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71|回复: 11

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15 21: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2日(周二)下午1:30,文学所民间室召开座谈会,孙歌研究员主讲:跨文化与跨学科。她的见解是:跨文化的不可能性。欢迎有兴趣的人来聊天。吕微
发表于 2003-7-15 23: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吕微 于 2003-7-15 21:57 写道:
7月22日(周二)下午1:30,文学所民间室召开座谈会,孙歌研究员主讲:跨文化与跨学科。她的见解是:跨文化的不可能性。欢迎有兴趣的人来聊天。吕微


可以贴个提要在这里吗?我也在为跨文化的不可能性头疼,不过没法去听。
发表于 2003-7-16 00: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老吕有啤酒还是咖啡?会后也行。
发表于 2003-7-16 00: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吕微 于 2003-7-15 21:57 写道:
7月22日(周二)下午1:30,文学所民间室召开座谈会,孙歌研究员主讲:跨文化与跨学科。她的见解是:跨文化的不可能性。欢迎有兴趣的人来聊天。吕微
是在社科院巧克力色十五层大楼吗
发表于 2003-7-16 00: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文学所民间室又是哪里呀,几层,怎么到呀
发表于 2003-7-16 06: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淇园之竹 于 2003-7-16 00:32 写道:
文学所民间室又是哪里呀,几层,怎么到呀

乘地铁呀!到建国门下。7层中段的一间北屋,门上有“民间室”的金色“招幌”。他们搬家后昨天我是第一次去,“豪华”的办公环境,令人羡慕:有一漂亮的大会议桌,可以围着搞沙龙的;还有沙发,是个聊天的好地方。
忘了说地址:建国门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部大楼)
竹子去了到1104室(西段)还可以找到YGG和BJJ,对面还有史蒂芬·西格尔的替补队员。

[ 本帖由 Bamo 于 2003-7-16 07:2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7-16 11: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Bamo 于 2003-7-16 06:27 写道:
乘地铁呀!到建国门下。7层中段的一间北屋,门上有“民间室”的金色“招幌”。他们搬家后昨天我是第一次去,“豪华”的办公环境,令人羡慕:有一漂亮的大会议桌,可以围着搞沙龙的;还有沙发,是个聊天的好地方。
?......
好的好的,小竹子一定去瞅瞅吕老大的“新家”,还要去看看偶心仪已久的YGG和BJJ
发表于 2003-7-24 22: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吕老大

座谈会开完了,能不能麻烦帖个提要看看?有主要观点及简略的论证就行。
拱手拱手!
发表于 2003-7-24 23: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小酒仙 于 2003-7-15 23:36 写道:
可以贴个提要在这里吗?我也在为跨文化的不可能性头疼,不过没法去听。

那么“跨学科”有可能吗?小的也这厢有礼、请教了!
发表于 2003-7-27 02: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孙歌先生那天的讲座非常有意思,我无力综述,愧然。她的关注点在思想史研究,许多学术网上有她的大作,大家可查询。我以为这篇论文与那天的讲座有关。其余问题,还是等老大回来给大家转述吧。
—————————————————

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

孙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副主任)

    1995年全世界很多区域都在进行对于二战结束五十周年的反思和纪念。在这个年头里,中国和日本的知识界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抗日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共同性立场,相反,除了少数有识者之外,在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中,中国和日本的知识分子基本上回避正面触及这段历史所造成的感情创伤,以知识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于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事,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潜在前提。与此相关,1995年也是中国普通公民又一次强化战争记忆、燃起民族仇恨的年头。各种形态的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回忆,使得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中国人在感情上加深了与日本的对抗情绪。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它很快带来了文化上的全球化要求,于是,中国人从日常生活到感情和文化选择,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既有的价值观念还在,但是它们已经被结构进一个完全不同的序列里,从而发生着不同的作用。
    当全球化被语焉不详地不断复制为一个既定前提的时候,有关全球化的了解反倒被搁置起来了。特别是全球化与"普遍性"、"国际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紧迫的任务被理解为与国际"接轨",并由此衍生出所谓国际化与本土化两种立场。但无论是哪种立场,都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全球化过程将带来的不是本土文化的开放或者消亡,而是本土文化的重新结构,在这个重新结构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实体性将要受到挑战。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是全球化本身的定义问题,而是在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了全球化这一前提下所出现的一些基本状况;我认为,这些状况反映了某些误区的存在,它们集中地体现在"跨文化"对话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在近年来中国的"跨文化"活动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多被理解为某种实体,开放文化和固守文化只是在对立的两极上强调了文化的实体性而已,因而,全球化过程带来的本土文化自我否定和重新结构的可能性,被这种实体化的思维方式遮蔽殆尽,它基本上被理解为一种文化主体与另一种或另几种外来文化(它们通常被语焉不详地表述成"他者",而在约定俗成的理解中,他者在"自我"之外,与自我一样也具有实体性)相撞时的冲突和对于这种外在冲突的处理--所谓"多元共存",似乎就是使多个不同的主体和平共处的理想局面。尽管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知识界的视野,但它基本上是空泛的理论,与文化互动和全球化潮流这样的实际状况没有直接关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资源,它的潜在能量并没有被激活;更多的是被直接祖述诠释或生搬硬套。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经过两年的准备,在1997年,在少数中国和日本知识分子之间,开始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对话过程。我们给这样一个对话的尝试命名为"知识共同体对话"。不言而喻,主要发起人和参加者试图在这样的对话中建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共同性知识立场。这一尝试所试图面对的,则是在轻松的全球化叙述和谨慎的跨文化对话背后隐藏着的、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社会与知识界之间的尖锐的文化冲突。通过对这种文化冲突的触及,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全球化认识背后的思维方式的误区,从而勾勒全球化文化互动的真实状态。
    我们非常清楚,文化差异的表述通常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假象所遮蔽。这种遮蔽导致的后果恰恰是被遮蔽的差异和矛盾的深刻化和白热化。仅就中国和日本而言,在两国的知识界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一直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各种面目呈现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程度。但是,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之中,有一些被自觉回避的问题总是会以人们最不情愿的方式爆发出来;而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战争历史的责任问题。这是一个始终未能在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获得明确定位的问题。这样说倒不是意指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讨论,或者没有得到注意,而是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和真实的表达途径。所以,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有关战争责任问题的交锋往往会突如其来地爆发,又被突如其来地压抑。与此相关,如此频繁的文化交流,其实却是在非常狭窄的思路中进行的:所谓"专家式对话"是构成文化交流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只允许就一个方向展开话题,比如两国中国学家的交流或者日本学家的交流是最典型的例子:这种交流只以话题所依赖的某一方文化为基础,而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则仅仅被视为背景从而被虚化或搁置,只有当讨论无法顺利进展的时候,文化差异才被作为"退路"提出来,它的作用又往往在于以文化特殊论堵住另一方发言者的嘴:关于我们自己的问题,只有我们才了解;局外人没有权利随便发言。通常,面对外国的同行,很少有人敢于与对方平起平坐地讨论对方文化内部的问题,哪怕自己同样是这方面的专家,似乎国籍已经天然地保障了发言者阐释本国问题的特权。毋庸质疑,这样的模式没有给文化冲突准备余地,而且通常由于话题的设定是在一种文化内部,而这种文化又被视为是自足的,所以来自该文化的学者就无形中充当了"先生"的角色。也由于同一个原因,作为专家式对话的伴生现象,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常常会引起一些逸出主题框架的潜在纠纷,它们才暗示着文化冲突的真正样态,而这些真正的文化冲突基本上被视为附加的问题草率处理掉,从未构成讨论的主要对象。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的友好表象建立在极其虚假的层面上。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认为,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知识空间,把一直被遮蔽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问题推到前台,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知识共同体对话"的起点规定了如下几个基本的前提:
  一、知识共同体不以专家式的知识交流为自己的目标,它要处理的是专家式交流所遮蔽的文化差异乃至文化冲突问题,并进而以反省各自知识处境和共有彼此的困境为目标;
  二、知识共同体的对话以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知识分子之间的对话为前提,而不是以了解和研究对方文化的某一个领域为前提。因此,参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对于本国文化和社会基本问题的危机感和介入能力,以及对现有知识状况的反省精神。
  三、知识共同体反对实体化和制度化,也反对以民族或文化的代言人自居;因此,我们主张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对话和讨论,保持流动性的交流过程,力求以有限的时间和交流揭示尽可能多的问题,寻找超越国别框架的思考基点。
    在上述原则下,我们邀请了中国和日本不同学科和不同行业的知识分子,从1997年开始每年一次举行研讨会,并且除掉少数几人作为持续性的参加者以创造对话的某种连续性之外,尽可能每次更换参加者以求保持对话的开放性。到现在为止,这一活动已经进行了四次,它带来的收获是多样的和意味深长的。而且,一切收获都来自冲突和误解本身。可以说,知识共同体的运动过程,提供了一个相对丰富的考察全球化与文化差异相关性的有效视角。

以上仅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浏览全文(约2万字)请点击:http://www.comrc.com.cn/pk2001/manual/01.htm



发表于 2003-7-27 03: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歌简介

孙歌 简介

工作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

研究领域  中日比较文化
近年来研究日本思想史中有关现代性诸问题,问题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文学与思想在历史语境中的交错形态方面。
研究现状  当前正在梳理日本现代史中几次围绕现代性基本问题的论争,以完成专著《文学的位置》的写作

代表作
专著:
《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10
论文:
《文学的位置》,《学术思想评论》1997年、1998年3、4期
《亚洲意味着什么》,《学术思想评论》第5期(1999年)

--------------------------------
网上论文:

1)跨文化知识状况的思考
http://www.comrc.com.cn/pk2001/manual/01.htm
2)让问题浮出水面
http://philosophyol.com/research/shownews.asp?NewsID=119
3)文学的位置——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
http://www.guanzhong.gd.cn/subwebsite/yw_web/shouwang/yuedu/jiaoshicankao/sixiangqianyan/sixiangdejingjie/sixiangdejingjie/xueshu2/02-7.htm
4)中日传媒中的战争记忆[1][2]
http://www.pen123.net.cn/readcontent.asp?WDLSH=23682
5)鲁迅脱掉的衣裳
http://culture.online.sh.cn/asp/LIST.ASP?id=1840&writer=sunge
6)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
http://culture.online.sh.cn/asp/list.asp?id=89&writer=sunge
7)《感情记忆:面对相互缠绕的历史》序言
http://www.cc.org.cn/wencui/030526200/0305262026.htm
8)亚洲论述与我们的两难之境
http://www.cc.org.cn/page/china/wencui/zhuanlan/0711adca03.htm
9)关于"中日知识共同体" (沟口雄三 孙 歌)
http://www.cc.org.cn/page/china/wencui/zhuanlan/0711adca02.htm
10)"汉学"的临界点
http://www.cc.org.cn/page/china/wencui/zhuanlan/0711adca04.htm
11)亚洲意味着什么
http://www.cc.org.cn/page/china/wencui/zhuanlan/0711adca05.htm

[ 本帖由 Bamo 于 2003-7-27 03:4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7-27 14: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7月22日文学所民间室座谈会

感激涕零!正是小可想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1 23: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