟)一把折纸扇就行了。手巾亦如此分等,有所区别。
    端午节他处有竞渡之举,而绍俗平日虽多有竞渡,此日却并无此举。惟有上府山看蜒蚰螺之事,颇为盛行,为他处所无。过去绍城锡箔工人多达数万,是日,坊主须置酒席宴请工人,例行休假。工人即在这天中午畅饮一顿,然后去府山休息。因此时天气转暖,工人脱去衣服,赤膊卧地晒太阳,民间戏这谓“赤膊蜒蚰螺”。儿童每于此日午后,赶去府山玩耍,俗称“看赤膊蜒蚰螺”。
话说儋州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是儋州民间的盛大传统节日。这一天,男女老少身着各种颜色的节日服装,欢聚在本市西北部沿海地区的光村、干冲、海头等乡镇的海边,观看龙舟竞赛活动。共同欢度节日。
儋州民间习俗端午节由来已久。相传,很早以前,儋州西北部沿海一带地区的渔村,就有划龙舟圜、包粽子、海浴等风俗习惯。他们把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当作他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和渔家最幸福的日子。主要活动有龙舟渡、海浴、包粽子等各种活动。
海浴活动。五日早晨,附近海边村庄的男女大小都要到海里进行海浴(即用海水擦眼)。传说用端午的海水给人们擦眼,可以明目去眼疾,一年里眼睛不生病 。虽然不管用,也没听说过谁治好了眼病 ,但人们依旧年年端午都用海水擦眼。传说这种海浴活动必须在早晨太阳出山之前结束,太阳一照射,海水就会失去效力。人们也即此停止使用海水擦眼。
包粽子。每年五月端午,儋州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过好节的习俗。就说清贫家庭也要想方设法,包上几只粽子,才算过节。早饭各家各户都要先吃头一天就包好的粽子。如有鳏寡孤独贫寒的人家,包不了粽子,邻里们自然地关照一下,送去几只粽子,做个“意思”。还有邻居友好和亲戚之间互相赠送粽子的习惯。此外,还有头一年结婚的新娘要带粽子回娘家“拜节”等风俗习惯。据《儋县志》记载:“五月端午日,饷角黍,诸粽相馈......。”相传,古代儋州端午以粽子为节物,言为拜祭屈原。
龙舟竞渡。是儋州民间传统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夏天的五月,海风凉爽,气候宜人。人们吃过丰盛海味的午饭以后,欢集在附近的海边,观看龙活动。有市内附近村庄的男男女女,也有毗邻县份的观众。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概下午四时许,锣鼓喧天,人群沸腾。一队队用竹子扎成龙的形状,外面用各种色约糊饰,使用刷新渔船,由各青壮年汉子组成的龙舟队伍,先沿海岸线给观众们表演。然后龙舟队自发性地开展竞赛活动直到六点钟龙舟竞赛活动才告结束。
据《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余靖《端午日寄洒蔗回都宫》:“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传说,儋州端午龙舟竞竞渡亦为纠集战国时代怀石投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流传已久,历年不变。如今它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 (摘自海南旅游网)

发表于 2006-5-10 17: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征集端午祛毒辟瘟良方

端午节在5月初5,也就是6月4日.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划龙舟是纪念屈原这个著名的诗人,喝雄黄酒,就像白蛇一样喔!:cool:在广大乡村是以除毒辟瘟为主要节俗.端午是采集药草的时节,据说端午日的午时采集的药草最有效 :sh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