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5|回复: 0

传播学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5 15: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播学研究的成就与问题

张丹 胡翼青

     
     
    一、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成就
     1.确立了以大众媒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从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会议确定“十六字方针”(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到媒介促进社会变革的发展历程中,信息社会与市场化经济的需要决定了我们对传播新技术进行阐释与理解的工具性思路。
     这一思路在传播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结果是,确立了以研究现代传播媒介对社会影响为主体的传播研究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带动了其他传播领域的研究与影响。
     2.传播研究视野得到扩展,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目前,我国的传播研究确立了传播对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多重影响,传播对建构人的日常生活的多重功能等论题。传播研究从二元对立到多种研究范式并存的变化大大扩展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使研究对象与研究观察开始由比较单一到多元化、多视角的转变。人际传播、网络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发展传播、传媒教育、健康传播、传播的文化研究、传播与文化多样性、文化霸权,对外传播,媒介素质教育等内容的研究相继展开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3.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我国传播研究具有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两种形态。实证研究使我们对传播的认识建立在现实行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在越来越多地强调实证研究的同时,思辨研究仍然是我国传播研究者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4.学术交流资源不断扩大,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举办的传播研究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明显增多,还建立了各种冠以传播研究之名的学术网站。可以说,“传播研究在中国”这个概念已经具有了实际意义。
     5.文献资料积累增加。在我国传播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知识的积累与传递方面,从传播学著作的出版量与社会需求来看,传播研究的文献积累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传播学著作、教材及论文。我国传播学译著也已进入规模化引进时期,一些有质量的译丛不断问世。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还开展了建设传播研究数据库的工作。
     6.专业研究队伍形成。随着传播研究与信息传播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传播研究领域已经建设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2005年2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获得批准成立,标志着我国传播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中国传播学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他人话语与自主研究的断裂。许久以来,我国传播研究一直存在这样的困惑:西方传播研究始终对我国传播研究产生持续的影响,尽管我们在文献积累上现在也算是“有典有册”,但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不多,我国传播学研究存在引进与创新的矛盾。
     我国传播学研究现实动力不足,依附国外理论,缺少一套自己的学术话语。在确定我国传播研究发展方向时,本土化的观念已经产生影响。然而,本土化进程面临一些思想因素的困扰,诸如对现代性的评价,对“东方主义”与“西方霸权”的估量,对所谓“后殖民主义”时代的阐释等。我们既不能在引进理论内容时,将理论赖以寄生的“语境”一并迁来,又无法摆脱西方传播学理论话语的覆盖。这使创建有“中国特色”传播学的理论始终处于尴尬境地。
     2.理论建构与实践需求不协调。理论与实践的弱相关是传播学的一个突出问题。传播研究者在研究取向上更倾向于纯粹的学术探讨,或者说,学者首先关注学术自身的价值,以及中国学术与国际学术的关系,其次才考虑应用层面的问题。从积极方面看,这种姿态固然有利于传播学学科的正规建设,进而推动我国传播学研究走向世界;从消极的方面看,有时也难免落入“象牙塔”之中而与生动活泼、日新月异的传播实践相隔离。
     3.研究对象局限于媒介取向。传播学研究对象比较偏重于媒介,而且在做法上显示出深层次的工具性立场。这主要表现在,借助西方传播思想资源,使西方的传播研究成果为我所用;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播研究基本呈现为媒介研究。
     对于传播,我们仍然需要思考媒介的取向,但不需要完全从媒介角度去思考传播,传播研究需要有媒介研究之外的替代性范式。摆脱媒介中心化的意义在于,从多视角去理解社会现实中的传播现象,以便能更清楚地观察到传播的规律性,更准确地描述传播的历史与现实,使传播成为一个意义完整的概念等。
     4.研究方法上的对立与规范。这主要表现在,思辨与实证的对立。思辨研究是先建构理论或观念,然后进行科学研究;实证研究是从经验事实出发。思辨研究基本对象是观念,实证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事物。
     我国传播研究在运用实证研究、文化分析和政治经济学批评等方法进行研究时,尚存在不够严格和规范的问题。同时,实证研究方法仍显薄弱,有些需要实证的研究没有实证支持,这容易使传播研究走向空泛化。比如,对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健康传播等的影响研究,都需要有实证研究的支持。
     5.传播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融合不足。在我国,传播学尚未表现出其应当能够表现的横断学科特征和方法论特点。由于许多传播学者的学科和理论知识背景主要集中在新闻、大众媒介领域,有关新闻和大众传媒的研究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一直占绝对数量,而对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当不够,传播学领域显得比较狭小。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7-11-5 11:10: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2 04: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