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元曲研究的开拓者———盐谷温
周阅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8年1月23日
--------------------------------------------------------------------------------
中国人知道盐谷温,很多是因为20世纪20年代的那场“剽窃”纷争。1925年11月,陈源(西滢)在《现代评论》的“闲话”栏目中撰文指责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了盐谷温的《中国文学概论讲话》,由此引发了一场辩论。直至80多年后的今天,仍时有余波泛起。这场辩论使更多的国人听到了盐谷温这个名字,而鲁迅对事实的澄清
,也在无意间令许多学人惊诧于东洋岛国这位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卓著成绩。
盐谷温(1878-1962),号节山,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学家、中国俗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出生于学术世家,祖上三代都是汉学家,他本人28岁即成为东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的前身)中国文学科(当时叫“支那”文学科)的副教授,先后编著出版了《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唐宋八大家文新钞》、《中国小说研究》等大量关于中国文学的书籍。在东大校史“中文科”一节有这样的记载:“中国文学的研究及教育终于初具成果,乃始自盐谷温。”(《东京大学百年史》)
盐谷温的中国戏曲小说研究,特别是他的元曲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首先表现在,他对戏曲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的高度肯定。
1919年5月,大日本雄辩会出版了盐谷温的《中国文学概论讲话》,这是日本最早的正式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文学研究专著。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与一般以时代划分章节的断代文学史不同,上编由“音韵”、“文体”、“诗式”和“乐府及填诗”四章组成,下编包括“戏曲”和“小说”两章。从章节数目来看似乎上编多于下编,但实际上上编只是为下编所做的知识铺垫,下编才是真正论述的主体内容。全书的整体结构,诗文部分只占三分之一,而其余三分之二的篇幅均是对戏曲小说的评论,这种结构比例是打破传统的。日本直到19世纪末,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一直集中在诗歌散文方面,戏曲小说始终是属于边缘地带的“俗文学”。然而在盐谷温的研究视野中,被文人雅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文学”却堂而皇之地占据了重要位置,与传统的所谓“古典”文学相抗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日本放送大学教授传田章把盐谷温在大学讲授“俗文学”的做法称作“一种革命行为”。(《日本的中国戏曲研究史》)
另一方面,在《中国文学概论讲话》出版之前,日本虽然已有其他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问世,但对于中国戏曲和小说的历史演进轨迹尚无系统、完整的考察,“盐谷温正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创了对中国戏曲小说的历史形态的系统性研究。其后,包括青木正儿(1887-1964)在内的研究,尽管方法论上各有特色。但总的都是沿着这样一个学术方向发展的。”(严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