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8-2 22: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国民俗专家发表保护七夕文化宣言
早上去上课时,收到宣宣老师的短信:“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上有刘宗迪的七夕考他的网名是戈兰你可以看看。”说了谢谢后,我一直在想也许中国的优秀民间文化和对于民间文化的这种感情正是靠着这种方式沿承下来的,并生生不息。晚上看书回来,开了电脑上论坛来,马上找戈兰的文字,细细品位,或愤慨或怅然。看着如此多的关于七夕的新闻报道,了解各地相异的迎接方式,一方面欣然于我们的民间文化终还是越来越受学界和社会的重视的,另一方面又慨然于媒体一直扮演着要将中国味十足的“七夕节”变成所谓的“中国的情人节”或“东方的情人节”的角色,或者全社会压根就是抱着如此心态在行动着。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明明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节日,为什么一定要冠之以西方的洋味儿不伦不类,甚至用巧克力和玫瑰来作为节日点缀?!就如中国的水乡也要用“东方威尼斯”来形容,《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之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西方的情人节叫做“中国的七夕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