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0|回复: 2

[推荐我学生的毕业论文]南音与泉州现代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25 22: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音与泉州现代生活(连载之一)
                       (集美大学中文系99级毕业论文)
                                    作者:吴锡芳

                                         引 言

   中国自有音乐以来,以乐陶情冶性、以舞悦人眼目、以词着人难忘,往往乐、舞、词交融引人入胜。东汉曹丕有诗:“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新气。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娱。”璀璨如星河的中国古乐,历经沧桑,如今或存词失曲,或已不辨当时风貌,仅使保存的为数不多。而偏于东南一隅的泉州南音,从蕴育、形成发展到全盛,如今仍以委婉柔美的曲风及俚雅并举的曲词奏唱于街巷之间,可谓“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⑴。本文是笔者在对泉州地区的南音社团、南音艺人以及南音弦友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社会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专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泉州的南音进行了全面的个案的调查,目的就是为了对南音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南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探寻泉州南音与泉州人现代生活的关系,南音凭借着自身的魅力,抚育出了泉南文化,也融入了泉南生活。

                           第一部分 南音—古老的乐种

    “音乐是一条河流”,它的每一个音符如同朵朵浪花,激荡着历史和时代的旋律。

    南音,旧称弦管⑵,又有南曲、南管、南乐、王音、郎君乐、郎君唱等不同称法。源于古歌谣,正于唐宋,盛于明清。其乐曲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收了元曲、弋阳腔和昆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漫、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几百年来,南音保持着自己的声腔风格,流传着108个衮门,120多个曲牌和2000多首曲子,素有“御前清曲”的美誉。
    南音被誉为“一部活的音乐史”,华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广泛流行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深为闽南侨乡(厦门、漳州、泉州及其周围各县)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远播到台湾、港澳和东南亚等地。
    南音除了单独演唱、演奏之外,还被运用于梨园戏、高甲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以及打城戏等地方戏曲,成为这些戏曲剧种唱腔与器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具体运用中按戏剧内容的需要而变化发展。

                                   一、南音的发祥、发展及繁荣

    南音发祥于文化古城泉州,五代闽王朝崩溃后,来泉的王室贵族又带来了唐代宫廷音乐,并开始流传于民间,逐渐形成泉州南音。宋元时期,南戏从温州流入泉州,移植为梨园戏,至此,南音在泉州开始了它的鼎盛时期。巧的是,南音的繁荣、成熟时期正是泉州“海丝”⑶的兴起之时,南音既兼容了外来文化,又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远播海外。由此,形成了一个以南音文化为纽结的文化互动圈。
    目前可掌握的南音史料只能追溯到明刊行的梨园戏文和南音曲薄⑷,南音发展到清朝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音乐,明末清初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以前是南音的全盛期,这一阶段南音馆阁林立,弦管班社遍及城乡,南音爱好者或南音团体、曲馆经常交流技艺,士大夫阶层也不乏南音爱好者,使得南音和弦友的地位得以提高,同时,南音在海外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

                                  二、南音的逐渐衰落

    然而,在社会动荡与时代发展的冲击浪潮中,南音这一凝固体和民间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日渐衰微,进入二十世纪,特别是下半叶至今更是如此,陶东风在傅谨的《草根的力量》的序言中言及城市中戏剧衰落的原因时说:“至少许多人看来,中国戏剧……是一种正在博物馆化的文化”,“在城市中,戏剧的衰落是与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密切相关的。在近百年来的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所有的文化艺术类型就越是如此。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包括戏剧在内的艺术门类与中国本土的社会生活包括大众日常生活的日益分离,与主导意识形态的分离。”而泉州的南音艺术同样是在此种冲击之下日渐衰微,到上世纪40年代末泉州南音已几近消灭。究其原因,从我所调查情况看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师徒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束缚了南音的普及和发展。
    二是,泉州南音指谱曲本大多以手抄本传世,既容易抄错,又不易保存。一批有造诣的南音艺人先后辞世或即将作古,南音艺术精华濒临失传。就如,泉州南音中的精华“长撩曲”,唱腔绵长,现在很少人能够掌握。
    三是,南音以“四管”演奏和清唱为主,不如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这些同样以南曲作为其音乐基调的演出,后者加入了演出,更能迎合观众的欣赏品味和兴趣。
四是,现代社会的电视、流行音乐等快餐式娱乐方式,“夺走”了更多的南音受众。现代人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使它的听众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体中,年轻人不愿接受,连中年观众也所剩无几。南音如果要保留传统,又要进入市场,靠演出赢利非常困难;如果为了增加票房收入,适应市场要求,加进一些现代流行的东西,又必将导致南音特点的消失,这是南音日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所在。
    总的说来,南音团体处境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拯救“东方音乐奇葩”,泉州市政府直接介入南音艺术的抢救和继承工作,成立了“泉州南音中心”,在上世纪60年代还成立了“泉州南音乐团”⑸,为民间南音社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

                               三、南音的再度复兴

    南音在“文革”期间曾被打为“四旧”,公开活动停止,严禁传唱、习学,正处于濒危的文化遗产再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当时弹唱、习学南音均需秘密进行,三五成群自娱自乐。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南音重新振兴,但是南音已无法恢复其笙平歌乐的景况。
    然而,南音事业正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再度复兴的,通过一些政府官员和老者对笔者的介绍,得知其外部因素是南音复兴的主要原因,具体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其一,南音事业再度复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海外力量的影响,海外华侨在行动和资金等方面都给了极大的支持。据说在文革期间,当南音在国内被勒禁的时候,在海外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推广。从抗战到文革期间,海外的南音社如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等地的南音社团,既是海外华侨的娱乐休闲的场所,又是泉州或说闽南同乡会所,南音成为居住在世界各地的闽南人互相联络的纽带。当80年代初,泉州南音研究社通过香港向海外台、港、澳及东南亚南音社发出邀请,决定举办首届“南音大会唱”,很快得到了海外各界的积极回应,这完全出乎主办方的意料,由此得到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高度重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首次最具规模的海内外文化交流,因此备受关注。此外,南音事业发展的二十多年来,海外华侨都尽其所能的为其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演出队伍的组建、演出场所和道具购买等都离不开海外华侨不遗余力的慷慨支持。
    其二,南音的复兴离不开政府行为的介入,它是南音发展的极大推动者。政府部门一方面出于弘扬地方文化,作为政府的工作政绩的表现,将南音的繁荣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南音这一本土文化对吸引海外资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使许多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将泉州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向前进。
    总的说来,自 1981年泉州成功举办了令世人瞩目的首届“国际南音大会唱”,从此,南音逐渐成为维系海内外泉州籍华人华侨的精神纽带,也成为政府发展地方文化,带动地方经济的一个推动点。
 楼主| 发表于 2003-6-25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我学生的毕业论文]南音与泉州现代生活(连载之二)

                         第二部分 南音在泉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状况

“四海弦友会温陵⑹,满城笙歌尽乡音。
万民空巷贺灯节,千年古乐庆新春。”
——白刃《古乐南音故乡情》

    泉州人对南音的感情是无法言喻的。每当夜幕降临之时,泉州的百源清池畔,到处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南音摊子(见图1、2)。铜佛寺的牌坊旁、古榕树下,池中的亭榭,大街小巷,处处是南音飘逸,这里有必要对南音社的存在形态、执业活动、演出人员,受众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南音社的存在形态及执业活动

    泉州南音事业的再度复兴,为泉州的城市文化以及南音爱好者,带来了活的源流。它的生存、发展,首先离不开作为南音文化的存在体——南音社,它是泉州南音得以演奏到今天的重要保证,。
    在古代社会,南音社称为弦管,清代以来,泉州弦管班社遍及城乡,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筠竹轩”、“灵裳堂”、“昇平奏”、“回风阁”等,晋江、惠安、安溪等县城乡亦均有弦管组织。1949年以来,“泉州南音研究社”⑺、“泉州南音乐团”等专业或半专业性质的弦管研究、演出团体相继成立,同时,泉州周围各县城乡南音研究社也纷纷建立,使弦管传承更趋深入普及,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泉州南音的古朴魅力吸引了一群泉州南音人,在泉州的街头巷尾常处处可见许多不同组织的南音社,其大致的分布状况如下:泉州南音乐团是泉州南音的“主力军”已有4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南音研究和演出队伍;泉州南音研究社、泉州工人文化宫南音社等半职业团体;此外,分布在大泉州各个县(市、区)的南音社团,南音研究小组据官方统计共有500多个,实际可达近700个,仅从丰泽区文化局的不完全统计中,该区就有30几个南音团体。此些团体多为民间自发组织,常是街道老年协会中的成员自发组成,成员大多是志趣相投的泉州南音迷,及其亲朋好友,有时候全家都加入南音社团。比方说,安海的雅颂南音社所有的成员都属于一个陈姓家族。一些市属县镇的弦友对南音的痴迷程度绝不亚于泉州城区,在永春的湖洋镇17个村都成立南音小组,积极开展活动,举办了50多期南音培训班,上千名青年男女掌握南音唱法,那里地处林区,他们就地取材,自制琵琶,代代相传,在这么一个4万多人口的集镇,拥有400多支琵琶,能弹会唱有六、七百人。
    另一方面,泉州人以南音为娱乐,泉州人的生活离不开南音,南音表演不需富丽堂皇的殿堂作场所,在小楼幽院、红砖瓦屋或在田间地头、瓜棚豆架都可以唱得起来。南音社团多在晚上七八点便已开始表演,在小小的文化宫后城旅游文化街一带,就有泉州工人文化宫南音社、江宾老人协会南音社、泉州南音研究社分别在此搭台演出。这些演出团体均属民间组织,据文化宫南音社副社长郑先生介绍,文化宫南音社已在文化宫演出了20多年,几十年如一日,一年在此演出可达近400场之多,除下乡演出外,几乎每晚都有演出。
    泉州南音社团一方面担负着弘扬南音文化的责任,另一方面也为泉州的夜晚广场文化增色不少,但是这些南音社都同样面临着生存问题,无论是专业团队“泉州南音乐团”或是“文化宫南音社”、“泉州南音研究社”抑或是民间自发南音组织等团体,都同样面临着执业困难。
    作为政府扶持的泉州南音乐团,专职的演员仅有20名,在专场演出时,从舞台灯光的设计、音响效果的调节,到编导人员的分工,大部分都由乐团的演员承担,每年的演出只有十几场,大多均是政府指令,其收入尚须由主管部门进行回拨。同时,作为表演团体无法投向市场,进行盈利性演出,其主要原因就是欣赏面小,大多听众均是老年人,年轻一代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宁愿选择快餐文化,而不愿选择传统文化,其市场因素严重影响了这一泉州唯一官办南音社团的执业生存。
    而如泉州工人文化宫南音社这样的非专业的职业民间团体,其执业运营纯属于自负盈亏,无任何官方行为,他们主要依靠下乡演出,南音爱好者及海外华侨的捐赠和赞助,来维持全社演职人员及演出的所有费用,近年来由于华侨回乡返家人员的减少,经济运营日益市场化,使得此种执业收入明显呈现下坡趋势。
    再如,各乡镇街道的南音社,其执业纯属于自发性质,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自娱自乐,随着演唱者及爱好者人数的不断下降,其执业及其生存亦不容乐观。
    统观以上几种南音社团的执业形态,我们可知南音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艺术,在从几千年前的雅文化演变成现今的民间艺术的时候,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南音艺术进入了城市、乡镇、大街、小巷,成为泉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伴随着城市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间艺术渐渐地失去了往昔地繁华,但一旦失去了南音,泉州人又将如何生活?对于此问题本文另有详诉。

                                二、南音演唱者的社会现状

    优伶,在中国古代,用以指称那些以音乐、舞蹈、歌唱、调笑嘲弄、百戏杂技和戏曲表演等职业的人。作为一个职业群体,优伶是处于“士农工商”之外的贱民,属“倡优隶卒”中的一种。优伶出身低寒,地位卑微,艺术的尊荣与艺术创造者的低贱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一观念自古而今已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思维意识中,然而,在泉州这一特定地区的现代社会中,南音演唱者的社会关系又呈现出了它特定的形态。
    在泉州,南音演唱者这一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是南音的表演者,同时也是南音艺术的传承者,更是南音艺术的欣赏者,在社会团体中兼具着多方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生活受到社会地位、师承关系、婚姻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束缚。南音演唱者作为特殊的群体,在泉州这么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小城市中,社会关系表现出众所不同的地方,下面从其主要的两种主要团队来看其各自的社会现状:
    (一)职业团队。
    南音演唱职业团队,是指南音演唱的专业从职人员,他们以南音演出作为其谋生的途径,他们是南音事业的主要传承者(见图3 职业团队)。
    在古代,艺人们的地位卑微、低下,即使时代如何地变迁,社会如何地发达,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已是无法改变。恰恰在泉州这个带有浓郁“小传统”的城市中,经济飞速发展,思维尚属传统的社会,南音艺人地位更不可能出现咸鱼翻身的景况,这一点也尤其突出的体现在专业南音演唱者身上。
    现今活跃在各大演出舞台上的,大多是科班出身。泉州艺术学校于1984年春就开设了南音艺术专业学科,自开办以来,培养了李白燕、王大浩、王阿心、林家阳等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南音艺术人才。他们算得上是南音演艺事业中的“名角”。他们的师承关系,一方面仍是依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讲究师承正统。其师傅观念,似乎强于祖辈。另一方面,学校采取集体授课和对学员的多方面的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学员能够从更深入的文化角度来把握南音的思想内容。总之,南音的传授不仅注重技艺方面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戏曲艺术的熏陶和锤炼。

    南音演唱者由于特殊的社会地位,其婚姻关系也存在着特殊现象。暂不说世家联姻通婚,许多职业南音艺人一般在婚后就不再从事南音演艺职业,如文化宫的南音社,其职业演唱的演员大多是二十左右的年轻少女(见图4、5),他们大多是泉州周边县市人士,迫于家庭生活方面的压力出来从艺,她们90%以上的人在达到可婚年龄便不再从事南音演唱这一职业,据她们所说,南音演艺职业将给她们的家庭和配偶带来沉重的社会压力。从中我们不难投射出,在整个泉州社会文化中,仍然笼罩着一层厚重的大男子主义的劣根性,男尊女卑,妻从夫业,仍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近百年来,泉州政治、经济发展的保守性,使得重男轻女的思想长盛不衰。在都市文化与民间文化相撞击的过程中,仍逃离不了因循守旧的观念。

    南音的专业演出团队,从社会地位到师承关系再到婚姻关系,都受到历史传统思维的影响,尽管泉州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但他们终归逃离不了社会对他们的偏见。
    (二)非职业团队
    南音演唱非职业团队,指的是主要不是致力于以南音演唱为职业的演唱人员,而是将南音作为一种技能、喜好来演唱的人员,他们还可分为不稳定的非职业团队和稳定的非职业团队两种。
    ⑴不稳定的非职业团队
    不稳定的非职业团队,主要指的是一些新兴的的人才,他们大多是为了一些表演或比赛而组建的。
在泉州,每年都举办一次中小学生南音大赛,这些源源不断的新人涌现,为南音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南音事业注入了新的源流,这些都是不稳定的非职业团队的主要成员。在每年的比赛过程中都会有一些新人新作出现,这给南音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及时代气息。
    这一批人员是南音事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他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还是师承关系,他们是由各地市的学校或者南音社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泉州各地市为了能在南音大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都会着力培养一批南音新秀,这就在参赛的同时扩大了南音的普及和提高。另外,泉州文化教育部门还大胆进行尝试,于1990年秋开始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逐步开展南音教学,这是让民间音乐走进课堂的一个突破,十几年来,泉州市已自编一套完整的南音教材⑻,并将由原来的工尺谱译为现代的简谱和五线谱,作为南音课外补充教材,进入泉州各县(市、区)100余所中小学课堂,共有3万多名中小学生接受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熏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2003年初,中央音乐学院将南音引入课堂,将2003年定为“中国南音年”,泉州师院音乐系也拟招20名拟招南音专业本科生,使南音这一绿色音乐真正得到发扬光大。

    ⑵稳定的非职业团队

    稳定的非职业团队,指的是我们在各街道、村镇的老年协会的中老年演唱者,他们是长期存在于民间的自发组织团队,但是他们是以自娱自乐、娱乐休闲作为主要目的的。
    活跃在各乡镇、街道的老年协会南音社,是泉州南音演唱团队中一队独特的演出团队,每当茶余饭后、闲暇之余或是街道大型活动中,他们就聚集在一起弹唱南音、自娱自乐,这些中老年人各个年龄层的都有,颇有一番爷孙南音剧的感觉。
    南音是伴随着老年人成长的一种音乐,现今它又成为他们退休之后的一项娱乐休闲活动。据许多老人说,他们大多是在退休之后才加入街道老年协会南音社习学南音的,他们不求正统,更多的他们是通过自己对其的领会,用自己的体会唱自己的南音,同时也通过南音的学习结交同好,切磋技艺、交流心得,使南音成为活的文化,再度发挥其作用。
    总而言之,面对今日经济发展的泉州,南音文化的主要继承和弘扬者——南音艺人,维系他们从事南音演唱生涯的,除了南音之魅力所在,以及自己的喜好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的认可,经济的收益,文化的收效,还包括在现代经济浪潮中寻找到共鸣和归属感。

                                  三、南音受众的基本情况

    “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没有痴迷的受众,也就没有戏曲的大众传播。痴迷的受众成为戏曲所赖以生存和发展,戏曲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⑼

    显然,要想全面、深入地了解南音在泉州人生活中的影响以及其意义,必然要涉及一重要因素——受众。这里,“观众”和“受众”在概念上有细微差异。南音艺术的观众是演出的观赏者,而受众是南音传播中的接受者,前者着眼于观演,后者着眼于传播。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看,只有大量普遍受众的自觉自愿接受,才能给南音艺术带来最起码的生长的土壤和生存的环境,也才能使南音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功用。

    事实上,受众是一个集体的、混合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在南音传播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媒介的演化、传播者的差异,南音受众的范围及社会构成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据笔者调查统计,南音受众群体呈现了如下形态:
    (一)受众的年龄比例

      表1 各年龄段受众比例
年龄 老年(55岁以上) 中年(35—55岁) 青年(18—35岁) 少年儿童(18岁以下)
比率 57% 25% 6.35% 2.15%
      表2 泉州各年龄层对南音的了解、喜爱程度
比率 年龄 了解程度 喜爱程度 懂得弹唱
老年(55岁以上) 78% 52% 12%
中年(35—55岁) 57% 17% 8%
青年(18—35岁) 35% 7% 2.15%
少年儿童(18岁以下) 13% 2.15% 2.15%

    由表1所示,南音欣赏的受众主要是这么一些人群:一是老年群体,这是最主要的部分,他们占所有受众的57%;二是假日休闲的中年人群;三是部分青年群体(见图6、7)。其他资料表明,海外华侨及外地游客是南音的另一主要受众,还有些外地在泉打工仔,他们没有其它的娱乐休闲方式,因而也慢慢融入了南音受众群体中。

    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的受众群体主要还是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年轻化,对南音的了解、喜爱的人群都在逐渐减少。虽然泉州人对南音都会有种特殊的感情,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现代泉州人中已不会将南音作为一种主流文化,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消遣。

    老年群体之所以成为主要受众群体,主要原因是:一,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生活娱乐较少,因而多选择到广场上听南音,既可怡情又可休闲;二,在欣赏南音的时候,还可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三,南音自身的魅力给经历了沧桑的老年人有了回味和共鸣,南音自身音乐的优美动人,曲词的感人至深,深深地感染着无数的南音受众们,正如,郑国权在《南音地特色:古、多、广、、强、美》⑽中提到了,“这些曲目大多表现旧时代妇女地种种不幸与无奈,或触景伤情,思忆情人;或诅咒负心郎,痛恨奸臣贼子;或蒙冤受屈,诉说着心中的辛酸。演唱者以第一人称设身处地地抒唱,无不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扣人心弦,感人至深。”老人们也会跟着那悠扬凄桑的曲词哼上那么几句。

    (二)受众主要为男性

    笔者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么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我们的南音受众80%以上是男性(见图8),在受调查对象中表示对南音喜好的人群中有70%是男性,这一现象使笔者进一步进行了调查,从许多老者那里笔者得知,这是一长期遗留的问题。

    一方面,在清代年间,在弦管中唱奏南音的大多都是女性,而听众则为男性,据泉州地方戏剧社社长郑国权先生介绍,在整个清代女性不准入弦管,因为弦管为神圣之地,在封建男权社会,女性地位卑微,不得入弦管。这一传统在人们不自觉的意识中一直保留着,在现今奏唱南音者居多为女性,听众也仍是男性居多,这是中国传统男权社会遗留至今的社会现象。

    另一方面,是由于南音的曲词、题材大多是描写女性的不幸生活的,有闺怨题材,有表现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也有抒发离愁别绪,更有流露出对郎君的思念之情之作,如闺怨主题的名作《鱼沉雁杳》:
    鱼沉雁杳音信绝断,误阮(我)只(这)处眠(夜)思日想,思思想想我君恁是风流人物,几番掠只金钱来买,卜(要)算君一去有只十年久,长盏灯半熄又半光,照见阮只销金帐内,那是孤枕独床,绣枕排成双,阮锦被都冷成霜。
    曲词逼真生动地描写了少妇的归思哀怨,夜半思君念君,却只见孤枕独床,充满了思念的感伤,是思妇个人化的细腻情感的浅斟低唱,因而应由女性来娓娓诉唱,而男性则成为其主要的受众群体,在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中产生共鸣和寄托。

    纵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地位已经大大地提高了,男女之间已不会强烈地存在地位不公的现象,但是这一长期以来的习惯仍然保留至今,男性可以在饭后独自一人或是带着孙子到南音社听南音,而女性则必须在饭后整理家务,料理一家大小的生活起居,而无休闲娱乐可言,因而在受众群体中男性仍占绝大多数的比例。

    (三)特殊的受众——海外游子

    南音的魅力也征服了海外归来的游子们(亦见图8)。南音成了寄托乡思,传达乡情的情感表达方式。他们甚至亲自登台演唱南音,如《远望乡里》所唱(见附录二 详谱):
    远望乡里,举眼何处是?见层峦叠耸,盼我家山,隔在许(那)白云边儿。想我寻思,魂魄驱弛。忽然见母恍似我母许处观望儿,望子读书成器,读书身成器,反为读书误。我母许处终始思忆子。儿思忆我子儿,未知何日未得知咱父子相见?今值时(几时)恨身会插翼,恨身勿插翼飞,飞去朝君拜我母我贤妻。临别亲嘱咐,功名成逐必须着归故里。谁知今旦日(今天)参商两星会得相见。……我只(这)处向日思君,望云思亲,思忆母都是藩陶情绪,忆母思君,切切思思都是藩陶个情绪。
    此曲一起令无数的海外华侨黯然落泪,至今仍是海外弦友必唱的曲目。

    泉州是著名的侨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家人在海外,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海外华侨归乡探亲的日渐增多,而南音无疑是乡音的象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曲曲南音尽诉思乡、思亲之情,曲曲催人泪下。他们的归来也从经济、文化多重角度推动了南音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使南音艺术与海外艺术加以融合;其二,为南音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如 1990年10月,由泉州南音乐团创作的南音剧目《海峡情》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曲艺艺术节演出,再次在文化新闻界掀起了文化旋风;其三,海外归来的商人们为南音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无论是对官办南音社,或是民间组织的南音社,都不遗余力地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得南音事业在传统艺术日渐衰微的今天,能够得以长期的发展。

    南音事业的繁荣,只依靠政府和南音艺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南音忠实的受众们,虽然在面对着现代经济浪潮,南音受众日渐减少,但是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它对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

    综上所诉可知,南音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存在于现今的社会生活中,南音社承载着南音这一历史文化,并将其作为可发展文化进行传承。从古代的弦管到现代的各级南音社团,其长期存在并有所发展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南音自身的魅力,南音作为一种怡情养性的艺术,千百年来深深地感染着一代代的泉州及闽南一带的人们;另一方面,南音爱好者的广泛存在,不仅是听众,包括演唱者,他们不仅是表演者,同时又是其欣赏者,其演唱过程是一种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的过程。另外,海外华侨对南音社的发展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在经济,还是在其它领域,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南音艺术也正是通过南音社这一传承载体,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将闽南文化代代相传,并远播海外。
 楼主| 发表于 2003-6-25 23: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推荐我学生的毕业论文]南音与泉州现代生活(连载之三)

                              第三部分 南音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发展
      南音艺术自宋代以来一直是闽南文化的一大主流,而进入近代直至现代却成为一种非主流的艺术,这种传统地方文化在面对现代化生活的冲击过程中受到的是特定的地域限制和影响。“从泉州的案例来看,这里显然在都市的场合中存在一种‘十分民间’的文化,这种民间文化虽然不能幸免于官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自主性。”⑾南音也就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在政府行为的扶持下,因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时代中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在泉州,我们所看到的“精英文化”,是一种长期以来与政权形成暧昧关系的文化,也正因为有了政府行为的扶持,才使得此种民族“精英文化”得以长盛不衰。
     当然,这种根植于民间土壤的南音社无疑都可归于真正的“草根社会”。所谓“草根社会”代表的是一种原发的粗朴的力量,它不怕践踏,只要有适合的土壤和水分,也便一派生机勃勃。应该说,这种草根的力量不仅指的是南音社的力量,那种培植南音社的民间社会的习俗传统、思想崇拜、精神伦理等等,无疑都构成了南音社生存的制约力量,表现出诸多方面的结构性的制约,这也正是在多方关联中才体现出戏曲这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因为南音之根是深扎在泉州文化的土壤之中的,所以,无论是民间的南音社还是官办的南音社团,都离不开南音艺术谱系所体现出来的历史规律性。也就是说,南音原本也属于中国的“草根社会”,虽然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曾经不断地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挤压,受到大众文化市场规律的制约,受到各种强势娱乐文化形式的冲击,但是,只要这种“草根社会”还存在,南音就会在其谱系化的生存中保持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然而,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泉州的民间文化,其实是一种汉人民间文化,是随着华北移民的迁入而逐步在闽南地区取代土著的百越文化的,并随着泉州区位体系的成长,民间文化也得到了系统化发展。南音正是在这特定的文化传承演变中发展起来的,它作为闽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扶植了闽南文化,另一方面闽南文化也丰富了南音的发展。泉州南音在这一个“小传统”中不断滋生、繁衍,从过去的发展、繁衍,直至成熟、凝固,到现在继承、弘扬,南音成为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进行传承,为闽南文化画上了浓重的一笔。
    南音凭借着自身的魅力,丰富了闽南文化,也融入了闽南生活。从客观上,它展示了古朴厚重的泉州文化生活,同时也作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政策贯彻实施,在主意识形态的官方行为中,已演示成地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相互扶持,进而成为官方化的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地方中心主义色彩。在地方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显然也带着一种文化复兴的目的,所要复兴的客观为文化本身,主观为社会——民族本身,但不论是主客观行为,都已为南音事业的复兴、泉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为泉州人民的文化社会生活增添了地方元素。因而,无论是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带着悲壮的意味。民族的文化振兴、地方古代繁荣时期的复归、家庭与社区的安宁,都在悲壮中存以希望和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南音在泉州走过了漫漫征程,作为一种不带表演的乐曲艺术,泉州南音如今也日见衰微,主要体现在缺少新生代的参与和年龄层普遍偏高。所幸人们已经认识到泉州南音的丰富内涵,以历史使命感维护和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心人也逐渐增多。对于南音的研究在语言学、乐律学、民俗学等学科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呈现给世人一座挖掘不尽的艺术宝库。今日我在此仅是通过了为期短暂的田野调查工作,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南音的现状,及南音在泉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个简单思考,要将南音的社会研究工作更加深入全面展示在世人面前,尚有待时日。


      [致谢语]

    本次论文得以顺利完成,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朋友及泉州各级南音组织、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特别要衷心感谢本文的指导老师夏敏副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其在本文的完成过程中对社会调查、论文框架、论文删改等具体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为本文提供摄影支持的《中国服装》杂志记者潘鸿渊先生,以及帮助完成本文摘要翻译工作的谢继豫同学,和为本文修改撰写工作给予宝贵意见的泉州市文化局局长助理蔡湘江先生、南音研究社社长夏永西先生、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郑国权先生、泉州南音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珊珊女士、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尤春城先生、泉州工人文化宫南音社副社长郑振文先生等。此外,还要感谢为此文撰写提供大力支持的泉州市文化局、泉州南音乐团、泉州市工人文化宫南音社、泉州市南音研究社、泉州市江滨街道南音社等主要单位及其人员,以及其他的老师同学也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注释:
⑴1987年春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题词。
⑵据当地老一辈人称,南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多称“弦管”。“南音”一词,是1952年才由“旧弦管”更新名号并沿用至今的。南音流传到厦门,称为南乐:而在台湾地区,为了区别于北管音乐,多称为南管。称郎君乐,乃是因南音演奏社团奉祀“郎君爷”的缘故。
⑶“海丝”,指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泉州在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⑷南音曲薄,指的是南音的曲谱,南音的曲谱采用的是从古沿用至今的工尺谱。(可见附录一)
⑸泉州南音乐团,创建于六十年代初期,是福建省重点艺术表演团体,属于政府扶持艺术团体,曾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省市比赛及演出,排演创新出一批经典的南音曲目,如《桐江魂》、《春溢故园》、《情满丝绸路》、《海峡情》等,深受各界好评。
⑹泉州因四时常温,亦雅称“温陵”。
⑺泉州南音研究社,成立于1952年,由市区原有的“回风阁”‘“昇平奏”、“俱乐部”三个民间南音团体联合组成,历任社长何天锡、庄应沂、林文淑、吴天增、李德福、夏永西等分别为南音社的创建和发展,为继承和繁荣泉州南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该社曾修订出版《指谱大全》八集及南音选集。
⑻南音教材,主要收入了十首基本曲目,具体是:《望明月》、《拜告将军》、《听见雁声悲》、《因送哥嫂》、《鱼沉雁杳》、《 架》、《去秦邦》、《元宵十五》、《直入花园》、《一身爱到我君乡里》。
⑼出自施旭升著的《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一书,第324页。
⑽本文原载于《泉州晚报》海外版总第696期2002年10月1日第三版。
⑾王铭铭著《逝去的繁荣》第409页。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 刘春曙 福建南音初探 [M]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12
2. 何绵山 闽文化概论 [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9
3. 施旭升 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 [M]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1
4. 谭帆 优伶—古代演员悲欢录 [M] 百家出版社 2003.3
5. 乔健 刘贯文 李天生 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 [M]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8
6. 王铭铭 逝去的繁荣 [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8
7. 项阳 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范本 [J] 民族艺术 2002年第1期
8. 姚新勇 走进田野,触摸草根 [J] 民族艺术 2002年第1期










Relationship of Nan Yin and Quanzhous’ modern life


[Abstract] Nan Yin (music of south Fujian),hands down to nowadays with a long standing ,is a “living fossile”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tional music.
This paper begin to paint the Nan Yin’s source,thribing,fail and reriving ,and especially to analyse the pres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Towards the carrier which spread the Nan Yin in thousands years,the associations,artistes and the funs of Nan Yin are also made a deep analyze.Finally,as a culture appearance and a socral activity,Nan Yin is mention here about the relation and source with Quanzhou human.


[keywords] Nan Yin ; The culture of south Fujian ; Modern life ;
Association of Nan Y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07: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