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99|回复: 83

“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15: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俗学研究者也有了在媒体上露面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好事。让人汗颜的是,一些“民俗学家”的知识水平几乎与“民”没有什么区别。提到端午节就说是起源于对屈原的纪念;说到寒食节就说起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很多复杂的问题,都被他们信口开河地给“解决”了。“民俗学家”,当你自称为“家”,或被人恭维为“家”的时候,你可要管好自己的嘴,别让学界的朋友们看扁了整个民俗学界!
说到一些传统节日的缘起,我劝他们还是多翻翻书,多动动脑,如果怕费工夫,那就直接打电话给北京师大的萧放博士,他在研究岁时节日方面可是花了不少工夫的。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4-2 15:46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2 17: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他们还很有勇气哈!
发表于 2006-4-2 18: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金文兄怎么没来参加民俗学大会呀?
这次空前壮观的民俗学大会才叫好玩呢。大会来了有300左右人吧,空前盛大。
盛大的背后,是空前的无趣。
人太多,互相大都不认识,结果,会务工作人员累得死,大会场面混乱得要死。

整个讨论,都是一种“牛”和“马”的对话,完全捏不到一块。大学老师、中学老师、邮电干部、煤矿职工、各市县文联的文学爱好者……同坐在一张桌上讨论“学术问题”。
XC兄形象地比喻为“民俗学爱好者赶大集”。

结果,据说有一个中学老师(当然,也叫“民俗学家”),因为听不懂“学院派”的理论话语,在会上大骂“学院派”,建议把民俗学建设成为“战斗的民俗学”。
据说还有“民俗学家”倡导设立“风俗警察”,要把那些违反传统风俗习惯的行为,如穿奇装异服的人抓起来。
哈哈。
倒是一次很“民间”的大会。

王晓葵万里迢迢从日本赶来开会,听了不到一天,就拂袖而去,买了第二天的机票,非常失望地离开了会议,离开北京。

兄弟我,耻于被人称作“民俗学家”,同样耻于在这样的大会中与这样的“民俗学家”一起讨论“问题”,已经拒绝宣读论文、拒交会费了。
今天据说是闭幕式,兄弟我拒绝与会,正好网上与兄唱和。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6-4-2 23:1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2 19: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钟先生开创的民俗学事业怎么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老人会死不暝目的!
不过,有300多人参加大会,即使是赶乡村大集,也可以了-------如此盛况,确实是钟先生想不到的局面!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19: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据说有一个中学老师(当然,也叫“民俗学家”),因为听不懂“学院派”的理论话语,在会上大骂“学院派”,建议把民俗学建设成为“战斗的民俗学”。
据说还有“民俗学家”倡导设立“风俗警察”,要把那些违反传统风俗习惯的行为,如穿奇装异服的人抓起来。
哈哈。
倒是一次很“民间”的大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施兄,看来我还是不去的好。刚才我还准备发贴祝贺呢。你这么一说,吓了我一跳,没祝贺的好,不然还真成了笑柄。
近年来,因为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家就都跟着凑热闹,突然间就冒出了这么多“民俗学家”。可不要认为都是些平常人吆,有些人还有教授、研究员的头衔,谁也不知道他们原来是干什么的,现在就都成了民俗学“专家”。净说些外行话,丢净了民俗学界的脸,还不自知。
打个比方说,这些人就是民俗学界的江湖医生!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4-2 21:1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3 10: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民俗学自己把自己的准入门槛降低到了极致,于是谁都可以成为民俗学家。混乱到了一定程度,谁也不知道谁是真正的民俗学者,好一部“罗生门”。
发表于 2006-4-3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泛民俗学的后果?

[ 本帖由 张礼敏 于 2006-4-3 11:0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3 12: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爱东兄所言极是,对话困难让我这个第一次“赶大集”的人意外。
2.5天的大会,还不如2.5小时的沙龙收获多。
也许“毛感”时代到来了,情况就另一个样了。
发表于 2006-4-3 19: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是的,楼主的意见值得警醒。现在有的学者(有的也不能算是“学者”了)动不动就以“民俗学家”自诩。到底是自己的民俗学思想成了“一家之言”,还是自己的“为人”和“为学”有了“大家风范”?

前些年在国外的一些场合遇到几位资深的民俗学教授,他们说到自己,往往都说“as a folklore fellow”,总部设在芬兰的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使用的也是“Folklore Fellows”,其中不乏各国的民俗学大家。“Follow”一词,指“人, 家伙, 伙伴, 学会特别会员, 朋友, 同事。”也就是说,加入其间的成员就是一个“从业者”,大家志同道合,地位上也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也不去标明自己是什么“专门家”。这种自称至少表明一种谦逊、淡定的学术态度。

即使有的学者使用英文的“folklorist”作自称,也没见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强调自己是“民俗学家”,而人们大都理解当事人仅仅是在说明自己是“民俗学者”。当然,正如“anthropologist”一词,可以理解为“人类学者”或“人类学家”,“folklorist”也可以理解为“民俗学者”或“民俗学家”。关键在于学者本人自己怎么看待自己,而不是他称还是自称。记得有一次在田野中我向当地的调查对象介绍一位美国人类学教授,用了“人类学家”的汉语称谓以示尊重,他本人立即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纠正说,“我只是一名人类学者”。这种姿态恰恰是某些人在滥用包括享用“民俗学家”这一封号时需要深思的。

我想,英文的folklore fellow 和 folklorist ,在一般意义上都可以也应当理解为“民俗学者”。在汉语表述中,如果还算得上是一名从事民俗和民俗学研究的“从业者”,至多说自己是一位“民俗学者”,或“民俗学研究者”,或“从事民俗学研究工作的学人”。同时,自己在听到或看到别人或媒体在称自己是“民俗学家”时,也应该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比如,像那位美国人类学者一样,在提醒他人同时也告诫自己。






发表于 2006-4-3 2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唉.我最惨, 诚心诚意,交了300元.本来还想忍痛再交150 元的会员费.  收费的小妹说,你无权交费. 据说会员还得等当天晚上批.自然,也无下文.
最惨的事还在后头, 手机也丢了.
算了一下经济,  参加一次会议,  我一个月的工资全没了.
最惨的是,心情差极了.
当然,也听了一堆的'理论'.放之四海的理论.就象我们都要吃饭一类的真理. 一群藏在书斋里的民俗学家. 还有一群逛田野的民俗学家.
蔡文高教授也是从日本来,听了一半,会同学去了,当然,他花得更多,要五六千元.




发表于 2006-4-4 09: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陈金文老师:您好!原来您也没去开会呀?我也是,掏不起会务费。没人给我报销。呵呵。我不知道这种会议如果缺了您们这些大家,会开成什么样?哈哈。
[ 本帖由 山中来客 于 2006-4-4 09:3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4 0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呵呵
发表于 2006-4-4 10: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听完那场会,感觉够乱。开幕式现场还不如阶梯大教室里的公共课的秩序;最后一天的选举议程也搞得人莫名:没公布会议章程;刚刚开始一会儿,就致闭幕辞;新一届班子未选出,就结束全体会议(会员级退会)。新的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在餐厅公布,而非会场。——我不懂程序应该怎样,只是感觉不太好。不知其他与会人员感想如何。
    上面有楼主提到过“乱”了,乱后思乱,乱何如哉!
    既往矣,当思未来。希望下一次的会议秩序井然。把咱们的民俗学会做好,是每一个会员愿意看到的,也是义务。
    另:我倒不觉得与会人来自不同行当,研究角度涉及不同领域是“乱”的因由,咱不是可以分类嘛——钟老还将文化分为三层呢!我们习惯讲学科交叉、学术普及,怎么真有“异类”出现我们反倒先自清呢?有在农村“赶大集”经历的人都知道“集”有不同,人家是有分类的,什么骡马市、粮油市的。我们赶的是“民俗市”?既如此,再细分就是了。所以我希望下一次会议有更多的人参加,分成更多的细类,“秀才”和“兵”各有讲坛。经费上也可以委托地方分会筹集嘛。
    参加此会,最大的乐趣是能见到自己的老师和学中同好,一起谈谈生活,而非学术。
发表于 2006-4-4 10: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参加此会,最大的乐趣是能见到自己的老师和学中同好……


    大会倒是提供了一个同仁朋友见面的机会,很多朋友都是在会场内外相见的。
  ……………………
   ………………
[ 本帖由 黄景春 于 2006-4-8 21:2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4 1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民俗学家还需“管好另一张嘴”。

在当前各地经济驱动的大势面前,民俗学“家”其实只是帮政府说话的一群工具。经这些家们一说,各地都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了。

所以,民俗学家可不能随便说话啊,人家用车子接你去,管你住、管你吃喝、管你玩,临了还送许多民间特产给你,让你说一通话,写一篇文章,你怎么办?

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令人感到十分无奈。上次看了美国华裔学者质疑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科学性的材料,实在感到做学问只是人世间最无聊的事。岂止是民俗学家?




[ 本帖由 槐下牵牛郎 于 2006-4-4 12:06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1-24 14: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