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4|回复: 1

【转帖】东北二人转,越民间就越下流?NEW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7 19: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奇怪,二人转竟然和低俗下流联系起来了。喜欢猎奇炒作的记者们一定不能体会,秋收后,傍晚在村东头的场院上看一场猪八戒拱地的是什么心情。我甚至,我怀疑他们没认真看过一场二人转。低俗不低俗的,老百姓不在意的,甚至是欢迎的,插科打诨不就图个乐而已,根本无伤宏旨,有些零碎也是为了不让戏太无聊古板而已。只有某些人在心里把局部低俗无限的放大,似乎眼中钉肉中刺的。如果让老百姓也写一篇新闻稿子,就知道媒体的认识是完全错位。

这种人,老百姓会说不懂人情,没人味儿。这不是中国的哲学。玩意儿好坏,老百姓心里有谱。赵本山明白二人转,就像郭德纲懂相声一样。想反三俗的人是奈何不得的,只会落个没趣。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19:5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北二人转,越民间就越下流?

2006-09-03 10:43:37
来源:红网
作者:李记


国庆期间,赵本山将登台人民大会堂,但这回他不再演小品,而是操起了自己的老本行“东北二人转”。10月2日,“赵家班”的弟子,辽宁民间艺术团将在团长赵本山带领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大型庆典演出。针对有的人认为二人转“低俗”的说法,赵本山说,“我们可以说它的好与坏,但是它最大的贡献是给人们带来欢乐,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9月2日《新京报》)
不可否认,作为享誉全国的东北地方戏,民间艺术的瑰宝,二人转的发展正面临着“走向何方”的“三叉口”问题。因为利益的驱动等一系列原因,粗俗甚至是低俗、低级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致使二人转走入了“无黄不成段、无粗不引人”的死胡同。更可怕的是,公众对二人转的印象,已经有意无意地等同与二人转草台班子低俗表演。于是,谩骂、禁止甚至封杀“二人转”的声音,似乎也大成趋势。
“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民间艺术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代表了当今时代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和最终出路。而从它的崛起到流行、走俏全国,再到今天的表面热闹、而实质的沉沦和堕落,经历的时间是如此之短。在此笔者不禁要问:“二人转”经历过程的“样本”意义,就是民间艺术必须要走的“兴起——式微——低谷——兴起”的轮回吗?它们永远也走不出“低俗——粗俗”的泥淖吗?它们永远只是“下里巴人”,不能走入艺术的殿堂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认为,在“二人转”为代表的当今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转型,以及寻求出路的过程中,经历阵痛和曲折是在所难免的。但与此同时,“二人转”的发展也必须警惕两个极端趋势:武断的动用大棒加以封杀,以及以保护为名义的刻意纵容与掩盖。
事实上,“二人转”恶劣的低俗化现状,已经到了非整顿与匡正不可的地步。不管承认与否,我们的艺术现状和民众欣赏品位,都有着低俗、粗俗化的发展趋向。比如前阶段报道的,办丧事要看脱衣舞的陋习。就“办丧事看脱衣舞”可以“长宜子孙”的说法,笔者更愿意认为这只是一个开脱的借口。因为无论从传统还是从前几十年的政治、社会环境气候而言,这样的“习俗”既没有“源”也没有“泉”,纯是无稽之谈。
而最大的低俗、粗俗化的发展趋向的代表,就是几乎关系全民娱乐的电视节目的低俗化倾向。于是有人甚至说,“娱乐致死”的年代实质上已经到来。这一点论者多有论及,此不赘言。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低俗”则是糟粕、腐朽的东西,需要扬弃。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标榜着“还艺术本来面目”的说法,注定不能成为保护“低俗”的“遮羞布”。
笔者认为,除要警惕“二人转”的两个极端发展趋势之外,更要理清低俗和通俗的区别。针对观众、演员和专家们的各种不同声音,赵本山在各种场合,也多次表示:随着“二人转”市场的开放,出现了偏“黄”的二人转,这很正常,二人转的发展需要时间。对于二人转中存在的一些“糟粕”,赵本山的态度是宽容一些,给它时间,有了更多的人关注它,逐渐二人转也会脱胎换骨。他认为,二人转的大雅之堂不是中央电视台,不是宫廷,也不是某个政府的俱乐部,而是田间、地头,所有老百姓生活、工作的地方。他还说,二人转一定要坚守这条路:它不是芭蕾,不是歌剧,它就是东北老百姓自己的民间艺术。
西蒙•弗里思在《通俗文化:来自民粹主义的辩护》一文认为,有三种话语主导文化的判断:“一种艺术话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3 1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