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牧野居士

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9 14: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民间文学的学科危机已经吵了很久了。但是不少朋友不愿意谈,或者不愿意承认。结果到现在还是这么一副模样。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的意义是非常独特的,这可以作为民间文学独特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发表于 2006-7-27 23: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拜读了!
发表于 2007-1-10 2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文学永远都有生命力

在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在变化发展.民间文学也是这样.我觉得世界上的东西不管是客观还是主观的都遵守守恒定律,民间文学是这个世界上的一种事物,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们给它命名为了民间文学.它也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
发表于 2007-1-10 23: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民间文学还是叫“口头文学”为好,这样学科性会更强一些,“民间文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政治性,其学科性我觉得不够突出。
发表于 2007-1-13 15: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口头文学”也不好吧,
毕竟民间文学不是只研究口头的东西
发表于 2007-1-14 1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我的意思是说“民间”往往与“官方”相对的,但究意何为官方,何为民间,也是不太容易分清的,另外,民间文学又往往与作家文学相对而言,所以,标准上有些多重性。

原来意义上的民间文学重在文本的研究,当然不太注意口头,但民间文学的生命还是在口头,虽然有民间的脚本、抄本,也有文本形态的,但都是为口头表演服务的,所以,我还是认为应以“口头文学”为好。这当然是我的个人看法,请批评。

原来的民间文学当然不只是研究口头,但问题是这种研究范式偏离了民间文学最重要的口头特征,实际上是用作家文学的思路来研究民间文学,所以长期走不出来。
发表于 2007-1-14 12: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用“口头文学”取代“民间文学”的提法问题不少。

   就当下来看,民间文学的非口头化倾向很明显,电话、手机、网络甚至电影电视书籍都成为民间文学传播和承载的手段。随着现代传媒拓展,全民识字率提高,交流渠道多样化,口头性不是在加强,而是在弱化,在这个时刻提出用“口头文学”取代“民间文学”,恐怕不会有多少呼应吧?


发表于 2007-1-14 13: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炳善的说法我部分同意。
当我们把民间文学命名为为“民间文学”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预先设定了一个“非民间”,这个非民间可能指“统治阶级”,也可能指“知识阶级”,而“民间文学”只是作为后者的“他者”被关注、研究和理解。
在中国学术整体版图中的“民间文学”的地位和命运其实从来没有摆脱这种“他者”的立场,这是一种相当于多妻制度下的小老婆、父权制度下的女性、西方中心主义中的东方一样与生俱来的、无法摆脱的地位和命运,无论你如何弘扬它的价值,标榜它的意义,它都无法摆脱。——我们用来命名和意指事物的话语,就预先设定了我们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因此也就预设了这个事物的地位、命运和价值。
这种潜伏于命名之中的知识政治较之现实政治及其意识形态更隐秘、作用也更持久、更难以克制。
问题是,像炳善兄所说的那样,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命名,比如说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是否可能?乍看起来,如今我们有了口头传统研究和口头程式理论这样的学科,学界同人对于“民间文学”的口头性日益重视,因此,从凸现民间文学的本位计,从突出民间文学的根本特征计,将“民间文学”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应该是不成问题,顺理成章的。

以上是附和炳善兄的意见。下面是我的质疑。

但是,仔细一想,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命名问题从来就不简单,正如对一个新生儿的命名牵扯到整个家族的谱系,对于一个学科的命名也牵扯整个学术的“政治版图”。
把民间文学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就可以摆脱对于主流文学的依附性和他者地位,从而获得学科的独立性,但是,问题是,民间文学一旦不再作为与“主流”对立的“民间”而存在,民间文学一旦摆脱了对于主流文学的依附性,同时必定也就丧失了它与主流文学之间的“张力”,在汉语世界这样一个有着强大的书写传统的背景下,民间文学一旦没有了主流文学和文献传统这个庞然大物作为映衬,它的意义何在?离开了汉语书面文学的牵引,汉语口头文学如何界定自己的存在?如何书写自己的历史?而在像汉语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语言传统中,没有了历史也就没有了身份,没有了立足之地。丧失了跟书面文学和文献传统之间的“张力”,民间文学或许终究会像一只断线的风筝,在“生命无法承受之轻”中,化为天边一片轻飘飘的云彩;丧失了汉语书面文学这一个现成的广大版图作为背景或者“坐标系”,那些星散于地方的汉语方言口头文学将只是些漂浮游荡的碎片。
归根结底,语言作为“存在的家”,是一个民族人文学术的永远也无法超越、即使你想超越也无法超越的“宿命”或者“大限”,筹划一门人文学科的地位,包括民间文学学科,无法不考虑它所立足于其中的语言传统。
其实,在汉语世界中,从一开始,民间文学之引起学者(以及作家)的关注,就不是因为民间文学本身,民间文学之受人关注,成为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学术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因为民间文学是一个足资主流文学乃至文献传统“借镜”、“自观”和“自我救赎”的“他者”,民间文学从来就是作为书面文学和文献传统的补充、对照、根源或者希望而呈现于学术研究的视野的:只是人们首先站在了书写传统的高度上,他们才看到了民间文学。归根结底,民间文学的欣赏者和研究者,只能是以学术为业、以文献传统为依凭的“学者”,他们的屁股只能坐在主流的板凳上,屁股决定立场,立场决定观点,观点决定对象对他的呈现样式。因为学者自始至终是坐在主流传统这条板凳上的,所以那些在这个传统之外的尚未被纳入这个传统的东西,就被作为“先进于礼乐”(孔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的“民间”而呈现出来。“民间文学”一名,之所以在诸如“民众文学”、“民俗文学”、“人民的文学”、“口头文学”等众名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一门学科的名称,我想,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个名字较之其他的名字的内涵和外延更清楚,不在于这个名字用来指称它所想指称的东西更周延、更准确,而是因为这个名字较之其他名字更好地体现了学者们对他们想言说的东西的“态度”,亦即那个东西对于他们的“意义”。【丫鬟再漂亮,也只能叫“梅香”】
也就是说,在汉语传统中,民间文学只要想作为学术关注的对象、民间文学学科要在汉语学术中占据一席之地,关于民间文学的言说要成为在主流学术界看来“有意思”的学术话语,而不想成为无人喝彩的自言自语,民间文学似乎就无法摆脱它“民间”的名号,民间文学就无法不作为知识共同体眼中的“他者”而存在。
以上,我始终将自己的论说限制在“汉语传统”的语境中,因为汉语的深厚的书写传统是我们无法超越的宿命,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主流”,我们都只能在这个传统中“随波逐流”,口头文学只能作为依附于、与这个传统(“文”)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民间”(“野”)而存在。毕竟,汉语民间文学的研究者大多受的是“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教育,必定是喝文献传统的奶水长大的,可以肯定,在汉语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一个主要以口头传统为教育资源的学科。对于文献传统这一主流的“依附性”将是汉语民间文学学科无法摆脱的“苦命”。【就像分家故事中苦命的“幺儿子”。】
至于少数民族,因为相对而言缺少汉语这样强大的压倒一切的书写传统和文献累积,很多民族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字,迄今为止,其文学传统主要还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因此,“口头文学”的说法倒有相当的可行性,实际上,迄今为止,中国的口头文学研究实绩,也主要是由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取得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耐人寻味。
当然,我否认将“作为一个学科”的汉语民间文学重新命名为“口头文学”学科的可行性,并不等于否认有的学者可以用“口头文学”标榜自己的研究对象,前者涉及学科在整个学科体制中的定位,后者则是个人的学术旨趣。
总之,我认为,民间文学之被命名为“民间文学”,主要是由这个学科在汉语人文学术的整体版图中的地位决定的,其次才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指称)决定的。
【而眼下的这个为民间文学学科“正名”的“运动”,体现了或者预示着民间文学学科的本位意识的觉醒吗?】
[ 本帖由 戈兰 于 2007-1-14 13:5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7-1-14 14: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关于这一主题的跟贴讨论已经转到:https://www.folkculture.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25
发表于 2007-1-15 20: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民间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戈兰 于 2007-1-14 13:38 写道:
炳善的说法我部分同意。
当我们把民间文学命名为为“民间文学”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预先设定了一个“非民间”,这个非民间可能指“统治阶级”,也可能指“知识阶级”,而“民间文学”只是作为后者的“他者”被关注 ......



看了宗迪兄的文章,确实感受到中国长期以来强大的书面传统,特别是汉族知识分子的书面传统的强大,使得口头文学被人忽视。长期以来,我们的知识分子的一个传统是写得多,说得少,或者说很会写,但不太会说。我们的传统一直以来就是只鼓励写书面文章而反对口头表演的。因为科举作为考试形式是没有口试的,只有笔试,所以,也就不重视说这一口头表演。古人讲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可惜这里的“立言”只专指书面写作,也不是指口头,但是这样的传统就好吗?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哪一个不要面试,不要口头表演的?
时代变了,学科也得变。
宗迪兄担心“口头文学”这一学科新提法会没有学科的发展空间,我想,在“民间文学”这一说法下,也不太有更大的学科空间。因为在1998年,民间文学成为民俗学的一部份,放在社会学下面,而不是放在文学下面,这个学术制度安排本身就限制了民间文学自身的发展。而“民间文学”这一概念正如宗迪兄所言,是一个想象的他者,那么,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可是也没有办法。宗迪兄提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是少数民族是口头传统强大,而书面传统弱一些,这和汉族正好相反,所以,少数民族众多的中国,其口头文学的发展不会寂寞。

我想,就是真的改为“口头文学”,在一段时间里也不能改变其现有的格局。因为,书面对口头,总是一个文化上的优势。口头与书面相比,实际上是一种弱势文化的存在形式。

所以,从学科的角度,如果我们先承认先假设现有的学术格局是合理的,我想可能将“口头文学”改为“言语民俗”更为恰当。适当的时候,可以用“言语民俗学”代替原来的“民间文艺学”。(我这里说的“言语民俗学”不是曲彦斌老师的“语言民俗学”,因为曲老师的范围小一点,言语更是语用的艺术性沟通层面))但是第一步是要将“民间文学”改为“口头文学”,然后过一段时间再改为“言语民俗”,这样,民间文学成为民俗学的一部分就是名正言顺了。当然,我这是白日说梦,请宗迪兄批评。
另外一位兄弟说到网络、手机短消息的事,其实不冲突的。这些只是口头文学传播的新方式,而不是说这些出来后,口头文学就消失了。只要有人在,人们在说话,而且是艺术方式地说话,那么口头文学就存在。我们看网络笑话,但是我们还是要对别人讲述的。这就是了。
[ 本帖由 xuanbingshan 于 2007-1-15 20:58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9 17: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