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尔苏藏族“还山鸡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遗”非常关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的经济活动。本文从石棉县“还山鸡”的历史渊源、活动流程、宗教信仰、音乐舞蹈、语言服饰等方面介绍尔苏藏族的节庆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剖析“还山鸡节”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保护提出科学的导向。匡野(北京大学):现代传播媒介对中国年俗的冲击与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人传统的风俗观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主要从近年来中国人年节习俗的逐渐衍变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年味变淡,电视春晚,短信拜年以及微博微信等具体的社会热点现象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究现代传播媒介及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人移风易俗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李想(河南师范学院):豫南地区乡村丧葬习俗的变迁研究 —新蔡县塔王庄的田野调查
题目:豫南地区乡村丧葬习俗的变迁研究——基于豫南新蔡县塔王庄的田野调查摘要:丧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生者出于义务或者孝道安置死者的一种仪式,还是表征人类文化生态信息的重要载体。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民间信仰等诸多因素变化的影响,民间丧葬文化在中俗与西俗、旧俗与新俗的冲突与融合中有了诸多变化。文章以目前学术界极少关注的豫南地区的乡村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蔡县塔王庄的丧葬习俗的田野调查,就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地区丧葬民俗事象的变迁进行深入研究,藉此探讨豫南地区乡村丧葬习俗变迁的原因与影响。
李昕升(南京农业大学):再谈《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
摘要:张箭先生在《<金瓶梅>、<红楼梦>之瓜子考》一文中,经考证认为明清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多次提到“瓜子”,是向日葵的子(葵花子),但是葵花子广泛应用于食用和榨油最早是在晚清。实际上该瓜子应该是西瓜的变种,子用西瓜的子,子用西瓜所产瓜子在元明清流行程度很高,子用西瓜一般被称为打瓜或子瓜,该瓜子今天又被称为黑瓜子。李扬(北京联合大学):论明初士大夫之风俗观
摘要:学界讨论明代风俗,常被明人观念左右,认为明初是风俗淳厚的时代。查阅明初士大夫的相关言论,则并非如此。明初士大夫认为风俗与治乱兴衰、等级秩序等问题直接相关,故而极力要求恢复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实行教化。这背后其实体现的是强烈的“时代感”以及恢复社会秩序的努力。林海聪(中山大学):分餐与共食——关于中国近代以来的汉族饮食风俗变革考论
摘要:历经百年,中国饮食风俗的变革几经移易,“分食”与“共食”在中国仍然是高下难分。总体上看,整个近现代的饮食方式变革之讨论与实践的实质,与其说是一场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明冲击后的饮食风俗改革,不如说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饮食文化所历经的一次现代化的本土尝试。饮食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不只是满足人类温饱需要的生理行为,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在当代公共生活中,饮食风俗也将在现代卫生与身体观念的影响下,通过民众的传习与接受,不断潜移默化,约定俗成,形成契合当代中国人的饮食实践模式。龙晓添(北京师范大学):丧礼知识传统的当代民俗实践 ——以湖南湘乡为例
摘要:《仪礼》、《家礼》的丧礼历史文献传统一直影响着丧礼文献的书写,日用类书、地方丧礼文献既是对这种文本传统的一种继承,也是为更好地践行这种传统的一种变化。这些文本传统在地方实践中借由礼生、道士这样的礼仪专家得以传承和推广,民众则更多地通过参与仪式来传承这种传统。本文尝试通过对湖南湘乡的田野调查,在当代民间实践中去更深入地理解丧礼知识传统。吕韶钧、李翠含(北京体育大学):民间儿童跳皮筋游戏歌谣的时代特征与国家在场
摘要:跳皮筋作为一项民间儿童游戏,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跳皮筋的歌谣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跳皮筋游戏中的趣味性、韵律性、教育性,以及文化性,形成了跳皮筋自身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和文化特色。跳皮筋歌谣作为民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民族情感和儿童行为模式的文化信息,而且也记录着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本文围绕着跳皮筋游戏中的歌谣,对跳皮筋歌谣中的文化表达,以及对儿童的文学熏陶与数字启蒙、行为规范与道德认知、意志锤炼与品质养成等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影响进行了阐述。马向阳(西北民族大学):城市民俗文化内涵变迁及原因分析
城市民俗文化内涵变迁及原因分析 ——以兰州市元宵节“跨火”习俗为例摘要:城市民俗文化的变迁,牵涉城市群体精神层面和对传统文化的自我认识。城市民俗文化是城市精神风貌的一种表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民俗文化内涵逐渐发生转变。本文围绕城市民俗文化变迁,以兰州市“跨火”民俗为题材,运用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展开分析,结合文化变迁理论探讨城市民俗文化发展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毛晓帅(北京师范大学):浅论作为身体实践的磕头 ——以豫北大河村为例
摘要:磕头作为一种古老的身体实践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传承到今天。在豫北的农村大河村,婚丧嫁娶、过年、庙会等几乎在每一个重要的仪式场合都可以见到磕头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场合,磕头有着不同的讲究与意义,它既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也是礼与秩序的表征,更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身体技术,一种躯体化的记忆惯习,是普通民众的一种生存策略与智慧。本文将从大河村不同场合的磕头实践出发分别加以讨论,探讨磕头这一古老的传统之所以拥有强大生命力的深层原因。孟丹丹(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永仁绣花节的建构与其民众的民俗意识
摘要: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引导下,有相当一部分彝族人从中和乡直苴村搬迁到了新建的莲池乡凹泥奔新村,数千年来传承的文化记忆也通过“人”离开故土,带到了新的土地,而节日则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语境下,新兴节日的建构是无法避免的,古老的赛装节以“绣花节”的面貌出现。在新兴节日的建构中,当地民众的传统的民俗意识可见一斑,节日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文化记忆的内在传承是其民俗意识的深刻渊源,而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在催生着新兴节日的建构的同时,也影响着民众的新的民俗意识的建构。孟令法(温州大学):国家与民俗的悖论
题目:国家与民俗的悖论——以“殡葬改革”和“非遗保护”下的纸扎工艺为例摘要: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习俗规范,在现实的生活中时时出现诸种矛盾,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作为国家政策的“殡葬改革”与“非遗保护”在民众传统的作用中不仅自身具有悖论的存在,而在实际的施行中却又与民众传统思维的存续和民众现代思维的形成存在矛盾。因此通过对民间丧葬纸扎工艺的现代生存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家与民俗之间存在的悖论现象是显而易见的。
邵凤丽(辽宁大学):家祭礼仪与生活秩序重构——朱熹礼俗观探析
摘要:在宋王朝大力复兴儒学、新兴庶民家族逐渐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朱熹怀着强烈的“政治主体意识”,投身到庶民家族礼仪文化重建的实践场域中。朱熹站在稳固王朝统治、重整日常生活秩序的高度,提出重视庶民家族礼仪问题,并从应用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俗调和的指导思想,要求《家礼》的编订既重古礼,又援俗入礼,以服务现世生活所需为根本目的。《家礼》创制出了经典家祭礼仪模式,为宋明以后庶民家族生活秩序重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文本依托。申小红(佛山市博物馆):传统习俗的演绎与文化符号的变迁——以佛山“行通济”为例
摘要:“通济桥”是佛山的著名桥梁之一,自明代始建至今,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成为满足不同历史时期广大民众“祈福、消灾、祛病”等心理的重要平台,“行通济”习俗是几百年来,以通济桥为中心而形成的具有水乡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在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甚至如今在全国都很知名的民间重要习俗之一,该习俗与北方和江南等地区的“走百病”、“走三桥”、“渡厄”等民间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寄托着人们追求平安、幸福的良好愿望。“行通济”民俗文化在佛山独特的影响力主要源于两点:一是通济桥在佛山古八景之一的“村尾垂虹”所在地;二是数百年来形成的“行通济,无闭翳”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心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移风易俗的实践,新兴的文化元素不断补充,导致某些原有的文化符号发生变迁,这是民间民俗文化适应社会发展而自我调适的结果。史献浩(苏州大学):存古:民初顾颉刚“保存唐塑”之倡导及其回应
题目:存古:民初顾颉刚“保存唐塑”之倡导及其回应——兼论其对当代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摘要:民国初年,围绕顾颉刚先生倡导的苏州甪直保圣寺塑像保护问题,中国学者、日本专家、甪直地方乡董、教育部等多方卷入其中,形成了一场长达数年的文化保护运动。最终,教育部出面解决此事。在运动过程中,针对顾颉刚“保存古物”主张,社会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回应:学者专家的赞同推广、地方乡董眼中的“迂阔之举”与天文学者眼中的“破除迷信”。通过梳理、解读甪直唐塑保护运动过程中的复杂面相,学术与社会互动的复杂关系得以呈现。此外,该运动对今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仍然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