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66|回复: 16

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3 11: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OS!!!   

      我在写一篇有关民俗与中学语文教学的硕士论文,可这方面的资料极为罕见,“刑期日迫,心如困兽”,不得不发此急救信号,敬望各位专业人士不吝赐教,指点资料线索或提供宝贵意见,在下将不胜感激。
    前番叶涛老师发布的“重要信息:一个难得的机遇”,关于开发地方教材的话题引来了施老师、淇园之竹、小人家等人士的热情关注。我作为进入这个社区的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看到大家如此的热心,心里非常激动和感动。在我们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面,明确指出”风俗民情“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的资源真心盼望各位下榻语文教育园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发表于 2003-4-3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温柔兄提供的那个台湾乡土教育的网页,应该会对你很有帮助,不知你上去看过没有?
发表于 2003-4-3 20: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我自己回忆当年小学的课本,只有那些故事性强的、自己喜欢的记得清楚,如一幅壮锦,一些古诗等,中学的一时实在记不起来了,仔细想想可能算鲁迅的作品吧。那么,我有几个问题:

1、近年的语文教学中,从学生读的课本、课外读物到老师有意识地引导都算在内,哪些属于民俗风情内容的?占多大的比重?
2、中学教学中,主流的评判标准(如重点的课程标准、课堂讲解的标准、中考的标准、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民俗风情的讲解、熏陶、评价又占怎样的位置?
3、语文教师对民俗风情感兴趣的,尊重和主动吸收民俗风情为同学树立相关的价值标准的又占多少?
4、学生们在主流的评价标准、老师的评价标准影响下,自己对民俗风情的兴趣如何,都集中在哪些方面?
5、针对上面问题的调查资料的结果,我们制定怎样的适合于中学生发展阶段的民俗风情教育的模式。
发表于 2003-4-3 20: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别着急,许多值得分析的资料就在你的身边:同事、学生、学校领导……你自己身在其中的感悟也是最有力的资料来源呀!
 楼主| 发表于 2003-4-4 09: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呵呵,看到两位师长的回帖,心里暖乎乎的。我去过台湾那个乡土教育网站,但是因为我当时是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考虑问题,她那个太综合化,所以没怎么在意。应该再仔细淘淘。宜家老师的问题步步紧逼,让我直冒热汗。看来,我得多做一点细致而扎实的工作,否则怎么去应付她(之子于归宜家室家,不过或许正相反,暂用之)的招数。加上她最后那温柔一帖,如此刚柔相济,真是厉害的老师呀!!!


 楼主| 发表于 2003-4-4 11: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人教社1992年开始发行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中,有这样一些课文是与风俗民情有关的:朱自清《背影》中写“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我认为“奔丧”的基调为全文埋下了情感的伏笔,但在课文讲解中,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没有怎么注意它。还有父亲翻过月台为我去买桔子,桔子的意象在我们的民俗传统中也应该不光是一种水果吧。这个意象还出现在冰心的《小桔灯》里面。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我认为“相传”二字,也是百草园对儿童充满诱惑的因素之一(朱光潜曾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历史即使残暴如饕餮,也有其巨大的美学魅力。)。然后是百草园里的那些充满乡土情味的动植物,比如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云雀)、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加上长妈妈讲的引起儿童恐惧却又充满神奇色彩的美女蛇故事,还有冬天拍雪人塑雪罗汉和雪地捕雀的游戏,这些充满风俗民情味的一切才叫人留连、留恋不已的。记叙周总理立志的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中“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门楣应该是在房屋民俗中有一定的说法吧(可惜,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萧乾的《枣核》中旧时同窗居美友人写航空信托我带几颗生枣核,不是与古时离乡背井之人随时珍藏一掊故土一样吗?(这篇课文主题句为:“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刘绍棠的《榆钱饭》中捋榆钱儿的风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还有就菊花”中的重阳赏菊习俗。《老山界》中提及了广西瑶民和他们用竹制的房子和篱笆。朱自清的《春》中对春的“新、美、力”的赞美和民俗中春的文化。袁行霈《咏柳》中有民间谚语“五九、六九,隔河看柳”,可见柳在民俗文化中应该也有一些植物学外内涵吧。《大自然的语言》中写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波,割麦插禾。’”《回声》虽只是一篇说明文,但它引用了艾青的诗——“她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 你不理她/她不理你 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 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农村人是很懂得这个道理的,那些花儿、山歌,还有什么叫魂,不就是人们利用回声原理的活生生的朴素的例子吗?

    (其他册的内容将在其后陆续帖出,敬请各位老师关注)

    不过越到后面,民俗内容的课文越少。我认为原因之一是人们越是往知识的高处,离民俗的距离越远。加上民俗方面的专家很少渗透到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者无法对民俗进行更深入地认识,从而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我虽然直觉地感觉到民俗对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方面应该很有潜力可挖,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也只能停留在直觉阶段。来到这个社区,我感觉自己是找到了一个可以解惑的源头,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多多关注和指导基础教育,不仅民俗学有了一块应用园地,中学教育又何其幸哉!

    现在中学语文的课本改得厉害,已经有很多版本,不过人教版的还是很具有典型性的。其改动的幅度也不是很大,特别是选文,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好像其中的民俗内容是越来越少,不知是啥原因,是无意还是有意?我的初步估计是无意,因为在我上面发现的这些例子中,以前也很少有教参提及民俗二字,因此,其增之减之都在有意者的感觉和认识,但我们绝不能让他们的无意酿成教育上的残缺。本人的论文如果成功应该也算是基础教育中振聋发聩(我的一位中学里的特级教师,听到我的这个题目之后,认为其难度和价值是同等的)的吧。
发表于 2003-4-4 13: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我觉得你上面的这种勾画很牵强,语文就是语文,非要在语文中找民俗,而且要说明这点“民俗”在中间起了什么重要作用,不是难度大不大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
   而且,我对于你将使用什么方法与理论来阐释你的材料,也抱不乐观态度。
   按你现在的这种思路,我觉得参照宜家兄的意见,分析民间文学如歌谣神话故事传说等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走向之类还更有点操作性。
   你写这种文章如果不参用社会学方法如问卷调查之类是做不好的。你的选题会决定你论文的取材和写作方法。也就是说,这类选题是不可能使用纯文本分析的。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3-4-4 13:59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3-4-4 16: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施大侠的一棒子,打得我心里发毛,同时打醒糊涂人。语文教师就两个命根子,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材,其余事情就是千方百计地把这两条命根子拴起来,主要是把教材灌到学生肚子里去(无奈的现状)。而学生的肚子太复杂,所以我就拿教材开刀了(而且刀子磕到了石头缝)。
   
    为避免我的浅陋见识遮蔽了向民俗学大虾们请教的诚挚本意,也为了各位大侠能基于客观的凭据对这方面做一些思考,本人将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二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抄录于下,请各位大虾就风俗民情如何进入语文课程发表高见。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03-4-4 17: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请教施老师,难道我的那些“民俗”里就没有一个是民俗吗?
发表于 2003-4-4 19: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施大侠所言太过了,我觉得中学语文与民俗应该能做一篇很好的硕士论文。当然对语文课本中的民俗与民俗学家眼中的民俗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本中的民俗是经过了作家的筛选和加工,进行了唯我的改造,因此在进行这样课题的研究时,无疑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找切入点就只要你的导师才能办到。我曾经从民俗的角度研究过几篇古典文学,倍感中国作家文学的研究有很大的问题,其中一个症结就是没有民俗的介入,你不妨坐下来好好想想,哪些课本里的民俗较多,然后试图从作家和民俗两个方面入手,你会发现你的选题是对的,你得高呼一声,“导师万岁”!
发表于 2003-4-4 1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还是不用“老师”这一称呼好,论坛论坛,自由一点,随便一点,才有论坛味。
  coco兄看过温柔先生的这段话吗?(可在论坛中搜索):

  要证明我这个说法不难,你不妨把他的文章中的”莫言”换成“高行键”,把《檀香刑》换成《灵山》,把“高密东北乡”换成“神农架”什么的看看,他的理还是讲的通,这就证明他是在自言自语,于莫言无关。
    尤其是他那段关于全球化、现代化、多声部的论述,放在高行键身上不是更合适吗?
    这种“关键词替换法”可是我“温柔”地检验一个学者是不是在废话的法宝哟,传出去,我怕别人会以本人之道还治本人之身,那就完蛋了。

  按你做的这个题目,只要把“民俗”替换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是不是一样可以写一篇论文?如果是,那你这个题目还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吗?以“意义”来做文章是我们一贯的选题方式,但“意义”的学术含量有多大,值得怀疑。
  你找出来的那些例子中,与民俗可以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这能说明什么呢?或者说,你能用它说明什么呢?如果你用这些材料说出来的话,是任何一个专业的人在看完材料之后,甚至不看材料都能说得出来的话,那它还有什么独特的学术价值呢?
   
发表于 2003-4-4 2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钟先生说过,人生活在民俗里,就像鱼儿生活在水里一样。对于鱼儿来说,水是生命之源,从物质到精神何尝不打上“水”的印记呢!同时,鱼是水世界的主体,可以主动地利用生存环境、适应生存环境,也改造着生存环境。那么,“民俗”或者“风情民俗”的内涵和外延,就远远不是那些所指民俗意义的那些词语能够承载的,它在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语言的各种层面中呈现出来,不仅是环绕在我们的周围的环境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主体行为、心理、情感、信念以及价值观形成和表达的构成要素。可以说,在哲学的意义上,民俗是我们属于我们国家、民族、群体与个人的魂魄和精髓。离开了哺育我们的、塑造我们的、我们用以表达和思考的民俗,人就成了行尸走肉、一副空壳。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民俗作用的研究,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充填民俗的教材——好像民俗一直被遗忘在教育之外的一个远离尘嚣的角落里的不受眷顾的弃儿一样,今天因为为国家建立了功勋才步入庙堂;而是重新发现我们教育工作者竟然天天面对、自己和学生都不断实践着的、应该关注却忽视了的“民俗”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那么,这种意义的民俗如何发掘呢?如果仅仅从作品入手的话,首先,关注在教材作品中占重要地位的民俗事件。这是容易做到的,著名的如《社戏》,主要是围绕江南乡村戏曲表演习俗;《祝福》,春节习俗、女性的婚嫁民俗等;《故乡》中的迁居也是民俗生活中的大事……这些小说或者没有提到的叙事作品几乎是以重要的民俗事件为叙述主体线索的,其中自然贯穿了很多被该民俗事件包含的民俗行为。其次,是关注作品中表露的民俗意义的观念和意识。这是渗透在民俗事件中的、作者或者角色的行为背后和情感深处的那个层次的民俗部分。无论什么体裁的作品都具有传达人类民俗意识的功能。如《社戏》、《故乡》中主要人物对“家”的民俗观念;《祝福》中祖先信仰、禁忌、女性再嫁观念等。这些观念如何形成甚至直到今天如何使人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人们如何改进它?在这些方面,教师可以参考相关的民俗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民众民俗环境、民俗事件和民俗意识,尽力提倡中国优良的民俗传统,排除不良民俗对人们的影响。
发表于 2003-4-4 23: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我的口气有点泛民俗的意味,好像一下子什么都成了民俗的了。不过,民俗确实具有这种普遍性、指导人类行为的模式性,以及由实践主体参与实现和改进的性质。我的意思是说,从民俗教育的角度,重新看待资料和问题,既丰富课堂教学,又在意识观念层面影响学生对民俗的认识、理解和继承。
 楼主| 发表于 2003-4-7 09: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 ;)感谢爱东兄、宜家兄和一事无成兄各位大虾兄的跟帖,带来涓涓细流滋润着这个小小的角落。我的论文的特殊性在于要把语文教育作为重心,以民俗来参考之,而我本人的素养也是如此地偏颇的。你们的或是棒喝、或是和风细雨都良好地加速了我那天君的运动,助我朝着那光明的道路前进。

    今天想请教各位:通行于全国的民俗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些什么特征,有哪些以它们为题材而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章?民俗一般按地域来分,这是地方教材的编写依据,但是现在城乡差别也是比较大的,有没有按城乡来划分的民俗,如果有,有哪些以城市风俗为题材的文章?
   
    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重发,请斑竹将本帖上面的两个帖子删掉,有劳了!


发表于 2003-4-7 21: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风俗民情进入中学语文教育

    恐怕有些问题都得由coco兄自己来解决,可以选一两本民俗概论性质的书来看,如钟敬文先生的《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等,关于民俗的分类、民俗的总体特征的精彩论述。一定要知道全国的风俗有哪些,可以看各种风俗词典,不过对你的帮助有多大可就难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12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