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 发表于 2014-3-15 20:15:58

年俗也多亏了有萧老师的《春节》

民俗学的学术研究,为媒体传播和公共民俗的展演与展示,以及后继的表现与表述,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学理支撑。任何一个话题,没有学者辛勤与严谨的梳理、分析,就无法扎实的拿出去给人看。。。

论坛上12月的话题,就是讨论美国公共民俗学的内容和发展以及相关其他方面的影响。此题目也值得中国学者和研究生们持续关注,持续思考,多多尝试。

[ 本帖最后由 瓶子 于 2014-3-15 20:17 编辑 ]

张勃 发表于 2014-3-15 20:18:17

原帖由 1217 于 2014-3-15 20:14 发表
节日推进方向是助力社区实践传承,活化传统。
是从节日研究导向节日实践。如果说节日研究主要是学者的事,那么节日实践就不仅如此了,需要节日研究者、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甚至政府、媒体等多种力量的参与。

caiseshamo0716 发表于 2014-3-15 20:18:56

回复 28# 1217 的帖子

萧老师,请您具体谈谈怎么助力推动社区的传统节日传承呗

瓶子 发表于 2014-3-15 20:19:25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刊发茅盾文学奖作品作者郭文斌谈到,中国年,最浓重的乡愁

中国年,最浓重的乡愁
郭文斌
2014年02月06日06: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中国年,最浓重的乡愁
  蛇年腊月,由央视四套《流行无限》编导宋鲁生汲引,受制片人王海涛之约,我到京做八集电视纪录片《中国年俗》的文字统筹。由此,得以观看被派往20多个省市的编导拍摄的年俗镜头。

  我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年,是中国人最浓重的乡愁。

  无论是“忙在腊月”“守在三十”“回在初二”,还是“玩在正月”“乐在正月”“吃在正月”,一组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唯美镜头,如同一位位故人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让人惊喜。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看你用什么目光去打量。这些充满着大美的画面,让人相信,“美丽中国”就在大地之上,只要我们愿意感受,愿意欣赏。

  大年中的仪式,已不单单是仪式,而是华夏子孙最稳固的基因排序,只要这样的基因排序不断裂,华夏儿女的精神大树就会长青,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大厦就会永远屹立。比之于经典传统、精英传统,民间传统更牢靠,更有生命力,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一度中断了经典传统,但是没有谁能够取消民间传统,取消掉春节。因此,回到春节,就是连根养根。在商风日盛、人情冷漠的今天,人们更希望一棵棵参天大树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为人们的心灵遮风挡雨。中国年,就是这样的苍松翠柏。现在,央视以纪实的方式为这棵大树浇水培土,无疑是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大年中的道具,已不单单是道具,它是一个个符号,也是一个个念头,这些念头,一如一幕幕电影的底片,决定了中华大地这一巨大银幕展演的一出出电影。春联、窗花、年画、戏词、社火队的服装,都是如此。他们其实是一粒粒正面力量的种子,每年春天,都要播种一次,每年腊月,都要收获一次,如此反复,形成中华民族超稳定的心理结构和集体诉求。

  为此,春联已不单单是春联,而是中国人的心灵底片、中国人的传统大戏;窗花已不单单是窗花,而是中国人的心灵图纸、中国人的生命吟唱。爆竹、锣鼓、秧歌,是中国人向天地致敬的媒介,花馍馍、馒头、长面、饺子则是中国人以食为敬,以食感恩的载体。

  一则则春节故事,一幅幅让人陶醉的画面在眼前展开: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岭南乡村,人们无不慢下脚步,放下心事,在欢声笑语中,在微醺薄醉中,享受正月特有的光阴诗意、人间幸福。这种幸福,离开了大年,将不复存在。它是大年之树上结出的特有的岁月果实。

  想一下腊月的集市都让人美得战栗。小时候的我,拿着自己画的门神,到街上卖掉,换得一挂挂鞭炮的情景;手里攥着几张红纸,拿着一瓶墨汁,走在回家路上的情景,一如幻灯,一一浮现。累了,坐在山坡上,面前的集市,已是另一个世界,人们把对祖先的敬重,对儿女们的祝福,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都化在匆匆脚步里。

  现在回想,腊月的时光已经不是时光,而是天地共庆的道路。现在回想,腊月的日子已经不是日子,而是诸神降临的台阶。

  关于除夕守岁,我写过散文《守岁》,写过中篇《大年》,写过长篇《农历》,但仍然觉得没有抵达那个“守”字,儿时那种一寸一寸品尝时光的情景,讲给现代人,今天恐怕难以体会。但是,通过《中国年俗》的一组组镜头,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它让我相信,在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大年迷。

  我喜欢编导们以“忙在腊月”为题讲腊月的年事,也喜欢“守在三十”这样的意象,但我把“乐在初二”改为“回在初二”,在我看来,初二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这种美丽的背后,藏着我们无法言说的崇高。想想看,一个女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饱含着多少父母的辛劳,可是,正当他们有能力回报父母的时候,却离开了父母,转嫁他乡。对于娘家,这是怎样的一种“舍”,对于婆家,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得”。

  大年初二,中国人集体向这种养育之恩鸣谢。没有女子,就没有子孙后代,就没有家族血脉的延续。这女子,是岳丈岳母无私奉献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正是这些像桃花一样开遍大地的女子,延续着一家又一家的命脉,也延续着人类的命脉,因此,初二回娘家,已不单单是女婿对岳丈岳母大人的回敬,而是一种天地伦常。一个“回”字,让大年初二充满了亲情,也有了一丝甜蜜的忧伤,正是这个“回”字,让两家亲如一家,而让无数的两家亲如一家,正是华夏先祖梦寐以求的人间理想。

  初一祭祖,迎喜神,给本族长辈拜大年,天经地义。初二带着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地义天经。

  想想吧,这一天,中华大地上,有多少条道路,有多少小夫妻,走在回娘家的路上。想想吧,这一天,中华大地上,有多少双眼睛,在望着大门口,盼着女儿女婿和外孙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年三十的饺子还留在锅里,给外孙准备的压岁钱还装在兜里,只等那一声清脆的“姥爷姥姥”传到耳边。如果说大年初一是一棵树干,初二就是它的枝,通过一根根华枝,亲情在大地上延伸;如果说大年初一是心脏,初二就是血管,通过一道道血管,亲情在大地上流淌。

  给岳丈岳母拜完年,接下来就要给所有亲威拜年了,那将是乡村中国整整半个月的事情,之于重礼守义的中国人来说,它的重要不亚于春种秋收,就这样,人们通过大地,收获庄稼,通过走动,收获情义。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说,有娘的地方才是故乡,有年的地方才是中国。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大年,正是因为她是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元气所在。她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情感魅力,有效调剂着现代人的危机感、失落感,缓解着超快生活节奏给现代人带来的同样无与伦比的压力和焦虑。

  无疑,年是中国最浓重的乡愁。

  留住了大年,就留住了中华民族的根。

1217 发表于 2014-3-15 20:19:53

传统节日的处境不如我们想象的好,在一个会议上社会学家、旅游研究者,都觉得要将端午、中秋假日挪走。说传统节日不一定要假日。传统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将意义。这是经济实利者的真实想法。

瓶子 发表于 2014-3-15 20:21:26

春节,年俗与乡愁

萧放教授著的《春节》,从《常回家看看》,谈到春晚,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谈到各国春节习俗,详尽地梳理了最漫长又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所寄托的浓厚乡愁。

caiseshamo0716 发表于 2014-3-15 20:22:40

回复 35# 1217 的帖子

少了旅游黄金周,收入大大减少,他们希望假日集中,而不注重内涵

1217 发表于 2014-3-15 20:24:24

因此,大家要发出更大的声音,让传统节日影响更广。媒体就是其中可以好好借助的方式。希望各位不要拒绝它,让你讲话,就去发声。利用好说话的机会,为传承民族文明尽力。

张勃 发表于 2014-3-15 20:28:03

原帖由 1217 于 2014-3-15 20:19 发表
传统节日的处境不如我们想象的好,在一个会议上社会学家、旅游研究者,都觉得要将端午、中秋假日挪走。说传统节日不一定要假日。传统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将意义。这是经济实利者的真实想法。
形成共识的确难。不同人有不同的考虑。在协商的基础上寻找最佳方案吧。只是在协商中需要更多民俗学者的参与啊。

瓶子 发表于 2014-3-15 20:29:15

接12月和2月主题,学者应多参与媒体传播

很多时候,媒体会出于它特定的立场而使学术表达出现不那么理想的表现,但是,学者不能因噎废食,无论是学者还是媒体都要努力相互交流,相互协商,相互配合,使得知识与技术能够回馈社会,能够服务大众。学以致用,在中国社会是行得通的,也是自古以来的知识理想。
从学术立场而言,学者的声音、学识、见解,不可能像学术论述表达的那么完整、深刻,严密,富有逻辑性,但是,学术界与媒体界联合努力,总会比缺失要好,哪怕暂时有曲解有误读,大方向是没有错的,有人看了,有人听到,有人就会去探索、研究,从而激发起某种兴趣与热情,哪怕是影响几个学生和孩子去读一些书,去关心一些这方面的话题和实践,都是好的,学术的努力从来不会白费。知识也往往是在这种实际的运用中才加以检验,继续推进。

[ 本帖最后由 瓶子 于 2014-3-15 20:32 编辑 ]

张勃 发表于 2014-3-15 20:32:22

勿以其小而不为

所以民俗学者除了长篇的学术论文,还要屑于在报纸上发表“小文章”。

张勃 发表于 2014-3-15 20:36:59

原帖由 1217 于 2014-3-15 20:19 发表
传统节日的处境不如我们想象的好,在一个会议上社会学家、旅游研究者,都觉得要将端午、中秋假日挪走。说传统节日不一定要假日。传统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将意义。这是经济实利者的真实想法。
其实萧老师,传统节日的处境也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坏。看一下我们学校同学的作业,除了抄袭的之外,能看出每家都还在认真的过节。https://www.folkcultur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656&extra=page%3D1
关于节日与假日的关系和区别,是要有学术上的清晰的说明,以正视听。

1217 发表于 2014-3-15 20:37:16

我觉得应调动社区居民的传统记忆,根据传统节日特点,合理安排社区文化活动,将传统节日视为社区文化综合体现机会,发挥居民自己的组织积极性,逐渐复兴或创建社区标志文化,在年复一年的活动中,形成共识,这样就为社区传统的形成奠定基础。传统节日一旦与特定时空的群体生活结合,传承自然不成问题。传统节日的根来源于古代,但在今天的土壤中生活,得有适应的水土与营养。我们要尽量创造这一条件。当然传统节日自身也要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1217 发表于 2014-3-15 20:38:33

家庭传承当然十分重要。希望喝可乐的孩子们。对茶有热情。

瓶子 发表于 2014-3-15 20:40:05

对于春节和年俗纪录片的一些感想-片段。仅供讨论,请勿转载,宋颖写于2月2日。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少的传统已经被人们丢弃或忘记了。大多数百姓的生活是琐碎而平淡的,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无论钱财多寡,都会想法子把年过好,过得精彩,过得温暖。《中国年俗》的摄制组用充满感情的镜头,呈现出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在同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内发生着的思念与温情,展现了辽阔大地上延绵不绝的中国式地缘与血缘关系,同时还表现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张力以及人们如何在其中取得平衡和快乐的智慧。
  可以说,民俗第一次被拍得这么精美,这么真实,这么动情。《忙在腊月》中的煮腊八粥、舍腊八粥,烹煮和熬制中的讲究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社会的慈悲与温暖也蕴含其中。老北京胡同里剃头的儿时记忆,东北雪乡撵狍子的儿时记忆,湖北恩施打粑粑时装在背篓里的小孩子,都那么生动,令人难忘。《聚在初一》里的打黄粿,也同样充满了劳动的喜悦,邻里之间,亲友之间,往往都来帮忙,一边忙活,一边聊天,生活在一方水土的人们之间有着看不见的纽带和连结。青海土族的烤馍馍、朝鲜族打年糕、畲族织彩带亲人见面逢年过节往往要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欢乐。《乐在初二》的中国各地女儿带女婿回娘家时有不同的规矩、甚至有严格的礼数。过节时讲究悬挂张贴的门神年画等,日渐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孩子们的穿戴以及平日吃的馍馍也精雕细刻起来,日渐成为充满温暖的手工艺品与礼品。这样细碎而真实的情节和情感、发展与变迁,在《中国年俗》编导们的镜头里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更为神圣而庄严的宰牲祭祀、拜神祭祖等仪式性的内容也通过几个代表性的地点得以呈现。老百姓没有权力去祭祀天地,祭祀山川,他们唯一能够祭祀的就是家里的灶神,于是祭灶成了中国百姓过年最隆重最有神圣感的一件事情。现代生活中,不少家庭的灶台渐渐消失了,灶神的画像也大多不贴了,可是祖先的位置却难以割舍,祭祖仍然是中国人保持的传统,这代表着一个人的根源。旧时杀猪宰鸡是平常人家过年唯一能够见到的荤腥,现代社会讲究素食健康,看到杀戮不免想到生的欢欣与短暂,便陡然生出以死证生的感慨来,于是不免回头去看已然过去的时光和层叠累积的历史。这大概就是春节过年的味道吧。除了家人团聚外,总是能够引起无限的回忆来。向后望去,可以说,传统中国“敬天法祖”的观念维系了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现世中的人们通过向天地和祖先表达情意外,有时还在其中获得自我生命的意义与领悟俗世生活的法则。同一个村子不同姓氏之间的人们如何和谐共处,一个姓氏不同辈分与身份的人们如何协作共生,忠孝思想与仁义礼智信如何在古老的中国发挥作用,又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细节中,在《中国年俗》的镜头下都有所探究。
  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家老小,能够围聚而坐,谈天说地,看着天南地北的中国人各具特色的过年习俗,也跟着发现他们之间不是割裂化的碎片、不是残章般的拼图,而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之间有着难以言说的关联。有的习俗,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见闻还能有所比较,父母们常常看着某些画面回忆起自己年少时期的生活经历,颇有感触,孩子们也能了解和学习到一些生活的知识,足见这些节目内容是多么地充满意义和价值。
  虽然学习与研究民俗多年,但还是不禁为镜头后以平等的视角展示百姓生活的记者们而感动。近距离的细致观看,当地人的说法和解释,家常里短的聊天与现场访谈,对待他人的尊重与对待工作的责任感,也都随着画面一并流露出来。我想说,《中国年俗》是对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发出的由衷赞美,是对细碎长河中民众智慧的深情讴歌。倘若这样的节目多了起来,能够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与中国社会文化多样性的表达中来,该是多么有价值的事业啊。
没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没有日以继夜、拼命实干的工作者们,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么有想法有深度,又这么平易近人娓娓道来的节目!以一个普通的民俗学从业者的立场来说,民俗能够被这样表现和再现,知识能够回馈社会服务大众,是令人欣慰的事情。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3月份主题讨论:荐书:三联版“节日中国丛书”与节日研究得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