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4|回复: 0

【随笔】校歌:历史的律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4 1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所大学要校庆,总是想总结一下自己的历史、文化特点,特别是历史比较短的大学。校歌是学校文化符号之一,携带着诞生之初的校园文化信息。最近有所关注,写了下面的文字。——宜家)

校歌:历史的律动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科学的高峰在不断创造,高峰要高到无穷,红旗要红过九重。

我们是中国的好儿女,要刻苦锻炼,辛勤劳动,

在党的温暖抚育、坚强领导下,为共产主义事业作先锋。

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

永远向人民学习,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歌《永恒的东风》,郭沫若词、吕骥曲)



当你在晨曦中荷香四溢的眼镜湖畔掩卷沉思,当你在黄昏的芳华园中紫藤攀援的长椅上偷闲小憩,从校台广播里会传来这首响彻今昔的老校歌《永恒的东风》,在草木葱茏、花团锦簇的围墙内外飘荡,不经意间拨动你的心弦。随着铿锵激昂的旋律、革命誓言般的歌词,它会带你穿越时空,追忆红色跃进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弦歌中涌动的情感如此真实,而真实的情感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在科大走过的50年风雨行程中,当新老科大人薪火相传,校歌所谱写的科技报国的理想和所凝聚的科大人的文化认同,便与学校发展的脉搏一起跃动前行。

校歌,乃萦系科大文化之魂。纵使岁月沧桑变幻,校址几经辗转,它依然守望着科大坐落的土地,激荡着同学师友的心海。是谁赋予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感召力?一是创作者,他们在创作中为之塑造了形式、注入了灵魂;二是传承者,他们在传唱时为之增添了现实意义,并达成了对传统的重新创造和不断演绎。

校歌创作的那段历史,科大人记忆犹新。因为校歌与科大同龄,它的历史就是科大的历史;还因为创作者不仅是大师名家,更是对科大关怀备至的开拓者或支持者。1958年9月15日,正式开学之前,第一任校长郭沫若——这位著名的文学家便欣然命笔,以饱满的创作激情亲自题写了校歌歌词《永恒的东风》。9月17日,郭沫若校长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的时候,总理仅改动了两个字,把校歌歌词中“为共产主义建设作先锋”中的“建设”改为“事业”,使文字的表达更为准确。经总理审定后,郭校长又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音乐作曲家、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1]先生为之谱曲。两天后,郭校长又请吕骥先生来校,在大礼堂里教授全体师生们学唱这首校歌。由一代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共同参与创作的、激荡科大人的旋律,从此传唱不衰。

任何一首校歌,都是学校当时历史背景的真实见证,科大校歌亦然。仅就歌词而言,它具有鲜明的大跃进时代的印记,同时有力地表达了一代政治家和科学家共建科大的办学鹄的和崇高理想。

歌词共三节,每节包含两句。歌曲的第一节中 “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比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红过九重”指的是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培养急需的尖端科技人才,改变科技薄弱落后的局面,跟进西方国家的前进步伐。决心之坚定,溢于言表。这节歌词用诗意的语言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科大的首要目标,这也是科大人一直守望着的历史使命。

歌词的第二、三节,进一步点明科大人——“我们”、“中国的好儿女”的时代责任、具体行动和自我要求,既要“刻苦锻炼、辛勤劳动”,也要“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还要“永远向人民学习,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领队先锋。弹歌一曲,唱出了科技跃进时代里科大人肩负的振兴民族、责无旁贷的重任。



校歌创作不久,郭校长又提炼出“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应该说,科大的校训与校歌中的词义相一致,使两者常常合二为一,每每唱起校歌就是对校训的一次次重温。校歌和校训的彼此包含、交相辉映的关系,更增添了科大校歌特有的、强大的传承潜力。

回味校歌、校训,其中学习领袖的时代印记或许可以随着岁月的冲刷而褪色,而勇攀科学高峰、爱国勤读、理实结合的崇高理想,则始终警醒这所大学的追求卓异不群。因此,校歌的传承,是科大学生必修的功课。直到今天,两年一度的大学生“一二·九”大合唱比赛中,两首合唱歌曲中,校歌是每个参赛单位必选的曲目,此外任选一首。如果说任选的歌曲代表着时代的变迁,那么必选的校歌则是永恒的精魂。而每一次表演,都为这永恒的精魂加上崭新的注解。不仅如此,在科大的东校区树立起校歌校训碑,时刻引领着新生的一代;而且,更有一座无形的校歌校训碑,镌刻在科大人的历史记忆里。个体回忆中的细陈重释,总是深情款款、娓娓道来,弥补了宏大历史叙事中大处着眼的宽泛与疏落。关于校歌的故事在科大人50年的岁月里不断沉积,形成一条闪闪发光的记忆的珠链,无论何时提起,都是那样悠长而动人:



科大建校暨开学典礼的前一天,即1958年9月19日上午,大家正在忙碌着,为第二天的典礼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突然,学校广播通知大家立即到大礼堂集合。

当大家赶到礼堂后才得知,郭老已邀请吕骥同志来校教大家学唱校歌,而且他们即刻就到。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同学们无不惊喜,正在进场的同学都加快了速度。还未等大家全部坐定,郭老已陪同吕骥从礼堂大门走了进来,并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微笑着经礼堂中的过道走向讲台。

登上讲台后,郭老首先热情地把吕骥介绍给大家,接着便和大家一起在吕骥的指挥下唱起了校歌。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校歌的歌声格外嘹亮。

1959年秋季,58级同学在密云水库劳动结束后,学校用解放大卡车接大家返校。汽车发动后,不知哪个系的同学带头唱起了校歌。刹时,其他各系的同学们全都唱了起来。从新建的首都火车站,路过灯火通明的东、西长安大街,经复兴门、公主坟、五棵松,直到玉泉路校门口,一千多人站在一辆辆汽车的装载仓中,让“迎接着永恒的东风”的校歌声,此起彼伏地响彻云霄。

尽管已是深秋的夜晚,同学们却不顾带着寒意的凉风迎面扑来,忘记了劳动与旅途的疲劳,越唱越高兴,越唱声音越宏亮,这阵势引起了20多里长的街道两旁许多行人驻足观看和惊叹!

1986年夏,在陕西工作的科大校友有一次聚会,当主持人宣布开会的第一个议程———唱校歌之后,只听“嚓”的一声,在场的校友们整齐划一地立正站好,放声高唱:“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令人吃惊更使人深深感动的是,先后20多届不同时期毕业,又是第一次聚会,互不熟悉的学兄、学姐,师弟、师妹们,在不用教唱、无人领唱,没有指挥又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却把校歌唱得高亢嘹亮,亲切豪迈,简直不亚于在学校参加各种集会时,全体师生员工高唱校歌的阵势。[2]



这就是校歌具有的熔铸记忆和荡涤心灵的力量。实际上,每个科大人心中都有类似的校歌故事和挥之不去的科大情结。长期在科大工作的教师自不必说,学生作为铁打的营盘里流水的兵,一届届迎来送往,也同样钟情不减。毕业前,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寒窗苦读,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无论再长的时间磨蚀、再远的关山阻隔,只要回荡在心中那段难忘的旋律骤然响起,都自觉地认同自己是一个科大人。你我即使不相识,即使有年龄差距,共同的歌声在霎那间弥合了心灵的距离。

不了解校歌的功能和意义的局外人,可能会说,科大的校歌是不是太老太旧了?殊不知,越是陈年的酒酿,才更为芳醇醉人。是什么精神力量用美妙神奇的形式把我们聚沙成墙,让我们众志成城?唯有校歌。校歌贯穿在科大的日常生活流程中,无论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集体表演或个人即兴,在校时常听常唱,校友聚会时必唱……从新发子硎到资深院士,唱了一代又一代,《永恒的东风》成了科大历史文化一个不朽的象征,也一直是最凝聚人心的校园公共符号之一。不管他是奠基科大的一代风流,推动了她的峥嵘创生;或曾是初来的学子、青涩的讲师,在玉泉校园里倾听大师先贤们的科技人生;或许是陪伴母校南迁的守护者,拥有艰难岁月里逆水行舟的执著持恒;抑或晚进科大并见证了她重新崛起的披荆斩棘与欣欣向荣……不论阅历深浅,也不论身在何处,校歌都将令所有的科大人忆起自己雄姿英发的时期和科大那方真实而生动的天空。

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人只能读一次,这是个体生命的局限;文化则把人生的书转化成超越个体生命而延传不息的模式,每个人都能在文化的书页里赏读自己熟悉的画卷。科大校歌就是超越每个科大个体生命的文化事象之一,每个音符都牵连着个体的青春韶华,也凝结着这所大学的文化品格。可以说,传唱校歌是科大人珍爱历史、尊重生命和继承传统的明证。



注释:


[1] 吕骥(1904-2002),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音乐的先驱、杰出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音协名誉主席。自30年代起开始音乐创作,代表作有《自由神》、《新编“九一八”小调》、《中华民族不会亡》、《保卫马德里》、《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及大合唱《凤凰涅
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