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45|回复: 0

人民日报:月色最明夜,人心共赏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5 00: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月色最明夜,人心共赏时

黄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副教授
王娟,北京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教授

主持人:杨凯

   主持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空气中都弥漫着月饼的香味,今天我们请来几位民俗学方面的教授,就着月饼的香味,聊一聊中秋节。请黄老师先说说。

   黄涛:中秋节是传承至今的我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它有以团圆安定、天人合一、欢庆丰收为中心内涵的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并有着以数量众多、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为文化根基的浪漫艺术氛围,其节庆传统深受国人看重与珍爱。中秋节文化在历史上还流传到周边的东亚国家,至今在朝鲜半岛、越南、新加坡等地还很兴盛,比如新加坡的中秋节,前后要热闹一个月左右。
   在我们的节日生活中,过某个节吃的顿数(指节令特色饮食)多,这个节就是过的隆重;吃的顿数少,吃的简单,这个节就是小节。中秋节要过一天,吃三顿过节的饭,而且提前好些天就开始买月饼、准备过节食品。所以单从吃的方面说,中秋节就是个大节。
除了月饼,还有许多其他中秋美食。各个地方的人们拿出当地的节令食物,形成各地不同的中秋食俗。比如山东的中秋节这一天,三顿饭都要吃好的。济南早晨吃米饭,中午水饺;胶东中午蒸饽饽、包子;即墨吃麦箭,这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做法是:先用白面摊成煎饼,上面加肉馅或素馅,再用秫秸把加馅的煎饼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再蘸调料,味道很是鲜美;山东诸城在这天则吃芋头、地瓜、花生、萝卜和雏鸡等,叫做“尝鲜”。其他有代表性的食俗有月下豪饮、喝玩月羹、尝新粮、用桂花,吃时令瓜果、莼菜、鲈鱼、芋艿(芋头)、柚子、烤肉、鸭子、螃蟹、田螺等。人们还可以发明新的吃俗,如台湾1990年代后兴起的在野外聚会赏月时吃烤肉的食俗就很有活力。

   萧放:除了美味可口,节日食品还有着重要文化象征与寓意。中秋是秋季大节,是丰收之后的庆祝日,它是古代秋尝习俗的孑遗。所以中秋节应节的节令食品大多有酬谢与祈求丰收与生殖的意味。
   我记得2005年去周庄过中秋,我们在欣赏昆剧演出时,主人给我们端上的是小月饼、雪藕、红菱角、新板栗、小芋头等节令食品,这些以前都是中秋供奉月神的供品,先祭神,然后人来享用。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从而实现对亲族关系的再确认。中秋月饼有具体的吃法,一般民间切月饼都要均匀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数平分,每人都享受到月饼的一块,象征家庭成员是团圆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征他也参加了家庭团聚,这块月饼留待除夕他回来享用。这种以饮食团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习惯。

   主持人:真没想到,中秋节令食品还有这么多说道。那么,这个节日究竟起源于何时呢?

     黄涛:从本质上说,中秋节是个关于月亮的节日。它的所有习俗几乎都和月亮有关:赏月、吃月饼,月下游戏、交往,讲与月亮有关的故事,等等。就连现在中秋节最受重视的亲友团圆习俗也跟月亮有关:家庭团圆本由月圆而引发。
    但是,中秋节并不是直接起源于月亮崇拜、月亮神话,也不是直接起源于仲秋祭祀,这些习俗在周代以前就产生了,而中秋节在唐代以前的记载中还没有出现。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全面记载当时社会习俗的书,其中就没有提到中秋节。中秋节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而唐代出现中秋节的原因是唐人对于月亮的爱好和中秋赏月的风行。唐朝初年主要是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及其家庭开始风行在八月十五日月夜,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赏月、赋诗、饮酒、聊天等,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唐朝的中秋节习俗和后来的中秋节有比较大的差异,那就是唐朝中秋以赏月为中心。宋代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唐代赏月宴饮习俗的延续。宋代文献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不仅明确列出了“中秋”这一节日,而且记述了当时人们欢庆中秋节的隆重热闹的景象。据史料,宋代朝廷给公职人员一天的假期。这些记载说明宋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一个大节。
    元代中秋节是宋代中秋习俗的持续。而且自皇帝以下的蒙古族统治者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传统习俗,元代皇宫内也隆重地过中秋节。到了明朝,中秋节的习俗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还是围绕月亮来进行各种节庆活动,但是整个节俗的内容有显著的调整、变动。
王娟:我跟黄老师看法不大一样,在当代中国,中秋节应该是春节以外最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但是,唐宋以前,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关中秋节的文字记录。刚才也提到,《荆楚岁时记》中,就没有“中秋节”的记载。而其他节日,例如春节、清明、端午、乞巧、中元、重阳、腊八等则频频见于各种典籍。而且从这些典籍的记载中看,这些节日的结构形态完整,内容丰富,主题明确,都属于形成较早,且发展相当成熟的民间传统节日。
    那么中秋节始于何时呢?学者们大都认为,中秋节与中国古老的祭月仪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祭月是自古就有的。所以,中秋节似乎也可以被上推到遥远的古代。但是,祭祀日月的仪式历来都是皇家的礼制,民间则鲜见此类的仪式。从古代典籍中,我们也一直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所以,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推测。
   明清以后,各种典籍和地方志在“岁时民俗”的篇章中对中秋节或者没有任何记载,或者有记载,也非常简单,大都只是“馈糕饼瓜果,赏月,会宴,饮酒达旦”等。我们可以说,一直到清朝末年,中秋节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中国只有一部分地区的人过中秋节。
民国时期,中秋曾一度被确立为全国法定休息日,而且更名为“秋节”。至于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定“中秋节”为法定的休息日,而且还要改名为“秋节”,更名的原因是否是为了呼应“春节”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很少有人对此作过研究。中秋节成为一个节日,应该是在近代。

  萧放:我觉得中秋节形成既不会早到唐代,也不会迟到近代。中秋节的部分要素在唐以前就出现了,唐朝主要是一种文人的赏月活动,没有成为社会性节日;中秋节日成为家庭性民俗节日是在宋代,宋代中秋还有假日;明清时期中秋已经是社会大节,标志性节令食品月饼就出现在明代,一到中秋节各家就相互馈送月饼,家人共享月饼,称为“共享团圆”;到清代,中秋已经与大年、端午一道成为三大节日。当然,中秋在近代以后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主持人:既然中秋节跟月亮关系密切,是不是还有祭月、拜月等习俗活动?

  王娟:“祭月”是中秋节最主要的祭祀活动之一。
中秋之夜,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要在院子里朝向月光的地方搭一张供桌,供桌的前面挂着“月宫神马”。所谓的“月宫神马”是一张画,画的上半部是太阴星君,形状如菩萨。下半部画有月宫,其中还有一只金色的玉兔。玉兔像人一样站立,在广寒宫前捣药。“月宫神马”长的有七八尺,短的有二三尺。顶上还有两面旗子,或者为红绿色,或者为黄色(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供桌上摆着兔儿爷、各种水果和月饼。兔儿爷一般都是泥塑的。“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
   晚上,当月亮升起来以后,妇女们要依次跪拜,男性一般不参与,因为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完之后撤供,然后把“月宫神马”与千张和元宝一起在院子中焚化。之后,一家老小都聚在院子里,分食月饼、水果等供品。
   还有拜月求子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子”是一个永恒的母题,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中秋求子的习俗主要表现为“照月得子”和“偷瓜得子”。中秋之夜,久婚不孕的妇女可在月行中天之际,独自坐在庭院中,让月光照耀自己。人们相信,不久,不孕的妇女就会怀孕。偷瓜得子的方法是,中秋之夜,无子的妇女可到别人的菜园中偷一个冬瓜,并在冬瓜上插一个红辣椒。无子的妇女便可喜得贵子。有的地方的习俗是,无子妇女的亲戚或朋友,在中秋之夜偷一个冬瓜,然后用布包裹,送给无子的妇女。这也能使无子的妇女尽快得子。在南京,还有中秋之夜,盼子者先游夫子庙,然后过桥以求来年得子的习俗。

   黄涛:中秋节的特色元素:月宫、月饼、嫦娥、玉兔、月桂等都跟月亮有关,这些纪念物或者说象征符号丰富、浪漫、富于情趣。民间也有许多跳月、走月等月下行游的习俗。

   萧放: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心吃月饼、却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月依旧,人心已非。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史,也就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主持人:这几年国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中传统节日被人们经常提到,在目前的情况下,中秋传统如何传承发展,诸位有何建议?

   黄涛:当代中秋节应该注意节日环境的营造。用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使用节日纪念物进行习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
   而且,明确了中秋节的节日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或消费活动,媒体也可宣传。可以说,中秋节的纪念物比西方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还要丰富、浪漫:圣诞节有圣诞老人,中秋节有仙女嫦娥;圣诞节有圣诞树,我们有桂树、桂花;圣诞节有圣诞礼物,我们有月饼、兔儿爷。围绕这些纪念物,中秋节还承载着许多美丽、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故事。其实,经过对传统习俗的合理吸收、改良和创新,我们本土的中秋节在浪漫、轻松、有趣等方面一点儿也不比西方节日逊色。
   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二是多为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这些特点当然使我们的节日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但是在现代社会,它们也造成了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局限性。比如现在许多青少年就觉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太累了,太缺少浪漫色彩了,太不热闹好玩了,等等。这就是由于我们在老人的主导下过于注重传统节日的传承,而没有根据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做一些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没有将老祖宗传给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这样只能使传统节日越来越衰弱。这就需要我们在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要繁荣中秋节传统,加强和组织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娱乐、游艺活动应该是一个重要途径。

   萧放: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确认自己文化身份的重要需要。就中秋节日来说,如何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与衔接,我觉得有三点:首先是给公众社会假日,让人们有闲暇时间享受节日生活;其次,重建中秋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传统节俗活动,增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节俗内涵;第三,将中秋节作为调整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活动日,鼓励人们回家团聚庆贺。
   总之,中秋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服务与调节功能。它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流传了近千年,跟中国人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传统节日中所传递的精神传统,将它视作当今民族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以建构更加适合民族性格,更贴近民众心理的民族新文化。同时在有选择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节日新传统,以实现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协调,达到社会均衡发展的理性状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9月25日,第7版)


[ 本帖由 黄涛 于 2007-12-10 15:1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1: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