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陈金文

“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山中来客 于 2006-4-4 09:28 写道:
陈金文老师:您好!原来您也没去开会呀?我也是,掏不起会务费。没人给我报销。呵呵。我不知道这种会议如果缺了您们这些大家,会开成什么样?哈哈。

老弟,我可不是什么“大家”,至多不过是一个民俗学研究者,说大了也就是一个算是刚入门的民俗学研究者。您的称呼确实是一个笑话,让我汗颜,无地自容。民俗学界能称为“大家”的也就是钟敬文先生、赵景深先生、刘魁立先生等寥寥数人吧,当然,如果放开标准,还可以列出几位。你想,我辈后学哪有资格称“家”,何况是“大家”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是知之。强不知以为知,耻之。靠学问吃饭的人,重要的是严谨!严谨!正是因为一些人缺乏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做人风格,近年民俗学界才笑话不断。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4-4 13:43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4 14: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一个会从去年开到了今年,阴谋阳谋用尽,怎么让人感觉还是如此草草了事.
发表于 2006-4-4 1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其实倒不是什么阴谋阳谋的问题。

我愿意相信所有与会的人都抱着一种对民俗学的真诚的热爱而来。
花这么多钱,跑这么远路,总不会只是为了吃中协宾馆那两顿饭吧?

但是,不同类型的人,对于学会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把不同理念不同思想的人弄到一块,本身就是失败。
无论组织多么成功,都是失败,而况组织并不成功。

越想团结越多的人,就越是容易造成分歧与矛盾。
并不是你想团结谁,你就能团结谁。

我不认为组织者有什么不良目的,但我与组织者们对学会的理解不一样。
“学会”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如果彼此之间没有共同话语,没有共同理念,这一“体”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学会不能为我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我与学会的同仁无法进行学术对话,我呆在这个学会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不想为了“是会员”而“是会员”。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主张分裂,主张清理门户。
不同学术理念的人,大家分开,各干各的,互不干涉,别在一起吵来吵去。

学术本来就只是游戏,大家各玩各的,只要自成体系,就是成功的学术。

前些年听说北师大钟门弟子兄弟分家,别人都说可惜,只有我在叫好。
学术分歧,没有谁对,也没有谁错,分开干,互不干涉,相安无事,多好啊!

看古往今来,佛教也好,道教也好,同宗同门,最终分出多少支流?
有谁对吗?有谁错吗?
“分家”才有发展,大一统的学术是一种死的学术。

“分家”是必然的,是学术发展的产物,是一件好事。
是“家”业扩张的结果!

也许今天的“分”,正是学术发展的潜在契机!

发表于 2006-4-4 15: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
墨子之后,墨分为三。
哈哈,分家倒是好办,可惜我们没有多少家当呀。
兄弟分家,小三儿惨了。
民俗学岂不是又要返回狗耕田的时代了。

[ 本帖由 戈兰 于 2006-4-4 17:1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4 15: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你认为“牛郎”如果不分家,他能在兄嫂处分得饱饭暖衣吗?
只有分家,老牛才能讲话,织女才去洗澡,可怜的小三儿才有娶上媳妇的机会。
分!
哪怕一无所有,也比受人盘剥强。

发表于 2006-4-4 15: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只有分了家的狗,才是耕田的狗。
只有狗开始了耕田,小三儿的生活才开始有了指望。
发表于 2006-4-4 16: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分。
斗地主,分田地,穷苦农民翻身做主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17: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施兄说得有道理,是该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就有点分的味道,虽然大家也不一定都能niao到一个壶里,但总算能够形成对话。但愿最后不要也搞成赶大集。
发表于 2006-4-4 18: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幸好我没有近视,当真要大跌眼镜了啊。

幸好我不能参会,当真要懊悔的跺脚跳啊。

好多求全,是古已有之的通病,这种劣根性还在继续啊。
发表于 2006-4-4 1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怎么分?
发表于 2006-4-4 1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紫紫 于 2006-4-4 19:09 写道:
怎么分?

需要有一个分的标准吗?
不需要。
只要是志同道合,大家互相可以对话,就是一个松散的学术共同体。
有一天,如果你认为这个共同体对于你没有意义了,那就自动退出呗。
最关键的是,这个共同体千万不能设什么会长副会长,不能存在“既得利益集团”,否则,某一天,突然你会发现,这个共同体又变成了一个新的集市。
发表于 2006-4-4 21: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无话可说
发表于 2006-4-4 2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施爱东 于 2006-4-4 15:29 写道:
对于我个人来说,如果学会不能为我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我与学会的同仁无法进行学术对话,我呆在这个学会就没有任何意义。我不想为了“是会员”而“是会员”。


双手赞同!
我得益于最近3年参加的学会会议,和诸位同行讨论学术问题,给予我莫大的鼓舞,否则孤军奋战,个中滋味,酸涩难当,学术共同体则能提供一种精神的归属和支持,时刻提醒我前沿是什么,我是谁,我应该干些什么。这与读书时有人说、有人管的情况不同,是一种内心自觉地向志同道合的团体靠拢的诉求。为此,山高水远,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每年都可以相聚,把最新的思索呈现出来交流、互勉。这样,不会有人觉得孤单。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00: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 本帖由 陈金文 于 2006-4-5 11:00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4-5 00: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民俗学家”管好你的嘴

    诸位切不可小瞧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俗学家”,他们可都是地方实力派“秀才”、“文化人”。能拿上公款到北京城里来开会、交会费,就说明“实力”不俗。他们虽没有“博士”、“硕士”学位,“登记表”上除了什么“长”“主任”“主席”之外,也有“研究员”(尽管多加个“副”字)、“馆员”之类的“顶戴”。“民俗”本来已经是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民间文化”,时下政府要花大钱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谁不想吃一口!连“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四次会议的议题,也借势句句不离“遗产”呢!各地的“遗产”,如果没有这些地方实力派的首肯,除非你是会长、知名人士,管你什么教授、博士,你就别想插手。诸位吃粉笔末、爬格子的书生们,不可不懂这个行情。也别小瞧了“中国***学会会员”这顶帽子,地方上的朋友戴上去“抢救文化”,找地方父母官掏钱,拉赞助,说不定还真能热热闹闹辦点事呢!再说,诸位如果要下去田野调查,多同几位这样的地方“会员”拉拉关系,吃喝拉撒,也方便多了。其实,会议可人以群分,有分有合,分分合合,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 本帖由 柏年 于 2006-4-5 05:35 最后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9 10: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