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和平里

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4 22: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当我们在讨论“田传江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时,为什么总是要以为我们看不起的是“田传江”这样一个“农民”,而不是在反思这样一件事实:

田传江这样一个只受过简单的概论教育的“非专业”人士为什么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进入“民俗学”的专业领地?
“民俗学”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为什么会如此脆弱?

我们的话语指向,是一个学科的“专业化”问题,而不是田传江的“身份”问题。
希望不要以“我们其实还有一个歧视农民的士大夫的倨傲”这样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视角来看待一个学术问题。




[ 本帖由 shi 于 2005-3-4 22:31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3-4 22: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个人观点:上帖可以作为本主题的结语。
本帖可以删去。

发表于 2005-3-26 00: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民俗学家也好,民俗学者也罢,甚至称为"农民学者"都可以,无所谓的,尤其对热爱民俗文化的"下层"耕耘者来说.区别只不过名利不一样而已.这就要看待遇和在各自领域的贡献了.只有到大海中,才知道自己渺小.
发表于 2005-3-31 11: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前辈们,没必要在鸡蛋里去挑块骨头出来吧。这个时候不能眼光象下,要象前看
发表于 2005-5-11 20: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君不见,现在的民俗学者都走出书斋了吗?弗雷泽式的摇椅上的人类学家时代过去了,学者真正开始眼光向下。
发表于 2005-5-13 10: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大家都应该看过田川江老师的那本书了罢?见过他本人否?也许见了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他懂的事,所谓的民俗学者不见得懂,他所明白的事理,民俗学者们不见得就明了。钟老让他去给博士上课,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那位参加答辩的老师提出“还要民俗学者干什么”之类,我觉得他并不是要贬低或妄图禁止田川江他们写作,而是对大量滥竽充数的所谓“民俗学者”的无情抨击,并且很可能是那位答辩的学生文章写的不好,才落此把柄!

田川江几十年如一日,自费收集并整理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保留了大量的实物、口头、影相资料——他虽然难于作出新理论,却为后人的民俗理论研究甚至历史、考古、语言、社会等相关学科提供了大量翔实的资料。这样的成果,有几个民俗学“家”能做到??

既然做不到,就更应该该尊重人家的成果!!不服啊?不服你也拿出来一部这样的书啊!!
用单田芳的两句话结尾:艺压当行人,又,不服高人有罪!!!
[ 本帖由 张礼敏 于 2005-5-22 00:3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5-5-21 15: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只要能为民俗学做出贡献,为什么么要分“农民”、“博士”呢?
发表于 2005-7-4 2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湖北一乡镇干部挖掘整理古今汉民歌等上百万字

来自新华网武汉10月11日报道:(袁源)历经18年的时间,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寺镇政府干部张兴成,挖掘整理鄂西北及神农架和秦巴山区古今流传的、极具特色的汉民歌、民间戏剧、民间故事达百万余字。
门古寺镇地处鄂西北房县西部山区,南依神农架,北连古老汉江的最大支流竹山堵河,西通川陕,东临武当,山峻水秀,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风、民俗极具特色,蕴藏着古老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素有民歌之乡和戏窝子乡之称。当地有不少的村民被称为“民歌王”“歌布袋”“喇叭大王”“故事篓子”。
张兴成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笔杆子。由于家人老几代都爱唱民歌,张兴成也喜爱民歌,且多才多艺,会吹拉弹唱。从1986年开始,他常利用节假日和下乡新闻采访之便,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搜集民歌、民间故事。18年来,他先后走访5个乡镇的40多个村、200多个民间艺人,自费投资1万多元,搜集、整理汉民歌有2000多首,其中婚嫁歌800多首,情歌500多首,丧鼓歌400多首,薅草锣鼓歌300多首,民间小戏30多本,还有70多首长篇叙事歌。内容丰富,有传授文化知识的、讲述历史人物的,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生产劳动、生活及恋爱婚姻的等,表达形式上有劳动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等,音调富有特色,生动活泼。(完)
发表于 2005-8-28 21: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老农可以讲民俗,但是老农不会讲民俗学,也不是民俗学者!
发表于 2005-8-30 09: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前几天看《太行山上》,国民党军长朱怀冰(李幼斌)就说,连你们游击队都能打日本鬼子,那还要我们正规军干什么;还问有机队长是什么军校毕业~~~晕

只要研究民俗,记录民俗,不管哪个军校毕业,不管是不是“正规军”,只要能打鬼子就行!

单靠民俗学者等等人,能将960万平方公里的民俗收集多少??连研究生算上,出去无人区,平均每人要搜集多大面积的土地?再者说了,有不少民俗学者本身就是农民出身,或者父辈是农民啊!!

所以,民俗学研究也要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发动人民战争,发掘本民族文化。这样不但能抵抗西方文化中心论和外来文化侵袭,更能将本民族文化发扬广大。

试看,今年的七夕节,不就出现了对抗西方情人节的苗头了么?虽然最初是商业行为,但我们应该看到,商人在发掘、利用本民族的文化来赚钱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觉醒的表现。除却商业外衣和目的,是民族文化的内在。商人与文化并不冲突,文化也不应该耻于谈商业。

所以,农民可以做民俗,民俗学者更有用武之地,能够更有作为!
发表于 2005-10-16 16: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身份和名字只是他的符号!关键是他作出了什么,这还不仅仅是歧视农民的一种潜意识。这是一种以己为圆心,以清高为半径的狭隘思想!不是讽刺!很多人都有!我也有!不破除这个思想,很容易坐井观天!英雄莫问出路!看不起农民,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原因!这是个社会问题,别和学术牵连!谁都可以作学问!只要他做出成果了,他就是民俗学家!
发表于 2005-10-19 10: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shi 于 2005-3-4 22:06 写道:
我们的话语指向,是一个学科的“专业化”问题,而不是田传江的“身份”问题。
希望不要以“我们其实还有一个歧视农民的士大夫的倨傲”这样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视角来看待一个学术问题。


赞同。
发表于 2005-10-19 18: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幽谷客 于 2005-10-16 16:30 写道:
身份和名字只是他的符号!关键是他作出了什么,这还不仅仅是歧视农民的一种潜意识。这是一种以己为圆心,以清高为半径的狭隘思想!不是讽刺!很多人都有!我也有!不破除这个思想,很容易坐井观天!英雄莫问出路!看不 ......


赞同!

有则改之,无也要修炼.
发表于 2005-10-20 11: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shi 于 2005-3-4 22:06 写道:
我们的话语指向,是一个学科的“专业化”问题,而不是田传江的“身份”问题。
希望不要以“我们其实还有一个歧视农民的士大夫的倨傲”这样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视角来看待一个学术问题。




一个农民就可以涉足我们的“专业”,那我们的专业还有什么可称赏的,我们这些搞了几年、几十年“专业”研究的人还有什么家底秘藏,我们还有什么高人一等的?这种心态是“专业化”问题,却确确实实涉及到对农民的身份的成见问题。说我们有士大夫的倨傲,或许高估了当今一部分读书人,因为很多读书人实在活得很卑琐,但是仍然有一种对农民的习惯性的歧视心态。看看他们对待进城农民工的态度就不难发觉。这里没有任何阶级斗争的新动态新情况, 只是在讨论农民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这些农民的儿子和孙子,与农民相比只多看了几本书,没有别的差别。

发表于 2005-10-20 11: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农民都可以做要民俗学者何用


施爱东问:
田传江这样一个只受过简单的概论教育的“非专业”人士为什么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进入“民俗学”的专业领地?
“民俗学”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为什么会如此脆弱?


那要看看:
  首先,我们的“农民”是不是也有过关注甚至研究民俗的经历?如果有,他跟“我们”还有多大的鸿沟?
  其次,我们中国民俗学自身有什么独门暗器(譬如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以及可以称赏的成就)没有?
  第三,还要看看“农民”在民俗学的课堂上所讲的东西,跟“我们”所讲的东西是不是重叠,足以引起我们的惊慌。如果他们正好补充了我们没有顾及到的东西,我们是否应该向“农民”学习?
  我们的专业化脆弱问题,正是我们学科薄弱的问题。也可能存在我们的学科思路/方法需要突破的问题,我们的思想需要解放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