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洪淑苓

【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6 12: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看来地域之间,还真是有差异呢。

我所生活的地方,像刁妹妹所提及的习俗听闻的不多。看着大家的讨论,增长见识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3: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宋体嗨,各位好朋友,十一月快到底了,你還沒有發言嗎?要把握機會喲.
  近日有景春等多位朋友加入話題,這使我一再回想起7月在華大的會議,華大師生以及與會學人的熱情和敬業精神,真是教我感動.不過我也發現貴寶地的女研究生人數頗多(在臺灣文史科系總是陰盛陽衰,我們的女性學者與研究生的表現都很不錯呢!)我想這就是個契機,可以拓展女性民俗研究的園地.學術研究必然是要從自身的處境開始(否則未免太冰冷了),只要你覺得那是個問題,都可以追探下去,進而建構體,系形成具體的論證.而男性朋友們就算您沒有「回娘家」的經驗,也可以問問奶奶,媽媽或者其他身邊的女性朋友啊.要進入女性研究,首先你得承認這是個問題(而不是:「這有什麼好說的,習俗不就是這樣的嗎?」、「這是女人的事,我沒興趣」)而後去搜集資料來研究研究.所幸我看到論壇的男同胞們都很有人性 ,也很關心女性議題,堪稱「婦女之友」 :shy:!所以說,一個男士也可是女性主義者,只要他敢於向傳統挑戰,注重差異與細節,那麼他就可以跨入女性研究的門檻,謝謝,加油!
  對於統菊女士的發言,我覺得很好,她觀察了周遭的回娘家經驗,也思及文獻與學理的探究.她點出回娘家習俗的時空差異,但我們也可以再思考:為什麼婆家都肯讓步了,娘家卻仍不許女兒回娘家過年?這是否表示,習俗可以慢慢改變,但要破解觀念很難?
  景春先生榮獲10月最佳發言,11月再出手,果然亦是不凡.我們在臺灣都聽說上海男人「宜室宜家」,應該大大表揚才是 .民間習俗經常是同中有異,不僅有地區性,我想也可能有族群性的差異吧,如果回娘家不見得是完完全全限制女人的,那麼我樂意看到更多差異的情形.
    還要謝謝麗丹等朋友的發言.期待最後最精采的發言(臺灣俗說:好酒沉甕底也)
发表于 2006-11-28 16: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洪先生您好!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在这里能看到您的发言。

不知先生还记得在下否,前年在下曾收到您寄赠的娄子匡《董永行孝》的复印件,还没来得及感谢呢!拙著《董永遇仙传说研究》已经出版,在《后记》中记下了此事。很想奉上一本给您。

发表于 2006-11-30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好久没上论坛,现在才知道讨论回娘家的问题。看了洪淑苓女士的思考,吕微先生对“所有的学术都可以分为女权主义的研究和女性主义的研究”的判断和小刁妹妹对这一问题的细致分析,觉得这确实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人对这个问题着实没有研究,但我想把自己回家过节的经历说出来,如果能对热心于此项研究的学者有点资料方面的用处,也就心满意足了。
从结婚到2005年底,我与丈夫落户济南,而我们两人都不是济南人,一个来自菏泽,一个来自微山。我们都算是家庭感较重的人,所以每有长假,逢五一、十一、春节,都必定回家。
五一、十一不成问题,想去菏泽和微山都没有任何压力,只看按回家次数的多寡决定去哪边。但是春节不同。其实每年距离春节还有三四个月时间的时候,回哪里过年就会成为我们讨论的一个话题。虽然最终到哪里过年其实只有到春节来临前几天才能决定下来。而这个年是狭义上的,指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因为尽管春节假期并不长,除了特殊情况(孩子小时)我们总是必定既要去娘家又要去婆家的。无论先去了哪家,通常是初四离开,再到另一家。总体上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各在各的家过年,二是共同在我娘家过年,三是共同在我婆家过年。
记得第一种类型总共有两次,后来因为我的强烈反对而中止。因为我实在无法忍受我的小家在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却不得团圆。第二种类型大约有五次,开始时是因为孩子小,娘家有暖气,而婆家在农村。后来孩子大了,我和丈夫达成了一致意见,每年一轮换。
对于我们的选择,我的父母、公婆都是尊重的。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老人。我深深地知道,无论是我的父母还是我的婆婆,都非常希望我们能够与他们一起过年。但是每当我们选择在娘家过年时,我的父母都对我说:你们在这里过年我们欢迎,但绝不强留,首先要考虑到婆婆家的愿望。当我偶尔表现出我怕在娘家过年嫂子不高兴时,母亲就说那不是啥原因。(而事实上,我的娘家嫂子对我们在娘家过年确实有些不高兴,因为有一年她居然说到我们的脸上,说哪有闺女在娘家过年的,说实在的,当时听了她的话,脸上都发烧。母亲则劝我别往心里去。事后我想,哥嫂有自己的家,父母有自己的家,相隔几十里,除夕之夜他们也不与父母同过,为什么要阻止我呢?所以并不多做理会)
其实嫂子不想让小姑子在家过年,在微山也是一样的。我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我们回婆家过年,到家是腊月二十八,丈夫的妹妹知道我们去了,非常高兴,第二天就去看我们,而那年二十九就是除夕,结果对她的到来,平时非常热情的婆家嫂子那次表现得极其冷谈,等小姑子走后,她非常气愤地对我说:“哪有大年下回娘家的?这么不懂事!!”
眼看着2007年的春节快要来临,回哪里过年又成了一个话题。一年前,丈夫调去北京工作,前不久一位朋友对我说:放了寒假,你带孩子到北京,你们三口在北京过个年。但我告诉他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一定要回家陪父母过年。本来按照我和丈夫的约定,今年应该回娘家,但是今年上半年我父亲的去世让这个年在哪里过又成了一个问题。如果母亲在自己的家里,我想我是一定回家陪她的,因为这个春节将是她最难过的一个春节。善良的婆婆也已经嘱咐过我春节去陪我母亲。但是如果母亲去了哥嫂家里呢?我是断然不能去的呀。
发表于 2006-11-30 11: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洪淑苓女士从小刁妹妹的发言中提出了这个问题:為什麼婆家都肯讓步了,娘家卻仍不許女兒回娘家過年?至少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婆家娘家都让步了。这个变化出现的原因大概同样值得思考。
在哪里过节其实牵扯到诸多人的关系。至少要关涉到本人一家,父母一家,公婆一家,娘家哥哥一家或几家,与彼此之间正常关系的维护密切相关。这里面哪一部分人的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都直接影响事情的最终结果,或者换句话说结果是多方合力作用而成的。
生长于特定环境中的人都会受到特定风俗的影响和规范,做出不合俗之举或容忍不合俗之举都需要有“做出”或“容忍”的理由。 考察风俗规定与个体选择及个体选择的理由,或许是我们理解变化得以发生的一条路径?

发表于 2006-11-30 16: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洪淑苓 于 2006-11-28 13:41 写道:
所幸我看到論壇的男同胞們都很有人性 ,也很關心女性議題,堪稱「婦女之友」 !

在下不仅是妇女之友,前些时日,还被论坛诸兄如陈金文之流选为“妇女主任”。
当之无愧,无愧。
发表于 2006-11-30 18: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月底已经到了,大家大多将讨论集中在女儿回娘家的禁忌上面。我想主要以鲁南的习俗为例介绍一下女儿回娘家的场合。
    有一些习俗要求女儿必须回娘家。
    (一)送面鱼
    除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闺女必须给娘家父母送节礼之外,麦收后闺女还要给父母送面鱼,以祝福娘家人年年有余。
    (二)闰月衣
    每逢闰月,出嫁的闺女就给父母做衣裳。据说穿闺女送来的衣裳可以免灾,也有村民认为这其实也是“借口让闺女花钱的,这样就等于省了儿子”。同时,在父母心里,闺女能给自己买得起闰月衣裳,也说明闺女在婆家的日子过得好。假如闰月快过去了,还不见闺女来,父母心里总是放心不下,担心女儿是不是生活艰难,或者是夫妻之间发生了矛盾。闺女若是当时没有来,在以后几年里,她经常会有意无意解释没来的原因,因为不给父母送闰月衣裳,不管怎样都是闺女的错。
    (三)六十六,吃闺女的肉
    父母到了66岁,闺女要给父母送一块6斤重的猪肉。时间大都在春节前,或冬季,因为夏季吃猪肉“有一股混腥子味”。以后老人逢一定的岁数,女儿照样送礼,父母则在“七十六吃肉”、“七十七吃鸡”、“八十一吃鸡”、“八十三吃牛”、“八十六吃肉”、“八十七吃鸡”。据说吃了闺女送来的东西,父母可以长寿、平安。
    (四)送刺猬
     2001年农历五月滕州农村兴起妇女给娘家的侄儿、侄女送“面刺猬”的习俗,据说是为了“避邪”。事实上,这个新生的风俗,早就越出滕州而蔓延至枣庄一带了,从2001年开始,送刺猬之潮从未平息过,似乎有演变成习俗的迹象。嫁出去的姑娘无论远近,每次回娘家,除了给父母送礼,还不能忘了给侄子、侄女带点礼物,逢闰月更有特别的讲究,要给侄子送刺猬,给侄女送狗。今年闰七月,我前一段时间娘家,我母亲就提醒我不要忘记给她的孙子孙女送刺猬和狗。
    (五)其他场合
    当娘家有喜事如娶媳妇、为在世的父母打制棺材等场合时,嫁出去的女儿也必须要回娘家。
    在一些特殊的时间段里给娘家送礼的习俗,大多携带着信仰的色彩。表面看来是信仰的力量促使人们严格遵守习俗行事,但是被掩盖了的社会意义如接受妻子集团和给予妻子集团之间的阶序性关系可能是更加重要的促使嫁出去的闺女为父母和侄子做这一切的原因。

    有一些习俗要求娘家去接女儿。如“踩百姓”,“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都叫亲妮子”。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都去叫妮子”,娘家人把闺女从婆家叫来过几天,称为“叫客”——这是把已嫁闺女叫作“客”的场合之一。根据田传江在《红山峪村民俗志》里的分析,正月十六叫闺女有几个原因,首先,从前媳妇大都与公婆“一个锅里抹勺子”,加上物质缺乏,吃喝均放不开,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而到了娘家既不会拘束,饭菜也是十分丰盛。其次,东邻西舍的出嫁闺女借此机会互诉家长里短。再次,平时回娘家公婆要限制时间、布置任务,“踩百姓”却不受时限,也不带任务,本身心情就很舒畅。现在,以上这些现象大部分都不存在。多数夫妻婚后都分家单过,不但自己忙,娘家也很忙,有的事先向娘家打招呼“十六不要来叫,到时有空就去”,有时娘家来人叫也是象征性地,碍于风俗不来人叫不好看。(据田传江1999:381)。
    这一天是比较有意思的一天,家里的儿子、儿媳带着孙子、孙女到丈人家去了,而闺女、女婿带着他们的孩子来了。这并非通常所说的“小拜年”。如果我们把这种习俗和对女性归属性的强调联系起来考虑,刚好可以说明它是对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元宵节等节日的弥补。在这个意义上,女儿女婿在正月十六回娘家可以理解成一种社会隐喻,是对传统父系社会结构的一种微弱的象征性对抗。
   
   女儿有时候会把回娘家当作一种手段。当她与丈夫或公婆闹了极大矛盾的时候,她会冷不丁扔下一切回娘家。这个时候,婆家通常会很着急,先是让儿子去接儿媳妇。若是接不来(有时候儿媳妇也会放话让公婆去接),公婆只得亲自出面去接。实在没法子,就让村里比较有威望的并且与媳妇娘家关系也不错的人去调解。我一直想,有一些媳妇是非常不孝顺公婆的,这样的媳妇跑娘家去,就让她跑去,为什么丈夫还得想方设法把她接回来?我问了许多人,他们告诉我“不接怎么行呢?谁有钱再去娶一个?!”也许正是因为此,女儿才会在一些时候肆无忌惮地回娘家,把“回娘家”当作一种具有威慑力的手段。这样的“回娘家”是多么缺乏温情啊!

[ 本帖由 刁统菊 于 2006-11-30 18:5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 20: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谢谢洪女士!地址已发至短消息。
昨天受到张勃的启发,去查了一个资料,找到了一首《回娘家》。
黄瓜架,架黄瓜,骑着木马回娘家,爷见了接包袱,娘见了接娃娃,嫂子见了一扭达。嫂子嫂子你别扭,不吃你们家的饭,不喝你们家的酒,当天来了当天走。
见《莱芜古今鉴影》第198页,王其云、王子强编著,2005年8月,内部资料。
    枣庄流行这个歌谣:
小豆芽,弯弯勾。
俺到姥娘家过一秋。
姥娘疼,妗子瞅。
妗子妗子你甭瞅,
楝子开花 俺就走。
骑着驴,喝着风,
到家学给爹娘听。
爹打碗,娘打盆,
打这不进妗子的门。
还有一个异文:
小豆渣,咯嘣嘣,
俺到姥娘家过一崩 。
姥娘疼俺,妗子瞅俺。
妗子妗子你甭瞅,
楝子开花俺就走。
到家学给奶奶听,
奶奶骂你个养汉精 。

     在安徽阜阳,流传有类似的歌谣《小针扎》:“小针扎,扎米花,轻易不走姥娘家。姥娘穿件大红袄,妗子戴着满头花。姥娘见俺多喜欢,妗子一见翻着眼。妗子妗子你别愁,石榴开花俺就走。”阜阳还有《麦稍黄》:“麦梢黄,看老娘,老娘见俺心喜欢,嫂子瞅见白瞪眼。嫂子嫂子你别愁,豌豆开花俺就走。”

     歌谣传送出的外甥和妗子的关系,与姥姥和外孙的关系截然相反,这也能看出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嫂子的紧张关系。
     
发表于 2006-12-4 11: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黄景春 于 2006-12-1 20:02 写道:
恭喜刁统菊、宣炳善!
shi博士在“妇女主任”任上做了一阵子,兴致愈浓,还要把炳善笼络进“妇女之友”,他很羞涩,会脸红的啊!



不是我笼络他,是炳善兄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认可的。
我谨代表全体女同胞,向炳善兄的加盟表示热烈的欢迎。
至于刁妹妹,她本来就是女同志,本来就归本主任管辖。
本主任在此向刁妹妹当选为妇女言大代表表示衷心祝贺!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7: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讨论】11月的每月一題

婦女主任(我猜出你是誰了)及各位婦女之友:
別忘了咱們對女性民俗究的約定.
期待大家到台灣來參加會議;
12月的討論話題,也希望各位叔伯大嬸兄弟姐妹們繼續捧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3 16: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