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82|回复: 13

【转帖】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1986.7-2003.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8 07: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社会结构总论
试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 李宗桂 贵州社会科学1988.6
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傅衣凌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3
我国封建社会封闭型反馈网络结构研究 蒋英杰 贵州文史丛刊1987.2
浅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结构形式问题 林志华 安徽大学学报1987.3
论中国特征的农业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陈学凯 湘潭大学学报1988.1
地权的形态与政权的形式(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形成刍议) 傅克辉 山东社会科学1988.1
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附论古代的人治和法治) 祝总斌 北京大学学报1988.2
中国君主主义中央集权论 刘奉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0.3
国、中国与天下:关于传统国家形态的一般性考察 陈剩勇 学习与探索1991.3
中国奴隶制的形成及其主要特点 孙开泰 张家口师专学报1991.1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探析 沈大德、吴廷嘉 社会科学研究1992.1
论中国古代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王庆五 学习与探索1992.2
中国古代政体新说 郑敬高 江汉论探1992.5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亚细亚特征:传统文化的基础 钱宪民 探索和争鸣1992.6
从古代中国看《东方专制主义》的谬误 周自强 史学理论研究1993.4
读《中国国家机构史》 于虹 社会科学辑刊1993.6
城邦与血缘氏族制:略论中国古代社会与希腊社会的差异 汪瑞 东北师大学报1994.2
东亚大河文明系统论略 张敬秀、田建平 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1
中日两国封建政治体制的区别 王少晋 学术月刊1995.2
简论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本位 焦文峰 扬州师院学报1995.1
我国封建中央官僚体制的确立、发展、演变与君主集权的加强 战继发等 大庆社会科学1995.2
先秦中国与古代雅典城邦政体的两点比较 李学智 历史教学1997.2
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结构之比较 杨绍先 贵州大学学报1998.4
古代中国政治组织的产生及其模式 沈长云 史学理论研究1998.2
农耕文明的早熟与中国古代国家政体 郑敬高 江汉论坛1988.1
论我国早期国家政权体制的选择:与郑敬高同志共同探讨 启良 争鸣1988.4
我国早期国家大一统政治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兼与世界其他文明大国比较 启良 学习与探索1988.1
漫谈历史上的封建政体改革 陈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7: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4.等级结构
自然不平等与我国古代的等级制度 常金仓 山西师大学报1992.3
论陵阳河大汶口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分层——从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角度说起 燕生东、尹秀蛟 江汉考古2001.1
荀子的等级制度观 徐仲有 佳木斯师专学报1989.3
从一条杜注谈周代的等级制度 田振生 北京师范学院1988.4
周代等级制度述微 杨为星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4
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 阎步克 学术界2000.2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君臣伦理观 李峰 唐都学刊1996.2
“包山楚简”所见几种身分的考察 陈伟 湖北大学学报1996.1
楚国的等级结构与阶级关系 刘玉堂 江汉论坛1997.3
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的秦国社会阶层 贺润坤 江汉考古1995.1
秦王朝统一后的社会各阶级 林剑鸣 社会科学战线1989.2
秦汉时期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消费状况之比较 周金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说文解字》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等级与阶级关系 许仰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6.1
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重新分层 刘绪贻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4
从南阳汉画看汉代的等级制度 王玉金 南都学坛1993.2
汉代的户等 邢铁 河北师院学报1993.3

(1)帝王
帝的观念的演变与皇帝制度的产生 郝铁川 历史教学1986.5
中国古代皇帝有哪几种称谓 朱仲玉 文史知识1986.1
谥号、庙号、尊号/年号 赵龙君 历史知识1986.1
中国皇帝有多少称谓? 龚延明 文史知识1986.9
中国古代帝王称谓浅谈 樊建莹 许昌师专学报1988.3
从东西文化交流探索史前时代的帝王世系 丁山 文史1988总28
中国古代的君主论 郝铁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5
论中国皇帝的自卑情结 马良怀 社会科学辑刊1989.6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探源 吴浩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2
皇权特征的宏观探讨:中国古代政体研究之二 杜建民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0.2
中国传说帝王的姓氏、婚配及世系变迁 刘信芳 东南文化1988.2
义儿 皇帝 魏良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7: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4(4)手工业者、商人
古代商人的身分与地位略论 郭志祥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秋
中国古代商贾家训探析 徐少锦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8.1
古代商人阶级的形成及其治生之学 王泽民、祁明德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2
论我国历史上的经纪人及行业组织 周群华 天府新论1995.6
论我国古代历史的经纪人及其活动 吴少珉、周群华 洛阳大学学报1996.1
中国古代中间商人的历史演变 岳朝娟、朱或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6
封建传统抑商思想的滥殇:商鞅韩非的抑商思想 刘甲朋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
儒与商:相反又相成的结合 蔡德贵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2
春秋战国时期儒商的兴起及其现代启示 何筠、罗卫国 南昌大学学报1996.3
先秦时期官工贾的社会身份 杜勇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2.3
楚国舟师略考 李克能 江汉考古1993.3
楚国商人社会地位散议 刘玉堂 江汉论坛1994.9
东周秦汉私营工商阶层述论 杨师群 社会科学战线1997.2
战国秦汉时期商人的经营之道 张弘 烟台大学学报1998.1
论周秦之际工商格局的巨大变革 黄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7: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血缘群体与社会生活
1.宗族
从原始人群至氏族公社的演变 陈隆波 历史教学1990.9
昭穆制度的起源及延续 郭政凯 陕西师大学报1986.1
论“昭穆之常”及与宗法庙制的关系 唐友波 历史教学问题1994.4
历代昭穆制度中“始祖”称呼之误厘正 李衡眉 求是学刊1995.3

文明初期的部组族融合与龙风崇拜的形成 王子京 文博1986.1
论丧服中的血亲关系:《仪礼•丧服》研究 于永玉 史学集刊1986.2
宗法家族与古代法制 禾呈 中国青年报1986.4.18⑥
浅谈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群 曹旺 河北大学学报1987.2
宗法制文化与中国古代教育 熊贤军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1987.12
君的家族组织及其与宗法制度的关系 李启谦 东岳论丛1988.2
中国古代的宗族制度 白钢 文史知识1988.4
论“宗君合一” 钱杭 华东师大学报1988.1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关系与宗法宗族制 李文治 历史研究1989.5
关于宗法制度形成的条件问题 钱杭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0.1
宗族与宗法的历史特征(读吕思勉《中国制度史》第八章《宗族》) 钱杭 史林1991.2
中国古代官僚权力集团的宗法性组织原则 方兢 中国贸易报1996.4
中国古代的宗族聚居 王泉根 百科知识1992.2
宗祧继承浅说 丁凌华 史学集刊1992.4
兄弟相继为君的昭穆异同问题 李蘅眉 史学集刊1992.4
中国上古家族新探索 宋镇豪 中国社会科学1992.1
论姓氏制度的渊源及其演变的关系 朱积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3
中国姓氏寻根 胡光 羊城晚报、港澳.海外版1988.4
字辈:中国古代宗法制社会的一种礼制 欧阳宗书 江西大学学报1989.4
试释中国姓氏学中的“姓”与“氏” 王泉根 学术论坛1994.1
浅谈华夏姓氏起源及演变 张学衡 黄海学坛1994.4
论姓氏合一 阎晓君 寻根1998.3
论中国古史上的“姓”与“氏” 钱杭 学术月刊1999.10
中国古代姓氏文化变革中的社会政治因素 黄修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6
姓氏合流论略 张淑一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古代典籍所见双系氏族血缘及若干含义 屠武周 淮阴教育学院学报1991.1
中国男尊女卑是家长制下的产物 宋瑞芝 史志文萃1988.1
论中国古代对舅权的尊崇和抑制 李衡眉 齐鲁学刊1992.4
略论“舅父权” 张泉福 龙岩师专学报1993.2
我国古代庶生子的继产权 邢铁 文史知识1995.2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家庭与婚姻
(1)家庭
浅谈中国古代家训 王若、李晓非、邵龙宝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3.3
中国古代家庭与社会伦常政治 张德强 兰州学刊1992.2
历代封建家训中的经济要素 谈敏 中国史研究1986.2
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 张艳国 中州学刊1994.5
中国古代家训论要 陈延斌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3
中国古代家训通论 徐秀丽 学术月刊1995.7
中国上古家庭形态探微 张怀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5
我国古代的诸子平均析产问题 邢铁 中国史研究1995.4
孝的观念与汉化家庭 孙莜 中国史研究1988.3
论先秦时期家庭及公社的历史演变 李昱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3
殷代“兄终弟及”平议 本彭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4
秦代家庭形态初探 李向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4
秦汉“同居”与同居法渊源考释 彭年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1.4
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 马新 山东大学学报1993.3
秦汉时期的个体家庭和体会 张炳武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93.4
论汉代家庭的自然构成与等级构成 黄金山 中国史研究1987.4
汉代家庭成员的地位和义务 黄金山 历史研究1988.2
我国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形成 祝瑞开 社会科学辑刊1989.6
西汉家庭成员的内部关系及其特点 阎爱民 历史教学1990.3
西汉家庭结构和规模初探 喻长咏 社会学研究1992.1
论儒学与汉代父子关系 刘厚琴 齐鲁学刊1992.4
汉代封建父权制度思想研究 刘厚琴 史学月刊1995.4
陇西李氏家族研究 刘雯 敦煌学辑刊1996.2

(2)婚姻
同姓不婚的历史探讨 陈永生 社会科学家1987.
我国远古的一种婚姻形态 王文锦 文史知识1987.11
乱婚与群婚 程德祺 广西民族研究1987.4
远古“两性同体崇拜”初探 龚维英 云南社会科学1988.2
试论父系血缘婚 云博生 广西民族研究1988.3
论中国古代婚姻形态的产生和演变 刘士圣 青岛师专学报1988.4
五行八字婚姻观探析 刘道超 社会科学家1990.8
中国古代婚龄考释 盛义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8
古代汉民族婚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严武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4
中国婚礼的产生与演变 王玉波 历史研究1990.4
“掠夺婚”遗迹在古代文献中的反映 李林 宜春师专学报1990 .4
中国古代婚姻年龄的产生及其演变 张大鹏 人口学刊1992.2
试论中国古代的婚姻六礼及其实质 翟婉华 兰州学刊1991.2
试论我国古代婚龄与人口 翟宛华 兰州学刊1988.3
古代婚龄漫谈 张涛 文史知识1991.8
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婚姻规则 詹云超 社会科学战线1992.2
古代典籍里性行为论述的科学因素与人文追求 邱运华 行为科学1992.3
宗法制度与媵妾混同 任芬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3
生殖观念的变化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化 李森 延安大学学报1993.2
中国封建社会后妃制度初探 朱子炎 学术月刊1993.3
古代婚礼用秤释疑 汤志成 民俗研究1993.4
父权制并非一夫一妻制 萧平汉 衡阳师专学报1994.2
历代血缘婚姻小考:炎黄子孙繁衍原因初探 伏家芬 贵州文史丛刊1994.1
中国古代婚姻礼仪述略 王品萍 南都学坛1995.4
从古代婚姻文化看女性的人格及地位 陆光华 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2
中国古文献中若干“一妻多夫”制记载:兼论“一妻多夫”制的产生、作用及妇女地位 林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3
野合图考 高文 四川文物1995.3
上古汉语亲属称谓与中国上古婚姻制度 熊焰 暨南学报1996.1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琐议 刘一兵、鞠敏 淮海文汇1996.1
婚礼起源考辨 黄浩 历史研究1996.1
论中国的早婚 庄华峰 安徽师大学报1996.2
中国封建社会后妃来源探析 陈恩虎 固原师范学院学报1996.2
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补续 赵志坚 历史教学1996.11
中国古代婚姻别称集释 席云玲、李会龙 黄淮学刊1996.3
“和亲”探源 崔明德、周兴 东南文化1994.3
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他 崔明德、林恩显 民族研究1995.5
中国和亲公主研究的状况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时鉴、文川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6.1
论中国古代和亲的功能 崔明德 烟台大学学报1996.4
古代和亲利弊论 芮传明 史林1997.2
日本古代社会的近亲婚及其实质:兼与中国古代“同性不婚”的比较 官文娜 世界历史1998.4
古代“赘婚”漫议 向黎 文史知识1986.3
漫话赘婚 朱凤祥 黄淮学刊1998.4
论“姑舅表婚制”的历史存在 薛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中国历代血缘婚配述论:炎黄子孙繁衍原因初探 伏家芬 许昌师专学报1999.1
中国难题求婚型故事的婚俗历史观: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制度的关系假说 黄大宏 延安大学学报1999.1
中国古代婚姻演变与姓氏源流问题(上) 刘宗碧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2
中国古代婚姻演变与姓氏源流问题(下) 刘宗碧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5
论封建主义贞节观念的发展和影响 白自东 西藏民族院学报1992.4
中国古代性别回避礼制的建立 刘筱江 妇女研究论丛1996.2
神话的文化:一个误读的宗教史语,论先夏图腾与婚配形态 周延良 东方丛刊2001.2
舜象神话与古代婚俗 涂元济 民间文艺学刊1988.3
尧舜“禅让”与对偶婚的演变 刘兴林 东岳论丛1992.6
从古代神话传说探原始社会的婚姻制度 万九河 历史教学1996.2
王家洼墓地婚姻形态初探 王占奎 考古与文物1996.3
我国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研究 李衡梅 历史研究1986.2
原始社会婚姻家庭观念的整体审视 何嗣佘 池州师专学报1997.2
中国原始社会乱婚说质疑 瞿明安 民族研究2001.4
夏商时代中国和早期希腊时期雅典婚姻制度的比较 林英 中山大学学报1998.3
商族的婚姻制度 郑慧生 史学月刊1988.6
殷商王室之婚姻制度 (美)丁啸 殷都学刊1989.3
试论“妾”在商代的社会地位:兼与孙淼先生商榷 罗建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3
商代婚姻的运作礼规 宋镇豪 历史研究1994.6
商代余子类卜辞所反映的原始婚俗 胡新生 山东大学学报1997.1
《周易》归妹卦所描述的商周媵婚制 李衡眉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1.2
《周易》《焦士易林》婚姻生殖喻象摭论 望政 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1
先周的婚姻外交与周边民族的崛起 殷连勤 西北大学学报1989.4
周代的同姓不婚礼俗 李衡眉 齐鲁学刊1988.5
西周春秋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时代特征 张彦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2
周代婚姻禁忌述略 李衡眉 人文杂志1990.6
昭穆制度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 李衡眉 历史研究1990.2
《草虫》与周初婚制 陈绍炎 贵州文史丛刊1992.2
从《诗经》看周代婚俗 孙利平 青岛师专学报1994.1
《诗经》婚制、婚俗刍议:从高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3.社会生活
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和谐性 王才忠 社会科学动态1991.2

(1)城市
略论我国古代城市的早期发展 张南、周伊 安徽大学学报1988.2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的特点 崔春华 社会科学辑刊1987.6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 谢仲礼 社会科学战线1990.2
近年来日本对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概况 (日)太田幸男1991.7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的“象天”问题 马世之 中州学刊1992.1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起源的两个问题 王守中 山东社会科学1992.1
我国早期城市的防御设施研究 李民、张国硕 河南师范大学1992.1
早期成都初论:兼论早期南方城市的几个问题 罗开玉 四川文物1992.2
中国古都和文化 史念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6
论中国城墙的起源 马正林 人文地理1993.1
论城墙在中国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马正林 陕西师大学报1994.1
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城市的基本特征 杨年 齐鲁学刊1994.3
中西城邦制差异比较 胡幸福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4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史念海 陕西师大学报1994.4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刍议 龚良 江苏社会科学1995.1
论中国到六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后和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 葛健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
近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新进展 曲英杰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2
简论中国古代“城”的起源问题 钱耀鹏 新疆文物1995.2
城起源问题的重要突破:读八十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人口与社会救济
1.户口统计与人口变动
(1)户口统计
论商鞅的人口管理思想 赵梦涵 江淮论坛1987.3
先秦人口思想综述 万利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2
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 李志庭 杭州大学学报1997.3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人口统计 王育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
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叶瑞文 南昌大学学报1993.4
传统人口的性别与年龄结构 姜涛 近代史研究1997.1
近两年来的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综述 阮思华 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98.1
论中国古代人口增殖政策 韩光伟 湖北大学学报1995.5
1993年以来中国人口史研究概述 侯春燕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10
中国古代都城户口规模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韩光辉 中国史研究1998.4
人口数量的分析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复原:以龙岗寺、元君庙和姜寨三处墓地为分析对象 朱乃诚 华夏考古1994.4
校《元君庙墓地所反映的人口自然结构之分析》 李勤 考古与文物1995.5
也谈姜寨一期村落中的房屋与人口 赵春青 考古与文物1998.5
辽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种系构成及相关问题 王明辉 华夏考古1999.2
远古至汉代人口数量变化浅析 林其宝 人口与经济1995.2
略述远古至汉代的人口分布 林其宝 人口研究1995.4
夏商人口初探 宋镇豪 历史研究1991.4
关于西周的劳动生产方式、生产率和人口估测 庞卓恒 天津师大学报1998.5
战国人口考实 臧知非 安徽史学1995.4
秦汉户籍制度考述 孙筱 中国史研究1992.4
秦汉政府在浙江的人口政策 李志庭 浙江学刊1998.5
论刘邦徙民政策的阶级实质 罗庆康 湘潭大学学报1996.2
编户齐民与两汉王朝的人口控制 马新 东岳论丛1996.5
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户口统计资料研究 高大伦 历史研究1998.5
汉代居延随军戍卒家庭人口的若干问题 施伟青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3
汉代河西人口蠡测 高荣 甘肃高师学报2001.2
西汉末年陕西人口数量研究 薛平栓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西汉时期内蒙古人口考论 孟广耀、何天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1
汉代城市人口试析 周长山 河北大学学报2001.2
东汉人口增长和减少的演变(《续汉书•郡国志》户口资料之一) 陶文牛 山西大学学报1993.1
东汉人口南北分布的演变:《续汉书•郡国志》户口资料研究之二 陶文牛 山西大学学报1994.3
略论冒顿单于时期的匈奴人口 袁祖亮 南都学坛1998.4

(2)人口流动
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与人口关系初探 徐平华 南昌大学学报1996.1
移民论 张鸿奎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3
谈民族的迁徙和融合 杨东晨 庆阳师专学报1993.1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移民政策述论 王跃生 中国史研究1993.4
中国封建社会流民和流民起义诸问题探析 钱宗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4
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 王家范 探索与争鸣1994.5
试论古代人口南迁与中国文明的整合 张冠梓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4
从印文陶对西南和台湾等地的影响与传播看百越民族的流向 彭适凡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增刊
中国历史上移民的主要流向和分期 张国维 北京大学学报1996.2
从南北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论炎帝遗迹 杨东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2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李传永、李恬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5
气候变化与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南下 张利 许昌师专学报1997.4
中国古代移民述论 丁鼎、王明华 安徽师大学报1997.4
移民与华夏文化的传播 赵慧峰 光明日报1998.4.27
关于裴李岗文化一支西迁的几个问题 袁广阔 华夏考古1994.3
异质文化撞击与交流的范例:淅川下寺随葬器物的产地及相关问题 杜德兰著,刘玉堂、贾继东译 江汉考古1996.2
从石打棒说开去:有关华南史前原始居民迁移的假设 史红蔚 文物天地1998.4
黄帝部落从哪来?庄寿雨 民间文化1999.1
论黄帝族的迁徙和融合 杨东晨 贵州文史丛刊2001.1
试论夏商之际的民族迁徙与融合(关于九州“禹迹”的考古学研究) 杜金鹏 郑州大学学报1992.2
夏的变迁与中西文化交流 唐善纯 文史知识1992.4
从夏族北上晋南看夏族的起源 张国硕 郑州大学学报1998.6
从古帝陵遗迹论部族的迁徙和融合 杨东晨 贵州文史丛刊1999.2
试论夏部族河宗氏后裔的南徙与河伯、冰夷神话的重组 李立 松辽学刊1999.2
夏代秦人的发展及西迁 杨东晨、杨建国 学术月刊1992.12
试论夏都变迁地域 张诚 郑州大学学报1996.3
由姜与夏的关系看姜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生活方式与时尚
1.物质生活习尚
中国前期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 古园 中国文化报1998.2
大汶口文化獐牙习俗考略 刘慧、徐存凤 民俗研究1998.3
从半坡遗存看原始人的生活 王志坚 文史知识1992.6
吴越与匈奴社会物质生活比较研究 陈绍棣 浙江学刊1990.6
云梦秦简《日书》所反映秦人的衣食状况 贺润坤 江汉考古1996.4
《春秋》与西汉社会生活 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
秦汉社会生活器具文化概说 陈绍棣 东南文化1992.5
西汉的奢侈风习 蔡绛 青海师大学报1993.3
西汉时期新疆汉人的社会生活 马固荣 新疆社科论坛1997.1
《盐铁论•散不足篇》所反映的西汉生活社会 张鹤泉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3
荥阳东汉全楼彩绘养老图 王学敏 中原文物1996.4
察吾呼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探索 周金铃、刘学堂 新疆文物1995.3
东北狩猎民族的饮食、服饰、娱乐、礼仪习俗 张丽梅 北华大学学报2001.1
论匈奴民族的衣食住行 乌兰托娅 北方文物1996.4

(1)衣与佩饰(附玉器)
古代最早的丝织中心(谈齐国“冠带衣旅天下”) 于孔宝 管子学刊1992.2
中国丝制织技术起始时代初探(兼论中国养蚕起始时代问题) 卫斯 中国农史1993.2
我国史前先民的服饰习俗 方辉 民俗研究1992.2
论我国古代的观赏性织绣 李英华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2
也说“上古时期的‘衣’与‘裳’” 汪少华 寻根1997.5
新石器时代东夷人的装饰习俗 蓬振镐 管子学刊1990.3
略论中国古代女子服饰的文化意义 熊晓萍 江西社会科学1993.10
中国历史妇女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向景安 文博1995.5
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 (日)杉本正年著、樊一译 成都大学学报1995.4
古代熏衣习俗 王东民 贵州文史丛刊1988.1
云南木棉考 徐兴祥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3
良渚织机的复原 赵丰 东南文化1992.2
读《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服饰》:与杜勇先生商榷 朱桢 中原文物1993.3
广汉出土青铜立人像服饰管见 王晋蓉 文物1993.9
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看当时蜀人的服饰特征 蔡苹 四川文物1995.2
三星堆服饰文化探讨 黄剑华 四川文物2001.2
从《诗经》看周代的服饰 王幼敏 浙江学刊1995.1
周代服饰与经济、民族之间的关系 刘宁 社会科学战线2000.2
早蜀的职官服饰与《周礼》 庞永臣 文史杂志1998.5
从考古资料谈楚国服饰 王从礼 文博1992.1
先秦服饰文化论纲 彭景荣 中原文物1993.4
浅谈周秦丝绸 孙玉林 文博1993.6
越人“断发文身”析 王志国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4.1
楚风丝绸纹饰风格特征略论 辛艺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5
苗族服饰和楚国服饰比较研究 杨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4)行
中国古代车、步、骑的递嬗 龚留柱 河南大学学报1988.1
我国古代的战车与车战 周方明 语文报1990.4.9⑧
牛车杂谭 许忆先 东南文化1987.2
古车车名疏要 王作新 文献1994.1
古车制说隅 杨学军 首都师大学报1996.2
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 郑若葵 华夏考古1995.3
中国古代的车战 嵩连升 中州今古1998.2
“胡马”与中国的文化生活 芮传明 史林1994.3
中国古代的崇马之风 尚民杰 文博1995.1
马在游牧社会的地位述论 马骏骐 贵州师大学报1994.4
古道路桥梁遗存 文博1988.1
古代隧道技术文化现象与思考 王义才 文博1994.2
造船与航海史资料二则 金秋鹏 中国科技史料1998.2
“造舟为梁”及早期浮桥史探考 王子今 文博1998.3
凌波至宝——舵 金秋鹏 中国科技史料 1998.3
中国沿海史前文化的交往和海上交通 吴汝祚 东南文化1993.2
中国古都与交通 曹尔琴 唐都学刊 1992.4
“米仓道”考略 陈显远 文博 1988.1
米仓道考察记 李烨、余忠平 文博 1994.2
东海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 陈炎 史学月刊1991.1
南京与海上丝绸之路 李洪甫 文博 1992.4
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迹 阎秀东、张诚 云南日报1993.1
草原丝绸之路概述 洪永斌 内蒙古金融研究 1994.1
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和丝绸之路 樊保良 兰州大学学报1994.2
十多年来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综述 梁州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 郑一钧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8
回族与西南丝绸之路 申旭 云南社会科学1994.4
丝绸之路在草原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贾合甫•米尔扎汗 西域研究1994.4
试析青铜时代贺兰山、北山岩画与欧亚草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兼论草原丝绸之路的东段走向 朱存世、李芳 宁夏社会科学2001.3
古丝绸之路与西北民族的凝聚 李明伟 西北民族研究1994.2
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几点思考 高大伦 中国史研究1995.2
中国阿尔泰古代丝绸之路 哈德斯 西北民族研究1994.2
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 庄国土 海交史研究1996.1
海上丝绸之路与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 陈炎 海交史研究1996.1
论河西走廊交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陈琦、张国藩 西北史地1993.2
古代西南的“黄金之路” 张明 贵州文史丛刊1993.6
也谈古代西南黄金通道 侯绍庄 贵州文史丛刊1994.3
古代东南越地水陆交通的开拓 林蔚文 广西民族研究1988.1
古越族的舟船文化与中华木帆船的形成 陈延杭 海交史研究1991.2
雅安地区牦牛区飞越古道驿站考 程在伦 四川文物1994.1
“玉石之路”初探 臧振 人文杂志1994.2
受军事支配而大起大落的嘉陵江水运:兼谈故道与故道水 王开 文博1994.2
蜀道之迷新探 郭荣章 文博1994.2
历史上阴平正道和阴平斜道 蓝勇 文博1994.2
由考古发现谈关中与陕南交通的形成(提要) 呼林贵、李恭 文博1995.2
历史上的苏州海外贸易 黄锡之 海交史研究1996.1
外国学者笔下的汉中古道 周郢 文博1995.2
远古时代的“草原通道” 龚缨晏 浙江社会科学1999.5
大宁河古栈道新考 汤绪泽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1999.3
试论河姆渡出土的“陶舟” 李跃 南方文物1995.1
河姆渡舟船技术浅析 陈延杭 海交史研究1997.2
远古中国人去美洲的可能通道 宋正海 科技日报1995.3.1②
谁先到达美洲——羽夷、地望、族属、文化特征及其迁徙 刘洪石 海交史研究1994.1
三千年前云台山“羽夷”能乘独木舟漂航抵达美洲吗? 施存龙 海交史研究1995.2
商代早期车辙及双轮车在中国的出现 王学荣 寻根1998.4
商代的道路交通制度 宋镇豪 未定稿(京)1989.11
试论商代的交通 刘志玲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3
商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交流及其主要形式 宋新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2
商代的马 连劭名 人文杂志1998.2
论商代马车的形制和系驾法的复原 郑若葵 东南文化1992.6
从石锚辨殷人航渡美洲 张箭 文史杂志1992.6
商代的造船航海能力与殷人航渡美洲 张箭 大自然探索1993.4
历史没有允许殷人航渡美洲 施存龙 世界历史1995.2
近年来关于“殷人航渡美洲”的问题研究述评 张箭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2
甲骨文所见商代的水上交通 吴浩坤 陕西师大学报1995.2
甲骨文中的“舟”与商代的用舟制度 郭新和 殷都学刊1999增刊
谈商代的交通道路及其道路设施的设立 田华丽 殷都学刊1999增刊
周秦时期河洛地区的交通形势 王子今 文史知识1994.3
关于卤簿制度的几点研究:兼论周五路乘舆制度特点 张仲立 文博1994.6
先秦厩马、牧马辨异 张君 历史教学1988.3
先秦时代马之运用 万九河 天津师大学报1990.1
先秦汉晋时期洞庭湖地区及其四邻的水陆交通格局 张步天 益阳师专学报1993.3
略论先秦时期关中与汉中之交往及其道路问题 田静、史党社 文博1995.2
井叔墓地所见西周轮舆 张长寿、张孝光 考古学报1994.2
先秦车舆说略 吴士法 浙江社会科学1997.4
“车马”与“大车”(跋师同鼎) 李零 考古与文物1992.2
试探《诗经》中的先秦车马 杨文胜 中原文物1996.2
先秦舆人与御夫考述 束有春 江苏社会科学1997.5
谈谈先秦时代的黄河航运 于希贤 光明日报1998.5.29
先秦时期舟船暨水战 杨钊 人文杂志1998.6
南亩、东亩与先秦道路的方向 刘兴林 南京社会科学2001.3
先秦至北朝河洛地区的漕运与仓储 薛瑞泽 洛阳工学院学报2000.3
楚国用马礼俗考 张君 求索1987.2
楚“东国”的道路:兼谈影响先秦交通的社会因素 陈伟 湖北大学学报1992.4
吴越的舟楫与航海 林华东 广西民族研究1988.3
论秦蜀栈道的几个问题 唐寰澄 文博1994.2
再论秦直道 吕卓民 文博1994.2
秦对六国战争中的函谷关和豫西通道 宋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3
由咸阳骑马俑谈到战国秦骑兵 孙德润 考古与文物1996.5
徐福师船考证及船模研制 陈延行 海交史研究1994.1
徐福是中国古代的伟大航海家:介绍《徐福师船考证及船模研制》一文 彭德清 海交史研究1994.1
从秦代航海条件看徐福东渡的可能性 张良祥 日本研究1998.1
云梦秦简《日书》“行”及有关秦人社会活动考 贺润坤 江汉考古1996.1
秦始皇东巡会稽与江南运河的开凿 张承宗、李家训 浙江学刊1999.6
论秦代以前越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林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4
论秦汉时期越族船舶制造业的发展 林琳 贵州民族研究1999.4
秦汉车马驾御赐马制度管见 周作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2
秦汉时期军马的牧养和征集 龚留柱 史学月刊1987.6
关于秦汉骑兵的几个问题 龚留柱 史学月刊1990.2
秦汉时期的驿传制度考略 黄才庚 吉林档案1991.2
本世纪秦汉邮驿制度研究综述 高荣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6
论秦汉交通网形成的历史作用 程霖 宁夏大学学报1992.2
秦汉时期的东洋与南洋航运 王子今 海交史研究1992.1
略论秦汉时代的运河和漕运 潘京京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2
试论秦汉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崔吉学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3
略论秦汉时期的交通与贩运商业 张弘 社会科学家1998.2
古代交通与秦汉文明 王子今 光明日报1995.1.9⑤
陇山秦汉寻踪(二):秦御道与汉回中道 王学礼 社科纵横1996.3
马王堆汉墓古地图交通史料研究 王子今 江汉考古1992.4
楼兰古道对汉朝统一西域及丝路的重大贡献 苏北海 西北史地1996.4
陕西洛河汉代漕运的发现与考察 彭曦 文博1994.1
汉灵关道辨证 杨伟立 文博1994.2
西汉的养马业 赵梦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4
汉代的通行证——传 胡锦贤 湖北大学学报1987.6
略论汉代的督邮 贡绍海 山东师大学报1988.4
汉代居延邮驿方位考 宋会群、李振宏 河南大学学报1993.3
汉简文化传递制度述论 张玉强 人文杂志1994.5
敦煌汉简所见关传向过所演变 程喜霖 敦煌研究1992.2
西汉时期南海中西航线之我见 程爱勤 社会科学战线1994.6
汉代的造船业与海外贸易 林风江、陈秀娟 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6
四世纪前中国通南海所发现的国家 巴人 学术月刊1991.9
汉魏通西域路线及其变迁 余太山 西域研究1994.1
张骞“凿空”以前的丝绸之路 郝树声 丝绸之路1995.6
汉唐和亲与丝绸之路 崔明德 天府新论1990.5
陆上丝绸之路与汉唐边贸事业 析使 郑州大学学报1995.2
从考古资料论贵州汉代的交通与文化 张合荣 贵州民族研究1996.2
汉代民间的玩具车 王子今 文物天地1992.2
汉代朱幡轺车试考 于炳文 考古1998.3
汉代画像中的车马出行图考 信立祥 东南文化1999.1
四川画像砖中所见的汉代桥梁 周香洪 四川文物1992.3
《九章算术》汉代交通史料研究 王子今 南都学坛1994.2
从汉简谈西北边郡运输的几个问题 张俊民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3
东汉与东罗马的首次交往 张国元、杨国庆 文史杂志1996.6
班勇对再次沟通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 建宽 丝绸之路1996.5
从考古看汉晋时期罗布淖尔地区与外界的交通 杨毅勇 西北民族研究1994.2
高勾丽南北道新探 梁志龙 社会科学战线1995.1
汉唐丝绸之路与陇右的开发 达俊韶蓉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3
甘英出使大秦路线新探 杨共乐 光明日报2000.10.13③
古代于阗的南北交通 殷晴 历史研究1992.3
日中道路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日)武部建一著,郭晓华、柴小奇译 文物1994.2
略论东丝绸之路与日本九州 侯灿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5.2
古代中印交通网简考 郑素青 暨南大学研究生学报1997.2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和交流 金秋鹏、杨丽凡 海交史研究1998.1
古代中国南方与印度交通的考古学研究 童恩正 考古1999.4
中国纸和造纸法传入印巴次大陆的路线 李晓岑 历史研究1992.2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2.几种礼制与礼俗
古代的礼制 李唐 唐都学刊1990.1
礼与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董广文 云南学术探索1994.4
泛论礼的历史根源 赵明 南都学坛1995.1
叶落归根探源:古代民俗与民族凝聚力关系浅谈 黄小荣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1
略论风俗的产生与特征 张政 北方文物1995.2
中国礼学史发凡 杨志刚 复旦学报1995.6
手势语言与原始礼仪 常金仓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1
中国古代性回避礼制的建立 刘筱江 妇女研究论丛1996.2
谈礼 金景芳 历史研究1996.6
礼仪溯源 郝文勉 史学月刊1997.2
礼仪起源于有虞氏说 李衡眉 烟台大学学报1997.4
“礼之初始诸饮食”质疑:兼论礼制的起源问题 马健鹰 江汉大学学报1998.1
坛神考 谭光武 四川文物1998.1
裼袭礼与“礼不下庶人”解 杨向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6
从俗到礼:中国上古文明的演进 彭林 寻根1998
中国古代的祈谷礼 王炜民 阴山学刊1998.3
社日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6
论“礼尚往来” 杨向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1
乡饮酒礼探微 姚伟钧 中国史研究1999.1
中国古代的催生药俗 吴成国 史学月刊1999.4
中国古代催生巫术的历史考察 吴成国 江汉论坛1999.9
汉字与先民的生育崇拜 张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9.4
也谈  祭 李海荣 中原文物1999.4
卜辞燎祭的演变 焦智勤 殷都学刊2001.1
中国古代尸祭的文字学考证 陆忠发 寻根2001.1
灌礼及其彝器的来源(二) 王小盾 南昌大学学报1999.2
敦煌“祭礼”考 段小强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1
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吴汝祚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
史前玉礼器的发展线索及其它 张得水 中国文物报1999.10.12③
夏商周三代礼法制度论略 李学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夏代礼玉制度探源 闻忠芳 东南文化2001.5
从夏文化的礼器探寻夏族的起源 吕琪昌 中原文物1998.3
商夏青铜器的发展与宗法礼制的变迁 陈双新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2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选释与初步研究 刘一曼、曹定云 考古学报1999.3
商代周祭制度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作用 常玉芝 中原文物2001.2
郑州早商铜礼器年代辨识 李维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1
殷墟卜辞中的戌和奠 连劭名 殷都学刊1997.2
关于殷墟卜辞的肜祭 卢岩、葛英会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1
论殷周的文祭:兼再释“文献” 靳青万 文史哲2001.1
周代周鼎制度商榷 林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2)祭礼
封建国家祀典的形式及其对古代中国宗教活动的影响 朱迪光 青海社会科学1994.1
祭祀、战争和国家 王震中 中国史研究1993.3
祭坛与文明 张德水 中原文物1997.1
民间祭祀的“交感魔力” 张琪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5
中国古代分胙礼的文化蕴含 何长文 东北师大学报1999.2
“面缚”降礼的起源与发展 胡正式 台州师专学报1999.5
中国古代平民礼仪的作用 邱少平 益阳师专学报2000.3
灌礼及其彝器的来源 王小盾 南昌大学学报1999.1
“马祖”崇拜与亚洲古代民族文化关系 王樾 新疆文物1994.2
双开间建筑、东向坐礼仪与符号化圭臬 张良皋 江汉考古1995.1
避讳制度浅谈 何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5.10
龙凤性别象征的原始内涵及其转换 龚维英 社会科学辑刊1995.4
符号与生殖崇拜初探 杨甫旺 四川文物1998.6
燎祭起源于东部沿海地区 李锦山 中国文化研究1995春
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 李绍明 四川文物1998.6
灶神与祭灶古今考 王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1
中国史前史“旋目”神面图像认读 王仁湘 文物2000.3
长白山发现古文化祭坛群址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5.13③
太阳神岩画与太阳神崇拜 盖山林 天津师大学报1988.3
太阳神崇拜与华夏族的起源 景以恩 学术月刊1998.7
西水坡三组摆塑综考(兼论原始天人关系) 史道祥、陈翔云 郑州大学学报1992.1
龙岗寺仰韶墓地葬俗管窥 尚民杰 考古与文物1997.1
大汶口社会女神崇拜刍议 苑胜龙、张乐珍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
浙江余杭江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发掘简报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1997.4
良渚文化祭坛释义(兼释人工大土台和安溪玉刻符) 董楚平 浙江社会科学1999.3
安徽含山凌家滩祭坛的初步研究:兼及良渚文化祭坛 周玮 东南文化2001.1
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的发掘 淄博市文物局、淄博市博物馆、桓台县文物管理所 考古1997.11
红山文化三环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 冯时 北方文物1993.1
史家遗址文化祭祀坑初探 张国硕 中国文物报1998.5.27⑧
龙山文化中的舜崇拜 魏筌 管子学刊1998.2
黄帝祭典的历史及其文化内涵 何炳武、王达钦 管子学刊2000.3
七千年前的“禾魂祭”及其与傩源之关系 张劲松 民间文学论坛1994.4
明水玄酒,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4)人生杂礼
图腾感生与古姓起源 王泉根 历史大观园1992.1
官名的起源与图腾 何星亮 西域研究1991.3
黄河流域图腾文化的考古学考察 张德水 中原文物1993.1
史前时期的偶像崇拜 尚民杰 中原文物1998.4
夏部族图腾考 李修松 学术接1993.4
图腾崇拜与原始禁忌 陈明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3
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与龙的形成 杨东晨 衡阳师专学报1996.2
江西发现八千年前龙图腾 人民日报1996.6.14⑤
越地“蛟龙”原型考 覃小航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
龙与龙文化新说 杨秀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2
龙的实质和起源 屠武周 江海学刊1990.1
华夏文化中龙的原型及其由来 阿尔丁夫 民族论坛1992.2
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 吉成名 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12
殷商图腾祖先崇拜衰败的原因 文军 齐鲁学刊1995.2
周龙发微 邱端中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2.1
《说文》字义体系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文化 孙永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5
“凤凰”补说 何新 河北学刊1988.3
风凰崇拜之迷 冯玉涛 人文杂志1991.5
玄鸟新解 郑杰祥 中州学刊1990.1
吴越凤鸟神话论 杨建华 浙江学刊1990.1
试从鸟图腾看楚族的渊源及其发展 李兆华 荆门大学学报1989.4
鸟图腾的滥觞:兼谈东夷文化 王惠德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0.3
浅谈良渚文化的崇鸟习俗 杨菊华 江汉考古1994.3
越国鸟图腾和鸟崇拜的若干问题 王士伦 浙江学刊1990.6
论吴文化中的鸟崇拜习俗 史延庭 中国史研究1992.3
论周文化中朱鸟赤凤崇拜的原型、蕴义及演化 王晖 人文杂志1994.5
青铜方鼎研究:兼谈乳钉纹与玄鸟崇拜之关系 张国硕 中原文物1994.2
鸟图腾及相关问题 王水根 殷都学刊1994.1(南方文物1994.1)
麒麟探源:兼谈大汶口文化的獐崇拜 王永波 民俗研究1992.4
试论越人的敬犬习俗 宋达 浙江学刊1991.4
楚君熊化非熊为图腾析 蔡成鼎 江汉考古1992.4
古羌——蜀人的虎——鱼——蚕崇拜 屈小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5
古代巴蜀的虎崇拜 杨甫旺 四川文物1994.1
巴蜀氏族——部落集团的共同图腾是竹 屈小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2.3
我国原始社会的性别图腾 贾雪枫、肖成全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5
从我国拔牙风俗看文化传播 史卫红 广西民族研究1988.3
江淮民间的生殖崇拜 李晖 思想战线1988.5
生殖崇拜文化略论 赵国华 中国社会科学1988.1
内蒙古与宁夏岩画生殖巫术析 李仰松 宁夏社会科学1992.2
生殖崇拜文化理论的创建及其意义 戴昭铭 学习与探索1992.3
母权起源于生殖崇拜论 冉瑞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
生殖崇拜与儒学思想:为序李辛儒《儒学思想与民俗美术》而作 斯维至 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11
中国传统文化论:关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考古学研究 车广锦 东南文化1992.5
动物图象与生殖巫术:岩画和甲骨文、金文中的例证 卢晓辉 西域研究1993.1
伏羲——原始生殖祖神 武文 西北民族研究1993.1
伏羲女娲与河陇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张德芳 丝绸之路1997.5
跨文化视野下的呼图壁生殖岩画 卢晓辉 西域研究1994.1
论郑州大河村彩陶的生殖崇拜图纹 王鲁昌 中原文物1995.2
试论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 汤池 文物1994.3
良渚文化神像释义:兼与牟永杭先生商榷 董楚平 浙江学刊1997.6
牛河梁的“庙、坛、冢”:红山文化文明起源的象征 华泉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8: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3.文化娱乐(原文档暂缺)

4.宗教生活(总论 原始宗教 佛教 道教)
从若干以弓箭形象构形的汉字看先民的弓箭崇拜 刘志基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5
中国古代星官命名与社会 关增建 自然辩真证法通讯1992.6
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 李禹阶1995.6
河姆渡人的宗教观念和“风”的起源 周庆基 河北大学学报1993.2
论炎黄时代的宗教形态 张得水 河南大学学报2001.8
从区域社团崇拜到统一帝国崇拜(论秦汉时期的宗教统一运动) 王青 世界宗教研究1993.3
大一统宗教与汉家封禅 谢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2
中国封建社会中宗教与王权政治的关系 彭耀、李成栋 世界宗教研究1993.3
论中国古代的政教合一及其冲突 惠吉星 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4
怎样认识历史上的秘密教门与会党 秦宝崎 光明日报1994.2.28(3)
试论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宗教意义 府建明 江海学刊1993.3
宗教迷信对夏商西周法制的影响 刘向明 嘉应大学学报1995.2
三星堆文明原始宗教 的构架特征 赵殿增 中华文化论坛1998.1
谈三星堆出土神树的性质 冯恩学 中华文化论坛1998.1
台湾史前时代人兽形玉器的用途和宗教意义 古方 考古1996.4
匈奴人的原始信仰 白凤歧 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1
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 林蔚文 民族研究1996.4
中国古代宗教仪式上的青铜器:来自商代和西周墓葬窖藏的考证 杰西卡.罗森、郭旭东译 殷都学刊1996.3
略论徐州汉代的宗教与文学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1997.4
略论秦代社会的神秘文化 吴小强 广州师院学报1997.4
试论齐宗教对齐国政治及后世的影响 邱文山 淄博学院学报1999.1
论汉代的宗教思想、社会生活与绘画 邓乔彬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
马王堆汉墓帛画“神祗图”辨正 陈松长 江汉考古1993.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和文化 吴焯 西北民族研究1993.2
汉唐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宗教与文化(下) 龟兹 西北民族研究1994.1
魂瓶、钱树与释道融合 陶思炎 学术月刊1994.5
考古发现历代器物上刻铸八卦方位图及其渊源的探索 徐锡台 文博1993.5
论早期道教的影响地域及传播 谢忠明、操小莉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1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符 连劭名 考古1995.12
远古太极图揭秘 苏开华 东南文化1995.2
中国历史上的方仙道 王若峰 东岳论丛1992.3
道家文化的新探索:读吕锡琛著《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 启良 社会信息1993.4
论安阳殷墟发现的“易卦”卜甲 曹定云 殷都学刊1993.6
《周易》卦爻辞中之贞悔考 李西兴 人文杂志1993.6
略论考古发现的早期道符 王育成 考古1998.1
楚人的宗教观念初探 徐斌 荆州师专学报1993.5
楚人巫术与萨满教的比较研究 王汉潮 江汉考古1993.2
汉初道家思想的流传 王萍 山东大学学报2000.3
原始道教之兴起与两汉社会秩序 姜生 中国社会科学2000.6
秦汉农民起义与早期道教的形成 冷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6
《黄帝四经》与汉代道家思想 张运华 湘潭大学学报1995.4
关于汉代升仙思想的两点看法 孟强 中原文物1993.2
试论西汉崇奢尚巫风俗的形成 陈国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1993.3
成都凤凰山出土《太玄经》摇钱树探讨 张善熙、姜易德、屠世荣 四川文物1998.4
试论西汉时期神仙方术及阴阳灾异思想与谶纬的兴起 潘志锋 河北学刊1998.6
汉代道家的宇宙论 陈广忠 中国文化研究1996.3
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 王保顶 史学月刊1996.2
道教斋醮科仪精义 王家佑 四川文物1997.5
五斗米道之始末 郭荣章、冯岁平 成都大学学报1994.1
黄巾起义先驱与巫及原始道家的关系(兼论“黄巾”与“黄神越章”) 方诗铭 历史研究1993.3
论黄巾起义宗教色彩和规模巨大的成因 徐难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4
汉晋解除文与道教方术 连劭名 华夏考古1998.4
东汉原始道教与政治考 姜生 社会科学研究2000.3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与佛教 (日)竺沙雅章著、刘建编 辽宁大学学报1993.3
从汉以前中国没有宗教看佛教传人的原因 周清泉 攀枝花大学学报1995.4
佛教海上传入中国之研究 吴廷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07: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史论文索引(1986.7-2003.6)简目
一 等级身份与职业生活
1 社会结构总论
2 法律对等级身份的确定
3 社会流动
4 等级结构
二 血缘群体与社会生活
1 宗族
2 家庭与婚姻
3 社会生活
三 人口与社会救济
1 户口统计与人口变动
2 人口类别与结构
3 社会救济
四 生活方式与风尚
1 物质生活习尚
2 几种礼制与社会
3 文化娱乐
4 宗教生活

来自:山西大学社会史论坛
http://202.207.208.34/rcshdv/dispbbs.asp?boardID=13&ID=188&page=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03: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