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92|回复: 15

民俗论说集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8 07: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建议用春运助申遗
那么多人不畏风雪、不畏等待要回家 政府可以拍下这种场面助春节申遗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商报讯 2日上午,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春生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时,为中国将“春节”申请世界遗产支招:“广州火车站现在那么多人在等待回家,政府可以拍下这种回家的场面,记录下这些人不畏风雪、不畏等待的心声,作为申报的资料。”

  69岁的叶春生是一位民俗专家。他以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带来《广州春节习俗与广府文化》的演讲。

  他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大部分地区还是工业时代,或者是半工业时代,甚至西北地区一些落后地区,还是农耕时代。所以人们对于农耕时代的节日,特别情有独钟,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这么辛苦,买票这么难,路上大雪封路,都要赶回家去过年的原因。“就是对农耕文明的一种眷恋,回家过年,这不是简单的一种亲情,我把它看做一种亲情、乡情、族情,这是一种年的情结,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俗行为,不管你怎样,我都要回去。”

  叶春生说,这种年的情结,是亲情、乡情、民族情,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隆重的节日。他非常赞同国家把春节申请世界遗产,但资料准备工作做得不够,他甚至支招:“广州火车站现在那么多人在等待回家,政府可以拍下这种回家的场面,记录下这些人不畏风雪、不畏等待的心声,作为申报的资料。”

  (据《南方都市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0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急着将悲剧升华为喜剧

北青网 - 法制晚报:王国军 (08/02/05 14:32)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州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叶春生做客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时,为中国将“春节”申请世界遗产支招:“广州火车站现在那么多人在等待回家,可以拍下这种回家的场面,记录下这些人不畏风雪、不畏等待的心声,作为申报的资料。”



  笔者猜测,说这话的专家恐怕没尝过排队买票、挨饿受冻的滋味,否则不会发出这种“天籁”之音。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黄鹤楼上看翻船的悠闲姿态。凡是这段时间在广州火车站呆过的人,都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数十万人拥挤在一起,连上厕所的机会、喘息的空间都没有,有的乘客晕倒了,有的精神失常了,而就在该专家发表宏论的当日凌晨,还有一位旅客被挤死了。

  再放眼京珠高速公路、湖南郴州、贵州、南方省区,那么多的同胞在路上、在家中,忍受着身体与心灵的巨大折磨和痛苦。如此场景,在谁看来都不会是美丽动人的风景,而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当然,也不能完全怪这位专家,因为在每一次灾难过程中,总会有某些部门和官员找出一些亮点,总结出一些东西,千方百计地把坏事变成好事。

  如此急着将悲剧升华为喜剧,不仅不人道,还易使一些人患上健忘症,好了伤疤忘了疼,并化悲痛为加官晋爵的力量。可这样下去,事后不久,类似的悲剧还会反复发生。

  眼下,我们需要宣传抗灾事迹,需要关注灾难中人民的生产、生活,更需要把着力点放在防灾、减灾上。我们应该多反思,少邀功,想想如何亡羊补牢、举一反三、防患未然,切忌让少数亮点遮蔽工作失误、决策失误。

  依叶专家之见,此次我们“申遗”的资料,不仅应该有广州火车站“世界最多人候车”,还应该有京珠高速“世界最大停车场”,郴州、贵州“世界最大烛光晚餐”等。而万一此次“申遗”不成,我们是不是应该期盼明年春节老天爷再来场更大的雪?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07: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专家称春节时间跨度长达39天 系大节套小节

--------------------------------------------------------------------------------

2008-02-07 11: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2月6日电  从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六,时间跨度长达39天,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春节是一个“大节套小节”的年节系列。


  “人们对过年的理解,一般认为腊八是春节大序列中的第一个序幕,它源于古代腊祭,如魏晋时,要庆祝丰收,感谢天地,驱除鬼祟。”袁学骏说,“其次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要糖瓜祭灶,因为灶王要上天汇报人间情况,并迎接天上众神下来过年。人们怕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三道四,就用糖瓜粘住他的嘴。并以专用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下界保平安)’,表达人们对灶王的嘱托和希望。”之后每天都有相对特定的过年准备活动,一般称为“忙年”。


  袁学骏说,在我国北方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过年歌谣:腊月二十三,灶火爷上天;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道酉(对联);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饺子)。这是北方城乡大致的“忙年”活动。


  大年三十(除夕)这天晚上辞旧迎新“守岁”现在已经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习俗。大年初一,人们早早起来,要祭祀神灵,燃放鞭炮,还要同族或全村有组织地进行磕头拜年,先拜长辈,再拜同辈兄嫂。正月初二、初三,是外甥拜年,在石家庄一带也有闺女女婿回门拜年。初四初六等日走亲访友拜年。


  “自古以来五日是恶日,正月初五被称为“破五”。这天也是恨穷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门,防止给别人家带去穷气。有的地方,这一天要做些轻微的劳动,希望通过这天象征性的劳动发财发家。“破五”之后,一些人就开始准备元宵节的节目,城市一些店铺就要开门营业。”


  据介绍,正月初十是河北省藁城市、正定县、石家庄市一带的老鼠节,为老鼠娶媳妇包饺子、嗑瓜子,晋州市一带正月十二为老鼠节。各地以老鼠为节的含义不同,一种是恨老鼠,包成水饺煮老鼠;一种是关照老鼠,让它和人类一起活着,只是让它少咬箱柜。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第一次月圆之日。正月十六,太行山区要烤柏灵火,民间认为烤柏灵火会祛除百病,但现在山区烤火经常引起火灾。过了正月十六,一般认为新年就过完了。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曹国厂)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17: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学家称,压岁钱不重多少意在祈福求安  
   
  昨天是除夕,按惯例家长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说,压岁钱的民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从来长辈给小孩压岁钱都不重多寡,而是借此为孩子们祈福求安。

  据史料记载,至少在汉代就出现了专门用于佩戴玩赏的钱币状避邪品,其正面多为“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词语,背面则铸有龙凤、双鱼等图案。到了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宋元以后,过年给小孩子“压岁钱”已成为民俗。

  乌丙安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民俗逐渐演变成了给孩子派发“红包”,变成了具有流通价值的零花钱,这也无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对后辈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如果以压岁钱多少来衡量爱心,甚至发展到家长送银行卡送金条,用以取悦孩子,那就是本末倒置,有悖于压岁钱民俗的美好涵义了。

来源: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2008-02-07
发表于 2008-2-8 1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专家:“福”字正着倒着都能贴

2008年02月08日07:38 [我来说两句(12)]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2月7日电(记者朱旭东)每年春节,家家户户要在门上贴上个“福”字,但贴的时候,究竟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却让很多人犯难。民俗专家表示,年味就像这个“福”字,不用讲求形式,怎么贴都可以,只要你感受到了快乐,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东南大学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陶思炎说,不少人以为“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事实上这是个将错就错的“口彩”。陶思炎表示,在传统民俗中,只有3种情况才能倒着贴“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灾大难,为了扭转运气才会倒着贴;二是马桶、脚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着贴,意思是把不好的东西倒出去;第三种情况仅仅是为了讨“口彩”。
[ 本帖由 子曰诗云 于 2008-2-8 19:5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8-2-8 2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诗云 于 2008-2-8 19:49 写道:
在传统民俗中,只有3种情况才能倒着贴“福”:一是有人家上年遇到大灾大难,为了扭转运气才会倒着贴;二是马桶、脚盆、痰盂、垃圾桶上的“福”字倒着贴,意思是把不好的东西倒出去;第三种情况仅仅是为了讨“口彩”。.....

请问,在哪种情况下放屁需要先把裤子给脱下来?



[ 本帖由 老蒲 于 2008-2-8 20:03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1: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年俗回归应避免误读传统

www.zjol.com.cn  2008年02月06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近年来,呼唤春节年俗回归,保护年文化的舆论和行动愈演愈烈。专家指出,现代经济发展为我们发扬春节文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在对过年民俗的传承方面也出现不少误读,对春节文化的传承应以科学为依据,以我们民族文化中良好的民俗民风为基准。

  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赵珩说,我国幅员辽阔,“过年”的民风民俗在民间说法多种多样,这是件好事,有助于人们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但是,民间流传的民俗中也有一些有失偏颇的地方。他举例说,比如古代祭礼时米饭一定要先盛在一个碗里,再扣到第二个碗里,让饭形成一个圆形才能上桌。现在很多饭店如法炮制,以为是尊重客人的“礼”,可实际上是东施效颦。“这样盛饭,在过去是要挨骂的,因为这只是给故去的人上供时的祭祀之‘礼’。”

  北京市民族文艺家协会民俗委员会副主任、民俗专家王作楫则对眼下流行的门上倒贴“福”字的现象解析说:“过去民间流行中是有‘倒贴’的做法,但那只是在水桶上。因为提起水桶往水缸里倒水时,倒贴着的‘福’字就随着水桶‘正’过来了,同时取‘倒福’——把福气倒进自家的意思。但现在人们却把这一细枝末节发展开来,在门上、窗上贴的都是‘倒福’,从严格的字面解释就说不通了。”针对即将到来的鼠年,王作楫也提到了两点民俗误区。一是有人认为今年是“土鼠”年,开张不吉利。王作楫说:“鼠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辞旧迎新年。此外,从吉祥文化角度讲,鼠有了土才能造洞,才有生机。‘土鼠’年应是一个万象更新,生气勃勃的年份。”

  此外,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观点,就是即将到来的鼠年农历春节相对公历日期较晚,立春的节气早于春节,因此称为正月“不打春”,被称为“寡妇年”,不能结婚。对此,王作楫解释说,“不打春”是因为我国农历同公历的纪年有区别,每19年会出现7次,属于常见现象,并不足为怪。另外传统民俗中也有“鼠年无春,必度金婚”的谚语。如此说来,“寡妇年”的认识误区是应该纠正的。

  王作楫认为,其实年俗本无固定标准,是在历史演进中“约定俗成”的。因此,无论是继承还是发展变化都是正常的。但这个前提是积极的,是符合中华传统美德要求的。一旦违背了这一原则就应给予正确引导。

  他举例说,前两年市场上卖一种“踩岁”袜子,袜子底上画着一个孩童,却在旁边注上“踩小人”几个字,暗喻消灭来年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小人”。实际上真正传统“踩岁”的袜子是有的,但那是将一些诸如兰花、水仙之类的吉祥植物绣在袜口上。而所谓“踩小人”的做法,是不懂民俗的商家在对传统文化的误读中迎合一些人的心理罢了。

  对于年俗中一些仅限于仪式化、模式化的旧礼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居认为,传统文化中有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有为时代所疏远的内容,不必刻意彰显,也没必要为其扣上什么帽子遏其发展。向云居说:“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是使其永葆生命力的重要特征。和谐并不意味着单一,这正如一曲奏鸣曲,多种乐器的和声才能演奏出最优美的旋律。”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 应豪
发表于 2008-2-9 15: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学家称初二回娘家习俗蕴涵男女平等观念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8日18:18 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2月8日电 (记者朱峰) 农历正月初二,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自己的父母家。针对这种风俗,中国民俗协会理事、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特邀研究员刘其印认为,这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中国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妇女地位很低,出嫁从夫,民间还有谚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指出嫁的女人不得无故回娘家,更多的时间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据刘其印介绍,过年时女方必须在婆家过,这是规矩。如果女儿想给自己父母过年,只能等到初六以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女方初一待在婆家,初二就要马上回娘家拜年,这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刘其印介绍说,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回娘家并不只是在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在正月初三。在中国陕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关,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发表于 2008-2-9 15: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将在法定传统节日开展诗文诵读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9日08:3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9日电(记者吴晶)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8年将在清明、端午、中秋、春节4个法定传统文化节日里,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在春节举行诵读总决赛。

  王登峰说,2007年,国家语委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活动,在全国9个省市进行了试点。活动的主题是“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其中“雅言”指的是普通话。举行这项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推广普通话,同时通过号召全民诵读中华优秀的经典诗文,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王登峰说,进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不光推广普通话,也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步骤。

  王登峰表示,今天我们重新提出“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推向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语音文字工作的成果,同时对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2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津<今晚报>2008 年 2 月 18 日 星期 一        

星期文库——漫说传统节日与节气

元宵节的来历


陈 洪


  元宵节在过去一千二三百年的时间里,是九州同庆的一个“大节”。自唐代开始,朝廷在元宵节已有假期。而到了明代,更是开国不久就著为法令:“元宵节假,自正月十一日为始,凡十日。百官朝不奏事,听军民张灯饮酒,为弛夜禁。著为令。”但是,它的来历却始终没有明确、可靠的说法。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起源于西汉初年,周勃平定诸吕,尽诛吕后族人,扶持汉文帝登基之后,为了纪念政变成功,就把起事的日子——正月十五,确定为朝野同庆的节日。虽然很多文章引用这一说法,但其实属于无稽之谈。一则此说不见于任何古代典籍,二则那次政变既不是在一月,也不是在十五日,所以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的三人成虎而已。

  另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佛教。说是汉明帝时佛教始入中土,为表达对佛的敬意,皇帝在正月十五亲自到庙中燃灯。这也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而且佛教传入的过程本身就是疑团重重的。所以,这种说法是后人的附会之说无疑。

  第三种流行的看法说是从道教而来。道教有上元、中元、下元之说,分别指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与十月十五,又分别为所谓天官、地官与水官的诞辰。于是,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天官赐福”之日。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先后顺序不清,道教的“三官”之说是比较后起的,因此缺乏这个节日的“原创”资格。

  实际上,元宵节是在由两汉到隋唐的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逐渐固定、成型的。在汉代,元宵节的“前身”叫“上辛节”。当时,皇室崇信的最高神为“太一”,祭祀太一神的时间是在正月的第一个辛日(古代以天干地支记时日,辛为天干之八),由于太一神对应于天星,故这一天的祭祀活动安排在晚间,史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昏时夜祠到明。”显然,这一活动必然伴随着祭祀现场及其周边的张灯结彩。不过,干支记日与朔望记日并非一一对应,所以每年的祭祀活动可能是正月上旬的任何一天。后来,可能是为了夜间活动的便利与气氛,这一活动逐渐改到了月圆之夜。而日后道教“三元”之说的提出,又为这一日期的改动增添了文化内涵与吉祥色彩,促使这个日期固定下来,并改名为“上元节”。由于“上元节”的活动是在夜晚进行,所以又称“元宵”——即“上元之夜”的意思。

  至于这一“转型”的确切时间,有的学者认为是在三国前后,有的则认为是在南北朝前期。比较圆通的说法应该是在这二三百年间,逐渐确定并由宫廷推广到民间的,而内容也随之脱离了“太一”祭祀。到了隋唐,史书就有了明确的记载,甚至有了帝王、后妃微服出宫看灯的事情,可见节日的主体已由宫廷祭祀转到了民间狂欢。
 楼主| 发表于 2008-2-18 20: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无须过度阐释

北京青年报:(08/02/18 01:58)

  重点关注

  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假日。从此,全国人民在传统节日过节不放假的不便与尴尬得以消除,自是大好事一件。对此,各大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评论,回顾此事的前因后果。我注意到,凡论及给予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的意义时,论者无不盛赞此举对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增加民族凝聚力的极为重要的作用。更有论者将保护传统节日与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声称兹事体大,事关中国文化主权,文化安全。



  但保护传统节日的意义仅限于此类宏大叙事吗?窃以为,过传统节日,首先是基于传统的一项公众权利,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体现的更多是对公众权利的尊重,是用法律的形式还权利于民,是能够让公众有充裕的时间、精力享受节日。这才是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要义。至于“爱国节”、“爱国年”,固然也甚紧要,终究不是过节最重要的内容。

  笔者强调这一分别,不是要与各位专家抬扛,也不是死抠字眼,而是觉得“哪一种权利更为优先”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如果以各色“弘扬”、“增进”的名义给予公众过传统节日的权利,那么这一权利的获得更像是被“赐予”的,而非应得的。如此一来,与此类“宏大叙事”相关的利益相对于公众的利益就更有优先权,公众的权益既可予之,自然又可以相同的名义夺之。类似的例子在现实中屡见不鲜,当初纪宝成等人提出恢复传统节假日提案时,有关方面就曾以“统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社会承受能力”的说法婉拒。

  至于保护传统节日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于所谓文化安全、文化主权的意义,我则从根本上存疑。文化主权这个词本身令人生疑。任何权力都有行使主体,主权更是有排他性的行使主体。领土主权、行政主权、司法主权的行使主体不言自明。但文化主权的行使主体是谁?如果说中国人过年是行使自己的文化主权,那么心仪于中国文化的外国朋友过个中国年就侵犯中国的文化主权了?这是一个糊涂账,因此这个概念尽管耸人听闻,其实也还是一个糊涂概念。至于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有其他国家与中国争抢祭孔、过端午节的情形,是否就侵犯了中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呢?没错,韩国人申报成功了江陵端午祭,让中国损失了一些经济利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身就是申请“文化低保”嘛)。但这一利益本来就不是中国所有,而是由国际组织提供、各国公平申报的。说申报成功者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就好像是说奥运会冠军侵犯了别国的主权一样荒唐。江陵端午祭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韩国人民更好地过端午节,但也一点儿不影响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方式过端午节。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下,如果中国过春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那么东亚地区有过春节习俗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主权是不是就受到侵害了?显然,文化主权这样一个剑拔弩张的词非常不利于文化交流。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开放与交流。中国近代历史上,我国的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犯,诚为一段痛史。但又是西方科学文化科学知识的传入,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提供了极为关键的思想、智慧以及精神动力。

  给予传统节日法定假日的地位,从根本上说,是还公众应得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亦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但那些过度阐释的言论,反而可能使这样一个好的事情产生消极的影响。

  周云(广东教授)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5: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花灯

何 申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之夜闹花灯。花灯齐亮万紫千红之际,正是花会舞得最热烈的时候。热河老城有不成文的规矩,无论是机关单位还是买卖家,到这一日一要备灯,二要备礼。备灯是给市民看,备礼是给闹花会的,一般是几条烟,当场打开就撒,然后就在你门前打个场,以表谢意。

  早先年有一阵用电紧张,城里的花灯一时反不如乡下了。乡镇的灯各家各户或自己做或买来,点根蜡烛就能在大门口亮小半宿。灯的样式各不相同,多是表现吉庆有余的。如金鱼灯,星星灯,鸟兽灯。乡镇文化站就要丰富一些了,灯谜除了写在灯上,还写在纸上挂一绳子,谁猜着就撕下来拿去换奖品。

  老城十五的花灯近些年又兴旺起来,除用电充裕,还在于有一条古御道街渐渐恢复着几百年前的景象。这条街是当年清朝皇帝由北京来避暑山庄在老城内的最后一段,有六七里长。前后三道大牌楼,分别题“光天化日”、“九功惟叙”、“八表同风”的金色大字。这街原叫西大街,我当人大代表建议改成御道街并重新装饰街两旁门面,市里采纳了,现在这条街多少有些古香古色的味道了。

  热河老城正月十五之夜,就从御道街开启,家家各显其长,店店互不相让,再加上原有的门面装饰灯,就有点争奇斗艳了。这灯阵将近避暑山庄时,又有文庙和关帝庙。文庙虽正在抓紧修,也得有灯火表明文明府地诗书为先。关帝庙则是重建不久,香火正旺,正月十五还有活动,且不要门票。庙里庙外灯烛齐亮香烟袅袅,关老爷端坐正殿手捋美髯观春秋,一旁周仓捧着大刀,大脸在灯火的映照下油黑发亮。

  避暑山庄的灯是从夏季夜游山庄时就开始的。入冬歇一阵,到正月十五这一夜要重放。灯光将山庄宫墙变成了长城,把白雪冰封的湖面染成了山水画,把高塔亭阁映成了幻影。我去了,登上城楼站在一串大红宫灯下,一时间如走进仙境,如痴如醉。

  十五的花灯如今又从城里照到城外,先是用彩灯照亮了硕大的棒槌山,又照亮了河东的罗汉山。罗汉山仿佛乐山大佛,面河而坐,只是未有人工雕琢,形状既像一光头胖大罗汉,还像笑口常开的弥勒佛。

  外八庙要防火,庙内是绝不可拉线架灯的。但普宁寺(大佛寺)庙外上客堂(宾馆)和临街店房,还是灯火通明。虽地处市郊,也有人去看。


天津<今晚报>2月20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4: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的来历与名称问题

陈 洪


  端午节有一个由民间走进庙堂的过程。宋人在《参读礼志疑》中讲:“俗礼则所谓委巷之礼,非先王之旧者也。然可行不可行,亦当审其重轻焉。如清明扫墓及端午、中秋俱俗节,古人所无,然今已有之,则亦不可不行也。”可见当时端午仍被称为“俗礼”,只是由于民间影响太大,也就不能不予以承认。同时的大思想家朱熹在回答他人问到“正礼”与“俗节”的关系时,有一个很通达的回答。问:“行正礼,则俗节之祭如何?”答:“端午能不食粽乎?重阳能不饮茱萸酒乎?不祭而自享,于汝安乎?”他的意思是说,端午节大家都吃粽子,你不能置身其外;而你和家人都吃粽子,忍心不给祖宗供上几只吗?所以,尽管是俗节,也就得当“正礼”对待。

  这种有其实事而无其名分的情况,直到明初才有了根本的改变。据《明会典》记载,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洪武二年,定时享之制: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岁除如旧。”也就是说官方的祭祀一年五次,而端午得以正式列入其中,终于得到了“正礼”的“待遇”。

  至于端午节在民间的历史,那就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源头。通常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赛龙舟、吃粽子,其实这是后起之义。据《后汉书·礼仪志》的记载,作为一种因应时令的传统,从夏商周开始,每年进入盛夏之前都要有一些和环境卫生有关的举措,并有礼仪化的倾向;到了汉代,综合前面各朝代的做法,确定下“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这就是端午的本初内容。后世到了端午节,都要用艾叶、昌蒲叶剪成小老虎、宝剑的形状挂到门上,要饮雄黄酒,要穿绣有“五毒”的兜肚等,都是这一内容的拓展。而吃粽子的习俗,则是到了东汉、三国前后逐渐形成的——因为在西晋周处所著《风土记》上开始见到有关的记载。划龙舟的记载出现得更晚,大约要到南北朝的前期才形成了这一风俗。

  由于这一节日是逐渐确立、丰富的,所以名称也并不一致。端午节曾经有三个名称:端午节、端五节和端阳节。其中,端阳节属于别名,与另外两个不发生冲突,我们后文再说。而“端午”与“端五”孰为正根,从古代就一直有不同意见,从唐代开始,宋人、清人都有专文讨论,而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不能取得共识。

  主张“端午”是正根的理由有两条,一条是,端午当初不是固定于五月初五,而是农历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所以称为“端午”;另一种说法是,按照周历(古代另一种与夏历不同的历法),五月的地支为“午”,故称之。

  主张“端五”在先的理由是:一、“端”就是“初”,初五自然称作“端五”;二、最早的有关记载是“端五”,“端午”是后起的用法;三、古代“午”与“五”可以通用,所以后来逐渐用“端午”来专指五月的初五。

  两相比较,“端五”之说更加合理一些。而由于五是阳数(古代,奇数都为阳数),所以端午节又有了“端阳节”的别称。

[原载天津<今晚报>2008年2月23日]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14: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星期文库——漫说传统节日与节气

清明与文学

陈 洪


  二十四节气中,与文学关系最密切的无过于清明。这倒不仅仅因为那首“清明时节”诗的家喻户晓。笔者曾检索《四库全书》的子部、集部,在春季六节气中,文人涉笔最多的是“清明”,共计6829条;次多的是“立春”,2508条;最少的是“惊蛰”,454条。其他三季中,夏季最多的是“夏至”,1981条;秋季最多的是“白露”,3122条;冬季最多的是“冬至”,3523条。二十四节气通盘来看,进入文人笔下最多的是“清明”,6829条;最少的是“处暑”,292条。当然,这里检索到的并不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甚至也并非百分之百是在“节气”意义上使用的。但是,由于对每个词检索标准是一致的,所以这一比较还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说明了“清明”由于其“节气兼节日”的优势,自身的时令内涵与文化内涵相补充,形成了丰富的“清明文化”;这种“清明文化”被广泛接受,因此也就为文人墨客情趣所钟。

  古人诗词中歌咏清明的作品甚多,如诗圣杜甫的《清明二首》,诗中有句:“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十年蹴
发表于 2008-4-11 18: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节泛滥 多地鏖战“老子故里”(图)

http://www.huanqiu.com  来源:东方早报  2008-04-02 09:14

  
点击图1安徽涡阳县每年都举行公祭老子仪式 CFP资料

  老子是先秦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道德经》中说“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可能无法想象,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不争”又有着什么样的理解:继安徽涡阳县和河南鹿邑县、洛阳等地一直进行老子故里之争后,日前,甘肃省临洮县也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正式加入这一老子故里的“鏖战”。

  
点击图2老子文化资源成为一些地区的“金矿”


  早报记者 程奕


  甘肃省临洮县日前宣布,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造“老子文化园”,并拟定于今年5月召开“老子文化节”。


  在全国,目前有多个地方都在争相借着老子的名义举办各类文化节,甘肃临洮县、安徽涡阳县和河南鹿邑县、洛阳市是这场老子故里战中,打得颇有声势的几处地方。事实上,各地以各种历史人物的名义办公祭、文化节的行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惜巨资、大兴土木几乎是操办这类文化节的前奏。


  甘肃临洮方面称,据专家论证,临洮是老子晚年隐居和“飞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里”之称。临洮依托于此,着力打造“老子飞升地”的知名品牌。


  据悉,规划中的临洮“老子文化园”占地193.86公顷,概算总投资800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老子博物馆区、祭祀广场区、老子飞升纪念景区等。同时,临洮还将于今年5月举办第二届“老子文化国际论坛”,并正式命名为“老子文化节”。


  河南鹿邑县在安排老子文化节活动时,毫不避讳贸易洽谈招商引资活动是文化节核心组成部分。“如何吸取老子思想精髓,重塑现代道德规范”只是充门面的所谓学术主题论坛。活动筹备工作组为了迅速提升活动级别,正打算再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有关国家部委担任主办单位。据河南鹿邑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除了举办老子公祭大典外,鹿邑还将于5月20日至21日举办“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


  一些学者认为,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果真能刺激当地经济倒也是两全其美,但事实是,经济的戏唱得也并不理想,很多都是盲目错误预计文化节公祭带来的边际效益。


  著有《老子研究》一书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基地张松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研究老子,办老子文化节可以借此树立起民族自信心,但文化节只是形式之一,研究弘扬老子的哲学,不一定通过文化节这种方式才能实现。河南鹿邑县被大多数学者认定是老子诞生地,如果当地需要办文化节本无可厚非,只是希望主办方能真正做到“文化搭台文化唱戏”。


  时下,各种名人文化节都有泛滥之势,对这类活动需要由专家成立相应的以研究为主的学术团体加以组织规范,有指导、有计划地举办文化节才能实现活动本身最纯粹的目的。


  在一次主题为“历史研究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术沙龙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多位学者曾指出:“屡屡发生的历史文化名人争夺战,就是同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相关的。”这种争夺,规模较大的有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户口”之争、西施故里之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所在地之争、老子故里之争……此起彼伏,争夺早已超过了古已有之的“矜其乡贤,美其邦族”的心态,其后面蕴藏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名人归属权得到公认,就可名正言顺地发展旅游业,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以来,已经有数十个地方政府直接介入了类似的“公祭”活动,而且排场一年比一年大,级别一年比一年高。


  有关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只有民间自发的祭祀纪念活动才能成为真正有实质内容、有情感价值的活动

[ 本帖由 stanza 于 2008-4-11 18:4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