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1|回复: 1

浅谈中国个别人忌讳车牌号4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8 05: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中国个别人忌讳车牌号4的问题

收集整理: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

最近几年,个别人给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出难题,以求吉利为借口向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取消带4的车牌号。有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不耐心做解释工作,竟然决定取消带4的车牌号。

对此,我想简要解释,供决策者参考。
据说,大约在公元750年左右,有一位印度的天文学家拜访了巴格达王宫,把他随身带来的印度制作的天文表献给了当时的国王。印度数字1、2、3、4……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也就好似在这个时候介绍给了阿拉伯人。因为印度数字和计算方法简单又方便,所以很快就被阿拉伯人所接受了,并且逐渐地传播到欧洲各个国家。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印度创造的数字就被称为“阿拉伯数字”了。
阿拉伯数字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
1、认为4不吉利的人属于封建迷信。4是阿拉伯数字之一,讲汉语的区域有的地方把4的谐音理解为死,认为不吉利。似乎车牌号带4,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没有道理。可以设想,如果车牌号都不带4,那么,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反到与4无关了。4就是最吉利的了。如果车牌号仅用8,那么,所有交通事故都与8有关。8就成了最不吉利的了。国家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每年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从来没有说车牌号的阿拉伯数字与事故有关。
2、认为4不吉利的人属于贫困。不仅经济贫困,而且精神贫困。中国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有了汽车很不容易,把汽车看得很重,把车牌号也看得很重,好比俗话说的“穷棒子得了狗头金”那样。截止2007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2807598辆。其中,汽车53558098辆,摩托车83548340辆,挂车800345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4880466辆,其他机动车20349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157148558人,其中汽车驾驶人100279701人。要使有汽车的人知道,有汽车不再是值得炫耀的事了。就象发达国家拥有自行车一样简单。有本事的人,往拥有高级名牌车方向努力,往多拥有车辆方向努力。车有车库吗?能支付得起车辆运行费用和维修保养费用吗,车上保险了吗?可以设想,你的报废车挂什么吉利车牌,谁能崇拜你?
3、认为4不吉利的人属于野蛮。4是阿拉伯数字之一。阿拉伯数字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遗产和财富。是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具有连贯性。仅凭个人好恶,就要求取消4,未免有些过分吧。专横跋扈,唯我独尊。4在汉语的音乐理论中读音是“发”,有些人对带4的车牌号偏爱,情有独钟。自己不喜欢带4的车牌,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人喜欢带4的车牌的权利?
4、认为4不吉利的人属于无知。阿拉伯数字是各行各业使用的数字。车辆交通管理部门对阿拉伯数字的态度影响社会各方面。假如中国的电话号码没有4,与世界各国之间怎么交流?假如货币编号取消4,那会如何?当然,建议车牌号取消4的人,对带4的货币一般是不挑剔的。如果各行各业都取消4,那么,社会管理将处于混乱状态。个别人向全人类提出挑战,结局怎么样?
结论:认为4不吉利的人是荒诞的。象清朝男人脑袋上的大辫子一样,让全世界耻笑。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
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应当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决不是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也决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就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也不是为了搞封建迷信的人的利益而损害唯物主义者的利益。
今后,在车牌带4问题上究竟应当怎么办,我想答案自明,还用学术争鸣吗?还用全民公决吗?国家机关的决策者们不会等上级领导的批示吧!
社会主义中国只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能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国家机关的决策不应当向封建迷信等愚昧落后的习惯势力迁就、让步或低头。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 商江  收集整理

发表于 2007-8-8 15: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浅谈中国个别人忌讳车牌号4的问题

你的这篇文章不宜在这儿谈论,因为你对民间俗信看作是封建迷信。全中国民间信仰这么多,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的,民间俗信有其渊源,有它自己的发生、发展、兴旺和消亡的规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