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 发表于 2014-6-23 15:31:17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首届年会投稿论文摘要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首届年会将于7月5日-6日在北京联合大学召开,下面是年会收到的论文摘要(个别只有题目无摘要,存题目)集锦,敬请关注!(如有误写或遗漏,敬请告知!或本人上传)

张勃 发表于 2014-6-23 15:32:21

陈建武(四川大学):贵州农民画发展历程的调查及思考

摘要:经过作者历时四年的实地调查,翻阅了大量翔实的资料,对贵州农民画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归纳了其主要特点及取得发展的三方面社会因素,认为贵州农民画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希望能引起当地政府及相关人员的重视,加大力度,切实做好当前农民画的保护、传承工作。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47:19

程肖力(中山大学):从明嘉靖初广东毁淫祠看中国传统的移风易俗实践

摘要:中国传统风俗观强调风俗的政治文化特性,并将移风易俗看作教化治国的重要举措。明嘉靖初年,针对广东“重淫祀”、“礼教不兴”的风俗现状,时任广东提学副使的魏校以广州府城为中心,发起了覆盖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捣毁淫祠运动。对此,历史学者科大卫和井上彻已有深入研究,他们着重从地方社会与国家整合的角度来呈现魏校毁淫祠的过程及历史意义,忽略了事件本身作为中国传统移风易俗实践的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移风易俗观念,分析该事件发生的背景、内容、成效,揭示了过于强调政治伦理教化既是中国传统移风易俗实践的特点,也是其局限所在。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48:46

刁统菊(山东大学):保护什么?如何保护?——城镇化阶段的民俗学应用

摘要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0:51

刁长昊(辽宁大学):从苏轼的风俗思想看文化秩序的建构

摘要:相比于前代而言,宋代城市和商业的高度发达,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生活形式也带来了新的风俗,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作为秉承着传统儒家思想的文人的代表,苏轼以“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为核心,从为民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风俗思想。苏轼的风俗思想多了一种从民间审视风俗的视角,看到了风俗在社会发展中会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迁移或扩散而展开。将“俗”与“民”联系在一起。他的移风易俗的思想,并不单纯依靠上层教化或者政令的实施,而是多了反思性的含义,意欲通过教化,使百姓认识到自身在风俗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和状态,进而重新审视某种风俗,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对于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存在的文化距离,身处精英阶层本的苏轼,采取了一种“屈尊”的方式,用平等的视角尽量减小两种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或矛盾。从而力图促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文化选择。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2:29

董德英(北京师范大学):宋代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

摘要:中国自古既有重视风俗的传统,除了加强对各地风俗的观察,还把风俗提高到“治国安邦”的政治目的,并采取了一些移风易俗实践。宋代风俗在承继隋唐五代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点,尤其民间风俗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对官方风俗产生渗透和影响,使上下风俗出现了交流与互动。在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语境下,宋人在重视风俗的同时,倡导正确的社会风俗观,并从政策法制、科举教育、帝王官员的表率和教化等方面进行相应的移风易俗实践。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3:12

高安宁(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

摘要:1.从中国历史上看,文化思想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从南北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经济社会差异看文化对社会的作用。3.从几十年改革前后看文化思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5:17

高安宁(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化科技发展要坚持创新

摘要:文化科技发展就是不断创新的结果,文化的本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就是把古今中外文化结合创新出新的文化形式,文化思想发展在于创新,对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要批判的吸收,创新的基础在于人才。企业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在于创新。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6:08

郜冬萍(河南大学):民俗观之嬗变——以《风俗通义》和当下为例

摘要:“风俗”、“民俗”这些概念的演变和发展始终有其传承着的最基本的核心理念,尽管“风”和“民”的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朝代被表现得差异很大,但是,在民俗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倘若我们把今置于古、把古看作今,把时间看成是一条流动的大河,则就不难认识到,对“风俗”、“民俗”观念的认识和探讨始终没有停止过。笔者认为,这类认识和探讨保留着核心元素的守恒性,同时也增减着变动元素的多样化。民俗观的嬗变流动的过程,是“活着的过去”,是能够“活到”现在的那一部分过去。而作为活着的过去,民俗也是“现在”,甚至会是“未来”,因为它们往往会蕴生出更为长久的社会趋势,会对人们的生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和制约。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6:55

葛权(湖北省五峰采花文化中心):浅议民族民间文化与山水、景点旅游无缝链接的对策

摘要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7:17

葛权(湖北省五峰采花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特征鲜明五峰民间戏曲期待新的发展

摘要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8:01

葛晓泉(湖北省五峰采花文化中心):构建和谐新农村要切实保护文化遗产

摘要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8:46

顾春军(南京师范大学):“冥婚”流变考论

摘要:冥婚源于殉葬,出现时间当为春秋末期,随时代不同而称法各异,经考证,在唐太宗贞观至唐高宗显庆年间,才有了“冥婚”这种称呼,并延续至今。作为一种民俗,冥婚从起源就受到儒家的批判,但因其与人情有相契合之处,在后世虽然屡屡受到正统思想的反对,但却不能被湮灭。从魏晋直到唐代,冥婚流行于上层社会;宋元两代,风俗大变,火葬盛行,冥婚一度消歇。直到明清之后,才又死灰复燃。随研究视角的不同,冥婚或被视为凶礼,或被视为嘉礼;冥婚研究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8:59:32

黄茜(华中师范大学):传统赶集文化略论

摘要:对于交通不便利、商贸活动不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而言,“赶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民间文化自上古时期便已存在,人们在“集”上互通有无、各取所需。几千年时光流转,在中国大地上,“集”衍生出“市”,行商坐贾次第出现,集市和集期的种类也依据人们的需求而变得多元。发展至今,对于“赶集”来说,交易虽仍是其主要功能,但随着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日渐增长,“赶集”的其他功能也凸显出来,不可忽视。本文将梳理历史文献,探寻“集”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赶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功能,以此说明“赶集”这种民间文化的意义。

张勃 发表于 2014-6-24 09:00:21

蒋武生、袁凤忠:河源古邑客家村落人文形态探析

摘要:过去10年,我国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平均每天消失80—100个村落。目前全国230万个村庄中,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有规划的村落、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共有2000-3000座,相比2005年,消失了近一半。 作为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最重要载体——村落的日渐消亡,让人扼腕。而广东,遍布在南粤大地上的广大农村承载着广府、潮汕、客家等丰富多彩的岭南特色文化。近年来,如何保护和唤醒岭南古村落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走访河源的古村落,探寻岭南客家古村的生存现状和保护之道。本文作者对古村落的历史变迁、建筑风格、民风民俗、文化积淀、村落风貌、保护发展等进行积极探索研究。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首届年会投稿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