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29|回复: 24

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8 15: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作者同意,现将文章发在网上。

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doc

74.24 KB

发表于 2006-5-18 16: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研究陷入低谷,研究队伍和生存空间萎缩,学术关注度降低,彻底走向人文科学的边缘。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危机,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与自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含混不清,导致自我消解有关。现在通行的民间文学价值观存在错位和越位现象,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在民间文学跨学科研究中,要坚守文学本位,强化学科自觉。要从丰富社会精神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高度来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加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
   作者:(陈友康,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

    近年,笔者为民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讲授“民间文艺学”课程,对民间文学学术史、它在现实中遭遇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路径进行了一些思考。这些想法对学界同仁做好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也许会有点启发作用,所以把其中重要的几点整理出来公诸同好。有些问题如果能形成一定的交流和讨论,无疑将有利于这一学科的发展。

一  民间文学研究步入低谷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民间文学研究大体是与五四新文学运动同步进行的,以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成立和开展工作为开端,民间文学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民间文学研究的先驱们把民间文学作为中国精英文学(作家文学)、外国文学之外的一种独特精神资源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寻找强健的民族精神和真纯的艺术表达方式,为新文学服务。特别是在传统精英文学的价值和命运受到新文学运动质疑的情况下,民间文学还被一些研究者赋予拯救的使命。因此,民间文学研究作为现代学术体系的一部分,它的成长是比较迅速的。
    中国共产党是依靠民众的支持而取得革命胜利,获得执政地位的,深知民众的力量,因而一向重视民间文艺创作及其研究。1950 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这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个学术团体。这一事件具有象征意义,它表明民间文学研究受到了政府的空前重视。事实确实如此,在以后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民间文学研究像其他学科一样也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但由于执政者的理论倡导和行政支持,总体上保持了它在文学研究中的突出地位,一度成为显学。文化大革命结束的近10年时间,民间文学研究达到一个高点,研究队伍壮大,学术期刊增多,学术活动频繁,学术成果丰富,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达到现代民间文学研究史上的黄金时期。它当时的蓬勃局面,与眼下的冷清形成强烈的反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研究一方面摆脱了在强烈意识形态影响下形成的虚热态势,变得更加学理化,在某些领域向纵深稳步拓进,如刘守华对比较故事学和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学的研究、吕微对神话的新阐释、刘亚虎对史诗的研究、户晓辉对民间文学现代性的追寻、陈建宪对民间文学理论的思考、高有鹏、陈泳超 对中国现代作家民间文学观的梳理等,都是一些超越性成果而标志了民间文学研究在一个时代达到的新高度。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陆续出版,《格萨尔王传》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也是一些标志性成果。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与本学科历史上曾有的辉煌和其他学科的发展相比,民间文学研究走进了低谷。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发表民间文学作品和研究论文的专业期刊有的停刊,有的转向,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生存空间迅速缩小;出版社印行的民间文学出版物也大为减少。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民间文学论坛》停刊。这一刊物是开展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发表了大量有质量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组织了许多学术讨论,对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名副其实的核心期刊和权威期刊。由于经济的原因,被迫停刊(2004年以《民间文化论坛》为名复刊,这又让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分会编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民间文艺研究季刊》也在1989年停刊。云南的《山茶》原是民间文学专业刊物,发表过许多采录的民间文学作品和优质民间文学研究论文,在民间文学界享有一定声誉,后来几经改版,现在名为《华夏人文地理》,成为一本旅游刊物。其他如《楚风》、《南风》等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这些刊物的停刊或者转向既是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危机的表征,又给民间文学研究施以沉重的一击,可谓雪上加霜。现在,坚守民间文学研究阵地而不动摇的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民族文学研究》,该刊每期的“民间文学论坛”都要发表一组研究论文。出版方面,王慧《民间文学读物出版遭遇冰期?》(《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24日第2版)报道了民间文学出版遭遇的困境。
二是研究队伍萎缩。老一辈研究者逐渐辞世或淡出研究领域,这是正常现象,耐人寻味的是原来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并取得优良成绩因而在该领域占有一定地位的学者转向了其他学术领域。如云南的王亚南转向了文化研究和文化开发,邓启耀转向了人类学,郑凡的学术兴趣也不再在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其他省区也有类似情况,许多民间文学研究者都转向文化学或人类学。这表明民间文学研究对这些优秀学者丧失了吸引力。有志于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并具有深厚功底和优良资质的后继者很少。这也是学科遭遇危机的突出表现。
三是学科位置尴尬。建国以后,中国民间文学作为独立的二级硕士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并列,设置于中文系。1998年进行专业调整,取消其独立性,把它作为民俗学的一部分放置在社会学之下。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博士硕士专业目录》中,是这样处理的:“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看得出来,这种处理方式,兼顾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它要与国际接轨,按照通行方式,民间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分(邓迪斯的做法:民俗学或民间口头文学),于是把民间文学并入民俗学;另一方面,民间文学在新中国都是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的独立课程设置,它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和传统,为了照顾到这种情况,所以设计者也没有悍然否认民间文学的学科合法性。这反映了目录设计者的谨慎,更反映了民间文学在当前学科体系中的身份模糊和尴尬命运。必须指出,这样的设计对民间文学发展是不利的。它客观上削弱了民间文学独立性,导致了民间文学研究主体从文学专业研究者向社会学或其他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转移。这种转移又会产生两种负面影响:一是民间文学研究被淡化,二是不能充分探寻民间文学的精神价值。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学科分类,文学属于人文科学,社会学属于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人文科学,说到底是关于精神的科学,关于心灵和情感的科学。社会科学关注的重点显然不是这些。目前民间文学研究比较沉寂,与学科归属的改变不无关系。
这些现象表明民间文学研究的生存陷入20世纪以来的最低点,学科萎缩,成果减少,学术关注度降低,彻底走向人文科学的边缘。

二  民间文学价值观的越位与错位

    民间文学陷入低谷,主要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在商品化、市场化、物质化的社会,人文科学因为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政治、经济效用而被人们轻视。所以,边缘化一度成为人文科学的共同命运。但其他学科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由于树大根深、学科自律性强而一时难以撼动,民间文学却受到了重创。这一结果的造成,除社会环境这一外部原因外,还有学科内部的原因。一些学者已经指出,民间文学研究遭遇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自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含混不清,导致了自我消解。如陈建宪就谈到了“民间文艺学因研究对象与目的泛化而导致学科特性消解”的问题。
    在民间文学价值的归纳和界定问题上,也存在错位和越位现象。现在通行的民间文学概论教材,往往把民间文学的价值归纳为“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如段宝林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吴蓉章编《民间文学理论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刘守华和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黄涛编著《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都是这样处理。这种归纳和界定是值得商榷的,“科学价值”明显是一个越界的提法,“艺术价值”则有同语反复之病。
    关于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的界定是:“民间文学给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 然后从历史研究价值、自然科学价值、文化学研究价值方面进行论证。黄涛本从历史资料、科学知识、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语言资料等方面说明“科学价值”。 这样的界定、论证和现在人们理解的、通行的“科学价值”的内涵有很大不同,是不严谨的,如果硬要进行这样的描述,那么,应该用“学科价值”而不是“科学价值”范畴。这里实际上存在偷换概念之病。
    “科学”当然包含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但“科学价值”却未必包含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价值,约定俗成的含义只限于人们在认识自然、探寻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的价值,即自然科学的价值。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具有的价值一般不用“科学价值”来陈述,这样才能保证概念清晰,判断准确,界限清楚,从而保证知识的“科学”。这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如果各学科之间不划出必要的边界,那么各个学科又会变成混沌一团,那我们又回到了前现代科学时期。在中国现代科学经历100多年的发展,建立起精密规范的体系以后,我们还要用民间一些经验性的知识来认识自然,那就显得我们不具备起码的科学精神。因此,现在还来强调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实在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对民间文学价值的这种归纳和论述,最早可能来自段宝林。他1964年在《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发表《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一文,明确提出了“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之说并进行了论述。关于科学价值,他说:“由于民间文学最真实、最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最直接、最深刻地表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它记载着人民自己的历史,总结了劳动斗争的丰富经验,是人民自己的‘百科全书’,因此它为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这段文字,行文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即喜欢用程度副词的最高级,造成一些绝对化陈述或判断。另外,在界定“科学价值”时,它的落脚点在“提供珍贵资料”上,提供资料是对的,但提供资料本身并不是“科学价值”。他的论证并不是“不可辩驳” 的。这段话蕴涵的实际上是一般文学理论所说的“认识功能”或“认识价值”。这篇文章影响较大,如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文艺出版社选编的《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就选了它。段宝林又把文章的观点写入《中国民间文学概要》。他的《概要》是出版最早而且反复再版的民间文学理论教材之一,在民间文学研究界广有影响,后来的教材大都沿用了他的提法和论证思路。
    因为对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的界定不科学,又要借此概念把民间文学的价值和作家文学的价值区别开来,于是在具体论证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
一是重复。刘守华本是从神话反映原始人的天象观念、农谚之类具有气象学上的价值等方面来论证民间文学的“自然科学价值”的。而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归入前面的“实用价值”当中。事实确实如此,编者在论证实用价值时,就有“总结经验,传播知识”一条,并且说:“这方面的内容在神话、传说、故事中都存在,而尤以谚语为最直观和简洁明了”, 然后就举了一些谚语做例证。
黄涛说“民间文学反映着民众世代积累的经验性知识,有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归纳,也有对自己的劳动技术、生存技能的总结,所以民间文学是一般人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研究自然科学史的学者的重要资料。”这与前面讲的“实用价值”的第四点“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民间文学是民众口传知识的主要载体”雷同。因为他所说的“口传知识”既包含社会历史知识,也包含“对于客观世界的解释”即自然科学知识。他又说“民间文学也记载着民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学科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  这样的意思也已出现在对“实用价值”的论述当中。
    二是贬低其他学科的价值。史诗、神话、民间传说等确实包含着一些历史信息,但从口头性和变异性所派生,民间文学在涉及历史事实时天然地具有主观随意性,所以它与以“探寻真实”为第一原则的历史学显然有巨大区别。忽视乃至抹煞这种区别,用史诗、神话、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等来构拟、证明或者改写历史,这样的历史肯定是“戏说”的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叙述确实有许多偏颇之处,但毕竟是世界史学中一个最为系统、丰富、严密的学科体系,有其不可置疑的价值。但民间文学教材的编者喜欢引用郭沫若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我们研究民间文学的目的》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民间文学的历史学价值比正宗的历史学著作还要高。刘守华、陈建宪主编《民间文学教程》第53页引用郭沫若的话说:“民间文艺给历史学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过去的读书人只读一部二十四史,只读一些官家准官家的史料。但我们知道民间文艺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站在研究社会发展史、研究历史的立场来加以好好利用。” 这篇演讲,从语气看,似乎是即席发言,没有经过认真推敲;而郭沫若又是浪漫诗人,喜欢说过头话,他用了三个“最”来强调民间文艺的历史价值:“最正确、最真实、最可贵”,这显然是文学的语言而非学术的语言。郭沫若这样讲,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可以理解,但民间文学研究者一直把它奉为圭臬,把它作为基本的理论支点,那就十分不智乃至近乎荒唐了。
    黄涛在论证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时,也引用了郭沫若的这篇讲话:“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作品。”这里又是三个“最”。虽然黄涛已清醒地看到“他这些话是在特定的场合和社会环境中讲的”,但依然认为“他列举的现象确为文学史上的事实”。 郭沫若的话严重贬低了精英文学即作家文学的价值,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陈述显然不完全符合中国文学史的事实,是情感化的而非理性的,因而是不科学的。那些历史上代表作家文学最高成就的文学大师的作品被排斥在“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作品”之外,显然让人无法接受。作为学术著作,这样一些片面的观点实在不宜作为正面论据来使用。论据站不住脚,论点自然靠不住。诸如此类违背科学常识的说法在民间文学研究中一再被强调,只会被其他学科的慎思明辨之士所取笑,乃至让人怀疑民间文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
    这些现象,在我看来,都是越过了民间文学的学科边界,侵入到其他学科领域指手画脚,盛气凌人。越过边界对别的学科横加干涉,是违背学术规范的。它反映了民间文学研究者的底气不足,所以不惜用一些近乎自欺欺人的大话来自我陶醉。越过边界到处炫耀自己的价值,不但不能提升学科地位,反而暴露了自身的不成熟。因此,所谓“科学价值”是一个违背现代人文科学特点并且不能自圆其说的提法,在论述民间文学的价值时,应该取消“科学价值”概念,把有关内容归并到其他价值中去。
其实,关于民间文学价值的提法,不必标新立异,用文艺理论通常所说的认识价值、教育价值、审美价值等来陈述即可。就现行民间文学教材所写的具体内容来看,不论用什么新概念,其范围都在上述价值之内。所不同的是民间的知识观、教育观、审美观和精英文学比有它自身的特点,民间文学研究要做的工作就是挖掘其特点,丰富人们对世界的知识,提供多样的精神资源,变换概念没有实质意义。在现行提法中,除“科学价值”不科学以外,“艺术价值”的提法也值得推敲。民间文学讲的“艺术价值”实际上就是审美价值。民间文学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理所当然具有艺术价值,用“艺术价值”来陈述是同语反复,用“审美价值”陈述则为民间文学提供了一个美学的角度。
    对民间文学学科而言,错位和越位导致的结果是,自身独具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民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与作家文学、外国文学不同的知识系统或精神资源,在文学的领域内,它和其他两种文学构成互补关系,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完善、平衡人类的精神世界。这样来看,民间文学的价值就是不可替代的,也就不须越过边界去借助别的学科价值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谈民间文学的价值,就要把这一问题充分阐释清楚。现行民间文学研究特别是教材编写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作为“一个民族特殊的知识总汇”、“各民族早期生活的百科全书”,民间文学当然具有其他如历史、文化、政治、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价值,对此进行研究和阐释是必要的,但不要喧宾夺主,更不能越俎代庖、扬己抑人。

三  文化学研究的效用和限度

    改革开放时期的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取得了突出成就。这个时期的研究突破了纯文学研究格局,采用多种方法,从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挖掘民族民间文学的内涵,拓展了研究空间并使研究成果的水平得到提升。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文化学研究。少数民族由于文明程度相对较低,学科分化不明显,各种思想、文化观念都依托世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得到反映,特别是创世史诗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这就要求研究工作把民族民间文学作为民族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来进行解剖,揭示其蕴含的文化信息。20世纪下半叶的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在这方面取得极大进展,成果丰硕。
    民间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是一条重要的学术进路,但同时必须警惕泛文化倾向。所有问题都由大而化之的文化来说明,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什么也说明不了。同样,文学研究能说明所有文化问题却不能说明文学自身,这种研究的信度就是令人怀疑的。这种做法走到极端,可能会否定民间文学学科,它的存在价值、它的学术独立性都会丧失。泛文化倾向在80年代后期以来的民间文学研究中十分突出,文学自身反而受到严重忽视。为了民间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如何在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尺度和界限,是研究者从事民间文学的文化学以及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现代民间文学建立之初就已遇到并得到妥善处理。1936年,胡适在《歌谣周刊复刊词》中指出:“我以为歌谣的搜集与保存,最大的目的是要替中国文学扩大范围,增添范本。我当然不看轻歌谣在民俗学和方言研究上的重要,但我总觉得这个文学的用途是最大的、最根本的。” 这里谈的是歌谣与民俗学和方言学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中抽绎出“民间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本位论”。胡适的这一理论包含两个要点:对民间文学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包括文化学的研究,此其一;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文学自身的研究。或者说,民间文学有其他学科价值,其他功能,但根本的价值是文学价值,最大的功能是文学的功能,此其二。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胡适之的愿望已经实现,20世纪搜集整理的大量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确实扩大了中国文学的范围,增添了中国文学的“范本”,从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资源。从此以后,我们真正建立起一个足以与精英文学比美并互补的文学系统。
    “民间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本位论”对我们思考民间文学的文化学研究以及人类学研究、民俗学研究依然具有启示作用。这包含几层意思,第一,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乃至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尽可以把民间文学作为处理材料,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从民间文学中挖掘对自身学科有用的东西,就像上述学者可以到作家文学中寻找相关素材一样;第二,作为专业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则必须用文学的观念、文学的方法研究民间文学,重点挖掘其人学意蕴和美学价值。文学是人学,所以要发掘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容,包括人的命运,人的思想性格,人的责任与权利、快乐与痛苦、崇高和卑劣、善良和丑恶、欲望和恐惧、理想和现实等等,这在民间文学中是极其丰富而分明的。文学是艺术,所以要分析民间文学的形象系统、结构形式、语言特点、创作手段、接受方式、审美功能等。从这些方面入手,确立自身的一套话语体系和研究规范,民间文学才有自己的面目和存在价值。否则,它的身份就模糊了,存在的合法性随之丧失。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完全赞同陈建宪的观点:“民间文艺学一离开文学,就不知不觉地走向消亡。” 第三,民间文学工作者也可以借鉴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学科的方法解剖民间文学,但目的不是说明这些学科的问题,而是要说明文学本身的问题。后两点就是文学本位的内涵。认识到这个道理并处理好文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关系,民间文学研究才不会错位、越位而迷失自己,从而强化学科自觉,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作用。

四  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学研究的思路

面对存在的困难和困惑,怎样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学研究和民间文学学科,本文提出四点想法和建议。
第一,从丰富社会精神资源的高度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
面对民间文学学科的边缘化和低谷化,一些人对民间文学的价值产生怀疑,对研究工作的意义产生焦虑。并且,不只是现在,过去也有类似的困惑,上面述及的那些借贬低其他学科以自高身价的做法未始不是困惑和焦虑的表现。因此,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是关系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认为,过分强调民间文学的实用价值、科学价值,可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从民间文学是一种精神资源,研究民间文学有助于传播这种资源、发挥这种资源的作用,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精神生态平衡的高度看问题,才是化解焦虑的良策;而且,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才能进一步提升民间文学研究的价值和品位。
文学是一种独特的精神资源,它以自身的方式对世界和人生进行解释,找到生存的根据和意义,使情感得到丰富和提升,使精神世界得到滋养和美化,使心灵得到安顿,让人们发现、享用和珍惜世界之美。因此,衡量文学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根本标准是它是否为社会和文学自身提供了精神资源和美学价值,
人文科学的终极价值在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安顿人的灵魂。笔者曾将人文科学教学和研究的目的和作用表述为:“记住人类曾经有过的精神传统、享用人类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培养完美坚实的理性和健康活泼的心灵,从而历史地、理性地、审美地看待世界,为人类也为自己的生存建构并护持一个温馨美好的人文环境和高雅和谐、生机盎然的精神世界。” 对民间文学而言,这一表述也是适用的,当然,我们要结合民间文学的特点把它具体化。民间文学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集体创造、集体承传、集体消费的文学样式。在这一过程中,它最大限度地吸纳了底层民众的思想观念、伦理意识、情感好恶、生存智慧和审美趣味。它与政治家主导的官方文学、知识分子主导的精英文学存在着显著区别。这就使它找到了存在的合法性和研究的必要性。在现代文学类学科体系中,人们是把民间文学作为与作家文学、外国文学并列的文学形式定位的。这种分类在逻辑上有值得推敲之处:外国文学包含了外国民间文学,而我们讨论民间文学时,也会涉及外国民间文学,如古希腊神话、史诗、《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但在中国的语境下,从文学作为精神资源的角度看,这种分类又是能说明问题的:它归纳并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这三种形态在精神特质上各有特点和功用,它们之间是互补和互动关系,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0世纪60年代,阿兰·邓迪斯就开始追问何为民俗学之“民”及“民间”。 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也对“民”和“民间”的含义进行了寻根究底的追索,在此基础上对民间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新的阐释。这些工作对于确认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值得重视的是陈思和的研究结果。1994年,陈思和在《上海文学》第1期发表《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又在同年第1期《文艺争鸣》发表《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从现当代文学的角度阐释了“民间”的内涵。他认为,自20世纪以来,学术文化势力三分天下,即代表国家权力意志的文化意识形态、现代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文化形态及保存中国民间社会的民间文化形态。他指出,民间文化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它是在国家政权控制相对薄弱的地方产生的,保存了相对活泼自由的形式,能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是它意味着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的过程,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三是它拥有民间的文化、艺术、宗教等背景,在体现一定民主性精华的同时又与封建性糟粕纠结在一起,具有藏污纳垢的特征。陈思和的观点引起热烈讨论,赞同者固多,反对者也不少。我们认为,尽管他讨论的时间限于20世纪,他是在现当代文学范围内讨论“民间”问题,但他对三种文化形态的划分以及对民间文化(含民间文学)特点的揭示是符合文化及文学发展实际的,因而是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可以为民间文学研究所用。他说民间文学表现出生机勃勃的原始生命力,具有自由自在的审美品格,精辟地揭示了民间文学的根本特点,凸现了民间文学的精神价值。民间文学研究者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民间文学的重要性,才算抓住了根本。站在这样的高点看问题,通过实用价值、科学价值等等来显示民间文学的功能和价值就显得轻飘浮泛了,而研究工作应该怎么做,也就心中有数了。
“全球化正以汹涌澎湃的气势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清醒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当下正在进行的所谓全球化,实质是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世界化。虽然我们承认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具有普世价值,如科学、理性、自由、民主、法治,但在精神领域,西方文化并不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和普世性。人类精神领域反对单一性和独占性,如果全世界真的被一种文化所统治,决不是人类之福。人们必须以新的内容来补充、修正全球化的含义,使全球化过程变成一个文化整合、文化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有清醒的文化自觉。” 民间文学因为来自草根阶层,吸纳了民众的精神元气,往往能够保持鲜明的独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成为抵御西方式全球化的重要文化力量,维护文化的多样。反过来说,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精神生态平衡的高度,也必须加强民间文学研究。这也是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
第二,高等学校要加强民间文学学科建设。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门学科只要有体制性依托,它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保证。而最重要的体制依托就是在学科和课程体系中保有自己的位置。在现行硕士博士专业目录中,民间文学虽然尴尬地被涵纳在民俗学中,但毕竟依然承认它的学科合法性和重要性。在1998年颁布并执行到今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民间文学被列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它在中文学科或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没有动摇。
教育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平台。某些学科即使受到商业社会、市场社会和物质社会的冲击和疏远,但只要在讲台上得到传授,它的生命就是长存的。教育必须明确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创新责任,不能以是否具有实用功效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许多人文科学知识主要是通过教育向人们传授并发挥其作用的。因此,即使一般公众没有热情或时间关注这些学科,但教育必须坚持灌输,才能保持整个精神和文化生态的平衡。例如,在高校,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的大学生,根本不读文学作品了,文学没法教了。”从而怀疑文学的价值。不读作品不等于文学无用。文学经典作为人类经验、智慧、情感和美的结晶,它对个体人生和群体社会始终是有用的。因此,人们越是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文学作品,高校越是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传播文学的精神。其他传统人文科学也是这样。高校不能以适应社会为名调整课程而把这些课程扼杀。
高校要加强民间文学学科建设,要从延续人类一个方面的精神资源和精神血脉的高度,从文化自觉的高度,毫不动摇地确保民间文学在相应专业的学科地位,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田野作业等方面给予支持。一些根基深厚、有良好民间文学研究传统的高校要把民间文学作为重点学科建设,形成特色和优势学科。这样不仅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且能形成一定的民间文学研究中心,为全国性民间文学研究提供有力支点。各高校有关学科之间要加强联系和互动。通过这些努力,相信民间文学学科会得到稳定、长期的发展。
第三,政府和社会要对发展民间文学研究给予必要的支持。
教育是学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出版物是学科研究成果得以展现、传播和积累的必要载体,学术研究成果能否发表对于学科发展生死攸关。现在,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的出版、发表困难较多,一是原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被撤销,其他出版社缺乏出版民间文学著作的热情;二是专业期刊萎缩后,论文发表的阵地越来越少。既然民间文学对丰富社会精神资源、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么,政府和社会就不能让它自身自灭,而应该加以支持。支持的重点是保障几家专业期刊的经费,让其免除后顾之忧,按照科学性、规范性、创新性进行运作,从而维系学科的稳定发展,提升学术水平。
任何纯学术期刊要以市场化方式获得经济效益养活自己都是不现实的,政府和社会要从发展文化事业的角度给以必要的经费投入。这里提出两个可以操作的思路,一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选择几家权威刊物给予固定支持。国家社科基金是国家为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而投入的财政经费,权威专业期刊对于学术繁荣和发展具有巨大作用,支持专业期刊产生的效益决不在支持具体研究课题之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就有支持自然科学期刊的做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省市区社会科学基金也应该考虑这一问题,把对学术期刊的支持纳入资助范围。二是出版社与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办刊。在现行出版体制下,出版业带有垄断性,一般出版社的盈利是十分可观的,支持学术刊物轻而易举。出版社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投入适当经费“养活”学术期刊,以促进学术发展,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如果经营得好,从期刊获得经济收益,那更是两全其美的事。《民间文学论坛》停刊以后,2004年6月复刊,更名《民间文化论坛》,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学苑出版社合办。复刊以后,面貌焕然一新,为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民间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赢得海内外学术界广泛的赞赏与肯定。这种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第四,民间文学研究要积极关注信息时代的民间文学创作。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与此相一致,民间文学的发生、传播和消费呈现出崭新面貌。民间文学研究要与时俱进,密切关注民间文学的变化,拓展研究内容。比如,最近几年广泛流行的政治笑话和“色情笑话(黄段子)”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新的民间文学形态。这种文学形态以亚文化形式存在,在社会生活中广有影响,形成了与主流文化判然有别的政治观和是非观。民间文学要把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揭示其反映的民众心态,挖掘其积极意义,也指出其片面化、极端化之弊。收集、整理、研究这些民间文本,也像以前收集民间歌谣一样能起到“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汉书·艺文志》”的作用。
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民间文学传播和消费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平台主要是群体活动场所,传播渠道是口耳相传。这样一些方式不能说已经消失,但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已经成为民间文学传播的主要渠道和交流平台。前述政治幽默和“黄段子”很多就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传播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民间文学的产生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故事或顺口溜起初也许是一个网络写手创作的,但在流传过程中,经过许多人的添枝加叶、添油加醋,它就成了反映民间心态的文本,依然保有民间文学的特质。现在人们聚在一起讲政治笑话或色情笑话,当同一个故事出自不同人口而出现差异时,都会戏言“版本不同”。所谓“版本不同”就是民间文学作品中广泛存在的“异文”现象。
对信息时代出现的这些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就学科自身而言,它使民间文学研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民众,拓展了研究领域,寻找到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而保持自身的活力。对其进行理论概括,还能丰富和发展民间文学理论。就社会而言,对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传播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有助于疏导人心,化解矛盾,构建和谐。令人欣喜的是,关于网络民间文学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有识之士的重视。黄涛把注意开展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意见写入教材; 一些学者取得扎实的研究成果,如何学威、蓝爱国著《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就从民间角度对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格调品位、思想内容、美学特征作了系统的阐述。进一步加强信息时代的民间文学研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能够为民间文学研究输入新鲜血液。
发表于 2006-5-18 17: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民间文艺给历史学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过去的读书人只读一部二十四史,只读一些官家准官家的史料。但我们知道民间文艺才是研究历史的最真实、最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站在研究社会发展史、研究历史的立场来加以好好利用。”郭沫若这段话,什么也证明不了,不光是因为他浪漫,还因为他追形势,解放后他说的话大多言不由衷。
  品三兄,最近弟写了《新时期的中国民俗学界》一文,将作为武汉会议论文,回应近年社会各界对民俗学界的批评,所论与该文作者涉及问题有共同处,到时候,请各位兄弟批评。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5-18 17:46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5-19 0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呵呵。
要不,先私下递给品某瞧瞧?
瞧瞧金文兄的“大炮”里面装有多少发致命的炮弹。


[ 本帖由 品三 于 2006-5-19 00:57 最后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6-5-19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着一些用语不规范的现象。我们不能人云亦云,应该用规范的学术语言来表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
[ 本帖由 牧野居士 于 2006-5-19 17:14 最后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牧野居士 于 2009-9-21 11:18 编辑 ]
发表于 2006-5-20 1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品三 于 2006-5-19 00:46 写道:
呵呵。
要不,先私下递给品某瞧瞧?
瞧瞧金文兄的“大炮”里面装有多少发致命的炮弹。



品三兄,对不起,秘密武器,暂时保密。一旦公开,可能有兄弟七窍生烟,暂时照顾一下他们的身体健康。
  据说古代文学专业正在召开学术会议,议题是“古代文学与民俗学”,不知各位有何感想? 哈哈哈。。。。。。。。。。。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5-20 22:1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5-20 21: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陈金文 于 2006-5-20 18:42 写道:
  据说古代文学专业正在召开学术会议,议题是“古代文学与民俗学”,不知各位有何感想? 哈哈哈。?......

我的敢想是:
“民俗学”或许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只是一个谁都可以涉猎的“领域”。


发表于 2006-5-20 21: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施爱东 于 2006-5-20 21:09 写道:
我的敢想是:
“民俗学”或许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只是一个谁都可以涉猎的“领域”。

既然只是个公共领域,我们这群人守在这里,好像有点怪啊。
发表于 2006-5-20 22: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蔷薇剑 于 2006-5-20 21:30 写道:
既然只是个公共领域,我们这群人守在这里,好像有点怪啊。

那只是施家兄弟的一家之言,不信,你去问问叶涛。说不定会用巴掌甩你!
发表于 2006-5-20 22: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陈金文 于 2006-5-20 22:19 写道:
那只是施家兄弟的一家之言,不信,你去问问叶涛。说不定会用巴掌甩你!

不会吧?
施老师的话里可是质疑的口气,我可是顺着施老师的逻辑来的。
再说了,叶老师都不曾骂我们,更不会打了。
所以,不怕。
发表于 2006-5-21 00: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施爱东 于 2006-5-20 21:09 写道:
我的敢想是:
“民俗学”或许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只是一个谁都可以涉猎的“领域”。


施兄向来严谨,怎么也“敢想”了?
发表于 2006-5-21 18: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也许,我们可以转过身去,看看人家都干出些什么来了……
发表于 2006-5-21 22: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有很多人读了民俗学的硕士之后,又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人类学、传播学等等;也有一些人读了其他专业的硕士之后,又来读民俗学博士;还有人本科读的是英语、数学、新闻等等专业,而又走上民俗学研究的道路……
   我们学界的人才还是多样的,视角也是多元的。建议这些杂家们都从自己的视角把民俗学和各专业结合起来,进行“整合”,看看能不能发现什么,建立一个完善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体系?
发表于 2006-5-23 23: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子恒 于 2006-5-21 22:40 写道:
有很多人读了民俗学的硕士之后,又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如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人类学、传播学等等;也有一些人读了其他专业的硕士之后,又来读民俗学博士;还有人本科读的是英语、数学、新闻等等专业 ......

有道理。
发表于 2006-5-25 11: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人家在干什么:史学界在搞夏、商、周断代工程;古代文学界在考证孙悟空老家在泰山,还有人大话《红楼梦》;文学理论界好像都成了生态保护专家,现、当代好像在讲鲁迅没有长篇,算一流作家有点勉强呀。。。。。。。。。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5-25 11:29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