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76|回复: 58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0 09: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有关消息,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不仅已经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也引起文化教育有关机构的重视。现在,已经有计划,打算讨论如何使此方面的知识正式进入教材,从而实现在全民中普及此方面知识的作用。如果这个计划果真能够实现,其伟大作用远远过于组织一个两个国家级课题了。
很快就能有进一步的消息了。待到获得相关信息,当立即在这里发表。
我们的民俗学学科,和民间文艺学,长久以来都没有能够在基础教育的园地,占据一席之地。这个,其实才是学科长久发展的基本保证。
我们都知道,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早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终于有了这个意识,虽晚,但好过没有。
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做。各位,努力奋斗呀!!!
发表于 2003-1-20 10: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喜看东风第一枝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应该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中开展乡土教育,藉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耳闻目染家乡地方文化,与之建立血肉联系,让文化传统借助教育的薪火而代代相传。台湾的师范学校就设有乡土教育专业或教研室,中小学则开设乡土教育课,这自然与阿扁的“去中国化”企图有关,但也从反面证明了乡土教育的文化传承意义。大家不妨在google中输入“乡土教育”一词查询,查出来的全是台湾网站。教育部如果能够将乡土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大纲,可算是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这比开展多少次抢救工程都重要,因为它不是将文化保存在博物馆中作为标本,而是让它在民众的生命里永世传承。这一举措也为中国的民俗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shy: :cool: ;)
台湾北市师院的乡土教育中心网址:
http://www.tmtc.edu.tw/~local/index.html

[ 本帖由 施爱东 于 2003-1-26 14:4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20 2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chaogejin君传达的消息确实令人鼓舞。钟老早在30年代就提出过民俗传承与教育的问题(文章附后)。学科的制度化非常重要,不仅是对高等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育。日本和台湾都做了大量工作,比如日本的小学教育都开设有乡土民俗课程。但仅仅只有教材还远远不够,应该要求学生亲历亲为,组织学生“走向田野”,比如在课外去采集当地的口头传承与民俗文化实物。日本冲绳的读谷村就有自己的民俗博物馆,其中的部分展品,就是中小学的学生从自己的家里收集来的一些民俗实物,捐赠给了博物馆。这些民俗教育实践都值得我们借鉴。孩子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首先应该来自于对成长自己的乡土文化的认识,进而才能逐步扩展为对地区、对国家、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
——————————————————————

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

钟敬文

中国一般民众底生活需要根本地改造——在今日,恐怕没有一个明眼人会反对这种意见的了。
民众生活在陈旧的“模式”里。他们和所谓“现代的”生活模式远远地隔离着。他们没有脱出古代文化底领域。自从我们远代的祖宗(那恐怕要追溯到荒邈的“前史时代”或“原史时代”),抛下了驱赶牲畜的鞭(或弹射野兽的弓矢)(注)开始用耙或铲耕种植物以后,他们底生活模式,便大大地变迁,并且接着急速地进展了。本来是四处漂浪的,现在变成一定土地底住居者。原始的氏族,变形为罗马式的大家族制。封建领主和士大夫代替了固有的首长。关于土地和种植物等底禁例或法规,从新产生了,而且被重视著。勇猛的人生态度,让位给和平的中庸的人生态度。具着动物形态和动物性质的神隐退了,接着来的是人态的天象和谷物底神,咒语多变成颂歌。植物底精灵在神话传说中抬起头来。铜器的艺术品,驱逐了骨器及石器的。总之,是农业的文化代替了畜牧的(或狩猎的)文化。这种在两三千年以前便粗略地形成了的生活模式,直到现在,还大部分地在民间传承着。变形是有的,增益和淘汰也是当然不能免少的事。但是,它大略仍然保存着昔日的形影,它底主调没有根本的变动。

这种“传承的”(traditional)生活模式,现在已到了绝不容许再延续的紧要关头!它自然地被破坏着,被一种难于抵御的新的势力所破坏着。长时的熟睡,再不是一般民众以至于全民底福利了!他们不能不猛速地醒来,他们底生活模式,不能不重新合理地改造过!

对于一般民众生活底根本改造,教育是不能尽“一切的”任务的,或者它(教育)所能尽的,还不是“最主要的”任务。但是,我们决不该看轻教育的作用。它所能做到的,即使不是“一切的”或者“最主要的”,那总是重要任务当中底一份。这是什么人也不会怀疑的事情。无论怎样看,教育(民众教育)终不失为改造今日民众生活底一个重要的力量。

不很明白野性情的猎夫,恐怕同时就是最少获得猎物的猎夫。同样,不很明了水性的游泳者,决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游泳家。教育者对于他们底施教对象,那所需要“知道”底程度,当然更远在猎夫和游泳者的以上。民众教育者,倘若不是相当地甚或精细地了解民众生活模式和他们底心理,那教育结果,除了“失败”还有什么?——像近年来报章上所常报道的,各地民教工作人员,因为不明了民众固有的生活习惯,行为上常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甚至双方从此竟成为不能调协的仇敌。这不是那些教育工作者大大地失败了的绝好证明吗?

明了民众底生活模式,这是件怎样重要的事,但同时又是怎样困难的事!民众底生活模式不是抽象的、呆板的、单纯的东西。它是具体的、是活动的、是复杂的。它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形,同时又在旷远的时间空间等上保持着一种关联的线索。各种生活模式之间,也彼此互具着显然的距离以及微妙的联系。人间恐怕没有比这更深更大的一种学问了!有些粗心的学者,以为民众底生活模式和他们底心理,是一种很简单的东西。它不值得费较大的力量去注意。其实,这只表明了他们自己脑子底“简单”而已。事实,正位在他们所幻想的东西底对面。

自然,民众教育者,不必同时是民众生活模式底专门的研究家。但是,他们不能不是“它(民众生活模式)底收集和探究运动”底参预者。这一面基于他们职务上底“必要”,同时也由于所处地位底“方便”。一个日常接近着民众的教育者,他对于当前受教育者底一切风俗,一切文化,竟漠然闭起眼睛来,这一面,固然要使我们对于他底教育效果起怀疑,在另一面,他放弃了那珍贵的收集和探究的机会:难道不是件很糟蹋智识的事情?实在,对于民间风俗文化底收集和探究的工作,他们是一群可能而且必要的参预者。现在的国内民众教育底理论家和实施者,并不是没有感到那种任务底重要,乃至于已有着手做起来的人。这当然是值得欢喜的。但是这种人究竟还是很少数,并且他们所想到和做到的工作底范围太偏重于一二方面(例如或仅着眼于民众底经济情况,或仅注意于民众底文艺产品),至于大抵成绩底单薄、粗糙,那更不必细说了。总之,在这方面,实在有更加努力倡导和实行底必要。

我们这个小小的民间风俗文化专号,就在上说的使命之下产生的。在这里,从经济、法律、家族到宗教、法术、文学、艺术等民众生活模式,都一齐记录着,自然,因为这些记录者,全是年纪轻轻的民教工作底预备员,他们并不是什么专门的风俗文化研究家或各种文化科学底学者,在对象底认识上,在记录底技术上,不免有许多欠缺的地方。但是他们底诚恳和热心,颇可以补偿这种缺点。他们实际的成绩,除了足供民教理论家及实施者底参与外,对于炯眼的各种专门学者(像文化学者、民俗学者、民族学者、法律学者、宗教学者、艺术学者、文艺学者等),也正有着不容蔑视的供献呢!

田地是那么广阔,原料随处堆积着。但是,工作还不过刚刚开始!
写于1937年

【注】中国远古时代的民众,是从游牧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呢?或者是从狩猎生活直接转到农耕生活的呢,还是这两者以外的另一种方式底转变呢?这,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不能做十分确定的断说。
(原刊于《民众教育》第5卷第9、10期合期《民间风俗文化专号》)

【附】

钟敬文的民俗教育观

关溪莹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钟敬文既是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和民俗学家,又是资深的教育家。该文疏理了他的民俗教育观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认为这些观点是改造国民性的形势之需和启蒙学者对民间文化关注的产物,不仅在启蒙时代发挥了教育民众,改造国民精神的重要作用,对当前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钟敬文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关键词:钟敬文;新文化运动;国民性;民俗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639(2002)04-0091-07


[ 本帖由 Sylvie 于 2003-1-20 21:39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20 20: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從教育觀點論寒單爺民俗活動

周梅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時間與步驟
第四節 研究限制


第二章 民俗與教育釋義

第一節 民俗的定義
第二節 教育的定義
第三節 民俗與教育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有關寒單爺研究部份
第二節 民俗與教育之相關文獻
第三節 相關理論部份


第四章 台東寒單爺信仰的發展與現況

第一節 台灣地區的發展與現況
第二節 台東的發展與現況
第三節 炮炸寒單爺儀式


第五章 寒單爺民俗活動的分析與定位

第一節 信仰者的心理
第二節 民眾、商家及教師的看法
第三節 民間信仰的角度
第四節 寒單爺民俗活動的定位


第六章 寒單爺民俗活動的功能

第一節 宗教的功能
第二節 寒單爺民俗活動的功能

第七章 教育對寒單爺民俗活動之再造

第一節 學校鄉土教育
第二節 文藝季活動
第三節 藝術化的角度
第四節 教育之可能貢獻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来源:http://www.tth.com.tw/handan/



发表于 2003-1-21 2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耽学堂”:“播种传统文化”的民间公益组织

读了刘宗迪的《思想史、文化史与民间文化》一文,再看这篇报道,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又作何感想?
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shijiao/200107/200107110036.htm
http://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data/data.php3?db=xueshu&id=minjianwen

——————————————————————————————
播种传统文化

潘嘉

  每周二、五,北京成府小学四年级一班的学生都要比平时早50分钟到校,这对于正处在贪睡年龄的小孩子来说,本该是件头疼的事。可这个班的孩子们毫无怨言,因为这两天的早自习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摇头晃脑地读诵《三字经》。这种学习形式使孩子们感觉新奇有趣,在如同游戏般愉悦的情绪中,他们轻轻松松地便将《三字经》中的章节背诵了下来。这别开生面的早自习,是由一个叫作“一耽学堂”的民间公益组织义务完成的。

  为了“播种”的理想

  2000年12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逄飞辞去了工作,义无反顾地创办了一所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公益性学堂——“一耽学堂”。新世纪的第一天,来自北大、清华等五大院校的博士、硕士30余人,聚集在北大三院一间临时借用的教室里,召开了第一次学堂会议。从此,这些为着一个共同的文化理想而走到一起的年轻人,开始了这样一种艰苦的努力:他们希望像“播种”一般,将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生机勃勃的种子,撒入广阔的民间沃土,撒入民族文化承传的血脉当中。
  如今,一耽学堂已经拥有了一支超过200人的“义工”队伍,他们全部由来自北大、清华、中国社科院的博士、硕士、本科学生组成,通过到中小学义务讲授典籍和举办讲座,力图使青少年学生了解、体会并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播种”的理想,不仅是一耽人创办学堂的初衷和动力,并且在学堂日后的发展运作中,成为伴随着他们战胜种种磨难的精神支柱。他们始终相信:每一个致力于文化建设的年轻人,只要拿出一点时间,就能够播下很多极富生命力的种子。这些“种子”最初可能只是播撒在年龄很小的小学生或中学生里面,但也正是得益于这一点点滋润,他们可以朝气蓬勃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一耽人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朴实的文化理念,通过与各中小学校合作,让高学历的义工们与小孩子打交道,让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首先由那些稚嫩然而纯净的声音朗朗读出。而一耽学堂的人文教育实践给予我们的启发也就在于此:文化的起点也许不应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们恰恰应当落实在最实际的生活状况和需要之中,深深扎根于生生不息的民间大地之上。

  让“童言无忌”敞开心扉

  一耽学堂在小学传授的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华文化重要原典和适量诗词;在中学则按“文化史”(如古代礼乐、科举、建筑、文字等)、“文学史”(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思想史”(如周易、老庄、兵法、太极等)三大类开设约50种专题讲座,总体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全貌。它们的特色分别在于对“读、诵、背”和“讲、解、用”的不同侧重。
  学堂的义工们并不从一开始就强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首先带着他们“摇头晃脑”地大声诵读。这也正是希望借助声音的抑扬顿挫、动静疾缓,将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与浑然天成的童心融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诵读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这种新鲜自由的读解方式,让孩子们感到趣味无穷;本来最易枯燥的古典文化讲授,却获得了他们的真心欢迎。而从他们那些小脑瓜儿里冒出的精灵古怪的点子,也常常会给大人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在诵读《三字经》时,有的小学生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是“把责任全都推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身上,其实我们自身也有缺陷。比如说吧,假如这个老师是非常好的,可你不愿意学,还是学不进去的……父母用心教育你,你不听也没办法。”还有的孩子甚至对“夫妇顺”提出了质疑,大胆地说:“古代妻子非得服从丈夫的命令,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文化本就不该是僵硬、表面、教条的东西,只有当我们打开心灵思考的自由空间,才能够真正走进文化的核心。

  将中华魂熔铸到民族下一代人的血脉

  一耽人坚信,文化事业绝非一个可以急功近利的过程,它的收获也远不是能够简单量化的。
  对于人文的关怀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传统文化的复兴注定只能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累积得以实现。清华附小的一位老师曾经说:“夏天刚一来的时候我就听有些孩子在背《〈庄子〉一则》,他们背得非常起劲儿,相互比赛;有的家长不会背,他们还回去教给家长。就是这样,他们也成为传播古典文化的渠道了。”中国社科院哲学系的博士生张丰乾曾在中学里给学生们作过关于《庄子》的讲座,课后他遇到一个初二的学生,虽然已临近期中考试,那孩子却仍饶有兴致地拿着一本《老子本译》边等车边翻看。这些看似平淡的点滴小事正是一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收获。

  一耽学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种人文关怀的意识默默注入我们民族下一代人的血脉,使其薪尽火传,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仅得以延续,而且重获新生。

  《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17日第8版


[ 本帖由 Sylvie 于 2003-1-21 23:44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3-1-21 2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耽学堂”:“播种传统文化”的民间公益组织

文化的起点也许不应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们恰恰应当落实在最实际的生活状况和需要之中,深深扎根于生生不息的民间大地之上。
小竹子钦佩这群敢想敢做有抱负有激情有热忱的年轻学子——他们可算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文化大使!而那些可爱的孩子也算是文化的使者
发表于 2003-1-22 0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小竹子:见字好!

看你一直在坚守论坛,寸步不离,想必斑竹君会非常感动的。开学之后非让他给发个奖旗什么的,或请你去看《哈利波特》续集,所以先别去电影院。 ;)

我已经下线看见你的跟贴,觉得还是应该再说点什么:

我也“钦佩”这群年轻学子,只是遗憾“义工”队伍中似乎没有民俗学者,学堂活动中也没见到任何有关民间文化与民间知识的传播——这也就是说“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有其迫切性,年轻学子也应该有传递民间传承、民众智慧等非书写文化的意识。

文章报道,“一耽学堂在小学传授的内容主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蒙学读物,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华文化重要原典和适量诗词;在中学则按“文化史”(如古代礼乐、科举、建筑、文字等)、“文学史”(如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思想史”(如周易、老庄、兵法、太极等)三大类开设约50种专题讲座,总体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全貌。它们的特色分别在于对“读、诵、背”和“讲、解、用”的不同侧重。”

其实这离“总体勾勒出中华文化的全貌”还有相当距离,因为基本无涉于民间的口头文化传承及乡土知识。当然书写传统中的文化承传对中小学教育而言也很重要,如果“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能顺利进入教材则有助于健全下一代对“文化传统”的认识与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再次提及刘宗迪的文章。

还有,你引文章中所说的“文化的起点也许不应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们恰恰应当落实在最实际的生活状况和需要之中,深深扎根于生生不息的民间大地之上。” 这当然对,但我怎么也看不出该学堂的活动是怎样“扎根”于“民间大地之上”的。

最后文章还强调,“一耽学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一种人文关怀的意识默默注入我们民族下一代人的血脉,使其薪尽火传,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仅得以延续,而且重获新生。”这里的“人文关怀”似乎也流于空洞,我的意思是说,人文关怀不能停留在传统书本知识的习得中,“关怀”的目光是不是应该投向更广阔的民间社会与民间传承呢?

小竹子身在燕园,不妨考虑去加入北大这支“义工”队伍?当然也希望论坛诸君包括我自己能够身体力行,多少参与这种公益活动。我在家乡有过多次经历,在本地大专院校给学生们灌民间文化的水,下次应该去中小学了。

你不“回家过年”吗?这可是一个“仪式”哦,不能错过的吧?

祝一切都好!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 10: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很高兴有这许多人关注这个话题。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作为老话题已经多次出现在论坛上。建议关注此问题的学人,进一步浏览两个网站,这也是Sylvie推荐过的,一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网站。再一个是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网站。www.oraltradition.org.
另外,在这个网站上,还有当代大侠弗里先生的新书how to read an oral poem的一些部分。这个书也很有意思,它的读者群定位为普通人群,非专业倾向比较明显。这带来一个好处,就是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很适合某些专业学子拿它练英文,同时提高了专业——搂草打兔子。
另外,我们计划在不久后,启动一个项目,组织翻译一些民俗学理论的晚近著作。当然都是影响大的书。现在翻译队伍还不是很强大。那位高人愿意加盟,不妨先在这里挂号。


发表于 2003-1-22 11: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Sylvie:
多谢点拨!
小竹子坚守该论坛,也是兴趣使然,并无所求。版主当初同众位高人共同设立该论坛,也是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小竹子在这里与大家同喜同悲,已经受益颇多,再无它言。至于看《哈利波特》续集,还是可以让版主考虑一下的,其实元旦的时候,小竹子已经同几位师兄师姐蹭过版主了,开学就该轮到我们回请老师了。
大侠也“钦佩”这群年轻学子,只是遗憾“义工”队伍中似乎没有民俗学者,学堂活动中也没见到任何有关民间文化与民间知识的传播——这也就是说“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有其迫切性,年轻学子也应该有传递民间传承、民众智慧等非书写文化的意识。这一段话可谓语重心长,也是小竹子开始所没有领悟到的,听大侠言此,顿觉豁然开朗。只是,我们目前有关“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论述并没有太多可供参考的经典著作,系统讲授起来就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精心准备,而传统的“文化史”、“文学史”和“思想史”则有很多经典著述。就民间文化而言,我们还找不出相当有分量的东西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朱子家训》、《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相提并论,这可能正是以为民间文化是活态的、动态的、底层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能以常态传播、讲授。
小竹子引文说:“文化的起点也许不应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它们恰恰应当落实在最实际的生活状况和需要之中,深深扎根于生生不息的民间大地之上。”这些是就我们的经典传统著述而言的,它们虽然远离我们的历史,但其思想和精髓仍能跨越古今,经久不衰,在现实生活中仍对我们具有指导意义和陶冶作用,仍然可以深深扎根于广大的民众之中。这里的民间与我们专业所指的民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我更认同于这里所谓的民间。当然,这里的民间是受众,大侠所谓的民间是内容。
正如大侠所言,人文关怀不能停留在传统书本知识的习得中,“关怀”的目光应该投向更广阔的民间社会与民间传承  这就有待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了!
小竹子身在燕园,确实应该加入北大这支“义工”队伍,但是小竹子的知识储备远远不足,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真去了,小竹子很担心会误人子弟的。大侠和众位高人当然可以参与这种公益活动了,多多向学生们灌民间文化的水,扩大我们的战斗队伍。
小竹子过年之前才会回去,无论如何,小竹子是不会错过这么难得的喜庆日子的!只是,小竹子留下很多任务未能完成,现在还在学校忙碌。比如,交给陈连山老师的论文现在还没有头绪,小竹子老早就写了一篇《论列维-斯特劳斯的思想形成背景》,但老师并不满意,小竹子也不满意,小竹子准备倾心写一篇好的读书报告交上去。但现在,小竹子还有很多杂事,比如替一位姐姐给韩国的一位留学生讲述古代文学批评史。等写好了论文,小竹子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
也祝大侠一切都好!



                                            小竹子 敬上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3: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就是这两天,《中华读书报》和《中国文化报》都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有关的报道,似乎这个话题的热乎劲头还没有过去。现在,据说文化部已经牵头组成了有关的“专家委员会”。按照报刊上的说法,这个项目已经列入我国家财政部2003年的拨款计划之中了。我们当然高兴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都来议论如何保护等问题。不过,正如我在前面说的,这种大规模的动员成千上万人参与的“运动”,是否真的能够起到抢救和保护的作用。我真的很担心。
还有,我们到今天都没有充分地论证过,为什么要保护这些遗产?据我所知,只有少数两个人,曾经在他们的文章中,多少涉及过这话题。
我们人类在历史进程中,不知道丢掉过多少宝贵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大量不宝贵的东西。不是与人类历史进程有关的所有东西,都应当当作珍贵遗产来看待。只有具有特定含义,能够解决人类未来面临问题的那些个遗产,才特别具有研究意义。当然,口头遗产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蠢笨的人类,何时才能变得比较聪明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3: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这里是文化报的消息——

中国文化报
2003年1月22日 头版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从今年起,我国将由政府推动,正式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列入2003年财政预算项目。1月20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座谈会,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并宣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文化部副部长、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周和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工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认真组织,群策群力,扎实推进。
    周和平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就不能割断历史,就要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对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责任和崇高历史使命。
    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组织对部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调研,记录整理了一大批资料,1979年以来,又组织编纂了十大文学艺术集成志书,同时通过重点扶持等方式,使许多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文化瑰宝得到了抢救。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国家通过财政拨款、鼓励社会捐赠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扶持,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资料保存、人才培养、剧目保留与创新、场所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加强。文化部多年来通过推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立法工作,命名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推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手段,加强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文化部还于2000年4月正式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估工作,使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与世界接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得到了加强。目前,《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已经形成草案,列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日程。
    周和平指出,尽管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当前的保护工作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由于重视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还不强,重视程度还不够,加上经费不足,措施不力,一些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不断遭到破坏,有的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有的流失境外,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目前,掌握一定传统艺术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他们或年事已高,或因无法维持生计改行,导致民间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形势。
    周和平强调,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是关系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要积极推动立法建设,争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早日出台。要进一步开展普查,摸清家底,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资源档案库,同时开展试点工作,结合试点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搞好队伍建设。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铺开工程建设。要加强工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认真组织,群策群力,扎实推进。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确保工程实施的科学价值。周和平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义,真正将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将工作落到实处。
    会上,周和平向专家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赵自庄、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林生介绍了本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辽宁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乌丙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资华筠等发表了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由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司长张旭主持。
(徐涟 黄小驹,2003年1月22日,第1版)

关闭窗口

--------------------------------------------------------------------------------

报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甲83号
邮政编码:100009
来信来稿:whbmbox@yeah.net
联系电话:64064515(总编室)64034991(新闻部)
         84020955(广告部)64064514(发行部)
图文传真:64035144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3: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2003年1月23日 星期四


全文检索:   中华读书报   高级查询  




昆曲 古琴 傩戏 《格萨尔王》都有救了

“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正式启动
记者 陈香


  本报讯 昆曲告急!古琴告急!傩戏告急!《格萨尔王》正濒临消失!正当我们每年拨出大量专款保护长城、故宫、大熊猫等以物质形式存在的文化遗产时,却没有注意到,另一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却与我们的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保留着我们最纯粹最古老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正迅速离我们远去。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和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落下帷幕,我国大规模“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启动在即,当世界的目光投向文化遗产最为丰厚的国家之一中国时,“国人却还不自知”。去年,中国昆曲和日本能乐同时被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传来,日本举国欢庆,奔走相告,而我国国内则反应淡薄。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法掩饰焦虑。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即是指人类口传心授的,诸如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宗教仪式、服饰、工艺、建筑等有突出价值并曾广为流传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作,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文化空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世界各国的重要文化遗产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有的濒临消失。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因为形态的特殊性,生存环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对于我国这样文化遗存丰厚但迅速走向现代化、城镇化的国家来说,一切显得有些触目惊心。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王子初提到,居中国传统文化“琴棋书画”首位的、始终代表中国文人怡情养性、完善自我人格修养的琴乐,现在人们能完整演奏的,估计只近两首。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则提及自己的亲身感受,陕北黄土高原的民俗剪纸,80年代还是铺天盖地,今年他再去时已经近于完全消失。他痛心地说到,我们不能眼看着6亿妇女传承几千年的文化艺术就这样消失了。

  王副院长呼吁社会各界对正在发生的文化断裂给予重视。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包含了更多随时代迁移与变革而被人们忽视或忘却的文化记忆,只有唤醒这些记忆,才可能真正懂得人类文化整体的内涵与意义,文化的延续发展需要一个民族的“根”,文化创新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对传统文化遗产发掘的深度。这些积淀了千年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东西一旦消失,人类的损失无可挽回。如广为流传的经典民族乐曲《二泉映月》就是艺术研究院的同志建国初期到阿炳处用极简陋的钢丝录音机录制而得,第二年阿炳即去世。

  目前,“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王副院长介绍,准备用5年时间组织该院专家和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广泛参与,分阶段在全国开展全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普查,全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构造及传承关系研究》、《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未来文化研究》、《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文化现象研究》等多套大型丛书的研究编撰工作,建立“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资料馆”,并依托“中国艺术”网站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艺术遗产文献和音像资料做永久性保护。

  一位蒙古族的朋友对记者提及,尽管进京多年,但每当悠长辽阔的蒙古长调响起,他心头油然而生的悲壮感和认同感是任何东西也无法取代的。也许,这就是流传久远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真正意义所在。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网友评论



《中华读书报》编辑部电话:(010) 63082332 63048176


发表于 2003-1-24 00: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乡土教育的概念当然与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概念不全相同,但乡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民俗和地方传统文化教育,而且,乡土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制度之一科,是有先例可循的,民间文化的教育及传承当能从中得到启发,但乡土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中一直处于或有或无的地位,似乎只是在30年代才热过一阵,这从下面的书目中就可见一斑。今后,如果民间文化教育和修习果能在基础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前人在乡土教育上的经验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国时期乡土教育论著

1,乡土教育教育概论  祁伯文著 1935年 陕西省教育厅编辑室
2,乡土教育纲要  蔡衡溪编  1936年 上海大华书局
3,乡土教育研究  王骧编 1936年  上海新亚书店 小学教师进修丛书
4,乡土教育研究  王伯昂编著 1948年 上海商务印书馆  国民教育文库
5,乡土教育研究  江苏省立苏州实验小学编印  1936年  江苏省立小学联合会丛刊之六
6,社会科乡土教材 汕头市立第四小学校编 1936年
7,小学乡土教学 吴志尧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48年 国民教育文库

以上北师大图书馆藏(引自《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解放前中文教育书目》)

1,曹风南 编  小学乡土教育的理论与实际/ 1936
2,蔡衡溪 编  乡土教育纲要/ 1935  
3,王懋德 编  大单元乡土教材实例/ 1934
4,王骧 编  乡土教育研究/ 1936
5,西省教育厅编辑室 编  各科乡土教材/  1935

以上国图藏(网上检索)

国图藏1949年之后出版的乡土教育论著只有两种:

1,朱典馨 编著  小学乡土教育/  1959
2,教育半月社 编  在小学中进行乡土教育/ 1958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09: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温柔兄:
  看了你的搜索,对乡土教育和民俗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为明晰的概念。我们是应当做点什么了,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个学科对我等的培养?
  在若干少数民族社区,可能这种教育的内容和操作规程,反倒比较好设定。我担心的是广大的汉文化地区,那种各地都能接受的东西,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东西之间,如何求得一种平衡,大概颇费周章。比如让你负责民俗教育进入小学教材的工作,你将如何遴选合适的“样本”呢?那位高人有进一步的思考,不妨将出来大家议论议论。
发表于 2003-1-24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我们上次申报“口承文艺”博士点的时候,论证过程中提出的最主要三个方面,一是与联合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材料,二是曹大侠等人译著的理论支持,三是本校的优势资源。这些材料都很好用,在文科评议的时候,我们得票第一,虽然在最后一轮由于很意外的领导的原因而出局了,但校长事后又找我们道歉,称明年可以再考虑。
我们地外偏远,能做的事有限,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北京不同,站在高处振臂一呼,应者如云,有什么好计划尽可提出商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2: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