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最终幻想

【转帖】“笑说淮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前面说到王舆在左掖门的城楼上又听到有人来报:启禀丞相,大事不好!王舆打一哆嗦:什么事?不会是赵王府被司马允给攻打下来了吧?那人说:那倒不是,是太子左率陈徽召集的东宫兵马在摇旗呐喊,为司马允壮声势呢!旁边有个人一听吁了口长气: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原来只是在喊两嗓子啊!王舆一脚就踹过去了:你懂什么!那陈徽能是白喊的吗?他肯定是得到太子的许可的,要不是调兵得要虎符或者皇上的手谕,那他早把咱们给杀了,现在连太子也站到司马允那一边了,你说,他那傻爹会听谁的?看来这回赵王连带咱们搞不好都得归位!完了,完了,悔不该当年为了一点小利上了这贼船啊,搞到现在被人追杀啊!
就有人说了:丞相,您也甭急,现在胜负未分,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咱们只要守住这城楼就行,万一要是赵王他打败了淮南王,那咱们不就立大功了吗?王舆心里说:对,士气可鼓不可泄,我要是一装熊,这二百多人非乱了套不可,那可就是把脖子递给人家了。想到这里,他就一挺胸:说得好,咱们一定得守住!要是咱们赢了,那富贵荣华就什么都有了!底下人一听,那劲头就鼓起来了,为首的护卫跳起来大喊一声:誓死保——后面的还没喊出来呢,打城墙底下飞上来一箭,从脖子左边就给通到右边了。那护卫扑通一下就摔地上了,王舆对那尸体就是一口唾沫:呸,笨蛋,光想钱不要命!死了活该!
再说东宫里的太子左率陈徽,他一边让东宫兵卒摇旗呐喊为司马允壮声势,一边赶紧就找他哥哥陈准。这太子左率是什么呢?就是太子的文老师。陈徽跟司马允私交很好,而且人也正直,看不惯赵王司马伦那一套,一听说司马允带兵攻打赵王府邸,陈徽可乐坏了:好,还是淮南王够厉害,除了他别人也没这本事去攻打司马伦。马上就把东宫的兵给叫到一起,做好准备,一等接到命令就出发帮助司马允。陈徽的哥哥陈准跑过来了:兄弟,人都齐了吗?陈徽说:都齐了,就等皇上的手谕了。陈准说:好,那我赶紧到宫里找皇上去,让他下个手谕,调人把司马伦的家给抄了!陈徽说:那您快点!陈准答应一声就走了。
陈准到了后宫,就看见宫门关着呢。陈准就喊:开门开门,我要见皇上!就听见门后头有个颤巍巍的声音:不开不开就不开,您可别进来!陈准心里说:怎么我是那大灰狼啊!又喊上了:放心,就我一个人,您是王公公吧,您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我找皇上有急事儿!那太监王公公说:我听出来了,是皇上说的,任谁都不让进来。陈准就说:王公公,那您去跟皇上说说,看他见不见我。那王公公答应一声,隔了老半天,陈准听见里面把门闩给开了,把宫门打开一条缝,王公公露出半拉脑袋,往左右看了看,然后一把就把陈准给拉进去了,就这一下差点把陈准给拉一跟头,陈准心想:人都说狗急跳墙,看来人要是急了,那力气也小不了!就问王公公:公公,皇上呢?王公公压低嗓门说:在床底下呢。陈准快步到了屋子里,高声禀报:皇上,陈准见驾!

陈准进宫见驾,就看见惠帝正躲床底下呢,身上还裹着好几床被。陈准刚要施礼,惠帝就说话了:孩他师叔,外面咋样?
怎么惠帝这样叫陈准啊?那是,惠帝儿子的老师不就是陈准的弟弟陈徽吗?那这皇上怎么这样说话呢?前面咱们不是说了吗,这位皇帝他是个傻子。陈准就说了:皇上,现在外面很乱,淮南王正带人攻打赵王府,估计赵王是要挺不住了。惠帝说:那怎么办啊?要是淮南王把赵王给杀了,他会不会连我也杀了啊?陈准说:皇上,您放心,淮南王不是那样的人,他是您弟弟啊,您得帮他。惠帝说:那你说我怎么帮啊?是不是要我也到赵王府门前去打仗啊?那我可去不了,我怕!陈准说:不用您去,您啊,给我写个手谕就可以了。惠帝说:那好吧!勉强从床下爬出来,坐到桌子前刚拿起笔,想想又放下了。陈准一看急了:皇上,您怎么不写啊?惠帝说:我不会写字。陈准一听:对了,我把这茬给忘了。想想就说了:皇上,要不您让我把白虎幡带出去给淮南王吧?
什么是白虎幡呢?白虎幡是军队里的一种战旗,打仗的时候,白虎幡一举起来那就代表麾军进战,全军突击。还有种驺虞幡,举起来就代表停战。那陈准为什么自己不写诏书呢?因为给皇帝代笔有专门的侍笔郎中,别人不能轻易代笔。那个侍笔郎中现在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所以只有拿白虎幡去助战了。陈准本想派人持白虎幡授其弟陈允,助战司马允,那样一来,司马伦兵将看见宫中白虎幡归对方,肯定会不战自溃。这些战旗平时都是皇上收着,到了出征的时候才交给主将呢。所以陈准得向皇上要白虎幡。
惠帝就喊王公公,让他把白虎幡给拿出来,交给了陈准,陈准刚要出门,惠帝喊上了:孩他师叔啊,您可千万别走,您就在这儿陪我,我怕怕!说着就把陈准的腿给抱上了。陈准想一脚给他踹开,没敢,只好跟惠帝说:皇上,等我把白虎幡给送过去,就回来陪您,好不好?没想到惠帝抱得更紧了:不嘛,我不让您走!
陈准没办法,只好往左右一看,正好看到了门口站着一位,谁啊?司马都护伏胤。司马都护是什么官呢?就是相当于近卫军连长级别的官,这个伏胤是从禁军军校提拔上来的,有一身的本事,陈准就跟伏胤说:要不你去帮我送白虎幡怎么样?伏胤一听,就答应了。他怎么答应这么爽快啊?伏胤这个人是个功名心非常强的家伙,就盼着荣华富贵,他一想:把白虎幡交到淮南王司马允手里,这任务多简单啊,可是淮南王一定就会很高兴,那自己以后还怕升不了官吗?所以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这伏胤就拿着白虎幡出去了,陈准就留下来陪着那傻皇帝。伏胤刚出后宫,一个人突然扑通就跪在他面前了。伏胤低头一看:啊!原来是你!!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话说伏胤刚要出宫门,一个人突然就跪在他面前了。谁啊?伏胤还真认识,是赵王司马伦的儿子,汝阴王司马虔。司马虔跪在地上就是猛磕头啊,伏胤赶紧把司马虔给拉起来:王爷,您怎么能给我跪下啊,小人哪受得起啊!其实他心里挺得意:平时我伏胤就是一个小小的司马都护,没什么人看得起我,没成想今天连汝阴王都跪在我面前了啊,恩,看来人还是得有权!
司马虔直往地上坠:您甭拉我,就让我跪着吧!伏胤大人啊,我知道您是要去给司马允送白虎幡的,这白虎幡一到,那我全家的命可就全完了啊,求您有点好生之德,饶过我们全家吧!您要什么,我都给您,您帮了司马允,他能给您什么?最多让您升个三级,要是您帮我们杀了司马允,我送您万两黄金外带官封侯爵,不,公爵,哪怕封您个异姓王也行啊!您考虑考虑,您考虑考虑啊我的伏胤大人啊!!
您别说,伏胤还真让他这番话给打动了,伏胤心里就想:对啊,我帮了司马允,我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跟司马虔说的那样,最多升个几级,能有什么出息?要升官那也得是那些淮南人先升,然后才轮到我啊!恩,不如帮了赵王司马伦,杀了淮南王司马允,那起码我也能弄个大官当当,对,就这么办!
想到这里,伏胤一边扶司马虔起身,一边就说:王爷,您说的我都听见了,您可不能反悔啊!司马虔一听,高兴地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了,伸手从怀里把他那汝阴王的印信给掏出来了:伏大人,您拿着,要是我说话不算,您就拿着我这印信,到汝阴去当王爷,怎么样?伏胤也没客气,就把那印信给揣兜里了:得,王爷,您就听我的消息吧,不过我还得问您要样东西。司马虔忙说:您要什么?要什么我都给您!伏胤说:我听说你和赵王有空白的诏书,您带着吗?给我一张。司马虔说:有,有,我带着呢!把一叠空白诏书就给伏胤了,伏胤打开一看,上面还盖着玉玺,点点头,转身就走了。
到宫门前,一看王舆在那儿呢,伏胤就打了个招呼:王大人,您忙什么呢?王舆心里说:这小子怎么突然这么没礼貌啊?一看伏胤手里捧的是白虎幡,那心“咯噔”一下子,赶紧上来就问:伏胤,你这是要到哪里去?伏胤说:我到赵王府去,你把门给我开开。王舆说:那可不行,外面有三十多个淮南人在那儿把守着呢,门一开他们非冲进来不可!伏胤冷笑一声:王大人,您就这么点出息啊?三十多个人就把您给吓成这样?您是怎么跟赵王混的啊?王舆一听不高兴了:你个伏胤也太狂妄了吧,刚才打仗的时候没你,现在跑这来说什么风凉话啊?伏胤没生气:得,王大人,您看看我的,我出去跟淮南人谈谈,包管他们撤兵!王舆噔噔后退几步:伏胤,你是司马允的人?伸手就把剑给抽出来了。
伏胤哈哈大笑,把那汝阴王的印信掏出来在王舆面前一晃:这个您认识吗?是汝阴王刚才给我的,您明白了吧?王舆一看还真是,强压怒火,就问:那不知道伏胤大人要干什么?伏胤说: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把门给我开开,我要出去,我把淮南人给带到赵王府去,你赶紧把这些诏书给写了,去调集京师里所有的兵马,兵分两路,一路到赵王府去,围剿司马允,另一路到淮南王府,把司马允全家给我杀了!!
王舆一听打个寒颤:这伏胤还真狠啊。就把空白的诏书给接过来。伏胤把白虎幡也交给王舆说:你拿着这个,到时候围剿司马允的时候,把白虎幡一举,我想那帮子淮南人也不敢反抗了。王舆接过白虎幡,心里说:看来平时还真小看了这个伏胤啊!
伏胤带了二十几个城楼上的护卫,把门一开,那三十多淮南人全蹿上来了,刚要举刀,伏胤大喊一声:别动!奉圣谕,司马都护伏胤出城为淮南王助战!
那些淮南人一听:原来是帮我们大王的 啊,那刀就收起来了。伏胤挺客气:各位,辛苦了,我奉皇上的旨意,到淮南王司马允那里帮忙,宣读一下圣旨,让他带兵讨伐赵王,请各位带个路!有个淮南人就说:您说您是去帮忙的,圣旨能给我们看看吗?伏胤说:对不住,这圣旨是给淮南王的,你们不能看,不过,倒是可以看看外面。伸手把王舆刚写好的诏书给掏出来,没打开,高举了一下表示恭谨。淮南人平时也见过司马允家里供奉的圣旨,但是那都是远远瞧着,没仔细看过,更别说里面的字了。看那外表倒不象是假的,也就不说什么了,其实这诏书除了里面的字是假的,其余包括玉玺的印都是真的,就算这几个淮南人看了,也分不出那笔迹是假的。也就相信了伏胤的话,前面带路,伏胤后面跟着,往司马伦家去了。
伏胤和淮南人刚走,王舆就带着那些个司马伦的死党出来了,一人手里一个诏书,分头就向各个兵营跑去了。

话说伏胤跟着那三十多个淮南人就往赵王府去了,这会儿,赵王府里可真是残不忍睹啊,也搭着司马允家里箭准备的多,淮南人就不歇气地望里面放箭,王府里就没什么地方没插着箭的,房梁上,树上,桌子上,哪儿都是,王府里的人也射死得差不多了,司马伦和孙秀就躲在尸体堆后面连头都不敢抬,没死的躺在地上就在那儿挣命。司马伦看着满地的尸体,那眼泪就下来了:孙秀啊,没想到今天就是你我的毙命之期啊!要是早知道会有今天的结果,我怎么也不想着什么夺权了啊,就安安稳稳地当我的王爷该有多好!孙秀也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王爷,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得了,啥也不说了,呆会啊,我扶着您点,听说阴间那路可黑呢,别摔着您!
刚说到这儿,就听见外面一阵欢呼声。怎么?原来是有人报告司马允了,说是皇上派了伏胤大人前来颁布圣旨,说是要让他带兵攻打王府。司马允一听,那个高兴啊:好啊,我那皇帝哥哥还没傻到底,还知道派人给我发个诏书,好,我也不能缺了礼数,得迎接一下。
就看见伏胤远远地过来了,走得很慢。为什么呢?他在等王舆调来的兵呢,走到淮南人列的阵势外,伏胤一拱手:淮南王,有礼了,皇上的圣旨在此,您得下来接旨意!
司马允一挥手,淮南人把阵势分开,伏胤心里就是一哆嗦。怎么呢?他看出来了,那帮淮南人心里只认淮南王司马允,连皇上的旨意都不放在眼里,这要是别的兵马,一听诏书来了,那肯定是马上跪倒磕头,连上面的吩咐都省了。伏胤心里就想:伏胤啊伏胤,搞不好今天你就死在这帮淮南人手里!
到了这个情况下,伏胤再害怕也没用了,他反而把胸一挺,大模大样就往阵势里面走。到了司马允的兵车前,把圣旨一举:司马允,跪下接旨!
司马允从兵车上跳下来,扑通一声,双膝跪倒,口称“万岁”:吾皇在上,臣司马允恭迎圣旨!然后匍匐在地,旁边的七百多淮南人一看司马允跪下了,也都跟着下跪。伏胤一看没人看他,左手捧着假诏书,右手一把就把腰里那佩刀给抽出来了。司马允听到刀出鞘的声音抬头一看,伏胤目露凶光一刀砍下,正劈在司马允的脖子上!司马允的人头飞到半空,腔子里的血冲起一人多高,化做漫天血雨!!
淮南王司马允,“性沉毅,宿卫将士皆敬服之,所将兵,皆淮南奇才剑客也。”死时年方二十九岁。与此同时,王舆假传旨意,调重兵攻陷淮南王府,杀司马允妻,妾,并三子。
司马允旁边的七百多淮南人全吓傻了:怎么,王爷被人给杀了?还没反应过来呢,伏胤大喝一声:奉圣谕,司马允图谋不轨,造反叛乱,令伏胤当场诛杀,有反抗者,与司马允同罪!!
说完了伏胤趁着淮南人还没清醒,赶紧就从阵势里退出来了,刚退到外面,就听见马蹄声如同雷鸣一般滚地而来,一万多铁甲军,骠骑军和左右护军全从四面八方冲上来了,把这七百多淮南人包围得是水泄不通!
伏胤退到铁甲军中,望着那七百多人慢慢站了起来,抛下弓箭,慢慢从身边抽出了大刀,伏胤明白了,这七百多人是要做困兽之斗了,他冷笑一声,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
杀!!!
七百多淮南人呐喊着,一齐冲向伏胤,在伏胤的背后,就是司马伦的赵王府。他们要把伏胤杀了,为屈死的司马允报仇,为自己的受骗报仇!他们要把司马伦杀了,为无辜被害的忠臣义士报仇,为自己的尊严报仇!尽管前面是有着最强装备的铁甲军,有着人数远胜于己方的正规部队,但是他们还是冲了上去,在他们的心里,只有满腔的怒火,只有激扬的斗志,只有愤怒的狂热!他们要杀掉前面阻挡的一切生灵,要摧毁敢于反抗的一切力量!
杀!!!
即使是有着最强大攻击力量的军队,在这样疯狂的淮南人面前也感觉到了恐惧,在这样赴死的淮南人面前也感觉到了畏缩,在这样无畏的淮南人面前也感觉到了害怕!他们不是象在和人战斗,而是和魔,和神在作战!死亡的呼啸在赵王府门前的空地上反复吟唱,那是为生,那是为死,那是为了毁灭,那是为了建立!!
狂风怒卷,愁云惨淡... ...
当赵王司马伦在伏胤和孙秀的搀扶下慢慢走出王府,他看见,空地上是那七百多淮南死士的遗骸,在他们的周围,是近四千具皇家士兵的尸体,血流成河,缓缓流淌,在低洼处汇集成潭。
赵王司马伦猛地推开伏胤和孙秀,对着天空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长号:
天不灭我啊!!
京城百姓“闻允死,莫不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前面我们说到了淮南王司马允讨伐赵王司马伦不成被杀,在西晋历史上的“八王之乱”就此达到高潮,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西晋只传了不久就被来自北方的单于给灭了,西晋王朝迁都到现在的南京(当时叫建康),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混乱时期,在北方建立了十六国,在南方则是东晋。
在西晋时期,由于永嘉之乱,江淮地区的居民大批迁移到了江南一带,包括我们淮南,也有“十室九空”的现象。为了增加人口,东晋政府就从河南一带强行搬迁了大量的移民,他们在淮南倒是很如意,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习惯一样,另一方面也是投脾气,比方说爱喝个酒,好打个抱不平,讲究习武防身,所以很快也就被淮南人给同化了,有的人甚至比淮南人更淮南化。
要说当时淮南人练武,那可是真有名气,一方面是多少年的底子在那儿放着呢,一方面也是因为在乱世里,没功夫那就让人欺负。您看前面小弟说的淮南军,那就是家乡的子弟兵啊,有了他们在,那就是保障。
淮南军在历史上,那一直是讲究一个忠心义气,还有就是战斗力强悍,但是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人数太少,一直到了宋朝才发展到10万人左右。在东晋的时候,人数也还是3万左右。在东晋永和年间,淮南军的总当家是一个叫姚襄的,他当时官拜平北将军。他的老大是扬州刺史兼中军将军殷浩,殷浩这主儿可不是个好东西,疾贤妒能不说,还贪下属的功劳,您想,打仗都是提着脑袋玩命的事儿,哪怕是个将军,在北方那些强大军队的面前,也得拎着家伙上去拼命啊,能活着回来就已经不易了,挣了点子功劳,还让那喝兵血的给贪了去,您说搁谁能服气?所以啊,这姚襄和他手下的淮南军对殷浩可就不怎么看得上眼了。
要说这姚襄,倒还真是个人物,他是打老了仗了,知道怎么带兵,更知道怎么和淮南人相处,平时到军营里去,也不摆谱,也不拿自个儿当个人物,就跟那普通大兵一样,跟淮南军的士兵一起吃一起喝,看到不对的事情就脸红脖子粗地骂上一通,看到士兵练得好也是骂骂咧咧地夸上一顿,但是从来不体罚,对军官那就不一样了,犯了错不是打就是骂。所以那军官见了姚襄就跟那耗子见了猫一样,当兵的见了姚襄就跟见了亲人一样。
要说当时整个东晋的军队,那就数淮南军的战斗力最强,那就是防守着东晋的北边界线啊,所以老是能打仗,也就老有军功。可是呢,那奖励都被殷浩给匿了,平时那军备就不怎么能及时发下来。淮南军倒是想着再学三国的时候搞个屯田什么的,可是殷浩就是不让,宁可让那田地荒着。要按殷浩的说法,那就是“你们当兵的只管打仗,种地是老百姓的事情!”
当时东晋那税收可不低,按大面上说,一亩地收八斗粮食的税,看起来是不高,但是当时好多人都把自己的名字给挂在豪门大户家里,那些大户都是不怎么交税的,那朝廷没了收入,不从老百姓身上敲还能到哪儿找钱去?尤其殷浩这小子一心想着要升官,送礼啊行贿啊什么的,那钱都花海了去了。可是当时东晋的豪门很多,谁看得上他啊,不过也就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我说,你小子想升官,光靠送礼那可不行,还要有本事,什么本事呢?现在北方的匈奴一天到晚就想吞并我们,皇上呢也想着恢复天下,你要是有个什么大的军功,那上面就好给你提拔了。
殷浩一想也是这个理儿,别人不说,就说王羲之他爹吧,原来在淮南也就当个内史,不就是打了两仗就给提拔上去了吗?自己升官不说,给王羲之还弄了个右军将军当当,前几天他王羲之还搞了个文人集会,写了个什么《兰亭集序》,让人吹得说是天下行书第一,有什么呀,我殷浩也会写啊!要是我也提拔上去,俺那两笔字还不让人给说成天下鳖爬第一啊!
殷浩就动上脑筋了,他就想打仗,跟谁打呢?现在没什么土匪盗贼好打,只有跟那匈奴去火拼了,可是自己那两下子,别说是打仗了,就是平时操练,底下的军官也都是闭上眼不敢看,出去都不愿意说是自己的部队,嫌丢人,只有靠别人了。他把手下的军官一个个给排了一遍,就想起淮南军的姚襄来了。
殷浩一想起姚襄,姚襄那喷嚏一个个就打个不停了,旁边就有人问:将军,您感冒了吧?姚襄说:不是,我就感觉不对,好象有事情要发生。那人就说:将军,能有什么事情啊,最多是对面的匈奴要过来,过来咱们就打呗,又不怕他!姚襄说:不是,你没听说吗?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想可能是什么人惦记上咱们了。刚说到这里,外面有人来报:将军,扬州刺史兼中军将军发文,说要带领4万人马前来寿春,联兵出击,北攻洛阳!
姚襄差点没一跟头从座位上仰过去,刚坐好就骂开了:你个殷浩是要撮死啊!上下加起来才7万人马,你个小子就想打下洛阳?你是不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啊?你要去死也不用拉我给你当垫背的吧?
淮南军一听可就炸了营了:什么?7万人跟人家45万火拼?拼得过那才怪呢!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姚襄一出大帐,好多人就围上来了:将军,是不是要去打洛阳啊?姚襄说:是啊,怎么,害怕了?下面人就说 :将军,要是真打仗我们也不怕,当兵不就是要打仗吗?可是我们不能傻忽忽地去送死啊,人家把我们的后路一断,我们可就被人给围上了啊。
姚襄叹了口气:来来来,大家都坐下,咱们说说话。大家就围着姚襄坐下了,眼巴巴看着姚襄。姚襄说:各位弟兄,大家看到了,这仗不好打啊,但是也就是刚才那兄弟说的,谁叫我们是当兵的啊,上面要出征,我们只有照办,哪怕前面是死路,我们也要去闯!淮南军有孬种的没有?有就给我站出来,把号褂子给脱了,我姚襄绝不留难!
大家互相看看,没一个人说话。姚襄站了起来:好!好样的,不愧是淮南军,不愧是我姚襄的兄弟,我先说在这儿,无论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我姚襄绝不会丢下弟兄不管,我一定要给大家找条活路!!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前面小弟我说到了殷浩要打算攻打洛阳,他是扬州刺史还兼着中军将军,那说出来的话谁敢不听啊,就是象姚襄那样的猛人和淮南军那样的悍客,也不敢怎么违背啊,他殷浩代表的就是朝廷啊,那殷浩为什么想来想去看中了姚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来他姚襄和淮南军不是能打架吗?这第一刀不让他们去扛您说得让谁去?第二,这殷浩贪匿姚襄和淮南军的功劳已经成了习惯了,这柿子怎么也要拣个软的捏吧?所以要是按殷浩的想法,你姚襄和淮南军要是打好了这一仗,那就是给哥哥我挣功名呢,要是您没打好,那对不起,你姚襄是个废物,还是自杀的好,那样也就省得我担心你在上级面前揭发我了.所以说白了,他殷浩就是拿姚襄和淮南军当个鱼饵。您知道鱼饵是什么概念吗?就是那鱼钓不钓得到那还两说着呢,不过您这鱼饵那可是准保到了鱼肚子里去的了。
他殷浩有这想法,淮南军也不是傻蛋啊,一接到命令,那立刻就要炸营盘了,一个个都说:咱弟兄们保卫这边疆容易吗?把人家外敌给拦住不说,还好歹保护了你们江南的那帮大户了吧?怎么着,不说奖励我们,现在还要把我们3万人给往老虎嘴里推啊?要说还得是那人家姚襄,先是到各个营盘看了看,您说平时那帮淮南军都是拿姚襄当兄弟的,到这时候,能不和他说心里话吗?就有那先问候殷浩祖宗的了。姚襄一听还真就不乐意了:我说兄弟们,这话不兴说啊,毕竟人家是个领导,有你们这样说话的吗?得忍!哪个忍不了的,我一脚给他踹帐篷里去!
要是搁一般人,说出那话来,那淮南军非和他急了不可,但是姚襄说的那就不一样,大家也没什么话,就回了营盘。姚襄回到自己大帐篷里,正好他哥哥姚益在呢,他有什么话不好和朋友说,还能和他哥哥不说吗?姚襄就吩咐一声:来人,给我炒俩小炒,我想喝两口。姚益就说了:兄弟,怎么了?姚襄就先在自己肚子里灌了一壶酒:哥,你也知道他殷浩要来,我心里憋屈,他就是要拿我们兄弟和淮南军来给他垫个底子,我是怕这些年的兄弟这回都要玩完啊!
姚益看了姚襄半天,满满给他倒上一杯:兄弟,哥哥知道你苦,说真的,我就想着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家挣个面子呢,要是你这熊样,那算了,哥哥我自己就做主了!
姚襄一听这话,腾一下就坐直了:哥,你说什么呢,你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主意了?哥哥,您不是要投靠匈奴吧?那可不行!那是咱淮南军的敌人!
姚益哈哈一笑:兄弟,我没打算去投靠匈奴,我是想着,那殷浩太不是东西了,屡屡欺负我们兄弟,这回他不是带兵要攻打洛阳吗?咱们就跟他去,找个机会把他给黑了,反正是在乱军之中,谁也不会多想什么。姚襄说:那可不行,咱淮南军还没干过这样的事情呢,哥哥,就此打住,以后不许再提了!
姚益虽然是当哥哥的,但是一向都很敬重弟弟,一听姚襄说得这样斩钉截铁,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俩人又说了点闲话,姚益就出来了,刚出大帐,就有几个淮南军的军官围过来了:将军,平北将军怎么说?姚益苦笑着摇摇头:不行啊,他不愿意。那几个淮南军管一听就没脾气了,但是又不敢说什么,心里暗暗就憋上劲了。
到了第二天,殷浩带着4万人马过来了,到了淮南境内一看,那老百姓都是面带菜色,殷浩也不管那些,直接就奔了淮南军的军营,老远就看见平北将军姚襄和他的哥哥姚益带着十几个中级军官在路边上等着呢,一个个是轻袍缓带,看着就是那么英武。殷浩心里挺高兴,为什么呢?要是按照军队里面的规矩,甭管您是多大的官,到别人家的地盘去,人家最多也就是派个中军过来接一下而已,没有亲自来接的。所以殷浩一看到姚襄姚益都来了,那是真高兴,还有点子得意:看看,别看我贪污了你们的军费还有军功,你们听说我来了不还是得乖乖地来接我吗?
走到切近,姚襄恭恭谨谨施了个礼:中军将军大人,您辛苦了!那殷浩打鼻子里面“恩”了一声,这就当回答了,这可把姚襄背后那些淮南军的军官给气坏了:有你这样的吗?怎么一点礼貌也不讲啊!有几个人一抬头,就要开骂,姚襄咳嗽一声:恩!咳,咳!那淮南军的军官就不敢动了,姚襄还是面不改色:将军大人,小将已经在军营里备好薄酒,为大人洗尘,还请将军大人赏光。殷浩也够二五眼的,姚襄背后那些个淮南军官的表情他愣是一点没看出来,趾高气扬地说:好吧,那你就前面带路吧!姚襄答应一声,在前面引着,就把殷浩给接到淮南军的中军大营里面去了。
到了帐中,殷浩一看,桌子上是大碗的肉,大碗的菜,大碗的酒,心里就想:这帮淮南老冒,真是不会享受,这菜能好吃吗?那得精工细作才行,得,将就点吧,还要靠他们为我玩命呢,就不批评他们了。也就坐了下来。大家分主次坐好,寒暄了几句,这就喝上了。殷浩是南方人,一吃那肉,嗬,怎么这么辣啊,敢情是干辣椒炒肉块啊,再看那些淮南军的军官,吃辣椒跟吃饭似的,还紧着让呢:殷将军,吃啊,别客气,到咱们淮南来就是到家了!殷浩心想:到家?我有这样的家吗?刚想放筷子,外面呼拉拉进来二十多个淮南军的下级军官,为首的一抱拳:殷大人,我们淮南军的兄弟们是久仰您的大名了,我们是各个营盘的军官,平时没机会见到大人,今天您来了,弟兄们怎么也得敬您杯酒!
那殷浩刚想推辞,旁边姚益说话了:对对对,你们是得给大人敬酒,以后咱弟兄们的荣华富贵全指着殷将军呢,来,上酒!
殷浩一看,这还真不好拉下脸来说不喝了,怎么说他姚益也是姚襄的哥哥啊,这面子还真得要给,再加上边上人一起哄,殷浩也就把酒给端起来了。
这一喝不要紧,不光是殷浩,还有他的副将刘启啊,王彬之啊,全给灌趴下了,殷浩喝得当场就还了席了,也不觉得那干辣椒炒肉太辣了,那一块块就往嘴里填啊。
到了第二天,殷浩还没醒酒呢,晕着脑袋又躺了两天,这才出发。全军上下7万人,这就要过淮河了。出发的时候,姚襄偷偷问姚益:哥哥,那殷浩怎么回事?怎么坐在马鞍上老是扭来扭去的啊?姚益扑哧一乐:他啊,那天是酒喝多了,辣椒也吃多了,见天是拉肚子,那肛门都拉得跟那日本国旗一样了,你说,他能不扭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话说东晋永和九年十月,也就是公元353年的十月,东晋扬州刺史兼中军将军殷浩领着4万人马来到淮南,要和平北将军姚襄率领的3万淮南军合兵一处,准备要区攻打洛阳城。这洛阳是好打的吗?光是周围布防的匈奴军队就有45万人,这还不算从淮南到洛阳这一路上各个关卡城池的驻军。可人家殷浩不管这些,他被那高官厚禄都给烧红眼了。刚过了淮河,在现在潘集古沟那儿先驻扎下来,殷浩说了:来来来,大家来开个军事会议!
其实这会议在还没出发的时候就应该开了,包括前锋,左右护卫,后勤给养,如何应敌都该先决定。可是殷浩本来就是一草包,没什么货真价实的作战经验,能当上一个将军全靠着行贿送礼外带贪污下属的军功。所以一直到了过了淮河才想起来要开会讨论一下问题。
淮南军那帮子军官能不知道这仗该怎么打吗?他们在淮南驻防了多少年了,隔三岔五就和匈奴火拼一回,淮南军对敌人的作战方式,兵力重点那是门儿清,所以姚襄就说了:我看我们要采取轻装前进的方法,把一切不需要的物资暂且放下,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强行军,直扑洛阳城下,同时调集内应,袭扰城中,里应外合,用最短的时间把洛阳给拿下来,这样匈奴的气势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殷浩一听,斜着眼问:您说这样热闹,您那内应在哪儿呢?姚襄说:前几年我就秘密派了好几千人潜入洛阳,就是为了有一天反攻的时候用得上。殷浩一听,鼻子差点没气歪了:好你个姚襄啊,擅自调动部队,也不跟我打个招呼,你该当何罪?淮南军那些军官一听全要说话,姚襄手一摆,淮南军的军官就沉默下去了,姚襄很沉着地说:将军大人,我派的不是现役的军人,而是退伍的老兵,他们心怀故国,虽然退役了,但是还是愿意为国家出力!殷浩讨了个没趣,姚襄继续说:将军大人,单靠我们7万人马是不能够抵抗人家近百万的大军的,还要禀报朝廷,调集重兵从荆州,淮南,扬州三个地方同时出发,遥相呼应,这样才能把匈奴给驱逐出去!
您说这主意高不高?就姚襄这主意,几百年以后的宋朝年间,韩世忠就给高宗皇上上过这样的奏章。您要是看看《晋书》,看看东晋和十六过的态势图,就能知道,姚襄的想法是真有道理的。
可殷浩不是这样想的,他说了:本将军昨天想了一个晚上,把下一步的计划给想好了,我们这7万人马先不着急攻打洛阳,而是把周边地区的匈奴全给扫灭了,多攻打一些城池,多杀一些敌人,伺机歼灭匈奴的主力,到了那个时候,洛阳城不攻自下!
殷浩这主意可是够馊的,明眼人那一下就看得出来,他这是想把驱逐匈奴的功劳一个人全吞下来。可是这碗热汤圆是那么好吞的吗?人家那小一百万的军队是吃闲饭的?进攻就跟那放箭是一个道理,距离基地越远,那进攻的势头就越弱,反过来也是一样,离基地越近,防守的力量也就越强大。带7万人马过去,不打个闪电战,倒在哪儿遛弯儿,那人家一旦缓过劲来,调集个二三十万人马来个大包圆,这7万人马还不够人家几天杀的呢!这样大一个军事行动,您殷浩一个晚上就想出来,也太草率了点吧?所以姚襄就不同意,把那道理一说,殷浩那俩肿眼泡子就瞪起来了:怎么着?你是不是想动摇本将军的作战意图啊?
这大帽子一扣下来,姚襄还能说什么呢?殷浩一看镇住了姚襄和淮南军,心里那个美啊,站起来大喝一声:全体听我将令!姚襄带领本部淮南军3万作为前锋军,本将军手下的刘启和王彬之各领一万人马作为左右护军,本将军带两万人作为中军!
各项任务交代完毕,姚襄和淮南军的军官出了中军大帐。姚襄那个气啊:什么前锋军啊,那可不是简单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是去充当敢死队啊!没法子,谁叫摊上这样一个废物当上司呢?一行人垂头丧气回到淮南军的营盘,刚一进大营,呼啦一下过来好几百人,纷纷就问:将军,给我们派的是什么任务啊?
要是别人,殷浩所部署的那也是军事机密啊,是本不能向下面人说的,但是姚襄带兵有他一套方法,他认为有什么事情不应该瞒着大家,得让大伙儿知道为什么打仗和怎么打仗,所以每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姚襄都把作战意图啊,行动部署啊都给大家说个明白,这样一旦在什么环节上出了问题,附近的人立刻就能把缺口给补上,从而保证整个战役的胜利。因此姚襄就把会议上的方案给说了,还详细解释了一遍。淮南军里有不少都是老兵了,听完以后半天没言语,怎么呢?都掂量出来事情不对劲了。就有人问了:将军,那殷浩离咱们多远啊?姚襄苦笑一下:五十里。
那些老兵一听差点没背过去:什么?五十里?按照常规来说,前锋和中军相距都是20里,最多也就30里,怎么他殷浩一拉就是50里啊?这要是碰上个有七八万人的匈奴,人家调个两万人从我们和中军之间一穿插,哪还有弟兄们的活路啊?就算人家也跟他殷浩一样白痴,光知道正面硬拼,等中军花一天的时间跑来接应,我们淮南军早都拼光了,等他们来给我们收尸体啊?
旁边有个明白事理的就说了: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还没看出来啊,他殷浩是打算一看风声不好就把我们给扔下不管啊,万一咱们碰上硬茬子,他见势不妙,立马就能撒丫子走人!他这样一说,那些淮南军的火气腾一下子就上来了,一个个刚要开骂,姚襄脸一沉:都给我闭嘴!都回自己帐篷里去赶紧收拾东西,明天就要开拔了!
姚襄回到自己的大帐,把盔甲一脱,急得是直挠头啊:这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淮南军收拾完毕装备,第二天一大早拔营起寨,就出发了.一般来说,前锋军出发都是在下午,走一个下午也就是三十里地左右。中军在第二天早上出发,两军之间一般还有个三五千人的部队作为呼应,可殷浩他怕死啊,两军相距达到五十里地,也没派接应部队。这样一来,那淮南军可就相当于是孤军了,这在军事上可是大忌,搞不好就会被人给包了饺子。所以姚襄和淮南军都是一肚皮的怨气。
走了一天,前面就是山桑了,山桑在现在的安徽省蒙城县北37里的地方,那儿有一支匈奴的小部队,人数不多,有个一万来人,但是装备挺好,一水儿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威力就跟现在的摩托化部队差不多,机动性非常好,而且因为有高度上的优势,所以在打仗的时候就很占便宜,以步兵为主要战斗力的东晋军队相比起来就很吃亏。淮南这一带要不是靠着淮南军肯拼命,也早被匈奴给占领了。
匈奴也有探子,就把淮南军孤军深入的事情报告给了山桑的匈奴军官,那军官一听:怎么着,淮南军来了?这是怎么回事?我没得罪他们啊,怎么主动找我晦气来了?坐那儿就没言语。旁边有个亲贵子弟,有点儿年轻气盛,也搭着没怎么见过世面,看那匈奴军将领小脸煞白,小手儿冰凉,忍不住含讽带刺就说了一句:将军,您怎么了?不会是被那3万淮南军给吓着了吧?虽然咱们人数上是比他们少点,可是您别忘记,我们可都是骑兵啊,怎么着也能对付他个三五万人吧?再说了,南人素来积弱,怎么能是我们的对手呢?
那匈奴军官斜着眼看了看这亲贵子弟一眼,心里说:这可真是初生的犊子不知道老虎的厉害啊,你小子连血都没见过就敢说这大话?你知道人家淮南军有多野吗?有心挫挫他的锐气,就和颜悦色地说:好啊,既然你这样说,本将军就给你五千人马,趁着淮南军远道而来,人困马乏之际,况且又是立足未稳,你带兵去攻击一番如何?
这亲贵子弟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知道谦让,当即就答应了,出门点起人马,呐喊一声,就杀出来了。
姚襄正指挥淮南军安扎营盘,架鹿角撒铁蒺藜呢,就有人来报告说:将军,山桑的匈奴杀过来了。姚益一听来劲了:好啊,这一路上净憋着气呢,先拿他们泄个火!姚襄就问:来了多少人?带队的是什么人?那斥候兵就说了:来了五千人,全是骑兵,带队的是个年轻人,看上去不过二十来岁。姚襄就跟姚益说:哥,那你就去吧,带一万人去。姚益把头一摇:那不成,回头弟兄们得笑话哥哥我欺负人家匈奴的孩子了!我也不多带,也带五千人去。说完一撸袖子跑了。姚襄在后面紧着吆喝:我说哥啊,下手悠着点,别弄一身血回来,影响胃口!
姚益带着五千人就迎上去了。远远就瞧见人家那五千匈奴骑兵手里高举着马刀,骑着战马,嗷嗷叫着就冲过来了。姚益一看,差点没笑出来:原来还真是个孩子啊!
这话怎么说呢?小弟前面写到三国的时候,曾经介绍过,真是要到冲锋的时候,起先都是慢慢前进,到了要到了弓箭射程的时候,那才一鼓作气冲过来呢。尤其是这骑兵,平原作战,马力为上,这人力还在其次,在开战以前都得要节省马的体力,以备冲刺之用。匈奴军所骑的马都是蒙古马种,这种马体型相对比较矮小,短途冲刺那是没话说,但是长途奔袭那可就不怎么样了。所以姚益一看那些匈奴军隔着好几里地就打马狂奔,就知道来的是个雏儿,就是想着来个先声夺人而已,其实没什么可怕的。
这一套对别人兴许好使,但是他们碰上的是和匈奴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淮南军啊,姚益就吩咐了:来啊,弓弩手给我准备了啊!一千弓弩手答应一声,从肩膀上把两张弩和一张弓就给摘下来了。怎么要带这么多弓弩啊?淮南军那用的弩弓和别人的都不一样,叫做连弩,一次可以放五枝箭。当年诸葛亮曾经设计过一种连弩,一次可以放十枝箭,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方法后来失传了。姚襄从古籍上研究后,就设计出一种可以一次放五枝箭的弩弓来。一般那弩弓的射程比平常的弓射程都要近,可是淮南军那弩弓特别大,射程能达到三百步远近,相当于现在的二百二十米,到了范围以内,一按那机括,五枝箭就全出去了,无论是远攻还是防御,那都是很适合的。
那干吗还要多带一张弓呢?那是因为弩弓的力量太大,射完了要想把它给拉开了不大容易,得躺在地上,俩脚蹬住弩弓的背,俩手拉住弓弦,咬紧牙关横眉立目全身发力把那弓弦给拉到机括上,然后才能装箭,起码得要花个半分钟的时间。有这样多时间,那敌人也差不多就跑过这200米的距离了,所以当那两张弩弓放完以后,一般就不用了,再换那单发的弓箭。
一千弓弩手把两千弩弓给拉开了,再装好箭,就蹲那儿等着了。姚益看着那匈奴骑兵冲到一里开外,也在抽弓搭箭,知道匈奴人的骑射本事厉害,就马上下令:弟兄们,快快,盾牌兵上前!!
这盾牌兵当时在东晋那是淮南军独此一家,其他的部队不是没有盾牌兵,但是那全是小盾牌,淮南军的盾牌那是特大号的,换算成现在的尺码,那得有一米五高,一米宽,呈个半弧的形状,顶端和底部都是平的。就看那一千盾牌兵出列,十个人一组,前三中四后三,把那盾牌就组合起来了,前面的蹲着,中间的扎个马步,后面的站着,那就是十五个平方米的面积啊。其余的大刀队就全在那盾牌后面藏着。这阵式别说是对方的乱箭了,就是两匹马踩上去也不会伤到下面的人!这个阵势有个名目,叫做“龟甲阵”!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姚益带着五千人马,要和匈奴一对一的单挑,先是一千弓弩手把家伙给摆好,然后又让一千盾牌兵摆了个“龟甲阵”。这阵势怎么有个这样难听的名目啊?其实这名字不是姚襄给起的,而是汉朝的霍去病给起的。当年大将霍去病征讨匈奴的时候,曾经给汉武帝上过一个奏折,说是在和匈奴交手的时候,遇见一种“龟甲阵”,相当难破,而且用这种阵法的匈奴相貌和其他匈奴有点不一样,“隆鼻深目”,“言语类兽鸣”。到了永和四年的时候,姚襄在淮南见到一拨打现在的新疆卡塔拉玛干沙漠附近过来的人,起先姚襄还以为是匈奴来刺探军情,一问才知道,他们也是被匈奴给劫持的,千里迢迢一直到了现在的甘肃天水一带,趁机逃跑,经陕西入河南到的淮南,就想着离匈奴越远越好。
姚襄多方盘问,知道他们说的是真话以后,也就没难为他们,彼此一聊天,那拨人说,其实他们的祖先不是居住在新疆,而是在更西方的地方,那里距中国有四千多里地,叫做“骊[革干]”(读音为“离前”)。为了纪念故土,他们把以前在新疆的那个聚居地也叫做骊[革干]。姚襄一听很感兴趣,就问他们的风俗习惯,那拨人就说了一些,其中就提到他们有一种舞蹈,是一手拿着极其巨大的盾牌,一手拿着弯曲的短剑,在战鼓声中起舞,还给姚襄表演了一段。姚襄一看那舞蹈隐隐带有战法的味道,一下就想起霍去病给汉武帝的奏章来了,再一对照,就看出来了,这舞蹈其实就是“龟甲阵”的遗迹。姚襄马上就要他们把那盾牌的图形给画出来,然后就照样打造了一批,还盛情相邀,请他们加入淮南军。其中有一些人还真就留下来了,至今在凤台,怀远以及淮南上窑一带,还有他们的苗裔。
其实这些骊[革干]人的来头还真不小,1957年,英国牛津大学的霍默达布斯教授专门对他们进行过研究和调查,发现他们是罗马人的后裔!在汉朝的时候,“骊[革干]”就是罗马的名称,现在您要是到新疆去,还能够找到骊[革干]这个村子。他们自己也自称是罗马人的后代。那他们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那时因为罗马王朝衰败的时候,大批的罗马士兵被异族俘获,其中有四千多人被当作奴隶,卖到了东方的土耳其一带,然后又辗转来到中国。要是真如英国牛津大学的霍默达布斯教授所说,那姚襄收容的这些骊[革干]人后裔,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外籍兵团呢!

这盾牌兵结好了龟甲阵,匈奴的骑兵离着也就五百来步远了,一千淮南军的弓弩手把那大弩弓给拎了起来,眼瞅着人家冲到离着还有三百来步远近了,姚益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下令:弟兄们,给我放箭哪!
五千支箭带着啸声就出去了。那单发的弩弓讲究一个准头,这五连发的弩弓那靠的就是数量,反正就是往那人堆里射就是了。这五千支箭转眼就放倒了小一千匈奴。要说那匈奴也真是骑术高超,看见前面连人带马倒下了不少,搞不好要绊着自己,一提缰绳,就打上面跳过去了。其实不跳那也不成啊,收不住那势头。淮南军一看那匈奴骑兵光顾着练习跳障碍赛了,没功夫开弓放箭,赶紧把那空的弩弓递给旁边的大刀队:兄弟,赶紧帮我把弩弓给拉开,装上箭!然后把那第二张弩弓又给操起来了,一扣机括,又是五千支箭扎人家匈奴队伍里去了。这回离得近,那瞄准就更容易了,这回好,小两千人打马背上掉下来了。这下匈奴军可乱了套了,有的猛拉缰绳,结果自个儿打马头前就翻过去了,摔在地上轻点是个脑震荡重点直接就颈椎骨折了;有的还挺悍勇,抡着马刀嗷嗷叫着就要上来拼命。
淮南军那以前弓弩手把那放空的弩弓一扔,把弓给操起来了,瞧着哪个还在马背上,对准了就是一箭招呼过去了。也搭着淮南军这帮子弓弩手平时操练得猛了点,都是按照那连珠箭的套路来的,有的那匈奴倒霉蛋子同时被六七个弓弩手给瞄上了,身上中了二十多箭,想倒都倒不下来,因为有那么多箭给撑着呢。那些淮南军的弓弩手也是兴奋过头了,也不看看那主儿是死是活,对着又是一串箭过去了。
到了这会儿,淮南军阵势前的匈奴军也就只剩下千把人了,狂奔了五六里地,那蒙古马也实在是累的不行了,一匹匹都是口吐白沫,刚打算鼓鼓劲头冲到淮南军那阵势里面去呢,就见到龟甲阵突然裂开几个口子,打那口子里就捅出十支两丈来长的白蜡杆子,上面还带着一尺来长明晃晃的枪头,直接就捅到那马匹的脸上去了。这一下子那马可就不干了:我说你们淮南军着是干吗啊,先前那一顿乱箭我就没说什么了,现在又拿这么老长的家伙往我脸上捅,要是毁容了你们赔得起吗?那马一声长嘶不等背上的人拉那缰绳就停下来了。它是停住了,可是上面的人他停不住啊,有的就摔下来了,淮南军的大刀队打盾牌后面冲出来,照着脑袋就是一通暴砍,反正就是按剁饺子馅的砍法来的,还得砍快点,要是慢了还砍不着,他不够分的啊。有的那匈奴没掉下来,那十支长矛直接就捅身上去了。
这长矛阵一出,匈奴的骑兵也就是剩下四五百了,看看今天搞不好要全到淮南军家里去吃竹签肉外带板刀面,一掉马头赶紧就想着回家,反正四条腿跑得比两条腿快。可这会儿那弓弩手早把刚才大刀队弟兄们帮着装的弩弓给捡起来了,对着那匈奴败兵的后脊梁沟子再放一回箭,这五千箭一出去,也就是祖宗积了大德的几个匈奴骑兵还能跑回山桑。
姚益在山坡上看了半天,想想自己实在也没什么可干的了,就跟淮南军大刀队的人说了:去,把那会喘气的全给我砍了,看看有什么值钱的拾掇一下,收拾完了赶紧回去,也到吃晚饭的时候了,你们可快着点,不然我可不给你们留饭。一拨马头,他先回去了。
大刀队就出去了,见到那还在挣扎的匈奴兵,对着脖子就是一刀,连那死了的也补上一下子,淮南军干吗这样狠啊?因为以前东晋刚刚打洛阳迁移到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的时候,淮河一带兵力空虚,匈奴经常过河来烧杀抢劫,有一回就到了现在的凤台和寿县一带,杀人放火不说,还把那几个月大的婴儿用长槊把肚子给刺通了,挑在槊上“盘舞为戏”,有的甚至都挑了好几个孩子,以为笑乐。您说淮南军能不恨他们吗?所以每回淮南军和匈奴开仗,都没留下过活口。后来姚襄出了五十金的赏格,想要个活的,等了半年多都没有。一直涨价涨到了二百金,有一天才有个老兵油子推着个板车拉了个活的来,姚襄一看那匈奴还真不如死了好受呢,俩爪俩蹄子全没了,俩眼珠子光是黑洞洞的眼眶了,嘴里直望外喷血,扒开一看,半截舌头没了。姚襄差点没气晕过去,对着那老兵油子大吼:就这样的你还想骗我二百金啊?那老兵油子还一脸的无辜:将军,就这样的还是我费不少力气给抢下来的呢,反正您爱要不要,起码也得给我点辛苦钱吧!姚襄万般无奈给了他二十金然后一脚把他给踹了出去,自己一个人对着着活死人生了半天闷气:这还有天理吗?骗钱也不带这样的啊!所以从那以后,姚襄也不管了,你们爱咋咋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话说东晋永和九年十月,平北将军姚襄率领三万淮南军攻打山桑,杀死四千多匈奴骑兵,这在当时那可是了不得啊,您得知道,那时东晋的主要兵种就是步兵,那跟骑兵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所以淮南军上下那个高兴啊,想着这回能立个好军功了。山桑的匈奴一看自己派出去的五千人马就没回来几个,估计自己是扛不住了,干脆收拾一下东西也跑路了,而且这一跑还就跑到了徐州。干吗要去徐州呢?那儿有匈奴二十五万驻军啊,跟孩子在外面别人欺负了就要回家找大人是一个道理。
徐州的匈奴一听山桑失守了,马上就判断出来这帮淮南军下一步还得有点子什么大动作,不是要打徐州,就是要进河南。倒不是说这三万人马有什么好怕的,而是万一这只是东晋的一个佯攻策略,来个声东击西什么的,那就麻烦了。其实东晋也就想着能踏踏实实地过几天日子,就没什么打算收复失地的念头,匈奴对他们还真是高估了。这会儿,东晋那些所谓的高人正在吟诗作赋呢,而且还真是觉得除了自己,整个东晋的天下就没能人了。
山桑不攻而下,姚襄一面派斥候兵去侦察情况,一面就写了个战况报告,连夜派人给后面的殷浩给送去,心想这仗都打赢了,后面的大部队怎么也要给送点子给养和慰问品什么的吧。快马派出,姚襄就在山桑等着,一方面等东西,一方面就等着下一步的指示,到底是要去哪里。要是依着姚襄的想法,那就是赶紧轻装,直接袭击洛阳,可是现在殷浩是主将,谁也号不准他的脉啊,所以大家只有干等。
这一等,打从半夜把人给派出去,就一直等到了第二天下午。姚襄心里直纳闷:不对啊,两军相距不过五十里地,快马大半个时辰也就到了,这都十个时辰了,怎么还没消息啊?这么多时间,别说是到殷浩的中军大营了,就是到淮南也该打个来回了啊!
一直等到晚饭以后了,就见远远那送信的骑马跑回来了,一直跑到姚襄的大帐前才跳下马来。跑得真是一身是土啊。姚襄就问:怎么了?不会是出什么事情了吧?怎么这样晚才回来?一旁的姚益笑着说:这小子肯定是被殷浩一高兴给留下吃饭了呗!那送信的对着地上就是一口唾沫:呸!还他妈吃饭呢,我都气饱了!姚襄一愣:怎么了?送信的打那贴身的衣袋里就把一个油纸包给掏出来了:将军,这是殷浩那小子的命令!姚襄接到手里,那纸包上面全是汗啊,就知道这送信的士兵累得够呛,就说:你先下去休息一下,赶紧吃点东西,别伤了身体。说完就在灯下看那命令。那送信的就跟姚益说:将军,您知道我怎么会这么晚回来吗?就为了找他殷浩的中军!我跑出五十多里地,还没看见他们的影子,我还琢磨他们不会是中了匈奴人的埋伏了吧,跑了一天一直跑到咱们淮南的边上,才看见他们!合着他们这三天一共才走了四十里地!
姚益一听差点没晕过去:什么?那就是说我们现在和他们相距有一百五十里地!那我们一旦被人给围困上了,谁来救我们?转头看看姚襄,就见姚襄那脸色就跟那死灰一样。姚襄慢慢把那命令递给姚益。姚益一把抓过来,仔细看了一遍,只见上面是这样说的:
这次淮南军在山桑打了个胜仗,歼敌五千,本将军很是欣慰,但是这点子功劳实在算不上什么,所以就不上报朝廷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务必于三天之内攻打下萧和砀两个地方,违令者,军法从事!!
什么叫军法从事?那就是杀头啊。下午的时候,派出去侦察的斥候兵已经回来报告说了,萧地(现在的安徽萧县)原先驻扎有一万五千人马,砀地(现在安徽砀山)有两万人,沛地(今江苏沛县)有两万人,而徐州匈奴的二十五万人马正在调动,有五万人正在向萧,砀移动,加起来就有十万以上的人马。而且一旦形成胶着状态,徐州只要随便出动个一两万人把淮南军的后路一断,那淮南军这三万人就得全部玩完!说白了,淮南军进是个死,退回去也还是个死!
姚襄心里就说:殷浩啊殷浩,你小子未免也太黑了点,想升官发财也不能这样拿我们弟兄们去做你的垫脚石啊。转头就跟哥哥姚益说:哥,把各个队的主官全给我叫来,看来我们得讨论一下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工夫不大,各个队的主官就全到了,还都一团高兴呢,想着是不是后面给我们送什么给养来了。姚襄把情况这样一说,怪了,这几位全都默默无言。姚襄挺纳闷儿:今儿是怎么了?不对呀,按淮南人那脾气,他们这哥儿几个按理说早跳起来破口大骂了,怎么改了?变好孩子了?姚襄就问:诸位兄弟,你们说说吧,下一步该怎么办?这仗该怎么打啊?
大刀队的那位先说了:将军,来的时候我们都想好了,都知道他殷浩这个人,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所以我们打算要收拾一下殷浩,至于什么匈奴,那仗我们不打了!
姚襄一听这话吓了一跳:你说什么?不打匈奴了?
大刀队的那位说了:对,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不光是我一个人的意思,还是我们淮南军全体上下三万人的意思,就连您哥哥也在其中!
姚襄一听差点没背过去:什么?噢,合着你们都合计好了啊,地球人都知道就我一个还装葫芦里啊?别人也就算了,姚益你可是我亲哥哥啊,怎么也和别人一起来算计我?姚襄就拿俩大眼珠子瞪姚益。姚益连脸色都没变,非常坦然:兄弟,咱们在还没出发的时候我就点过你,说是要收拾一下殷浩,你没同意,我们也就没强求,毕竟大局为重,但是事情到了这样一步,他要把兄弟们往绝路上推,那就怪不得我们了,俗话说那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殷浩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不把我们淮南军当人看,那他就是我们的对头了!所以我们一早就合计好了,要是这一路上他再欺负逼迫我们,那我们就和他对着干!先收拾他一顿再说!
姚襄看看哥哥,再挨个看看大刀队,弓弩队,盾牌队和长矛队的几个主官,见他们一个个都是点点头,那脸上都是一种决断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早就铁了心了,心里说完了,看来这事情是无可挽回了,现在人家匈奴离着也就不到二百里地,过来是未必敢过来,但是那也是一个威胁啊,要是自己不答应,人心肯定会涣散,那以后的仗就没法子打了,万一再和匈奴一交手,没了士气,那肯定是打输的结局。想到这里,姚襄一咬牙:得,就算是他殷浩倒霉,谁叫他也太欺负人了呢,打就打!
一见姚襄定了主意,姚益和各队的主官都是喜笑颜开,姚襄就说:兄弟们,打可是打,但是我们不是造反,不是反朝廷,是反他殷浩,这个大家可都要记住了。为什么要加上这一句呢?那是因为姚襄担心万一以后朝廷怪罪下来,大家的口径不一致,这就看出姚襄的深谋远虑来了,大家一听,当即就说了:将军您放心,我们要打这一仗,本来就不是想和朝廷对着干,只是想给全军的兄弟找个活路!姚襄心想:活路?你们是有活路了,还不知道以后我有没有活路呢!也不说什么了,大家就讨论怎么防御匈奴,怎么和殷浩火拼。
到了第二天下午,远在一百五十里地以外的殷浩就接到了前锋军平北将军姚襄的信了,打开一看,姚襄说了:将军的命令已经收到,淮南军全体上下一定照您那意思办,现在我们就出发到萧去,两天以内,一定就能够把萧和砀给拿下来,请中军将军放心,但是现在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山桑还有一伙匈奴,就是上次被我们打散了的,人数也不多,大概有个两三千人的样子,因为我们要去攻打萧地就来不及收拾他们了,请中军将军大人尽快前来清剿他们,巩固后方。
殷浩一看,心里那个高兴啊:这帮淮南军还真听话啊,叫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啊,真是好,恩,刚贪污完他们歼灭五千匈奴的功劳,他们又给我找了两三千的匈奴过来让我好立功,看来这老天都帮我啊,这回想不发财都难啊!
不是说他殷浩怕死吗?怎么听到有两三千匈奴还那样高兴啊?您得想啊,他手里面有四万人马呢,还能怕人家那点兵力吗?所以殷浩就兴冲冲的下令:全军集结,向山桑前进,一定要尽快赶到,别让那匈奴跑了!
一百五十里地,要是平时怎么也要走个三天,殷浩那是真想发财啊,驱赶着部队,只花了一天连上半夜的时间,就跑完了。全军正打着灯笼火把前进呢,就见前面有人来报:启禀将军,前面就是山桑!
到了山桑已经是半夜了,殷浩就下令:全军就地扎营。大家都巴不得这一声呢,草草把营盘一扎,随便吃了点子东西,倒头就是呼呼大睡啊。
就这一点您可能就看出来了,这打过仗和没打过仗的兵就是不一样啊,要是那老兵,起码得把那什么拒马啊,铁蒺藜啊什么的先给布置好,您看前面说到淮南军的时候,就是匈奴来袭击了,也要一面迎战,一面把那防止人家偷营的措施给准备好了。但是殷浩带来的这些兵呢,平时都是没见过真章的,也就是会练个兵操啊,耍个刀枪什么的,要是说到那真实的杀敌经验,那跟淮南军还真没办法相比。
刚睡下没多大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是鬼哭狼嚎啊,有人就喊上了:不好了!匈奴杀进来了!那殷浩的兵在睡梦中一听,马上就跳起来了,有的拿裤子往胳膊上套,有的把鞋子往脑袋上顶。有的聪明点的干脆就光着膀子就出来了,一看外面,好家伙,好几千匈奴脸上抹着锅灰,手里举着马刀,哇哇怪叫就正往营盘里面冲杀呢,怎么知道是匈奴人呢?您听那叫声,根本就没人能听得懂,那不是匈奴是什么啊?
估计您也猜出来了,那匈奴军队其实就是淮南军的盗版,为了怕人家给认出来,脸上都抹了灰,喊的那也是随心所欲,反正就是叽哇乱叫,估计自己人都不知道喊的是什么。大家就用打匈奴那儿抢来的胡茄当暗号,两声为进,三声为退。
这殷浩在梦里被惊醒过来,听说匈奴杀进来了,吓得那真是一身大汗啊:这些匈奴人不是被姚襄给打败了吗?怎么还有能力反击啊?转念一想:就算你们反击又怎么样呢,反正我有四万人马,怎么也够你们喝一壶的。于是就赶紧下令:全军迎战!
令倒是下了,但是得有人听啊,这半夜遭到袭击,四面都是火光,摇摆不定的,就是想放箭,那也得看清楚了才能放啊,等看清楚了,人家那马刀早到面前了。所以大营里面那个乱啊,根本就组织起来有效的防御,急得刘启跟王彬之在那儿大喊:你们各自为战,各自为战,打不过就换一个地方!
这淮南军是打近战的高手,打起仗来那真的是不要命啊。殷浩带的那些兵都没怎么上过战场,能有个三成的人见过血就不错了,要按现在的说法,那就是战场心理素质不强,所以淮南军五千大刀队换上匈奴的衣服,抡着那匈奴的马刀,黑灯瞎火地往这大营里一冲杀,殷浩的那些兵可就炸了营盘了,那真是鬼哭狼嚎啊,有的就往那黑地里面躲,有的就往那帐篷里面钻。
其实淮南军也烦着呢。首先身上那衣服就不让人舒服。那会儿淮南人不怎么养羊,也不怎么吃羊肉,所以闻到匈奴兵那衣服上的羊肉膻味就特别的不习惯。淮南军本身也没什么匈奴的服装,有个那三五百套还是预备着偷营劫寨的时候好糊弄匈奴人用的,这回换装的有五千人,那衣服基本上就是打那死人身上扒拉下来的,您想那味道能好闻吗?再有就是那手里的家伙不怎么顺手,淮南军的大刀队玩的都是大片儿板刀,刀背要厚,刀刃要薄,刀柄要长,一把刀得要有快二十斤重,就跟那鬼头大刀似的,这回当了盗版匈奴,玩的一水儿都是马刀,那玩意儿是又细又长,把手还短,所以淮南军这帮子人怎么也砍不出原来那一刀下去就是能把人给剁成两半的感觉了,打那肩头劈下去,到胸口那儿就被卡住了,还得补上一记大臭脚把那尸体给蹬开了,才能把那刀给抽出来呢!所以淮南军那是真不爽啊!
就是这样,那搁谁看着那也是受不了啊,殷浩带的兵冲上去一片,转眼就被这帮子盗版匈奴给砍趴下一片,后面的人一看:这哪是砍人啊,简直就是割稻子啊。心里一害怕,掉头就往后面跑。前面咱们也说了,他们一天连着半夜跑了一百五十多里地,按说是没什么力气再跑了,可是您也知道,那刀就在后面跟着呢,要是跑慢了那是真的要挨人砍啊!所以一撒开丫子,就拿那拼命的劲头跑起来了,有几个跑的快的一边跑一边就纳闷:不对啊,这匈奴拿的不是刀吗?怎么老是拿棍子打我的PP啊?是不是嫌我跑的慢啊?一直跑到天亮了,实在是跑不动了,干脆把那心一横:你爱砍就砍死我得了!往地上一趴就跟那拉风箱似的就喘上了,就等着匈奴来杀,结果等了半天,那刀也没砍过来,抬头这么一看,周围就根本没有匈奴军的影子,琢磨半天,明白了:敢情昨天晚上打我屁股的是我自己的那脚后跟啊!
盗版匈奴砍了半夜,这殷浩的大营就没什么人了,一多半跑了,还有一部分就被淮南军给砍了。说起来,淮南军用的那马刀是真不顺手啊,这打丑时开砍,一直到了寅时,小三个时辰也就砍死人家一万多人。姚益一身是血,手里拎着那马刀,见人就问:殷浩呢?谁见到殷浩了?我说你们别光顾砍啊,有见到殷浩的吗?问了半天都没人看见。姚益心里想:这殷浩的腿可真够快的啊!
您得问了,那淮南军不是有三万人吗?还有两万五千人马呢?这要是在周围来个大包围大歼灭什么的,不就把殷浩的那些军队全给杀了吗?这就看出来淮南军的有仁有义和大局为重了,那两万五千人已经运动到了山桑和萧城砀城之间的地方了,就是为了防止匈奴他突然派兵来攻击,这才是大事呢。再说了,殷浩他人再不好,手下的兵那也是东晋的军队啊,那也是反击匈奴的军事力量啊,所以不能赶尽杀绝,意思意思就得了。这跟一千六百年以后,淮南人宁可自己的城市脏点差点,也要给华东和上海地区把那电和煤炭给供上去是一个道理,跟那为了淮河下游的大城市的安全,一发洪水就主动把自己家门口的堤防大坝给扒拉开了让自己家被淹,也是一个道理。
您说,这淮南军和淮南人都容易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砍了半宿,盗版匈奴们看看没什么好砍的了,大家就开始拣东西。这一收拾起来,淮南军那个生气啊,那全是好东西啊,上好的大米白面,全新的军服一捆一捆放着,金子银子好几大车,还有不少古玩珍宝,跟人家那一比,淮南军那是一个寒酸啊,平时吃的是棒子面,穿的军服那还是好几年以前发的。姚益看着那堆古玩珍宝,心里直犯嘀咕:这殷浩是打仗来了,还是开古玩店来了?就跟下面的人说:赶紧收拾收拾,把东西给装好了快点拉回山桑!
这殷浩哪儿去了?那还是真得说人家是聪明,淮南军一杀进来,他就猜到这是姚襄干的事情了。这话怎么说呢?殷浩他毕竟是扬州刺史外带着中军将军啊,上头曾经给他发过匈奴语言教材,要不然打起仗来抓到俘虏怎么审问军情呢?虽说学得不咋的,有点子二五眼的感觉,但是毕竟还是能扯个几句淡的,他一听见淮南军乱喊乱叫,就知道那不是匈奴话,一琢磨就明白了:这是姚襄要灭我呢!赶紧换上小兵的衣服,出大帐拉了匹马就跑路了。瞧人家那份镇定,您就得知道,这坏蛋要想当成功了,也不是一容易的事情。
不过要是说起来,殷浩也不算是有多镇定,按道理说,他得回扬州,或者干脆就往淮南跑,到了东晋的地盘上,他姚襄还敢怎么着?可是他慌不择路,一口气奔了西北去了。干吗往那儿而跑呢?不因为别的,就是那儿人少。他手下的刘启和王彬之一看殷浩跑了,举着旗号也跟在后面跑了,其余的人一看,那中军大旗在前面呢,也跟着后面跑,要是按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紧跟领导啊。殷浩一边跑一边问王彬之:我说,我们这是往哪儿跑啊?王彬之心里话:我哪儿知道啊,我不是跟你跑的吗?可是又不能不回答,左右看了半天也没定个方位出来,本来嘛,半夜里想定个方向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只好说了:将军,我不知道。还得说是人家殷浩有主意:对了,天上不是有星星吗?咱找到北极星,不就知道东南西北了吗?
殷浩他们可是在骑着马跑路的啊,那骑过马的人都知道,马一跑起来可是够颠的,这一颠,想把那北极星给找到还真不容易,再说殷浩也没怎么学过看天象,那基本功本来就不怎么扎实费了半天劲也没找着,急得直骂:这北在哪儿呢?我怎么找不着北了呢?
这句话就打这儿给传下来了。
既然找不着北了,那就跑到哪儿是哪儿吧。渐渐那天就亮了,殷浩本来想停下来喘口气,可是回头这么一看,只见背后那是烟尘漫天啊,殷浩心里说看来淮南军不逮住我是不肯罢手啊!就继续跑。其实那后面的是殷浩他自己带的兵,两万多人都跟着那中军旗号跑呢。可他殷浩也顾不上看个仔细了。这一跑还真不近,一直跑到保谯城(今河南省夏邑境)。
这保谯城不是什么军事要塞,也就是有个三四千的匈奴军队在那儿守着,还都是一些老弱残兵,平时也就是维持个治安什么的,没什么战斗力。匈奴军队在城门楼子上远远看见南面跑来二百来人,打的是东晋的旗号,后面没多远就是滚滚的黄土,遮天蔽日的,看不清楚里面有多少人马正在赶来。保谯城的匈奴军队首领一看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东晋的军队都打到这里了?旁边有个聪明人,要是按现在的说法那就是个参谋,就说了:将军,您没听说吗?几天以前山桑的军队被一帮子淮南军给打败了,还没到一顿饭的功夫咱们军队里五千人就没了,我估计啊,可能是他们打完山桑以后就来打我们了。那首领说:不会吧,那萧城和砀城里,我们的军队是吃干饭的?那参谋说:您看看,看那飞扬起来的尘土,那起码得有个二十万人马,这么多人要把那两个小城池给灭了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您又不是不知道,淮南军都狠着呢,肯定是打完他们就来找我们的麻烦了。那首领一想也没辙了,就问:那你说怎么办呢?那参谋说:跑啊,不然他们把我们杀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那首领只好赶紧下令:牙不牙不,古仑奔牙不!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匈奴话,要是翻译成汉语来说,那就是:快跑快跑,大家快点跑!这就是学问,现在的一般人还真不懂这话呢。您要是不相信小弟说的,到东晋去逮个匈奴人来问问,您就知道我没骗您了。
这要是说起来,他殷浩虽然是跑得挺累,但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保谯城,外带活活吓跑了四千匈奴兵,那也是少有的事情啊,当年诸葛亮弹了段琴吓跑司马懿也不过就是这个威风了。殷浩进了保谯城,收容一下残兵败将,一看还有两万多人,这心才算是放了下来。
他安稳了,淮南军可就不踏实了,殷浩没抓着,以后搞不好还要麻烦。
您也知道,这殷浩不给他杀了,他就有可能到皇上那里去说点什么,到那个时候,连着淮南军带着姚襄哥俩全得遭殃.但是就有那高人给姚襄出了个主意:将军啊,您也不用担心,他殷浩估计不会对您怎么样,因为他不想让这事情给世界人民都知道喽,他要是这样一说,那大家都知道他御下无方,到时候丢人的是他。
姚襄一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他又问:那咱们怎么说呢?那高人就说了:那殷浩不是一打败仗就是把那责任往您身上推吗?您就不会有样学样啊?反正咱们穿的是匈奴的服装,咱们就一口咬定,是有那么一伙匈奴迂回包抄,想着要断咱们的后路来着,结果和殷浩他们撞上了,死掐一会以后,殷浩将军追他们去了,那样就算是皇上也挑不出来我们的不是啊!
姚襄一想,也只有这样办了,所以马上就给皇上写了个奏折,把情况一说,临了还加了几句:臣一定要把中军将军给找回来,请皇上放心。这折子就递上去了。
要说那还是带兵的人胆子够大啊,也不想一下是不是皇帝就会相信,也不考虑万一有人把消息给捅出去了该怎么办。您还别说,还真有那样的巧事,那殷浩还真给皇帝上了个奏折,说:臣啊,现在是在保谯城,没怎么费力气就拿下来了,臣给皇上报个喜。其余的什么也没说。为什么呢?那就是做官的秘诀和高招了,不能告诉您,想知道您得另外给我来俩猪蹄,不然小弟在这寒冷的夜里发贴,容易吗我?
殷浩发完帖子,就在那儿运上气了,他心里那个憋屈啊:我不就是贪污了你们淮南军一点军饷吗?还有栽了几回赃,诬陷了你们几回,你们就至于要把我给灭了吗?就想着要报复淮南军,可是看看他手下的那些兵大爷,一个个都被那盗版匈奴正宗淮南军给吓破胆子了,经常半夜里就突然从炕上跳了起来,跪炕头上就可着嗓子喊:大爷啊,我上有八十岁的女儿下有三岁的老娘,您就饶了我吧!殷浩一想:算了吧,现在连辈分都不清楚了,还谈什么打仗啊!看来还是得缓缓劲才行!于是就先凑合着住了下来。
那边匈奴可就乱了套了,先是山桑失守,现在保谯城也没了,那匈奴军可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先前那斥候兵侦察的报告说是东晋一共是出动七万人马,但是保谯城的撤军说人家起码有二十万,这要是还加上在山桑的淮南军那就是得有小二十五万人了啊,那多出来的十七八万人是从什么地方出来的啊?再说了,那二十万人驻扎在保谯城是什么意思呢?要说是和山桑的军队协同攻击徐州,那也相距的太远了一点吧?要说是要攻打洛阳,怎么有呆在保谯城也没个什么动静呢?匈奴军这一疑惑,干脆就采取了一个老办法了:敌不动,我不动,先看看人家是什么动静再说!
放下殷浩和匈奴不说,我们再回头来看看淮南军.要说起来,那淮南军也是真够一没出息的,先是打山桑搞了不少的军用物资,然后打殷浩又抢了不少的东西,手里突然一有钱,嗬,您看把淮南军给美的,一个个都跟那土财主似的,都不知道那钱该怎么花了。还是人家姚襄有办法,把大家叫到一起,先是臭骂一顿:我说你们这些小子,是不是手里有钱就把家给忘记了啊?我还就告诉你们,就你们那点钱,先拿一半出来,给家里带回去,谁要是不给,我还就号召大家集体鄙视你!说着,姚襄就做了个鄙视的手势,还是大号的那种。您说也怪了,这都指着鼻子开骂了,淮南军还真就吃这一套,赶紧就把往家带的东西给登记造册,张三往家带五两银子,皮袄两件,李四往家捎银子四两,马靴三双。把这些东西就都给装到大车上去了。
这姚襄就跟姚益说了:哥啊,我得先回淮南,得看看朝廷是什么动静,您得把山桑给守好了,万一朝廷要是来抓我,咱哥俩还有个逃命的地方。姚益一听,那心里是直发毛啊:要不我回淮南吧,起码我比你能跑啊。姚襄说:哥啊,你不行,你那脾气太急,万一有什么事情你压不住火,还是得我回去,你要既提防匈奴,还要提防他殷浩。姚益一听就明白了:这是我兄弟跟我说后事呢。强压着眼泪说:兄弟,那你就去吧,哥哥在这儿等着你!
姚襄就带了三千人马回了淮南了。要按姚益那意思,恨不得让姚襄带两万人回去,但是姚襄不愿意,他说了:哥哥您就给我守好这里就行了,我不用带人太多。
姚襄回到淮南,先是让人把东西挨家挨户给送去,然后赶紧就到他那秘密培训的淮南军民兵训练中心去了。要说还是人家姚襄有远见,平时就把那工作给落实到基层了,他建立了一支预备役部队呢。到那里一看,还挺好,大家练得挺热乎,姚襄很高兴啊,就开始从里面挑选那有潜力的兵,组建第二支淮南军。同时就派人去打听朝廷的事情,还真怪了,朝廷真没什么动静。姚襄就明白了:啊,他殷浩也是怕丢人啊!
转眼可就到了十一月份了,那天是一天比一天冷啊,要是在往年,姚襄早就往上面打报告要棉衣什么的了,可是今年就不用了,淮南军一个个早把那羊皮袄子给套上了,这要是远远一看,就跟那一群老绵羊一样。
再说殷浩,在保谯城那可真是冻得受不了了啊,军用物资是让淮南军给拣了洋落了,保谯城那点东西也早让他手下那些兵大爷给抢得没剩什么了,这眼瞅着都入冬了,好多人还都穿着夹衣,这要是来个西伯利亚的寒流,那这两万来人就得全部给冻死,再说也没什么吃的了,上匈奴那里去抢粮食也没那个胆子,老百姓也抢得差不多了。殷浩一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不能在这里再呆下去了,我得回去。可是怎么才能回去呢?三面是匈奴给挡着,还有一面是淮南军,估计搁谁都没那么容易放自己回去。要说还是人家殷浩有办法,想了一会,就有主意了。
殷浩就把手下那两员大将给叫来了,一个叫刘启,一个叫王彬之,那跟殷浩都是死党啊。殷浩跟他们说:上回他们淮南军不是化装成匈奴来袭击我们吗?我们也学他们,咱们不是在保谯城的仓库不是发现两千多匈奴人的军服吗?刘启你带点能打能杀的把那衣服给换上,也冒充一回匈奴去偷袭淮南军,王彬之你就带一万五千人,跟着就压上去,把淮南军全给我杀了,好出口恶气,到时候我们就把责任给推到匈奴身上就是了。刘启是个笨蛋,那脑袋不怎么好使,一口就答应了,王彬之倒是有点小聪明,心里说人家淮南军就这样等你来杀?可是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也只好答应了。
点起一万八千人马,给殷浩留下五千人守城,那二位可就出发了,走了两天,就离山桑不到二十里地了,前面就是淮南军的营盘了。刘启让手下的人把那匈奴衣服给换上,也把那锅灰抹到脸上,这就要偷营劫寨了!
刘启带人摸到淮南军的大营前面,就瞧见那营盘里面是静悄悄地,有那么几声更鼓也是有气无力的,看着好像是大家都睡觉了,刘启带人就摸进去了,一进那寨门,呐喊一声,就要向里面冲杀,就看见正对面几十个大帐篷里面哗啦一下出来两千弓弩手,还是那老规矩,身上背一个,手里拎一个,俩大号的五连发,对着那三千人一按机括,就听“嗡”地一声,一万支箭就出去了。这距离还不到一百步远呢,那还不跟那穿糖葫芦似的,有的那箭打前面那人肚子穿过去,就钉在后面那人的胸口了,紧接着淮南军的弓弩手把身上那五连发也给拿下来了,又是“嗡”地一声,一万支箭跟着就又出去了。
等淮南军把腰里的弓给摘下来,想瞄个活的练练手呢,就看见对面刘启那些人,没什么活的了。大家互相看看,往地上一躺。干吗啊?拿脚蹬那弩弓的弓背啊,好拉开了往上面装箭。
这会儿王彬之领着一万五千人就到了,他跟刘启离着大概有个三里多的距离,远远听见淮南军的营盘里面叽哇乱叫一气就安静下来了,那心里就适宜紧:该不会是出事了吧?正犹豫着是进攻还是赶紧撒丫子呢,就听见背后是一阵大乱,转头这么一看,就见火光中,大概有五千匈奴兵抡着大刀片上来了。王彬之一看都快气哭了:你们淮南军可是缺了大德了,我们刚打算冒充匈奴去打你们呢,怎么你们也装匈奴啊?刚想到这儿,就又听见淮南军那大营里面又是一阵怪叫,再一看:好嘛,又是两千匈奴拎着大号五连发跑出来了。王彬之那个气啊:你们淮南军有没有职业道德啊,起码那衣服上的血迹也得给擦了吧,刚把我们那些盗版给弄死,你们就扒人衣服啊!
淮南军他哪关你王彬之什么想法啊,两千盗版匈奴的弩弓手往高处一站,就向人堆里面射,这回改方法了,分成四拨,第一拨五百人来个两千五百箭的齐射,马上就把第二张弩弓的两千五百箭跟着就射出去,射完了马上就向地上一躺拉弓搭箭,这会儿第二拨五百人的那弩箭就又出去了,一直到第四拨射完了,那第一拨的又站起来了,就这样轮番射。
那五千大刀队就在外围砍杀。按说起来是不该下这样重的手,可是不是上回打架的时候搜出那么多东西给闹的吗?淮南军瞧见那些东西就想:你们什么仗都没打还有这么多东西,过这么舒坦的日子,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连顿饱饭都吃不上!所以那下手就不容情了,再说了,一看他们也冒充匈奴来劫营,那火气就更大了:这办法怎么说也是我们想出来的,你们没听说国家颁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啊?那就更狠了点。
山桑这通乱啊,一万五千人被七八千人给杀啊射啊砍啊折腾了半宿,到天亮一看,这地方就没什么殷浩的兵了!那刘启和王彬之全被杀了!
要知道东晋王朝是否能苟安江南,北方匈奴是否还要南侵,请继续关注《笑说淮南》!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话说苻坚要攻打东晋,可是尚书李序提出个三不可攻,苻融就跟他哥哥苻坚说了:李序说的是有点道理,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有办法,李序说北方人心未附,那咱们攻打东晋,就把各个部族的军队全给召集起来,那青壮年也全给收编到军队里面去,多余的就把他们给当民夫使唤,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来是各部族没了兵源,他就是想造反作乱也没了那个能力,二来我们大秦有了更多的兵马,大军压境,对晋朝那就是很大的心理压力,从根本上就能让晋朝不战自乱;至于水军,我们也加紧训练,水陆并进,到时候齐攻建康,您看我这主意怎么样?
怎么样?要按小弟说,那是真不怎么样,为什么呢?把全国各地的青壮年全给拉去当兵去,要不就是当壮丁去,谁来种地?那人心不就乱了吗?再有,把鲜卑,匈奴,羯,氐,羌还有汉族的人全给聚集到一块儿,语言上那就是一个大问题,指挥上肯定要出大乱子的。苻坚不是没想到这些,但是他一考虑,觉得那跟夺取东晋来比,就是小问题了,打仗主要还是靠自己氐族军队来打,其他的军队也就是来装个样子的,也就没再多想,就跟苻融说:兄弟啊,看来这些年你还真长大了,长能耐了,好!真是好!哥哥为你高兴!我再补充两句,咱们得想办法把晋军给引出来打,不能在水网纵横的地带交兵,因为咱们都是骑兵和步兵,适合在平原作战,所以要挑选一个能发挥我们特长的地方,先大量消耗掉晋军的有生力量,同时就能够在南人那里造成恐慌,这样我们的伤亡就会小很多,毕竟我们氐族还要提防其他部族啊,所以一定要找一个适合我们的作战方式,同时又对晋朝很重要的地方来开战!
苻融一拍大腿:哥哥,您算是说我心里去了!这地方我找好了,就在淮南,您看怎么样?淮南是过江以前的最后一个平原地带,同时又扼守住了淮水,是进攻江南的必经之路,如果打下淮南,经过肥水就可以直接进逼到建康城!没有比淮南更好的地方了!
苻坚一听高兴得是两眼放光啊:兄弟啊,说得太好了,来干一杯,这征南大将军就是兄弟你的了!这回我要来个御驾亲征,我给你当后盾,你就放开了打,打到建康城,咱兄弟俩再把酒言欢!
这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二天,苻坚就发下诏书,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征调大秦国土一内各族青壮年入伍参战。没几个月的功夫,前秦就有了90多万人马,其中步兵63万多,骑兵27万,以及苻坚的亲卫军羽林郎3万多人。苻坚那个高兴啊:好啊,90多万人马,那是多大一支力量啊,别的不说,就是大家把手里拿的马鞭子给扔到长江里头,那长江马上就得被堵塞喽,那下游就得断流!苻坚一声令下:我说,咱们走着,到建康城去!
前秦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8月,前秦苻坚攻东晋,拜其弟苻融为征南大将军,领30万人马为前锋,直扑淮南,正式拉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
苻融率领30万大军,挥军南下,进驻颖口(今正阳关)。九月,苻坚亲至项城(今河南项城)督阵。
东晋方面闻前秦来攻,宰相谢石,前锋都督谢玄,率领水陆军共计8万余人,前往淮水一带,因正阳关离寿阳(今安徽寿县)太近,令龙骧将军胡彬领军5000为前部,驰援寿阳!
在双方都在调兵遣将的时候,都在分析军情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寿阳城却是一片平静,守将徐元喜和他手下的军官站在寿阳城楼上,望着正阳关一带,只见前秦军队的营盘是一座连着一座,人如蚁群。大家都知道,人家是30万,自己呢,只有四千二百人,平时对付人家的小股部队那还能应付,现在兵力对比是70多比1个,胜负之数不问可知,援军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估计这回是有死无生了。
徐元喜心里是直叹气啊:要是淮南军不撤编,起码还能应付到援军赶来,可是现在呢?如果人家不是为了等待部队集结完毕,就凭那30万人马,顶多一天就能把寿阳给夺下来!但是在脸上还不能流露出来,看了一会,就招呼大家回军营商量该怎么办。
淮南军怎么会撤编了呢?咱们先来回顾一下前面几年的情况:
东晋太和四年(369年)四月,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5万山姑孰(今当涂)出发,北上伐燕。七月,桓温军至枋头(今河南省浚县西南)。前燕以慕容垂为南讨大都督,与慕容德等率军5万,并求救于前秦苻坚,抗击桓温。桓温先遣豫州刺史袁真攻谯(今亳县)、梁(今河南省商丘),开石门(今河南省荥阳北广武附近)以通水运。袁真攻克谯、梁,而不能开石门,水运路塞。燕兵屯驻石门,晋军粮道断绝。桓温作战不利,又闻前秦救兵将全,遂焚烧船只,丢弃辎重,由陆路向南撤退。回军途中,被前燕军大败丁襄邑(今河南省睢县),继被前秦苟池邀击又败于谯(今亳县),死者万计。十月,桓温攻前燕大败后,诿罪于哀真,袁真不服,在寿春(今寿县)投降前燕。当时淮南军一看袁真要反叛,干脆拍拍屁股走了,到了现在的合肥一带驻扎去了。
东晋太和五年(370年),晋降将豫州刺史袁真死,前燕辅其子袁谨继立,继续割据寿春(今寿县),威胁东晋。三月,前燕与前秦皆遣兵往寿春支援袁谨,企图在寿春建立抗晋前哨。晋大司马桓温对此恼怒至极,一面遣都督竺瑶等前往武丘(今河南省沈丘东北),阻击秦、燕军,一面遣其弟南顿太守桓石虔进攻寿春,袁瑾绕城固守,未被攻破。八月,桓温亲自率兵2万由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围寿春攻袁瑾。次年正月,前秦苻坚遣将苻鉴、张蚝帅步骑之万救援袁瑾,桓温遣淮南太守桓伊与桓石虔等击秦军于石桥(淝水北),前秦军退屯慎城(今颍上县西北)。桓温带兵攻打寿春半个多月,都没攻打下来,在一边当仓库卫队的淮南军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就出动了,才几天的功夫,寿春城破,袁瑾、朱辅被擒。这一下,招了忌讳了,桓温一看:合着我这能耐没你们淮南军大是不是?跟我这臭显派是不是?我撤你的编!就这么着,把淮南军给撤了。但是淮南军那战斗的实力在那儿摆着呢,就有不少将军偷偷地从淮南征召士卒,前面说到的龙骧将军胡彬,他就招集了5000士兵,这回他带来的救援部队,基本上就是淮南军了。寿阳城里的徐元喜呢,原先刚来的时候就带了200人的卫队,他也知道淮南军是一支厉害的队伍,所以慢慢地把手下别的地方的部队给调换了,招收了大概有3000淮南人,加上原来还没调换的1000人,也算是淮南军了。
徐元喜带着这4200人,这十几年来和前秦打了不少架,这一打就看出来了:淮南军战斗能力强,军事素养好,但是也是刺儿头,他们要是服你,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那是没二话,但是要是不服气你,你就是跪下来叫爷爷也是没有用。好在徐元喜也是直脾气,大家又是一同在战场上拼过几回命的人,所以大家对他还是很服气的。
徐元喜把大家给召集起来开会,徐元喜就说了:我说,现在的形势大家都知道了,估计这回我们兄弟们搞不好都要归位,大老爷们死倒不怕,不过得看是怎么个死法,咱们起码得多拉几个垫背的才行,大家有没有要装熊的?要有,赶紧给我走人!
大家一听就纷纷说话了:将军,您放心,头可断,血可流,大老爷们面子不能丢!咱们没一个是孬种,您就放心吧!徐元喜说:好样的,现在人家都住到我们家门口来了,我们虽然打不走他们,可是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我有个计划,说出来兄弟们帮我参详一下,他们不让我们过太平日子,我们也不能让他们舒服了!
打这天晚上起,前秦的前锋大营里就不得安生了。天刚一黑,营盘外面就有人骚扰,一会儿放上几支冷箭,一会儿响上几声破锣,闹得前秦军睡不好觉,要是派个千儿八百的出去搜捕,远远就看见一拨子人一路狂奔跑到淮河边上,一个猛子下去就再也找不着了;要是只出去几十口子或者百把人,指不定打哪个草堆里就蹿出二三百人来一通乱箭还买一送一附带着一通大刀片子。要命的是,经常有一些人穿上前秦的军服趁黑就摸进来了,一口鲜卑话或是氐族话,有的还会说羌族话,还真认不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进来后不是把粮草垛给点了就是把马厩给烧了。这还不算什么,最可气的是,都半夜了,也不知道他们哪儿来的精神,蹲前秦军大营外面练唱戏,还是特别难听的那种,这要是按现在的戏曲品种来说,那就是“推剧”的前身,要是换个嗓子好点的,咬紧牙关听下去没准还能听出点味道来,可是架不住唱戏的那些人一个个都跟那杀鸡宰驴一样的叫唤,一听就能让人打后脊梁沟子一直到脚趾头缝里那鸡皮疙瘩都集体立正排队,老觉得背后阴风阵阵的。不到半个月,那前锋军有两万多人都一宿一宿地失眠了!
这老睡不好觉,搁谁也受不了啊。把这事情一报上去,苻融挺纳闷:怪了啊!按说,寿阳城的部队要是打算来攻击我们,那怎么也要在我们立足未稳的时候来啊,现在我们都扎好营盘了,就等全军集结完毕一齐进攻了,怎么这会儿淮南军倒来劲了呢?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到后来恍然大悟了:兵者,诡道也,他们这是成心耽搁我们啊!
还真让他猜对了,徐元喜前一个月接到宰相谢石和前锋都督谢玄的来信,告诉他:龙骧将军胡彬领军5000为前部,驰援寿阳,你务必要坚持到援军抵达,大军随后就到,在此之前,一定要想办法,尽量阻碍前秦的攻势!所以徐元喜就想了这个办法。苻融知道了徐元喜的打算,就下令了:全军戒备,不许出战!等大军集结完毕,一鼓作气攻下寿阳!
你不出战,人家徐元喜倒找上门来了,动不动就带上一千来人到大营门口讨敌叫阵,骂得那个难听啊。有那沉不住气的,就冒着违抗军令的罪名,带人马出来了,这边还没拉开架势把阵脚给布好呢,那边人家就是一通乱箭过来了,射完以后也不管你是死是活,掉头就往回跑,想追都追不上。把个苻融给气得天天在帐篷里摔东西骂人。
到了十月,在项城的苻坚看到自己强行征调的那90多万部队已经有70多万集结好了,正在连天加夜地往淮南方向行军,估计时候也差不多了,就给苻融下令:进攻寿阳!
苻融一接到命令,差点没哭出来:哥啊,兄弟我等您这命令等得花儿也谢了,总算是把您这命令给盼来了,要是再晚来几天,我的那些兵就全得靠吃安眠药才能睡觉了啊!他立刻召集各营各哨的军官,下令:全军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寿阳!!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3: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话说东晋寿阳城守将徐元喜领着4200口子人,跟前秦氐族的征南大将军苻融打了一个多月的麻雀战,把个苻融给整治得够呛,好不容易苻融他哥哥苻坚下命令说要攻打寿阳城,可把苻融给高兴坏了:好,这机会可算来了,你徐元喜等着,看我怎么弄死你,小样,你不是天天半夜派人在门口唱大戏来着吗?这回我逮住你我非派上五百个五音不全的换班儿在你耳朵跟前唱,你要是敢睡觉我就抽你!苻融点齐了十五万人马,花一天时间渡过淮水,第二天一大清早,就向寿阳城开进。
要说这苻融也够会挑人的,这一十五万人马全是天天晚上让那帮子淮南军给祸害得一宿一宿睡不好觉的兵,这些人一听说要到寿阳城去找场子,那憋了一个多月的气就跟那气蛤蟆一样全鼓起来了,列好队伍到了寿阳城下。苻融手下一个叫梁成的将军就过来问了:我说大将军,这城我们是怎么打啊?是四门齐攻跟那李云龙学啊,还是先挑一个重点打啊?苻融说:你爱怎么打就在打,这事情我不管,这十五万人马我交给你,你瞧,现在是卯时,这太阳是刚起来,反正今天晚上我是要到寿阳城去吃晚饭,要是我没去成,那我就把你小子的脑袋给拧下来当夜壶!梁成也没在意,说了声得令就下去了。人家苻融都说这样狠的话了,他梁成怎么还这么不在乎啊?那是啊,十五万打人家四千二百,那就是三十七八个打人家一个,这要是再打不过,那还真不如直接跳淮水死了好呢!
梁成就下令了,调了五千步兵,推着两辆攻城车,后面还跟着五千弓弩手,大家就出动了,直奔寿阳城的西门。先是把那大木板给铺到护城河上面,费了老鼻子劲把那攻城车给推过去,这离着西门可就不到五十丈的距离了,五千弓弩手把那弓都给拉得满满的,就瞄着那城楼子上面。也搭着今天天气好,十月份这太阳还挺猛烈,正射人眼睛上,看久了还有点眼晕,那也没办法,还得继续瞄着啊,不然万一城楼上面出来人了怎么办呢?五千步兵左手高举盾牌,全举脑袋上了,防着人家望下扔砖头或是放箭,大家就推那攻城车。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淮南人给出的主意,打那前一天晚上啊,找那犁地的犁,打护城河那儿开始一直到城门楼子底下,横七竖八地犁了那么好几回,还给灌上水了,那地就跟那掺了胶水一样,是又滑又粘,根本就使不上劲,一脚下去那泥就能淹到脚面子上,一使劲那脚就打鞋里面给拔出来了,嗬,那大车轱辘就跟长在那泥地里似的,压根就推不动,负责推车的那三百彪形大汉愣是把疝气给憋出来了也没推进20米去!
这功夫,后面那五千弓弩手可就扛不住了,都小半个时辰了,那左手如托泰山,右手似抱婴儿,左眼眯缝着右眼大张着,保持那一个造型这么半天,那搁谁谁也受不了这个,脑门子上那汗就跟那下雨似的,直望下流啊,把那眼珠子给蛰得生疼,就那都不敢用手去擦,就在那袖子上歪着头凑合着去抹,生怕就在自己一抹汗的功夫城门楼子上面晋军出现了。这时间一长了,大家都觉得有点晕,再加上那太阳光直晃眼,就觉得那城门楼子就跟那风火轮似的直转悠!
这梁成打后面一看急了:这不成啊这个!我说你们怎么这么笨啊,推不动车你们不会找几块木板什么的垫在车轱辘下头啊?大家一听:咳,这不是给急糊涂了吗?赶紧就找来木板,把车轱辘给垫好,嘿,这回好,轻快多了。推着就往前走。眼瞅着离那城门就不远了,就听得,那城门楼子上一阵呐喊,腾一下子就站起两千来号人来!前秦那五千弓弩手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右手一松弓弦,就听“日”一声,五千支箭就出去了!
这五千支箭刚一射到城楼上,就看那两千来号人就摔趴下了。梁成眼尖,一眼就看出来了,那两千来人全是穿着东晋军服的稻草人,那一声“小心埋伏”还没喊出来呢,就看见由打那城墙后面又站出一千来口子人来,个个手里提一五连发大号的连弩,对准了城下前秦军的弓弩手就是一通射啊,那七千来支箭眨眼的工夫就到眼前了,一转眼的时候,前秦那五千弓弩手就死了两千多啊,还外带伤了一千来人,紧跟着城楼张那些个人把弩弓一扔,一人抄起一个酒瓶子就望下面砸,一千多酒瓶子砸在下面那些盾牌兵高举的盾牌上,里面装的东西是到处飞溅啊!有个老兵那鼻子这么一闻,那脸色就变了,急忙喊了一声:是桐油!快跑!!
想跑?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城门上头早一排火箭射下来了。桐油那东西是见火就着啊,再说了,前面提到的那个缺德带冒烟的淮南人在那烂泥塘里不知道埋了多少壶桐油!这一着火,寿阳城门下面立刻就改了烤鸭店了!
身上着了火的前秦士兵掉头就往回跑,瞧见前面就是那护城河,也顾不上自己是不是会水了,跑到河边就是一个猛子扎下去,那护城河就跟下饺子一样热闹开了,可是下去是下去了,就是老没见着人上来。梁成挺纳闷儿:不会啊,要说就算是一群旱鸭子,那起码也得扑腾个几下啊,怎么一下去就连头都不冒呢?再一看:可了不得了,那水里一大团一大团的血咕嘟咕嘟直向上冒啊!赶紧找了俩会水的下去这么一摸:坏了,敢情那水里全是张着打鱼用的那渔网,上面绑着无数的倒须钩,在河床底下还埋着密密麻麻的枪头,这要是一个猛子扎下去,非撞枪尖上不可!就算是运气好没扎上,也得让那渔网给缠上,让那倒须钩把身上拉得跟那生鱼片似的。
这会儿城楼上面就练开手了,趁着下面这乱劲儿,有那射箭技术好的就开始指导那技术不怎么样的了:瞧见没?那个黑大个儿 ,对了,就射他了,你看他不是跑着呢吗?你啊就对他跑的方向前面一点儿射,准能射上!好!你看,这不是射上了吗?就是不太准,射人屁股上了,估计是射人坐骨神经上了,这小子大概以后就得拄着拐棍走路了!
把个梁成给气得啊,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派出去一万人,现在就回来三千多一点儿 ,个个身上还都带着伤,再看看城门前面,那火还烧着呢,估计里面要是烤的是鹌鹑,那香味就该出来了。
梁成看看西门,心里话估计这大火没三两个时辰是烧不完了,要是在这儿傻等,那火灭了咱们也就该吃中午饭了,看来得换个地方试试!留了一万人马等那火灭,自己带着十二万人马就奔了南门了。
到南门一看,跟西门是一样静悄悄地,是什么动静都没有。就看见护城河边上靠近寿阳城那边是一车一车的柴草,大概有那么一百多辆,还有三十多辆粮车也扔那儿了,地上还有几只破鞋,看那样子是东晋军队正往城里运送粮草,一看到前秦军队过来就把东西扔了自己跑路了。梁成让人下水一摸,那护城河里稀稀拉拉有那么几张渔网,还有几个枪头,估计是还没来得及布置呢。再一看前面那地,也只是犁了几道浅沟,也没灌水。梁成放心了,手一挥说:云梯队,给我上!
五千云梯队扛着云梯就过了护城河,后面是老规矩,五千弓弩手跟上。就有人跟那梁成说了:将军,您看那粮食车和那柴草车。那可都是容易着火的东西,万一城楼上再放一排火箭下来,那我们过去的这一万人可就危险了!梁成一摇头:没事!刚才他们才用过火攻计,现在还会再用吗?再说了,你看,最近的粮草车离那城门楼子也有起码一百五十丈远,这世界上就没有这么强的弓能有这么大的射程,就算有,也未必就射得中!那人一听,这梁成说得也真有道理,就退一边不说话了。
这一万人过了河,略微摆好阵形,就发起了冲锋,刚跑到一半,梁成和后面的十二万前秦军就看见打那柴草车里突然就钻出二十几个人来,穿的是东晋的军服,左手拿着大刀,右手拿着一个竹筒子,把竹筒的盖子一拔,里面就冒出火来了。那二十几个人对着城门楼子上面就喊:诸位兄弟,俺先走一步,到那面去给兄弟们准备酒菜去了!
说完把那火筒子往大车上一扔,那柴草车上立马就蹿起冲天的火焰来了,不光是烧,还带着炸。,那柴草车和粮食车里面还装着一坛一坛的桐油和硫磺呢!一眨眼的工夫,那一百多柴草车和那三十多粮食车就全烧起来了,正好把那一万前秦军给困在里头了!
那二十多个淮南军早从车上跳下来了,把上衣一扯,光着膀子抡开了大刀就往乱成一团的那一万前秦军里冲锋!只见刀光过处,血影纵横!
就听见寿阳城楼上有阵阵压抑住的哭声,还有个十五六岁的孩子高声叫道:
老哥哥们,你们走好!回头我们就来找你们!来生来世,我们还做兄弟!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话说在进攻寿阳城的时候,淮南军二十几个人拿自己的命来点燃了预先埋伏的陷阱,这让梁成完全给吓懵了,不光是他,还有他后面的十几万前秦的军兵,也都给吓傻了:这上阵杀敌的见的多了,象这样悍不畏死敢拿自己的性命来换人家的命的还真是不多见。大家就眼睁睁看着那大火里面的那二十来个淮南军和四千多前秦军的尸体发愣。在那寿阳城上,就响起了胡茄的声音,要是懂行的就听出来了,那是一首歌:
君逝我存兮,我心不息;
我存为谁兮,为君尚存;
我欲依君兮,君复安在;
与君偕亡兮,共此共已!
城楼下面都是氐族的人啊,那一听就听出来了,这是什么啊,就是跟底下那些人说了:想让爷我投降,没门!
梁成那肺都快给气炸了:两次攻击都没见成效不说,现在人家还这样打击我们的士气,你们淮南军还有完没完啊?老老实实让我们给杀了不就完了吗?他刚要下令全军冲锋,后面那传令兵过来:将军,征南大将军找您过去呢!
梁成就到后面去见苻融了,苻融就跟他说了:我说梁成啊,这个仗不是这样打的啊,你看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士兵一个个都让那东晋的淮南军给吓着了,这要是再打下去,那我们的士气就全完了!梁成一听差点没哭出来:我说大将军啊,您也不是没看见,不是我那兄弟们他们不拼命,实在是寿阳城里面的那些个淮南军是太敢拿自己的命不当个事情了啊,要是我手里有这样的人,不要多了,有个五万人,我就敢一直打到西伯利亚去!苻融说:你少扯淡吧,我刚才接到报告了,说是晋朝的龙骧将军胡彬带领着5000人马已经过了硖石,正往寿阳赶呢,我现在就去拦截他们,我从正阳关那儿调十万人过去,这儿的人我可全交给你了,反正今天晚上你要是拿不下来,你自己想个办法给我交代吧!说完,苻融就走了。
梁成呆了半天,猛地把脑袋上那头盔给摘下来,往地上一扔:TNND!他们淮南军是人,我们大秦的将士就不是人了吗?我说,凡是有那带把的爷们,都TMD 跟着我望上面冲啊!!
说完了,梁成第一个就越过那护城河,抢过一架云梯望城墙上就放。受他那一感染,那些氐族士兵也跟那吃了春药一样,嗷嗷叫着就望上面冲锋了。
花开两朵,咱们说说苻融,他在和那十万人马汇合以后,赶紧就把那阵势给摆开了,左右翼各是三万人的队伍,中间是他亲自带的四万人马,摆好架势就等着胡彬来了。等了还没多一会呢,就看前面不到三里远近的一个树林后面,有五千人马的样子就从那儿拐过来了。那一看就知道对方全是骑兵,都没骑在马背上,全是步行,有的人还从褡裢里面掏什么东西在喂那马。苻融心里咯噔一下子,就知道胡彬这人不是好惹的人物!
他怎么知道呢?其实您要是看过前面小弟说的“山桑之战”那一段就能知道,骑兵打架靠的主要是马匹的力量,至于那人的力量还在次要。苻融是打游牧民族出来的,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现在一看他胡彬也知道,那心里就有数了,知道胡彬和淮南军不好对付!
远远看着,那五千淮南军开始变换阵势了,一面前进一面就把那阵势给列好了。苻融一看,那五千人列的是箭矢之阵,马上就知道了,这五千人是要玩命的去驰援寿阳!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0: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什么是箭矢之阵呢?这可是个厉害的阵法,相传是《黄石公兵法》里首发原创的,天下得学的也就张良一人儿,后来英布也曾经学过,他带领淮南军袭扰项羽的时候就喜欢用这个阵法,是淮南军的看家本事之一。这个阵讲究的是突击的速度和威力,一般来说可以以一当十地进攻。苻融也是读过兵书战策的人,一看就看出来了:哈,他胡彬是要用这阵法来攻击我的中军啊!
怎么说是要攻击前秦军的中军呢?因为淮南军人数实在是太少了,要是一对一还有可能是针对左翼或者是右翼进攻,但是现在是十万人来拦截五千,20比1的战力,淮南军唯一可能取胜的方法就是进攻中军,先打垮前秦军的指挥系统。所以苻融很自信地就发令了:左右翼,向前突进,中军后撤300丈!
这也是一种阵法,叫做玄襄之阵,左右两翼的前突正好可以起到包围的作用。您得知道,箭矢之阵的弱点就在适合进攻而不适合防御,对来自侧面的打击,那承受能力还是很一般的。一声令下,前秦军的左右两翼就开始运动了,而且还是逐渐拉长。
就看淮南军还是那样不紧不慢地拉着马往前步行,一直走到离着前秦军还有个一百来丈的时候,打淮南军的后面响起一声号角,淮南军立刻就翻身上马,五百人组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箭尖,后面一千二百人列成三行,是为箭身,左右各八百人是为箭羽,其余的在箭羽之中,是为箭杆,奔着前秦军的中军就是一声呐喊,打马狂奔,就要往里面冲了!
苻融一看:好啊,这回你们淮南军可就是自投死路了!急忙就下令:左右两翼,加紧包抄!中军继续佯退,吸引他们过来!只要我的左右两翼一合围,你们淮南军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我的手心去!
这令刚发下去,就听淮南军的箭杆部位又是号角连连,组成箭头的那五百淮南军突然一拨那马头,不对着前秦军的中军了,把方向改了,改奔前秦军的左翼了!苻融一看吓了一跳。怎么呢?他的左翼正在运动当中啊,虽然那阵势和队形还没有乱,但是那队伍的距离可是拉长了啊!怎么淮南军会突然改变进攻方向啊?
还没等他下命令呢,前秦军左翼早就开始有反应了。人家那也是打了多少年的仗的氐族老兵了,立刻停止了前进包抄,就地把队伍就排开了,四千弓弩手把弓给拉开,对着淮南军。就看淮南军前面的那五百“箭头”是越来越近,马上就要到射程里了!
只见那身为“箭尖”的那五百淮南军就跟约好了似的,突然同时打马鞍边上摘下一个大盾牌来,将身体一滑,一只脚还留在马镫里,另一只脚脱出来钩在马鞍前的判官头上,把那盾牌就给挡在马身前面了,这要是打正面一看,除了马头和那四个飞奔的马蹄以外,什么都被那盾牌给挡住了!
前秦那四千弓弩手一看傻了眼了:这可真是走千走万,没看过淮河两岸啊,打了这么多年仗了,还真没怎么看过马术这样好的晋军,还别说晋军了,就是在匈奴和鲜卑族里,有这样好骑术的也是不多见啊,这整个人都被那盾牌给挡住了,这可往哪儿射啊!往马脑袋上射,还是往马蹄子上射,大概那命中率也高不到哪里!就这一楞神的功夫,那箭头的五百淮南军可就离着前秦军不到一百步了!弓弩手那领队一看,不射也不行啊,再不射人家可就冲到咱队伍里来了,一咬牙一跺脚,把那令旗一摇,那就是发箭的号令,那四千弓弩手右手一松,四千支箭“日”一声就出去了。
要说人家前秦军真是老打仗的,就这四千支箭,就淮南军那样防护严密,还有五六十淮南军那马被箭给射中了,就看那些人打马头前面就摔下来了,其余的那些淮南军也不管,一个大翻身就又回到马背上了,一手还拿着盾牌,另一只手就把那骑连弩就给掏出来了。
这骑连弩跟淮南军把步兵用的连弩从外形上看是一个样子,只是小了两号,所以那射程也就近了不少,但是这骑连弩的箭头上面都是倒须钩,这要是被射上,往出一拔那箭,起码得带下二两肉来,更要命的是那箭头在太阳底下都泛着蓝光。这可不是那什么烤蓝,那会儿还没这技术呢,要是那明眼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那箭头上面都喂着毒药呢!什么毒呢?全是厉害的,有什么狼毒粉,毛茛汁,斑蝥粉,外带点耗子药什么的,掺合一下把那箭头放里面泡个十天半个月的,这一箭扎上,往轻里说就是个局部组织坏死,往重里说那就是个截肢的下场。淮南军这五百充当箭头的骑兵一扣那绷簧,两千多支箭奔着那前秦的四千弓弩手就过去了,这时候两军相距只有五六十步远了,连瞄准都省了,当场就有一千多人被射趴下了。淮南军那是真不客气啊,一伸手把囊中第二套弩弓又拿出来了,趁着前秦那弓弩手一阵混乱还没来得及把那箭给搭到弓上的空当,,又是两千多箭出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这一轮箭出去,前秦军那左翼的弓弩手基本上也就没什么了,就看淮南军把那大刀片子给抽出来,抡圆了就是一通砍啊。
要说这箭头的五百人那真是不含糊,就跟那破竹一样硬生生在前秦军的左翼撕开一条大口子,后面的淮南军也不歇着,把手里那骑连弩就跟不要钱似的对着两边就放,咱们说过,那箭头上面可都是喂了毒药的,这一箭扎上,那可真是疼啊,比那一般的箭射上要疼得多。要说前秦那些兵也都是见过真章的主儿,就是卸他一胳膊也未必能喊疼,可是这淮南军的弩箭也的确是缺德大了点,一中上那箭基本上也就是没什么战斗力了。
苻融在后面一看可就不乐意了:怎么回事?合着你们不是来打我中军啊,那我那三万右翼不就是跟在你们屁股后面紧追了吗?那可不行,我得赶紧调动人马拦截你们!茯融一声号令,中军就开始往左翼运动了。
这前秦军的中军刚开始一运动,就听见淮南军那队伍里面又是一声号角,就看那原来是箭杆的队伍突然就变了箭头了,调头就往前秦军的中军冲。那前秦军都还没反应过来了,那箭尾的一千多人就已经到面前了!
只见两军混战,马蹄纷飞,刀光如雪,喊声如雷,好一场恶战!
 楼主| 发表于 2007-2-9 23: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这苻融一看淮南军变了阵势,箭尾改箭头,直奔自己的中军冲杀过来,心里一抖,立马就变得瓦凉瓦凉的了,就知道自己上了淮南军的大当了。这话怎么说呢?前秦军那左翼虽然建制还在,但是阵脚已经乱了,右翼还没到位,自己的中军又是刚运动起来,这跟那开火车是一个道理,发动起来容易,想再停下来就困难了,这样在自己的右侧就出现了一个空档,淮南军要不就是打算从那空档里面快速穿过然后驰援寿阳,要不就是干脆想顺手把自己的脑袋也给摘了去。
苻融心里说:得亏是这帮淮南军兵力太少,这要是有个三五万人马,再加上这么娴熟的布阵排兵,我这十万人马搞不好就得全挂在这里,就冲这突然变阵这一手,我们大秦军就没有一个将领能玩得出来!想到这里,苻融一咬牙:这会儿也顾不上面子不面子的事情了,无论如何也得把他们给拦住了,不然的话,我们这仗的成败事小,全军的士气也就完蛋了!想到这里,苻融把令旗一举,高喊一声:全军突击!!
这号令一出,底下那士兵呼啦就全冲上去了,转眼间就把淮南军给包围起来了。前秦军里面那些读过点兵书战策的军官不约而同地扭脸看看苻融,就这几百道眼光这样一扫过来,差点就把苻融给臊得钻到马肚子下面去。
为什么呢?这个全军突击就是让士兵也不论什么阵式,也不论什么编制,反正就是看哪儿有敌人就奔哪里去。在打仗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下用,一个是打成击溃战的时候,把人家给打残了人家到处乱跑的情况下,用这种战法来消灭对手,比较典型的就是后世打辽沈战役,林彪追廖耀湘,用的就是“全军突击”;还有一种就是象今天这样,对手虽然厉害但是人数不多,再用这招就是仗着人多来欺负人少了,说白了就跟街头的小混混一样了,单挑没那个胆量,只好改群殴,还是几个几十个去群殴人家一个的那种。所以前秦军 那些军官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心里都是大大地有点不以为然了。
您别说,虽然面子是没了,但是这方法还是挺有效的,这全军一个突击,从四面八方往上这样一围,淮南军那箭矢之阵还真冲击不动了,那是啊,十万人包围着五千人别说是箭矢之阵了,他就是那战斧导弹,也能给拽住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2-10 21: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帖】“笑说淮南”

苻融这一看淮南军冲不动了,心里挺高兴.咱们前面说过,这箭矢之阵的薄弱之处是来自两侧的打击,只要是箭杆这个部位给拦腰截断了,那立马就是个分割包围的结局,人家前秦军里面不是没有能人,拼了老命就带着人往淮南军那中腰部位进攻。就听见淮南军中一声号角,这阵法改了,两端慢慢就往中间收缩,组成一个大圆形,分内外三层,最里面是伤兵,中间是逆时针方向运动的两千来人,最外面是顺时针转动的两千来人。这阵势也有个名堂,叫混元一气阵,专门是用来防御用的。
茯融一看这阵,挺佩服淮南军的,怎么说呢 ?打那冲锋转眼间变成防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没有军事主官和下级士兵的良好配合以及很高的军事素养是办不到的,而且这个混元一气阵尽管外面有着快十万人围着,还是不停地往寿阳方向运动,这可就是本事了,别人摆这个阵法的,苻融不是没见过,全是在原地呆着不动的,今天淮南军摆的这个阵还带走的,而且一走就不停。更要命的是,一般来说,防御的那一方消耗都挺大的,可是淮南军时不时地就打那圆阵里面来个冲锋,把前秦军那进攻的势头给遏制住。
前秦那些子将领不大功夫那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他们都看出来了,淮南军这阵法其实就是寓攻于守,五千人组成的大圆球就跟那碾子一样往前滚动,尽管前秦十万人马在那里拦着,也没见淮南军有退却的意思。前秦那些将领暗暗都伸出大拇指:厉害,这帮淮南军够种,不达到目的是绝不罢手啊!看来今天就是这五千人全挂在这里,他们也是要死在前进的路上!
苻融也跟吃了黄连一样,看着手下的士兵一排排倒在淮南军的大刀下面,心里直犯嘀咕:这仗看来是要打成消耗战了,没个两万来人的伤亡看来是拾掇不下来这五千条不要命的汉子了,今天是真丢人都丢到家了,自从领兵打仗一来就没见过这样难缠的对手!不能再拖下去了,得尽快把他们给收拾了,不然那士气就太受打击了。苻融刚要下令把自己的羽林郎一万人给派出去,突然就听见远远有人高声呼喊他的官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