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30|回复: 9

《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3 17: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肖毛摘录、整理自电子版《水经注》、《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A 武帝幼年事十条

1.《汉武帝故事》曰:武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初学记》卷九·帝王部·总叙帝王)

2.《汉武帝故事》曰:孝景王后,梦日入其怀,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武帝于猗兰殿。(《初学记》卷十·中宫部·皇后第一)

3.《汉武帝故事》曰:王皇后内太子宫,得幸有娠,梦日入其怀。(《初学记》卷九·帝王部·总叙帝王)

4.《汉武故事》曰:武帝生猗兰殿,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立为皇太子。(《初学记》卷十·储宫部·皇太子第三)

5.《汉武帝故事》曰:帝为胶东王,年数岁,长公主指问曰:“儿欲得妇不?”曰:“欲得。”指女阿娇好不?笑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初学记》卷十·中宫部·皇后第一)

6.《汉武故事》曰:武帝生猗兰殿,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立为太子。(《太平御览》卷一百四十七·皇亲部十三)

7.又曰:武帝四岁封胶东王,长主抱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馀人,皆云不用。因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笑对云:“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定婚。(《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一·居处部九)

8.《汉武故事》曰:帝年数岁,长公主遍指侍者:“与作妇,好否?”皆不用。後指陈后,帝曰:“若得阿娇作妇,当以金屋贮之。”(《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一·珍宝部十·金下)

9.《汉武帝故事》曰:景帝尝梦高祖谓己曰:王美人生子可名为彘。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猗兰殿。(《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七月七日)

10.《汉武故事》曰:初,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时帝尚小,长公主指女问帝曰:得阿娇好不,帝曰:若得阿娇,以金屋贮之,主大喜,乃以配帝,是曰陈皇后,阿娇,后字也。(《艺文类聚》卷十六·储宫部·太子妃)


B 武帝宫闱事十条

1.《汉武故事》云:上巡狩河间,见青气自地属天,望气云,下有贵子,求之莫舒,上自披即舒,号拳夫人,善素女术,大有宠,即钩弋夫人也。(《辛氏三秦记》曰:汉昭帝母钩弋夫人,手拳有国色,世人藏钩,因此安汉。钩弋夫人姓赵,为武帝婕妤,生昭帝。)(《太平御览》卷三十三·时序部十八·腊)

2.《汉武故事》曰: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解黄帝素女之术。从上至甘泉,因幸,告上曰:“妾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男七岁妾当死,今年必死,宫中多蛊气,必伤圣体。”言终而卧,遂卒。既殡,香闻十馀里,因葬?陵。上哀悼,又疑非常人,发冢室,棺无尸,惟履存。为起通灵台於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至宣帝时乃止。(《太平御览》卷一百三十六·皇亲部二)

3.《汉武帝故事》曰:拳夫人从上至甘泉而卒,葬云陵。上哀悼,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至宜帝时乃止。拳夫人即昭帝母。 (《初学记》卷十·中宫部·妃嫔第二)

4.《汉武故事》曰:上所幸李夫人死,上甚思悼之。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帐,明烛,上居他帐中,遥望见李夫人,不得就视。(《汉书》曰:孝武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每为新声,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岂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帝太息曰:“善哉,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幸生一男,是为昌邑哀王。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怜愍,图画其形于甘泉宫。)(《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烛第十四)

5.《汉武故事》曰:卫子夫入宫,上曰:“吾昨夜梦子夫庭中生梓树数株,岂非天乎?”是日幸之,有娠。(《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八·木部七)

6.《汉武故事》曰: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取年十五已上、二十已下,满四十者出嫁。掖庭令总其籍,时有死出者隋补之,凡诸宫美人可有七八千。建章、未央、长乐三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三·居处部一)

7.《汉武故事》曰:又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以充之,率取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年满四十者出嫁。凡诸宫美人可七八千,帝从行郡国,载之後车,与上同辇者十六人,员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使粉白黛黑,侍衣轩者亦如之。(《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人事部二十一)

8.《汉武故事》曰:又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常从行国,载之後车。与上同辇者十六人,员数恒满。(《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四·车部三·辇)

9.《汉武故事》曰: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率取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凡诸宫美人,可有七八十,与上同辇者十六人,员数恒使满,皆自然美丽,不使粉白黛黑。(《艺文类聚》卷十八·人部二·美妇人)

10.《汉武帝故事》曰:上起明光宫,发燕赵美女二千人充之,建章未央长乐三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居处部二·宫)


C 东方朔与短人事七条

1.《汉武故事》曰: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此儿(一作子)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短人谓上曰:“王母使臣来告陛下求道之法,惟有清净,不宜躁扰。”复五年,与帝会言,终不见。(《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七·人事部十八·短绝域人)

2.《汉武故事》曰:武帝时,东郡献短人,长五寸,上疑是山精,常令在案行。东方朔问曰:“巨灵,汝何以叛?阿母健否?”(《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服用部十二·案)

3.《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帝呼东方朔。朔至,短人指朔谓上曰:“王母种三千年桃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七·果部四)

4.《汉武故事》曰:武帝时,东郡献短人,长五寸,上疑其山精,常令案上行,东方朔问曰:巨灵,汝何以叛,阿母健不。(《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服饰部上·案)

5.《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名巨灵。(《初学记》卷十九·人部下·短人第五)

6.《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帝呼东方朔。朔至,短人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岁一子。此子不良,已三过偷之矣。”后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自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着前,母曰:“用此何?”上曰:“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桃第三)

7.《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帝呼东方朔至。短人指朔谓曰:“王母东园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子已三偷之矣。”(《初学记》严陆宋本异文·果木部·桃第三)


D 西王母事十五条

1.《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而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来。”有一青鸟如乌,侍王母傍。(《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七月七日第九)

2.《汉武故事》曰:西王母感上区区之诚,暮必神降,上乃盛施帷帐,烧兜沬香,香闻数百里。(《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服饰部上·帐)

3.《汉武故事》曰:帝斋於寻真台,设紫罗荐。(《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服饰部上·荐席)

4.《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於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事具鸟部。(《艺文类聚》卷四·岁时中·七月七日)

5.《汉武帝故事》……又曰:王母遣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宫内,燃九华之灯。(《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七月七日)

6.《汉武故事》曰:西王母当降,上烧兜末香。兜末香,兜悄搡所献,如大{艹豆}。途门,香闻百里。关中常大疾疫,死者因生。(《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三·香部三·兜末香)

7.《汉武帝故事》……又曰:七月七日,上於承华殿斋,其日忽有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二青鸟如凤,夹侍王母旁也。(《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七月七日)

8. 《汉武帝故事》……又曰:七月七日,乃扫除宫掖之内,张?锦之帷,燃九光微灯。夜二唱後,西王母驾九色之斑龙上殿。(《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七月七日)

9.《汉武帝故事》……又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武帝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琼凤文之舄。(《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七月七日)

10.《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於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十二青鸟如乌,夹侍王母旁。又曰:钩弋夫人卒,上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七·羽族部十四)

11.(《汉武故事》曰:)後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自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着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叹曰:“此桃三千年一着子,非下土所植也!”後上杀诸道士妖妄者百馀人,西王母遣使谓上曰:“求仙信邪,欲见神人而杀戮,吾与帝绝矣!”又致三桃,曰:“食此,可得极寿。”(《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七·果部四)

12.《汉武故事》曰:西王母曰:“太上之药,有玉津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一·饮食部十九·浆)

13.《汉武帝故事》曰:西王母曰:“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七·饮食部十五·蜜)

14.《汉武故事》曰:西王母使者至,东方朔死。上问使者,对曰:“朔是木帝精,为岁星,下游人中以观天下,非陛下臣也。”(《太平御览》卷五·天部五·星上)

15.《汉武故事》曰:西王母降,东方朔於朱雀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无赖,久被斥逐,原心无恙,寻当得还。”(《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八·居处部十六·窗)


E 武帝建堂、台、帐事十条


1.《汉武故事》:有玉堂,去地十二丈。(《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堂第七)

2.《汉武故事》曰:玉堂去地十二丈,基阶皆用玉也。(《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部三·堂)

3.《汉武故事》曰:玉堂去地十二丈,基阶皆用玉。(《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六·居处部四)

4.《汉武故事》曰:武帝作玉堂,以玉璧薄椽头,铸为大鸟,黄金途,长五丈,栖屋上。(《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四·羽族部一·鸟)

5.《汉武故事》曰:上作柏梁台,悉以香柏,香闻数十里也。(《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香部一)

6.《汉武故事》曰:柏梁台高二十丈,悉以柏香闻数十里。(《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四·木部三)

7.《汉武故事》……又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服饰部上·帐)

8.《汉武故事》曰:甲帐居神,以白珠为帘箔,玳瑁柙之,象牙为篾。(《太平御览》卷七百·服用部二·帘)

9.《汉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九·服用部一·帐)

10.《汉武故事》曰:上杂错天下珍宝为帐,其次甲乙。(《太平御览》卷八百二·珍宝部一·宝)


F 武帝建神屋(堂、殿)事十六条

1.《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铸铜为柱,黄金涂之,赤玉为阶,椽亦以金,刻玳瑁为禽兽,以薄其上,椽首皆作龙首,衔铃,流苏悬之,铸铜如竹,以赤白石脂为泥,椒汁和之,以火齐薄其上,扇屏悉以白琉璃作之,光照洞彻,以白珠为帘薄,玳瑁压之,以象牙为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上自御之,前庭植玉树,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子皆空其中,如小铃,鎗鎗有声,甍摽作凤皇,轩翥若飞状。(《艺文类聚》卷六十一·居处部一·总载居处)

2.《汉武帝故事》:上起神屋,甍附作金凤,轩翥若飞,口衔流苏,长十馀丈。(《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七·居处部十五)

3.《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以金为椽,刻玳瑁为龙虎禽兽,以薄其上,状若隐起,椽首皆作龙形,龙首衔铃,流苏悬之。(《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八·居处部十六·椽)

4.《汉武故事》云:上起神屋,以铜为瓦。(《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八·居处部十六·瓦)

5.《汉武故事》……又曰:帝起神屋,有?母窗、珊瑚窗。(《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八·居处部十六·窗)

6.《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以白珠为帘,玳瑁为柙。(《太平御览》卷八百三·珍宝部二·珠下)

7.《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以珊瑚为枝,碧玉为叶华,子青赤,以珠玉为之。空其中,如小铃,枪枪有声也。(《太平御览》卷八百五·珍宝部四·玉下)

8.《汉武故事》曰:武帝好神仙,起伺神屋,扉悉以白琉璃作之,光照洞彻。又曰:汉成帝为赵飞燕造服汤殿,绿琉璃为户。(《太平御览》卷八百八·珍宝部七)

9.《汉武故事》曰:帝起神台,其上扉屏风悉以白琉璃作之,光治洞澈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一·服用部三·屏风)

10.《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缀以火齐。 (《说文》曰:火齐,玫瑰也。《韵集》曰:琉璃,火齐珠也。)(《太平御览》卷八百九·珍宝部八·火齐)

11.《汉武故事》曰:帝起神屋,基及户悉以碧石。(《太平御览》卷八百九·珍宝部八·碧)

12.《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九间,虽昆仑玄圃不之过也。(《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一·居处部九)

13.《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以白珠为帘箔,玳瑁柙之,象牙为篾。(《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帘第四)

14.汉武帝起九间神屋,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上自御之。 (《初学记》卷九·帝王部·总叙帝王)

15.《汉武故事》曰:武帝起神堂,前庭植玉树,葺珊瑚为枝。(《太平御览》卷八百七·珍宝部六·珊瑚)

16.《汉武故事》曰:武帝起神明殿,砌以文石,用布为瓦,而淳漆其外,四门并如之。(《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七·杂物部二·瓦)


G 其他建筑九条

1.《汉武帝故事》云,阙高二十丈。(会贞按:《御览》四百九十三引《汉武帝故事》同。又《封禅书》云,高二十馀丈。)(《水经注疏》卷十九·渭水下)

2.《汉武帝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有渐台,高三十丈。(守敬按:《初学记》二十四、《御览》四百九十三引《汉武帝故事》,并有高字。《初学记》作三十丈,《御览》作二十丈,乃讹三为二。又《封禅书》、《郊祀志》作高二十余丈,略同。渐台有二,一在建章宫北太液池中,一在未央宫西,郦氏此与後两载之,最分明。)(《水经注疏》卷十九·渭水下)

3.《汉武帝故事》曰:又起建章宫,为千门万户。其东凤阙高二十丈,其北太液池,池中渐台高二十丈。池中又为三山,以象蓬莱、方丈、瀛洲,削金石为鱼龙禽兽之属。其南有玉台,玉堂基与中央前殿等去地十二门,阶陛皆用玉璧。又作神明台,井?楼,高五十馀丈,皆悬阁辇道相属焉。其後又为酒池肉林,聚天下四方奇异鸟兽於其中,鸟兽能言能歌舞,或奇形异态,不可称载。傍别造华殿,四夷珍宝充之,琉璃珠玉、火浣布、切玉刀不可称数。巨象、大雀、狮子、骏马充塞苑厩。自古已来,所未见者必备。(《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三·人事部一百三十四·奢)

4.南有璧门(朱作壁门。赵云:壁当从玉作璧,下云璧,玉门也。守敬按:《初学记》引《汉武故事》作璧门。考《封禅书》、《郊祀志》并作璧门。《黄图》,建章宫之正门曰阊阖,亦曰璧门。)(《水经注疏》卷十九·渭水下)

5.《汉武故事》曰:渐台高三十丈,南有璧门三层。内殿阶陛,咸以玉为之;铸铜凤皇,高五丈,饰以黄金,栖屋止。(《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台第六)

6.银壁。见《汉武故事》。(《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墙壁第十一)

7.《汉武故事》曰:建章长乐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不由径路。 (《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宫第三)

8.鼎湖宫、宜春宫、谷口宫、望仙宫、通天宫,见《汉武故事》。(《初学记》卷二十四·居处部·宫第三)

9.《汉武帝故事》云:骊山汤,初始皇砌石起宇,至汉武又加修饰焉。(《辛氏三秦记》云:骊山汤,旧说,以三牲祭乃得入,可以去疾消病。俗云,秦始皇与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则生疮。始皇怖谢,神女为出温泉而洗除。后人因以为验。)(《水经注》云:渔阳郡北有温泉。)(《初学记》卷七·地部下·骊山汤第三)

H 武帝求仙事十四条

1.《汉武帝故事》曰:上作承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以取云表之露。(《初学记》卷二·天部下·露第五)

2.《汉武帝故事》曰:帝作金茎擎玉杯,以承?表之露,拟和玉屑,服之以求仙。又曰:作铜承露?,上有仙人掌以承露也。(《太平御览》卷十二·天部十二·露)

3.《汉武故事》……又曰:武帝作承露盘,仙人象擎玉杯,以取?表之露。(《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九·器物部四·杯)

4.《汉武故事》曰:栾大有方术,常于殿前树旌,数百人因令自相击庭中,去地十馀丈,观者大骇。(《释名》曰:折羽为旌。旌,精光也。绥有虞氏之旌也,注旄竿首,其形蕊蕊然也。绥夏后氏之旌也,其形襄也。白旆,殷旌也,以帛继?末也。?,陶也。其貌陶陶下垂也。)(《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兵部七十一·旌)

5.《汉武故事》曰:帝拜栾大为天道将军,使着羽衣,立白茅上,授玉印。大亦羽衣,立白茅上授印,示不臣也。(《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六·百卉部三·茅)

6.《汉武帝故事》云:帝斋七日,遣栾宾将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臣识此酒,请视之。”因即便饮,帝欲杀之。朔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若其有验,杀亦不死。”帝赦之。(《太平御览》卷四十九·地部十四)

7.《汉武故事》曰:公孙卿至东莱,云见一人长五丈,自称巨公,牵一黄犬、把一黄雀,欲谒天子,因忽不见。(《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七·人事部十八·长绝域人)

8.《汉武故事》曰:拜孙卿为郎,持节候神。自太室至于端愠,云见一人,长五丈,自称巨公,牵黄犬,持黄雀,欲谒天子,因忽不见。(《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二·羽族部九·黄雀)

9.《汉武故事》曰:公孙卿至端愠,云见一人,长五丈,自称巨公,牵一黄犬,把一黄雀,欲谒天子,因忽不见。(《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兽部十六·狗上)

10.《汉武故事》:上祠太一,祭常有光明照长安城,如月光。上以问东方朔:“此何神也?”朔曰:“杆司命之神,总鬼神者也。”上曰:“祠之,能令益寿乎?”对曰:“皇者寿命悬於天,司命无能为也。”(《太平御览》卷八百八十二·神鬼部二·神下)

11.《汉武帝故事》曰:上禅肃然,白云为盖。又曰:宣帝祠甘泉,紫云从西北来,散於殿前,事具祥瑞部。(《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云)

12.《汉武故事》曰:上幸梁父祠地主,其日山上有白?,又有呼万岁声,封禅之上肃然,白?为盖。(《释名》曰:?犹云云众盛也。)(《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八·?)

13.《汉武故事》曰:帝幸梁父祀地,山上有白云如盖。又曰:宣帝祀甘泉,有紫云从西北来,散於殿前。(《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二·休征部一·云)

14.《汉武故事》曰:上自封禅後,梦高祖坐明堂。群臣亦梦。於是,祠高祖於明堂。(《太平御览》卷三百九十九·人事部四十·应梦)


I 武帝微行柏谷事六条

1.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会贞按:《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李善《西征赋》注亦引之,是见馈逆旅妻,非亭长妻也。此别有所据。)(《水经注疏》卷四·河水四)

2.《元和志》,氵豆津在灵宝县西北三里。唐灵宝县即今县治。)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宝门,(守敬按:据前微行柏谷亭,见馈亭长妻,及此下感其妻云云,宝门当是柏谷亭长之名。)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尝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守敬按:此与《汉武故事》异。)今窦津是也。(《水经注疏》卷四·河水四)

3.《汉武故事》曰:上尝轻服为微行,至柏谷,夜投亭长不纳,乃宿于逆旗。(《史记》曰:始皇帝为微行,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初学记》卷九·帝王部·总叙帝王)

4.《汉武故事》曰:帝微行至于柏谷。已上陕州。(《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河南道第二)

5.《汉武故事》曰:上微时行至柏谷,舍於逆旅,逆旅翁骂之,因从乞浆,翁曰:正有溺,无浆也。(《艺文类聚》卷九·水部下·谿)

6.《汉武故事》曰:上微行,至于柏谷,宿於逆旅。(《太平御览》卷五十四·地部十九)


J 武帝杂事十一条

1.漳水又东北,迳壶关县故城西,……汉有壶关三老公乘兴(《厄林》曰,《汉书·戾太子传》作壶关三老茂。颜师古曰,荀悦《汉纪》作令狐茂,今《汉纪》无,而《白帖》引《上党郡记》曰,汉史称壶关三老令狐茂。然《汉武故事》曰,壶关三老郑茂上书,未知谁信?又《汉书·王尊传》,有湖三老公乘兴上书讼王尊治京兆功效。善长以茂为兴,大误。会贞按:《续汉志》长子,刘《注》引《上党记》曰,令狐徵君,隐城东山中,去郡六十里,即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讼戾太子者也。)(《水经注疏》卷十·浊漳水)

2.《汉武故事》曰: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神君亦惭。及去病疾笃,上命为祷神君。神君曰:“霍将军精气少,寿命不长。吾尝欲以太一精补之,可得延年,霍将军不晓此意,逐见断绝。今疾必死,非可救也。”去病竟薨。(《太平御览》卷七百三十九·疾病部二)

3.宛若(出《汉武故事》)

汉武帝起柏梁台以处神君。神君者,长陵女,嫁为人妻。生一男,数岁死。女悼痛之,岁中亦死。死而有灵,其姒宛若祠之。遂闻言:宛若为主,民人多往请福,说人家小事,颇有验。平原君亦事之,其后子孙尊显。以为神君力,益尊贵。武帝即位,太后迎于宫中祭之。闻其言,不见其人。至是神君求出,乃营柏梁台舍之。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神。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责神君曰:“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福。今欲为淫,此非神明也。”自绝不复往,神君亦惭。及去病疾笃,上令祷神君。神君曰:“霍将军精气少,命不长。吾尝欲以太一精补之,可得延年。霍将军不晓此意,乃见断绝。今不可救也。”去病竟卒。卫太子未败一年,神君乃去。东方朔娶宛若为小妻,生子三人,与朔俱死。(《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九十一·神一)

4.《汉武故事》曰:上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眉皓白,衣服不完。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矣?”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不遇也?”玑曰:“文帝好文,臣好武;景帝好老,臣又少,陛下好少,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上感其言,拜为会稽都尉。(《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三·人事部二十四·寿老)

5.《汉武故事》……又曰:上尝辇至郎署,见一人老郎,鬓眉皓白,姓颜名驷,江都人。上问:“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文帝时为郎。”上曰:“何其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四·车部三·辇)

6.《汉武帝故事》,汲黯谏上曰:陛下爱才乐士,求之无倦,比得一人,劳心苦神,未尽其用,辄已煞之,以有限之士,资无已之诛,陛下欲谁与为治乎。(《艺文类聚》卷二十四·人部八·谏)

7.《汉武帝故事》曰:上性严急,法令峻刻,汲黯谏曰:“陛下不爱才乐士,求之为倦,比得一人,心劳苦神,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资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欲与谁为治乎?”上笑喻之。黯曰:“愿陛下自今已後改之,无以臣愚不知理也。”(《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四·人事部九十五·谏诤四)

8.《汉武故事》曰:未央庭中设角抵戏。角者,六国所造也。秦并天下,兼而增广之。汉兴虽罢,然犹不都绝。至上,复采用之。并四夷之乐,杂以奇幻,有若鬼神。角抵者,使角力相抵触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五·工艺部十二·角抵)

9.《汉武故事》曰:未央庭中,设角抵戏,享外国,三百里内观,角抵者,使角力相触也,其云雨雷电,无异於真,画地为川,聚石成山,倏忽变化,无所不为。(《艺文类聚》卷四十一·乐部一·论乐)

10.《汉武故事》曰:上握兰园之金精,摘圆丘之紫柰。(《释名》曰:柰油,捣柰实也,和以途缯上,燥而发之,形似油也。柰脯,切柰曝乾之,如脯也。)(《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果部七)

11.《汉武故事》曰:上握兰园之金精,摘圆邱之紫柰。王子年《拾遗记》曰:昆仑山上有柰,冬生,子碧色。须玉井之水洗,方可食。(《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柰第二)


K 汉武灵异事六条

1.《汉武帝故事》曰:帝崩後,见形谓陵令薛平曰:吾虽失势,犹为汝君,奈保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自今以後可禁之。平顿首谢,因不见。推问陵旁,果有方石,可以为砺,吏卒常盗磨刀剑。霍光欲斩之。张安世曰:神道茫昧,不宜为法。乃止。(会贞按:《书钞》一百六十、《御览》八十八引《汉武故事》稍略。)(《水经注疏》卷十九·渭水下)


2.张宽(出《汉武故事》)

张宽字叔文,汉时为侍中,从祀于甘泉。至渭桥,有女子浴于渭水,乳长七尺。上怪其异,遣问之,女曰:“帝后第七车,知我所来。”时宽在第七车,对曰:“天星主祭祀者,斋戒不严,即女人星见。”(《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六十一·感应一)

3.《汉武故事》曰:宣帝立孝武庙于河东。告祠日,见一人骑马,马异于常马,持尺一札,赐将作函,文曰:“汝绩克成,赐汝金一斤。”因忽不见,札乃变为金一斤。(《太平御览》卷五百三十一·礼仪部十)

4.《汉武故事》曰:上崩後,有一人骑马,马异於常马,持一尺札赐将作大匠丞文,曰:“汝绩克成,赐汝金十斤。”因忽不见,札变为金,称之重十斤。(《太平御览》卷六百六·文部二十二·札)

5.《汉武故事》曰:上崩後,?县有一人於市货玉杯。吏欲捕之,因忽不见。县送其器,推问茂陵中物。霍光呼问,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九·器物部四·杯)

6.《汉武帝故事》曰:武帝葬茂陵,芳香之气异常,积于坟埏之间,如大雾。(《初学记》卷二·天部下·雾第六)



A 汉武帝故事一篇

《汉武故事》曰:汉景皇帝后妊身,梦日入其怀。景帝又梦见高祖谓己曰:“王美人生子,可名为彘。”及生男日,因名之焉。武帝生於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主抱著其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馀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於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定婚焉。
胶东王为皇太子时年七岁。上曰:“彘者,彻也。”因改曰“彻”。丞相周亚夫宴见,时太子在侧,亚夫失意,有怨色,太子视之不辍,亚夫於是起。帝曰:“尔何故视此人耶?”对曰:“此人可畏,必能作贼。”帝笑曰:“因此怏怏,非少主之臣也。”
廷尉上囚。防年继母陈杀父,因杀陈。依律,年杀母,大逆论,而帝疑之,诏问太子,太子对曰:“夫继母如母,明其不及母也,缘父之爱,故比之於母耳;今继母无状,手杀其父,则下手之日,母恩绝矣;宜与杀人者同,不宜大逆论。”帝从之。年弃市刑,议者称善。时太子年十四,帝益以奇之。
及即位,常晨往夜还,与霍去病等十馀人,皆轻服为微行,且以观戏市里,察民风俗。尝至莲勺,通道中行,行者皆奔避路。上怪之,使左右问之,云有持戟前呵者数十人。时微行率不过二十人,马七八匹,更步、更骑,衣如凡庶,不可别也。亦了无驺御,而百姓咸见之。
又尝至柏谷,夜投亭宿,亭长不内,乃宿於逆旅。逆旅翁谓上曰:“汝长大多力,当勤稼穑,何忽带剑众夜行此,不欲为盗,则淫耳。”上嘿然不应,因乞浆饮。翁答曰:“吾止有溺,无浆也。”有顷,还内。上使觇之,见翁方与少年十馀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安过客,妪归,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亦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夫及诸少年,皆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是日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千金,擢其夫为羽林郎。自是惩戒,弗复微行。
上少好学,招求天下遗书,上亲自省校,使庄助、司马相如等以类分别之。好词赋,每所行幸及奇兽异物,辄命相如等赋之。上亦自作诗赋数百篇,下笔即成。初不留时,相如造文迟,弥时而後成。上每叹其工妙,谓相如曰:“以吾之速,易子之迟。可乎!”相如曰:“於臣则可,未知陛下何如耳!”上大笑而不责也。
然性严急,不贷小过,刑杀法令,殊为峻刻。汲黯每谏曰:“陛下爱才乐士,求之无倦,比得人,劳苦神明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於陛下,欲与谁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喻之。行幸河汾,中流与群臣饮宴乃自作《秋风》辞,顾谓群臣曰:“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群臣进曰:“汉应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孙孙,万世不绝,陛下安得此亡国之言,过听於臣妾乎?”上曰:“吾醉言耳。然自古以来,不闻一姓遂长王天下者,但使失之,非吾父子可矣。”
行幸五祚宫,谓霍光曰:“朕去死矣,可立钩弋子,公善辅之。”三月丙寅,上昼卧不觉,颜色不异,而身冷无气。明日,色渐变,闭目,乃发哀告丧。未央前殿朝晡上祭,若有食之者。常所幸御,葬毕悉居茂陵园,上自婕妤以下二百馀人,上幸之如平生,而傍人不见也。光闻之,乃更出宫人,增为五百人,因此遂绝。
始元二年,吏告民盗用乘舆御物者,案其题,乃茂陵中明器也,民别买得,光疑葬日监官不谨,容致盗窃,乃收将作以下系长安狱考讯。居岁馀,邺县又有一人於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送其器推问,又茂陵中物也。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光於是默然,乃赦前所系者。
岁馀,上又见形,谓茂陵令薛平曰:“吾虽失世犹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上磨刀剑乎?”忽然不见。因推问,陵旁有方石,以为砺,吏卒常盗磨刀剑。甘泉宫恒自然有钟鼓声,候者时见从官卤簿似天子,自後转稀,至宣帝世乃绝。
宣帝即位,尊孝武庙,奏乐之日虚中有唱善者,告祠之日白鹄群飞集後庭。西河立庙,神光满殿中,状如月。东莱立庙,有大鸟迹,意路上,白龙夜见河东。立庙告祠之日,白虎衔肉置殿前。又有一人骑马,马异於常马,持捉一札,赐将作丞曰:“闻汝绩克成,赐汝金一斤。”因忽不见,札乃变为金,称之有一斤。广川告祠之明日,有钟磬音,房户皆开,夜有光,香气正闻二三里。宣帝亲祠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群鸟翔舞蔽天。宣帝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复招诸方士,冀得仙焉。(《太平御览》卷八十八·皇王部十三)

19:15 04-7-15肖毛编辑、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内传》章句类编


肖毛摘录、整理自电子版《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A 武帝迎见王母事八条

1.《汉武内传》曰:帝七月七日,扫除宫掖之内,设座大殿之上,以紫罗荐地,燔百和香,然九微灯,以待王母。(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罗第八)

2.《汉武内传》曰:帝以七月七日,扫除宫掖之内,设大床於殿上,以紫罗荐地,燔百和香,燃九微灯,以待西王母。(《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六·布帛部三·罗)

3.《汉武内传》曰:西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当暂来。”帝至日,扫除宫内,然九光之灯。(《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火部三·灯)

4.《汉武内传》曰:帝斋於寻贞台,紫罗荐地。臆齄更後西王母至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九·服用部十一·荐席)

5.《汉武帝内传》曰:七月七日,宫掖之内张?锦之帷,然九光之灯,候西王母至也。王母以紫锦为帷。(《太平御览》卷七百·服用部二·帷)

6.《汉武帝内传》曰:七月七日,乃扫除宫掖之内,张云锦之帷,燃九光微灯。夜二唱后,西王母驾五色之班龙上殿。 (《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七月七日第九)

7.《汉武帝内传》曰:帝登寻真之台,斋戒到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白?起,直来趣宫,须臾,闻?中箫鼓之声,复半食顷,西王母至,乘紫?之辇。临发,?气勃郁,尽为香气。(《释名》曰:?犹云云众盛也。《说文》曰:?,大泽之润气也。)(《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八·?)

8.又曰:《汉武帝内传》曰:帝登寻真之台斋,至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白?起,郁郁直来趋宫。有顷,西王母至,乘紫?之辇。(《太平御览》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七月七日)


B 王母装束六条

1.《汉武帝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武帝,戴太真晨缨之冠,履玄琼凤文之舄。(《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七月七日第九)

2.《汉武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履玄琼凤文之舄。(《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七·服章部十四·履)

3.《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履文凤之舄。(《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七·服章部十四·舄)

4.《汉武内传》曰:西王母?金刚灵玺。(《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二·仪式部三·玺)

5.《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带分景之剑,上元夫人带流黄择精之剑。(《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剑)

6.《汉武内传》曰:王母带分景之剑,上元夫人带流黄择精之剑。(《太平御览》卷三百四十四·兵部七十五·剑下)


C 王母仪仗歌舞事十一条

1.《汉武帝内传》曰:王母乘紫?之辇,又驾九色之班龙。(《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鳞介部二·龙下)

2.《汉武内传》曰:王母乘紫?之辇,又驾九色之斑龙。(《初学记》卷三十·鳞介部·龙第九)

3.《汉武内传》曰:内外谧寂,以候仙官到。夜二更之後,忽见西南如白云起,蓊郁直来,遥趋宫庭。须臾,王母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辉庭宇。(《太平御览》卷七百七十三·车部二·叙车下)

4.《汉武内传》曰:西王母降殿前,有五十大仙童执彩旄之节。(《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一·仪式部二·节)

5.《汉武内传》:西王母乘紫云之辇,履玄琼之舄,下辇上殿,呼帝共坐,命侍女许飞琼鼓云和之簧。(《初学记》卷十九·人部下·美妇人第二)

6.《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命侍女许飞琼鼓震云和之簧。(《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一·乐部十九·簧)

7.《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乘紫云之辇,履玄琼之舄,下辇上殿,呼帝共坐,命侍女许飞琼鼓云和之簧。(《太平御览》卷三百八十一·人事部二十二·美妇人下)

8.《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艺文类聚》卷四十四·乐部四·笙)

9.《汉武内传》曰:西王母降,命侍女安法婴歌《玄?曲》曰:“大象虽云寥,我把天地户。披?泛灵舆,悠忽适下土。泰真灵中唱,始知风尘苦。颐神三田中,约精六阙下。”上元夫人自弹?林之?敖,鸣弦骇洞,清音零朗。乃奏《步玄曲》,其辞曰:“黄陟真道腾,步玄登天霞。负笈造天关,借问太上家。忽遇紫微圃,真人列如麻。流星清飚起,?盖映朱葩,兰房辟林阙,碧室启琼沙,丹台结空构,晔晔生露华。谁言终有终,扶桑不为查。”王母命侍女田四非答歌,其辞曰:“晨登太霞宫,挹此玉水兰。夕入玄圃阙,采蕊掇琅?。濯足匏瓜河,织女立津盘。吐纳抱景?,味之当一餐。朝发漫汗府,暮宿钩陈垣。莫与世人说,行尸言此难。”(《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二·乐部十·歌三)

10.《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令侍女歌云:“仰上升绛庭,下游日窟阿。顾盼八落外,远指九空记。”(《太平御览》卷五十六·地部二十一·阿)

11.《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侍女服绀绫之袍。(《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六·布帛部三·绫)


D 王母的女伴上元夫人事十三条

1.《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谓西王母曰“阿琼”,有六甲之术,用之可以游景?之宫,登流霞之堂。(《太平御览》卷八·天部八·霞)

2.《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语武帝曰:“阿母令以琼笈妙蕴发紫台之文赐汝。”(《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一·服用部十三·笈)

3.《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戴九星灵芝夜光之冠。(《艺文类聚》卷六十七·衣冠部)

4.《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交带灵飞绶,上元夫人佩凤文临华绶。 (《初学记》卷二十六·器物部·绶第四)

5.《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戴九星灵芝夜光之冠,西王母戴太贞晨婴之冠。(《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四·服章部一·总叙冠)

6.《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戴九云夜光之冠,西王母戴太真晨婴之冠。(《初学记》卷二十六·器物部·冠第一)

7.《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降武帝,服赤霜袍,云采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得名。(《艺文类聚》卷六十七·袍)

8.《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降,武帝服赤霜之袍?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得名。(《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三·服章部十·袍)

9.《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带六出火玉之佩。(《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二·服章部九)

10.《汉武帝内传》曰:上元夫人带六出火玉之佩。(《初学记》卷二十六·器物部·佩第六)

11.《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命侍女安法婴,歌玄云曲,上元夫人自弹云林之瑟,乃歌步玄之曲曰:渌景清飚起,云盖映朱葩,兰房辟琳阙,碧室启琼沙。(《艺文类聚》卷四十三·乐部三·歌)

12.《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言:“西王母有六甲之术,用之可以游景?之宫,登流霞之堂。”(《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六·居处部四·堂)

13.《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言,西王母有六甲之术,用之可以游景云之宫,登流霞之堂。(《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居处部三·堂)


E 王母、武帝与吃喝事九条

1.《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帝宫,命侍女索桃。须臾以玉盘盛桃七枚,大如鸭卵,形圆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五枚与帝,自食二枚。(《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桃第三)

2.《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於帝宫,命侍女索桃。须臾,以玉盘盛桃七枚,大如鸡卵,形圆诗青,以呈王母。王母以五枚与帝,自食二枚。(《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七·果部四·桃)

3.《汉武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当下,为帝设玉门之枣。(《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五·果部二·枣)

4.《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玉盘盛桃。(《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八·器物部三·盘)

5. 《汉武内传》曰:太上之果,有玄光梨。(《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栗第六)

6.《汉武内传》曰:太上之药,有心掴梨。(《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九·果部六·梨)

7.《汉武内传》曰:西王母谓上元夫人曰:“共造朱炎山陵,食灵瓜,其味甚好,忆此未久已七千岁。”(《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瓜第十二)

8.《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有九丹金液金浆。(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金第一)

9.《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尝下,帝设蒲萄酒。(《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二·果部九·蒲萄)


H 王母与武帝谈好药十五条

1.《汉武内传》曰:王母谓武帝曰:“太上之药,乃有心掴黎角,风实?子,帝园王族,昌城王蕊,夜河天骨,崆峒灵瓜,四劫一实,冥陵 胆;仰掇扶桑之丹椹,俯彩长河之文藻,紫虬童子,九色凤脑,太真虹芝,天汉臣草,南宫大碧,西卿扶老,三梁龙华,生子大道,有得食之,後天而老。此太上之所服,非中山之所宝也。(《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四·药部一·药)

2.(《汉武内传》曰:)又,长洲一名青邱,仙草灵药,甘液玉英,靡所不有。(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玉第四)

3.《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仙家上药有玄霜、绛雪。《抱朴子》云:凝霜雪于神炉,采灵芝于嵩岳。(《初学记》卷二·天部下·霜第三)

4.《汉武帝内传》:仙家上药有玄霜、绛雪。(《初学记》卷二·天部下·雪第二)

5.《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云,仙之上药,有玄霜绛雪。(《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雪)

6.《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仙上药,有凤林鸣酢。(《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六·饮食部二十四·醯)

7.《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上药,有赤河绛璧。(《太平御览》卷八百六·珍宝部五·璧)

8.《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人上药,有流渊琼鱼。”(《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鳞介部十二·琼鱼)

9.《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云:“仙家之药,有白水灵蛤。”(《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二·鳞介部十四·蛤)

10.《汉武内传》曰:神仙上药,有扶桑丹椹。(《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三·果部十·椹)

11.《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之上药,有九色凤脑,次药有蒙山白凤之脯。”(《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五·羽族部二·凤)

12.《汉武内传》曰:仙芝上蕊,有大真虹芝。(《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六·药部三·芝下)

13.《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上仙之药,有碧海之狼菜。(《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六·菜茹部一·菜)

14.《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上药有玄都绮葱”。(《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七·菜茄部二·葱)

15.《汉武内传》曰:西王母谓上玄夫人曰:“后造朱炎山陵,食灵瓜,其味甚好。顾此未久,已七千岁矣。”又曰:仙之上药,有空同灵瓜,四劫一实也。(《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八·菜茄部三·瓜)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I 王母与武帝谈次药及其他十条

1.《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之次药,有灵丘仓鸾之血。”(《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羽族部三·鸾)

2.《汉武内传》曰:仙药之次者,有园紫柰。(《初学记》严陆宋本异文·果木部·柰第二)

3.《汉武帝内传》曰:仙药之次者,有圆邱紫柰。(《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柰第二)
4.《汉武内传》西王母曰:仙次,药有八阮赤韭。(《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六·菜茹部一·韭)

5.《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次药有太玄之酪。”(《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八·饮食部十六·酪酥)

6.《汉武内传》曰:药,松柏之膏,服之可延年。(《太平御览》卷九百五十三·木部二·松)

7.《汉武内传》曰:药有松柏之膏,服之可以延年。(《初学记》卷二十八·木部·柏第十四)

8.《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仙药,有昆丘神雀。(《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二·羽族部九·雀)

9.《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昌城玉女,夜山火玉。”(《太平御览》卷八百五·珍宝部四·玉下)

10.《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昌城玉蕊夜山火玉。(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玉第四)


J 王母与仙书事七条

1.《汉武内传》曰:帝见王母,有一卷书置以紫锦之囊。母曰:此五贞形图也。(《太平御览》卷七百四·服用部六·囊)

2.《汉武内传》曰:帝受西王母《真形经》,盛以黄金之几。又曰:西王母有丸丹,金液金浆。(《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一·珍宝部十·金下)

3.《汉武内传》曰:武帝见西王母巾箱中有一卷书,王母曰:“此《五岳贞形图》,昨青城诸仙就我求,今当付之。”(《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一·服用部十三·巾箱)

4.《汉武帝内传》曰:帝授西王母《五岳贞形经》,盛以黄金之几。(《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服用部十二·几)

5.《汉武帝内传》曰:武帝受西王母真形六甲灵飞十二事。帝盛以黄金几,封以白玉函,以珊瑚为床、紫锦为帷,安著柏梁台上。(《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床第五)

6.《汉武帝内传》曰:武帝授西王母贞形六甲?飞十二事,帝盛以黄金,封以白玉函,珊瑚为床,索锦为帷,安着柏梁台上。(《太平御览》卷七百六·服用部八·床)

7.《汉武内传》曰:帝见西王母巾器中有一卷小黄书,盛以紫锦之囊。帝问:“此书是仙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不?”王母出以示之:“此五岳之真形图也,文秘禁,岂汝秽质所宜佩?”王母即命女宋灵宾更取一图,以与武帝。灵宾探怀中得一卷,盛以云锦之囊。王母起立,手以付帝。(《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五·布帛部二·锦)


K 东方朔死事三条

1.《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使者至,东方朔死。上以问使者,对曰:“朔是木帝精,为岁星,下游人中,以观天下,非陛下之臣。”(《尔雅》曰:西陆昴星也。郭璞注:昴,西方之宿,别名旄头,是此也。)(《初学记》卷一·天部上·星第四)

2.《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东方朔为太山仙官,太仙使至方丈,助三天司命。朔但务山水游戏,擅弄雷电,激波扬风,风雨失时。”(《太平御览》卷十三·天部十三·电)

3.《汉武帝内传》曰:东方朔乘云飞去,仰望,大雾覆之,不知所在。(《艺文类聚》卷二·天部下·雾)


L 武帝求神事六条

1.《汉武帝内传》曰:武帝夜梦与李少君俱上嵩高山,上半道,有绣衣使者,乘龙持节,从云中下,言太一君召,觉,即告近臣曰:如朕梦,少君将舍朕去矣。(《艺文类聚》卷七·山部上·嵩高山)

2.《汉武内传》云:武帝夜梦与李少君俱上嵩山。半道,有绣衣使,乘龙持节,从云中下,言太一请少君。觉乃告近臣曰:“如朕梦,少君将舍朕而去。”(《初学记》卷五·地理上·嵩高山第七)

3.《汉武内传》曰:汉武帝夜梦与少君俱上嵩高山,半道有绣衣使者乘龙持节,从?中下,言太一请少君。觉告近臣曰:“如朕梦,少君将舍朕而去矣。”(《太平御览》卷三十九·地部四·嵩山)

4.《汉武帝内传》……又曰:渐台高三十丈,南有辟门三层,内殿阶陛咸以玉为之,铸铜凤凰高五丈,饰以黄金于楼屋上。(《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台下)

5.《汉武内传》曰:上起神屋,铸铜为柱,金涂,大五围。(《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七·居处部十五·柱)

6.《汉武内传》曰:上起神屋台,以铜为柱,黄金涂之。(《太平御览》卷八百一十三·珍宝部十二·铜)


M 武帝杂事八条

1.《汉武内传》曰:李少君谓武帝:溟海枣大如瓜,钟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初学记》卷二十八·果木部·李第一)

2.《汉武内传》曰:李少君谓武帝:“冥海之枣大如瓜,锺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太平御览》卷九百六十八·果部五·李)

3.《汉武帝内传》曰:削冰令正圆,举以向月,以艾於後,承其影,得火。(《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七·百卉部四·艾)

4.《汉武内传》曰:封君达,陇西人也。初,服黄连五十余年,入鸟鼠山,于山中服水百余年,还乡里,年如三十。常乘青牛,号青牛道士也。(《太平御览》卷四十·地部五·鸟鼠山)

5.《汉武帝内传》曰:钩弋夫人谓帝曰:“妻相运正应为陛下生一男,男年七岁,妾当死矣。今年必不得归,愿陛下自爱。”言终遂卒。既殡,尸香闻十馀里。因葬之?陵。帝甚哀悼,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空棺无尸,唯衣履存焉。乃起通灵台於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至宣帝时止矣。(《太平御览》卷一百七十八·居处部六·台下)

6.《汉武内传》曰:李夫人既死,帝思之。命工人作夫人形状,置於轻纱幕中,宛然如生。帝大悦。(《太平御览》卷七百·服用部二·幕)

7.《汉武内传》曰:有紫桂宫,太上丈人居之。(《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十四·道部十六)

8.《汉武内传》曰:鹦鹉食麻子。(《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五·百卉部二·麻)


N 武帝灵异事五条

1.《汉武内传》曰:帝先有玉板一枝杖,是西胡王所献,帝甚爱之。崩後,故以入椁。其年有人於扶风郡市中买得者,帝时左右侍人识之,以告有司,诘问,云:“见市中一人於巷卖之,责三十匹,即雇交直,实不识卖主姓名。”(《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八·资产部八·卖买)

2.《汉武内传》曰:帝先有玉箱杖,是西王母所献。帝甚爱之,崩後故以入椁。其年人有於扶风?市中买得者,帝时左右侍人识之。告有司,诘问云:“见市中有一人卖之,实不知卖杖主名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服用部十二·杖)

3.《汉武帝内传》曰:帝崩时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至延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山,彩药於岩室中,得此书,盛以金箱,卷後题日月,是武帝时河东太守张纯以箱及书奏上之。武帝时左右见之,涕泣曰:“此是帝崩时殡殓物。”宣帝怆然,以书付茂陵,安合如故。(《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一·服用部十三·箱)

4.《汉武内传》……又曰:武帝崩,遗诏以《杂道书》四十卷置棺中。到延康二年,河东工曹李及入上党抱犊出彩药,于岩窟中得此书,盛以金箱,其书後题臣姓名,记日月,是武帝时物也。河东太守张纯以箱及书奏献宣帝,宣帝示武帝时煮右侍臣,有典书中郎见书流涕,曰:“杆是帝崩时殡殓物也。”(《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四·药部一·药)

5.《汉武帝内传》曰:宣帝即位,尊孝武庙为世宗行所。巡狩郡国,皆立庙。告祠世宗庙,曰有白鹤集後庭。(《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羽族部三·鹤)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O 《太平广记》引《汉武内传》二篇


  1.汉武帝(出《汉武内传》)

汉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下,直入崇芳阁,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户牖。宫内嫔御,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灭,见赤龙盘回栋间。景帝召占者姚翁以问之。翁曰:“吉祥也,此阁必生(生原作主,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命世之人,攘夷狄而获嘉瑞,为刘宗盛主也。然亦大妖。”
景帝使王夫人移居崇芳阁,欲以顺姚翁之言也,乃改崇芳阁为猗兰殿。旬余,景帝梦神女捧日以授王夫人,夫人吞之,十四月而生武帝。景帝曰:“吾梦赤气化为赤龙,占者以为吉,可名之吉。”
至三岁,景帝抱于膝上,抚念之,知其心藏洞彻,试问儿乐为天子否。对曰:“由天不由儿。愿每日居宫垣,在陛下前戏弄,亦不敢逸豫,以失子道。”景帝闻而愕然,加敬而训之。他日复抱之几前,试问儿悦习何书,为朕言之。乃诵伏羲以来,群圣所录,阴阳诊候,及龙图龟策数万言。无一字遗落。至七岁,圣彻过人,景帝令改名彻。
及即位,好神仙之道,常祷祈名山大川五岳,以求神仙。元封元年。正月甲子,登嵩山,起道宫。帝斋七日,祠讫乃还。至四月戊辰,帝闲居承华殿,东方朔、董仲君。(君原作舒。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在侧。忽见一女子,著青衣,美丽非常,帝愕然问之,女对曰:“我墉宫玉女王子登也。向为王母所使,从昆仑山来。语帝曰:闻子轻四海之禄,寻道求生,降帝王之位,而屡祷山岳,勤哉有似可教者也。从今日清斋,不闲人事,至七月七日,王母暂来也。”
帝下席跪诺。言讫,玉女忽然不知所在。帝问东方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玄都。阿母昔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帝于是登延灵之台,盛斋存道;其四方之事权,委于冢宰焉。
到七月七日,乃修除宫掖,设坐大殿。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帏。燃九光之灯,列玉门之枣,酌蒲萄之醴,宫监(明抄本宫作躬)香果,为天宫之馔。帝乃盛服,立于陛下,敕端门之内,不得有妄窥者。内外寂谧,以候云驾。
到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迳趋宫庭,须臾转近,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县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皆长丈余,同执彩旄之节,佩金刚灵玺,戴天真之冠,咸住殿下。
王母唯挟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发,真美人也。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下车登床,帝跪拜问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丰珍上果,芳华百味;紫芝萎蕤,芬芳填樏;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于坐上酒觞数遍,王母乃命诸侍女王子登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石公子击昆庭之金,许飞琼鼓震灵之簧,婉凌华拊五灵之石,范成君击湘阴之磬,段安香作九天之钧。于是众声澈朗,灵音骇空。又命法婴歌玄灵之曲。
歌毕,王母曰:“夫欲修身,当营其气,《太仙真经》所谓行‘益、易之道’。‘益’者益精;‘易’者易形。能益能易,名上仙籍;不益不易,不离死厄。行益易者,谓常思‘灵宝’也。‘灵’者神也;‘宝’者精也。子但爱精握固,闭气吞液,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行之不倦,神精充溢。为之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成道,成道则为仙人。吐纳六气,口中甘香。欲食灵芝,存得其味,微息揖吞,从心所适。气者水也,无所不成,至柔之物,通至神精矣。此元始天王在丹房之中所说微言,今敕侍笈玉女李庆孙,书录之以相付。子善录而修焉。”
于是王母言语既毕,啸命灵官,使驾龙严车欲去。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乃止。王母乃遣侍女郭密香与上元夫人相问云:“王九光之母敬谢。比(比原作但,据明抄本、陈校本改)不相见,四千余年矣。天事劳我,致以愆面。刘彻好道,适来视之,见彻了了,似可成进。然形漫神秽,脑血淫漏,五脏不淳,关胃彭孛,骨无津液,脉浮反升,肉多精少,瞳子不夷,‘三尸’绞乱,玄白失时。虽当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吾久在人间,实为臭浊,然时复可游望,以写细念。庸(明抄本、陈校本庸作客)主对坐,悒悒不乐,夫人可暂来否?若能屈驾,当停相须。”
帝见侍女下殿,俄失所在。须臾郭侍女返,上元夫人又遣一侍女答问云:“阿环再拜。上问起居,远隔绛河,扰以官事,遂替颜色。‘近五千年,仰恋光润,情系无违。密香至,奉信承降尊于刘彻处。闻命之际,登当命驾,先被太帝君敕,使诣玄洲,校定天元。正尔暂住,如是当还,还便束带,愿暂少留’。”
帝因问王母:“不审上元何真也?”王母曰:“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明抄本万作方)玉女名箓者也。”俄而夫人至,亦闻云中箫鼓之声。既至,从官文武千余人,并是女子,年皆十八九许,形容明逸,多服青衣,光彩耀目,真灵官也。夫人年可二十余,天姿精耀,灵眸绝朗,服青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名字。头作三角髻,余发散垂至腰,戴九云夜光之冠,曳六出火玉之珮,垂凤文林华之绶,腰流黄挥精之剑。上殿向王母拜,王母坐而止之,呼同坐,北向。
夫人设厨,厨亦精珍,与王母所设者相似。王母敕帝曰:“此真元之母,尊贵之神,汝当起拜。帝拜问寒温,还坐。夫人笑曰:“五浊之人,耽酒荣利,嗜味淫色,固其常也。且彻以天子之贵,其乱目者倍于凡焉,而复于华丽之墟,拔嗜欲之根,愿无为之事,良有志矣。”王母曰:“所谓有心哉。”
夫人谓帝曰:“汝好道乎?闻数招方术,祭山岳,祠灵神,祷河川,亦为勤矣。勤而不获,实有由也。汝胎性暴,胎性淫,胎性奢,胎性酷,胎性贼,五者恒舍于荣卫之中,五脏之内,虽获良针,固难愈也。暴则使气奔而攻神,是故神扰而气竭;淫则使精漏而魄疲,是故精竭而魂消;奢则使真离而魄秽,是故命逝而灵失;酷则使丧仁而自攻,是故失仁而眼乱;贼则使心斗而口干,是故内战而外绝。此五事者,皆是截身之刀锯,刳命之斧斤矣,虽复志好长生,不能遣兹五难,亦何为损性而自劳乎。然由是得此小益,以自知往尔。若从今己,舍尔五性,反诸柔善,明务察下,慈务矜冤,惠务济贫,赈务施劳,念务存孤,惜务及爱身,恒为阴德。救济死厄,旦夕孜孜。不泄精液,于是闭诸淫。养汝神,放诸奢,从至俭,勤斋戒,节饮食,绝五谷,去膻腥,鸣天鼓,饮玉桨,荡华池,叩金梁。按而行之,当有异耳。今阿母迁天尊之重,下降于蟪蛄之窟。(明抄本、陈校本“窟”作“户屈”二字,“户”属上为句,“屈”属下为句)霄虚之灵,而诣狐鸟之俎,且阿母至诚,妙唱玄音,验其敬勖节度,明修所奉。比及百年,阿母必能致汝于玄都之墟,迎汝于昆阆之中,位以仙官,游于十方。信吾言矣,子励之哉;若不能尔,无所言矣。”
帝下席跪谢曰:“臣受性凶顽,生长乱浊,面墙不启,无由开达。然贪生畏死,奉灵敬神。今日受教,此乃天也。彻戢圣命以为身范,是小丑之臣,当获生活,唯垂哀护,愿赐上元。”(明抄本,陈校本“愿赐上元”作“赐其元元”)夫人使帝还坐。
王母谓夫人曰:“卿之为戒,言甚急切,更使未解之人,畏于志意。”夫人曰:“若其志道,将以身投饿虎,忘躯破灭,蹈火履水,固于一志,必无忧也;若其志道,则心凝真性。嫌惑之徒,不畏急言,急言之发,欲成其志耳。阿母既有念,必当赐以尸解之方耳。”王母曰:“此子勤心已久,而不遇良师,遂欲毁其正志,当疑天下必无仙人。是故我发阆宫,暂舍尘浊,既欲坚其仙志,又欲令向化不惑也。今日相见,令人念之。至于尸解下方,吾甚不惜。后三年,吾必欲赐以成丹半剂,石象散一具,与之则彻不得复停。当今匈奴未弥,边陲有事,何必令其仓卒舍天下之尊,而便入林岫?但当问笃向之志,必卒何如。(如字原缺,据明抄本、许本、黄本补)其回改,吾方数来。”
王母因拊帝背曰:“汝用上元夫人至言,必得长生,可不勖勉耶?”帝跪曰:“彻书之金简,以身模(模原作莫。据明抄本、陈校本改,黄本作佩。)之焉”。帝又见王母巾笈中有一卷书,盛以紫锦之囊。帝问:“此书是仙灵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图也,昨青城诸仙,就吾请求,今当过以付之。乃三天太上所出,文秘禁重,岂汝秽质所宜佩乎?今且与汝《灵光生经》,可以通神劝心也。”
帝下地叩头,固请不已。王母曰:“昔上皇清虚元年,三天太上道君,下观六合,瞻河海之长短,察丘山之高卑,立天柱而安于地理,植五岳而拟诸镇辅,贵昆陵以舍灵仙,尊蓬丘以馆真人,安水神于极阴之源,栖太帝于扶桑之墟。于是方丈之阜,为理命之室,沧浪海岛,养九老之堂。祖瀛玄炎,长元流(流下原有光字,据明抄本、陈校本删)生。凤麟聚窟,各为洲名,并在沧流大海玄津之中。水则碧黑俱流,波则震荡群精。诸仙玉女,聚居沧溟,其名难测,其实分明。乃因山源之规矩,睹河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高陇长,周旋逶迤,形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实之号。书形秘于玄台,而出为灵真之信,诸仙佩之,皆如传章;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群灵,尊奉亲近。汝虽不正,然数访仙泽,扣求不忘于道。欣子有心,今以相与。当深奉慎,如事君父。泄示凡夫,必祸及也。”
上元夫人语帝曰:“阿母今以琼笈妙韫,发紫台之文,赐汝八会之书。《五岳真形》,可谓至珍且贵,上帝之玄观矣。子自非受命合神,弗见此文矣。今虽得其真形,观其妙理,而无五帝六甲左右灵飞之符”、“太阴六丁通真逐灵玉女之箓”、“太阳六戊招神天光策精之书”、“左乙混沌东蒙之文”、“右庚素收摄杀之律”、“壬癸六遁隐地八术”、“丙丁入火九(九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抄本补)赤班符”、“六辛入金致黄水月华之法”、“六己石精金光藏景化形之方”、子午卯酉八禀十诀六灵咸(明抄本咸作威)仪”、“丑辰未戌地真素诀”、(明抄本素上有曲字,诀下有辞字)“长生紫书”、“三五顺行”、“寅申巳亥紫度炎光内视中方”、凡缺此十二事者,当何以召山灵,朝地神,摄总万精,驱策百鬼,束虎豹,役蛟龙乎?子所谓适知其一,未见其他也。”
帝下席叩头曰:“彻下土浊民,不识清真,今日闻道,是生命会遇。圣母今当赐以真形,修以度世。夫人云今告彻,应须五帝六甲六丁六符致灵之术’。既蒙启发,弘益无量,唯愿告诲,济臣饥渴,使已枯之木,蒙灵阳之润,焦炎之草,幸甘雨之溉,不敢多陈。”帝启叩不已。
王母又告夫人曰:“夫真形宝文,灵宫所贵,此子守求不已,誓以必得,故亏科禁,特以与之。然‘五帝六甲’,通真招神,此术眇邈,必须清洁至诚,殆非流浊所宜施行。吾今既赐彻以真形,夫人当授之以致灵之途矣。吾尝忆与夫人共登玄陇朔野,及曜真之山。视王子童、王子立就吾求请太上隐书。吾以三元秘言,不可传泄于中仙。夫人时亦有言,见助于子童之言志矣,(明抄本言志矣作至以,《云笈七签》卷七九作至矣,拟当从七签作至矣为是)吾既难违来意,不独执惜。至于今日之事,有以相似。后造朱火丹陵,食灵瓜,味甚好,忆此未久,而已七千岁矣,夫人既以告彻篇目十二事毕,必当匠而成之,缘何令人主稽首请乞,叩头流血耶?”
上元夫人曰:“阿环不苟惜,向不持来耳。此是太虚群丈真人赤童所出,传之既自有男女之限禁;又宜授得道者,恐彻下才,未应得此耳。”王母色不平,乃曰:“天禁漏泄,犯违明科,传必其人,授必知真者。夫人何向下才而说其灵飞之篇目乎?妄说则泄,泄而不传,是炫天道,此禁岂轻于传耶?别敕三官司直,推夫人之轻泄也。吾之《五岳真形》太宝,乃太上天皇所出,其文宝妙而为天仙之信,岂复应下授于刘彻耶?直以彻孜孜之心,数请川岳,勤修斋戒,以求神仙之应,志在度世,不遭明师,故吾等有以下眄之耳。至于教仙之术,不复限惜而弗传。夫人且有致灵之方,能独执之乎?吾今所以授彻真形文者,非谓其必能得道,欲使其精诚有验求仙之不惑,可以诱进向化之徒;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间有此灵真之事,足以却不信之狂夫耳,吾意在此也。此子性气淫暴,服精不纯,何能得成真仙,浮空参差十方乎?勤而行之,适可度于不死耳。明科所云:非长生难,闻道难也;非闻道难(非闻道难四字原缺,据明抄本、陈校本补)行之难;非行之难也,终之难。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也。何足隐之耶?”
夫人谢曰:“谨受命矣。但环(环下原有倒字,据明抄本、陈校本删)昔蒙倒景君、无常先生二君,传灵飞之约,以四千年一传,女授女,不授男,太上科禁,已表于昭生之符矣。环受书以来,并贤大女即抱兰,凡传六十八女子,固不可授男也。伏见扶广山青真小童,受《六甲灵飞》于太甲中元,凡十二事,与环所授者同。青真是环入火弟子,所受《六甲》,未闻别授于人。彼男官也,今止敕取之,将以授彻也。先所以告篇目者,意是悯其有心,将欲坚其专气,令且广求。他日与之,亦欲以男授男,承科而行。使勤而方获,令知天真之珍贵耳。非徒苟执,炫泄天道,阿环主臣,愿不罪焉。阿母《真形》之贵,悯于勤志,亦已授之,可谓大不宜矣。”
王母笑曰:“亦可恕乎?”上元夫人即命侍女纪离容,径到扶广山,敕青真小童,出“六甲左右灵飞致神之方”十二事,当以授刘彻也。须臾侍女还,捧五色玉笈,凤文之蕴。以出六甲之文曰:
“弟子何昌言:向奉使绛河,摄南真七元君检校群龙猛兽之数,事毕授教。承阿母相邀(邀字原缺,据明抄本、陈校本补)诣刘彻家,不意天灵玉尊,乃复下降于臭浊中也,不审起居比来何如?侍女纪离容至云:尊母欲得“金书秘字六甲灵飞左右策精”之文十二事,欲授刘彻。辄封一通付信,曰彻虽有心,实非仙才,讵宜以此传泄于行尸乎?昌近在帝处,见有上言者甚众,云山鬼哭于丛林,孤魂号于绝域;兴师旅而族有功,忘赏劳而刑士卒;纵横白骨,烦扰黔首,淫酷自恣。罪己彰于太上,怨已见于天气,嚣言互闻,必不得度世也。奉尊见敕,不敢违耳。”
王母叹曰:言此子者诚多,然帝亦不必推也。夫好道慕仙者,精诚志念:斋戒思愆,辄除过一月;克己反善,奉敬真神,存真守一,行此一月,辄除过一年。彻念道累年,斋亦勤矣,累祷名山、愿求度脱,校计功过,殆已相掩。但今以去,勤修至诚,奉上元夫人之言,不宜复奢淫暴虐,使万兆劳残,冤魂穷鬼,有被掘之诉,流血之尸,忘功赏之辞耳。”
夫人乃下席起立,手执八色玉笈凤文之蕴,仰帝而祝曰:“九天浩洞,太上耀灵。神照玄寂,清虚朗明。登虚者妙,守气者生。至念道臻,寂感真诚。役神形辱,安精年荣。授彻灵飞,及此六丁。左右招神,天光策精。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我传有四万之纪,授彻传在四十之龄。违犯泄漏,祸必族倾。反是天真,必沉幽冥。尔其慎祸,敢告刘生。尔师主是真青童小君,太上中黄道君之师真,(明抄本师真作司直)元始十天王入室弟子也。姓延陵名阳,字庇华,形有婴孩之貌,故仙宫以青真小童为号。其为器也,玉朗洞照。圣周万变,玄镜幽览。才为真俊,游于扶广。权此始运,馆于玄圃。治仙职分,子在师居,从尔所愿。不存所授,命必倾沦!”
言毕,夫人一一手指所施用节度,以示帝焉。凡十二事都毕,又告帝曰:“夫五帝者,方面之天精,六甲六位之通灵,佩而尊之,可致长生。此书上帝封于玄景之台,子其宝秘焉。”
王母曰:“此三天太上之所撰,藏于紫陵之台,隐以灵坛之房,封以华琳之函,韫以兰茧之帛,约以紫罗之素,印以太帝之玺。受之者,四十年传一人;无其人,八十年可顿授二人。得道者四百年一传,得仙者四千年一传。得真者四万年一传,升太上者四十万年一传。非其人谓之泄天道;得其人不传,是谓蔽天宝;非限妄传,是谓轻天老;受而不敬,是谓慢天藻。泄、蔽、轻、慢四者,取死之刀斧,延祸之车乘也。泄者身死于道路,受上刑而骸裂;蔽者盲聋于来世,命凋枉而卒殁;轻者钟祸于父母,诣玄都而考罚;慢则暴终而堕恶道,弃疾于后世。此皆道之科禁,故以相戒,不可不慎也。”
王母因授以《五岳真形图》,帝拜受俱毕。夫人自弹云林之璈,歌步玄之曲。王母命侍女田(田原作曰,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四非,答歌。歌毕,乃告帝从者姓名,及冠带执佩物名,所以得知而纪焉。至明旦,王母与上元夫人同乘而去,人马龙虎,导从音乐如初,而时云彩郁勃,尽为香气,极望西南,良久乃绝。帝既见王母及上元夫人,乃信天下有神仙之事。
其后帝以王母所授《五真图》、《灵光经》,及上元夫人所授《六甲灵飞》十二事,自撰集为一卷,及诸经图,皆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数自斋洁朝拜,烧香洒扫,然后乃执省焉。
帝自受法,出入六年,意旨清畅,高韵自许,为神真见降,必当度世。恃此不修至德,更兴起台馆,劳弊万民,坑降杀服,远征夷秋,路盈怒叹,流血膏城,每事不从。
至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天火烧柏梁台,《真形图》、《灵飞经》、录十二事《灵光经》,及自撰所受,凡十四卷,并函并失。王母当知武帝既不从训,故火灾耳。
其后东方朔一旦乘龙飞去。同时众人,见从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雾覆之,不知所适。至元狩二年二月,帝病,行周至西,憩五柞宫。丁卯,帝崩,入殡未央宫前殿;三月,葬茂陵。
是夕,帝棺自动,而有声闻宫外,如此数遍,又有芳香异常。陵毕,坟埏间大雾,门柱坏,雾经一月许日。
帝塚中先有一玉箱,一玉杖,此是西胡康渠王所献,帝甚爱之,故入梓宫中。其后四年,有人于扶风市中买得此二物。帝时左右侍人,有识此物,是先帝所珍玩者,因认以告。有司诘之,买者乃商人也,从关外来,宿鄽市。其日,见一人于北车巷中,卖此二物,青布三十匹,钱九万,即售交(原作之,据明抄本、陈校本改)度,实不知卖箱杖主姓名,事实如此。有司以闻,商人放还,诏以二物付太庙。
又帝崩时,遗诏以杂经三十余卷,常读玩之,使随身敛。到元(元原误建,据纬略引校改)康二年,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岩室中得此经,盛以金箱,卷后题东观臣姓名,记月日,武帝时也。河东太守张纯,以经箱奏进。帝问武帝时左右侍臣,有典书中郎冉登,见经及箱,流涕对曰:“此孝武皇帝殡殓时物也,臣当时以著梓宫中,不知何缘得出?”宣帝大怆然惊愕,以经付孝武帝庙中。
按《九都龙真经》云:得仙之下者,皆先死,过太阴中炼尸骸,度地户,然后乃得尸解去耳。且先敛经杖,乃忽显出,货于市中,经见山室,自非神变幽妙,孰能如此者乎?(《太平广记》卷第三·神仙三)


2.上元夫人(出《汉武内传》)

上元夫人,道君弟子也。亦玄古以来得道,总统真籍,亚于龟台金母。新降之处多使侍女相闻,己为宾侣焉。汉孝武皇帝好神仙之道,祷醮名山,以求灵应。
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日夜,二唱之后,西王母降于汉宫。帝迎拜稽首,侍立久之。王母呼帝令坐,食(食字原阙。据明钞本、许刻本补。)以天厨,筵宴粗悉,命驾将去。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复坐。乃命侍女郭密香,邀夫人同宴于汉宫。语在汉武帝传中。
其后汉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咸阳茅盈字叔申,受黄金九锡之命,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是时五帝君授册既毕,各升天而去。
茅君之师乃总真王君,西灵王母与夫人,降于句曲之山金坛之陵华阳天宫,以宴茅君焉。时茅君中君名固,字季佛,小君名衷,字思和,王母王君授以灵诀,亦受锡命紫素之册,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亦侍贞会。
王君告二君曰:“夫人乃三天真皇之母,上元之高尊。统领十方玉女之籍,汝可自陈。”二君下席再拜,求乞长生之要。夫人悯其勤志,命侍女宋辟非出紫锦之囊,开绿金之笈,以《三元流珠经》、《丹景道精经》、《隐地八术经》、《太极缘景经》凡四部,以授二君。
王母复敕侍女李方明,出丹瑶之函,披云殊之笈,出《玉佩金瑞(明钞本作珰)经》、《太霄隐书经》、《洞飞二景内书》,传司命君。各授书毕,王母与夫人告去,千乘万骑,升还太空矣。(《太平广记》卷第五十六·女仙一)

20:55 04-7-15肖毛编辑、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补遗

我原来的电子版类聚只有70回,今天找到后30回,把里面 有关资料又挑了一遍。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除宫内,燃九光之灯。(《艺文类聚》卷八十·火部·灯)

《汉武内传》曰:七月七日,西王母当下,帝设玉门之枣。(《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枣)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常下,帝设蒲萄酒。(《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蒲萄)

《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侍女,服绀绫之?。(《艺文类聚》卷八十五·百?部、布帛部·绫)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帝宫,命侍女索桃,须臾,以玉盘盛桃七枚,大如鸭卵,形圆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枚与帝,自食三枚矣。(《艺文类聚》卷七十三·杂器物部·盘)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谓武帝曰:其太上之药,乃有风实云子,玉津金浆,冥陵 胆,炎山夜日,东掇扶桑之丹椹,俯采长河之文藻,大真红芝,九色凤脑,有得食之,後天而老,此太上之所服,非众仙之所宝也,次药有班龙黑胎,阆风石髓,蒙山白凤之?,灵丘苍鸾之血,有得服之,後天而逝,此天帝之所服,非下仙之所逮也,其次药有丸丹金液,紫华红芝,五云之浆,玄霜绛雪,若得食之,白日升天,此飞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见,其下药有松柏之膏,山术[○按本部术篇引,吴氏本草术一名山姜,此术字疑衍。]姜沉精,菊草泽写,苟杞茯苓,菖蒲麦门冬,巨胜黄精,草类烦多,若有数千,子得服之,可以延年。(《艺文类聚》卷八十一·药香草部上·药)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仙上药,有空同灵瓜。又曰:西王母谓上元夫人曰:後造火朱[○内传作朱火。]山陵,食灵瓜,其味甚好,忆此味久,已七千岁矣。(《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武[○《太平御览》九百七十八作《汉武内传》。]仙山[○御览作之。]上药,有云[○御览作空同二字。]灵瓜,四劫不实。(《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瓜)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之上药,有九色凤颈,次药有蒙山白凤之肉。(《艺文类聚》卷九十·鸟部上·凤)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之上药,有碧海之琅菜。(《艺文类聚》卷八十二·草部下·菜)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人上药,有玄都绮葱。(《艺文类聚》卷八十二·草部下·荠)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之仙上药,有大真红芝草。(《艺文类聚》卷九十八·祥瑞部上·木芝)

《汉武内传》曰:太上之药,果有玄光梨。(《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梨)

武[○本条《太平御览》九百七十三作《汉武内传》,此有脱文。]药有扶桑丹椹。(《艺文类聚》卷八十七·果部下·椹)

《汉武内传》:仙药之次者,有圆丘紫柰。(《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柰)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仙次药,有太玄之酪。(《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酪苏)

《汉武内传》,西王母神仙次药,有灵丛艾。(《艺文类聚》卷八十二·草部下·艾)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神仙次药,有灵丘苍鸾。(《艺文类聚》卷九十·鸟部上·鸾)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次药,有昆丘神雀。(《艺文类聚》卷九十二·鸟部下·雀)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药次有白水灵蛤。(《艺文类聚》卷九十七·鳞介部下、虫豸部·蛤)

《汉武内传》,药有松柏之膏,服之可延年。(《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

《汉武内传》曰:帝见西王母巾器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锦之囊。(《艺文类聚》卷八十五·百?部、布帛部·锦)

《汉武内传》曰:李少君,字云翼,齐国临淄人,好道,入泰山采药,修绝全身之术,遇安期生,少君疾困,叩头乞活,安期以神楼散一匕与服之,即愈,乃以方干上,言臣能凝 成白银,飞丹沙成黄金,金成服之,白日升天,身生朱阳之翼,艳备员光之异,竦则凌天,伏入无间,控飞龙而八遐遍,乘白鸿而九陔周,冥海之枣大如瓜,锺山之李大如瓶,臣以食之,遂生奇光,师安期授臣口诀,是以保万物之可成也,於是上甚尊敬,为立屋第。(《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上·仙道)

《汉武内传》曰:封君达,少好道,入鸟鼠山,百馀年还乡里,常乘青牛,故谓为青牛道士。(《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中·牛)


《汉武故事》曰:帝年数岁,长公主遍指侍者曰:与子作妇,好否,皆不用,後指陈后,帝曰: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艺文类聚》卷八十三·宝玉部上·金)

《汉武故事》曰:东郡献短人,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岁一为子,此儿不良也,已三过偷之矣,後西王母下,出桃七枚,母因啖二,以五枚与帝,帝留核著前,母问曰:用此何,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桃)

《汉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於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青鸟)

《汉武故事》曰:上起神屋,前庭植玉树,以珊瑚为枝,碧玉为叶,华子青赤,以珠玉为之,空其中如小铃,钅仓钅仓有声。(《艺文类聚》卷八十三·宝玉部上·玉)

《汉武故事》曰:帝起神屋堂,以白玉为帘,玳瑁为押。(《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宝玉部下·珠)

《汉武故事》曰:柏梁台高二十丈,悉以柏,香闻数十里。(《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柏)

甘泉宫南,有昆明,中有灵波殿,皆以桂为柱,风来自香,[○明本本条作《汉武故事》,按今见三辅黄图。](《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下·桂)

《汉武故事》曰:承甘露盘,仙人掌擎玉杯,为取云表之露。(《艺文类聚》卷九十八·祥瑞部上·甘露)

《汉武故事》曰:公孙卿至东莱,云见一人,长五丈,牵一黄犬,把一黄雀,欲谒天子,因忽不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兽部中·狗)

《汉武帝故事》曰:上幸梁父,祠地主,上亲拜庶羞,以远方奇禽异兽,及白雉白乌之属,其日山上有白云。又呼万岁者。(《艺文类聚》卷九十·鸟部上·雉)

《汉武故事》曰:上幸梁父,祠地,上亲拜,用乐焉,其日上有白云。又有呼万岁者,禅肃然,白云为盖。(《艺文类聚》卷九十八·祥瑞部上·庆云)

《汉武故事》曰:上巡狩,过河闻,[○按当作间。]见青紫气,自地属天,望气者以为其下有奇女,必天子之祥,求之,见一女子在空馆中,姿貌殊绝,两手皆拳,上令开其手,数百人擘莫能开,上自披,手即申,由是得幸,为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解黄帝素女之术,大有宠,有身,十四月,产昭帝,上曰:尧十四月而生,钩弋亦然,乃命其门曰尧母门。(《艺文类聚》卷七十八·灵异部上·仙道)

《汉武故事》……又曰:钩弋夫人卒,上为起通灵台,常有一青鸟集台上。(《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青鸟)

卫子夫入宫,岁馀不得见,涕泣请出,曰:吾昨梦子夫中庭生梓树,出非至告乎,[○本条《太平御览》九百五十八作《汉武故事》,出非至告乎作岂非天乎。](《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下·梓)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补遗二

《文选》李善注征引《汉武故事》及《汉武内传》


《汉武故事》曰:以香柏为之,香闻数十里。(《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张平子《西京赋》:柏梁既灾,越巫陈方。建章是经,用厌火祥。)

《汉武故事》曰:帝以七月七日旦生於猗兰殿。(《文选》卷五十八·哀下、碑文上·颜延年《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兰殿长阴,椒涂弛卫。呜呼哀哉!)

《汉武帝故事》曰:帝即位,为微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馀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文选》卷十·赋戊·纪行下·潘安仁《西征赋》:长傲宾於柏谷,妻覩貌而献餐;畴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缪官?)

《汉武故事》曰:卫子夫得幸。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文选》卷十·赋戊·纪行下·潘安仁《西征赋》:卫 发以光鉴,赵轻体之纤丽。)

《汉武故事》曰: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ζ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
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於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张平子《思玄赋》:尉 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


《汉武内传》王母侍者歌曰:遂乘万龙椿,驰骋眄九野。(《文选》卷二十一·诗乙·郭景纯《游仙诗七首》: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汉武内传》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慢神秽,虽当语之以至道,殆恐非仙才也。(《文选》卷二十一·诗乙·郭景纯《游仙诗七首》: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汉武内传》曰:帝好长生之道。 (《文选》卷二十二·诗乙·沈休文《游沈道士馆一首》:宁为心好道,直由意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17: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原文网址:http://www.ywsl.com/bbs/bbsshow.aspx?id=8635
感谢整理者的辛勤劳动。
发表于 2007-9-3 17: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七月七日”出现得很频繁呀。
发表于 2007-9-3 1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匪兵眼尖!匪兵天生都是千里眼、順風耳、飛毛腿。
我也一直納悶,這西王母和漢武帝跟七月七有何干系?那本來是人家牛郎會織女的日子嘛。
那位知道,告訴我。
发表于 2007-9-3 18: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太平御览》等类书征引《汉武帝故事》章句类编

据此,我猜测:

织女的原型是西王母,
牛郎的原型是汉武帝。

神话学的论文就是这么想出来的吧?
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23: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