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1-27 12: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将进入教材!
乡土教育
甲乙
我觉得爱国,首先应该从爱自己的家乡开始。如果一个连自己家乡都鄙视的人说他爱国,这无论如何都不能不使人产生怀疑。
老舍爱北京,爱生他养他的小胡同,爱他周围的穷苦人,因此尽管当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他仍然能于痛恨黑暗、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于娓娓故事的讲述中,倾诉沧桑的情怀和流淌着深深的爱意。在老一辈作家和学人的著作里,这种朴素的民族感情随处可见。由此而引申开去,一个人从自己的脚下起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把点滴的小事与自身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爱国爱家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说是这么说,然而言之于行,在今天却常常又不简单。风云激荡的社会变革,让旋涡中的人们,都多少出现了失衡的心态。牢骚、亵渎、诅咒……对人和事的诸种不满,已惯见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环境的确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是,人们讲过了、说完了、宣泄够了就与己无关了么?人们到底该做些什么?
这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这一类的愤世嫉俗者,我们见得不少:一副非常爱国忧国的样子,批评这个错了那个错了,指斥你不对他不对,其悲天悯人之状溢于言表……想想其批评,的确有些道理;然而他们说完扭头走掉后,再看他们的行动,往往也在犯着和他们的言论并不相称的错误。
鲁迅、巴金没写过爱国宣言,但他们作品中的爱国意识,无时不在呐喊着黑暗社会的死灭和速朽、呼唤新世纪的到来中倾述。沈从文则更多地用动情的笔描摹湘西山水,以游子情来寄托家乡的感怀,在揭露罪恶和腐朽的同时流露着真爱。他们并没躲进象牙塔,只享受小家的温暖。他们知道家国是一种什么样的血肉关系。这种乡土的教育,胜于无数空泛的爱国口号,尽管这其中不乏浅显。可你无法否认,人往往更亲近于浅显和生动的启蒙。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黑暗农奴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山是美的,水是美的,雪原林海的瑰丽风光,使呻吟中的俄罗斯人,从屠格涅夫笔下看到了国家的希望。刘绍棠活着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地说他与大运河的纽带情结。他说他是喝着大运河的水长大的,没有大运河的抚育,就没有他刘绍棠的今天。他没有表白自己多么地爱国,但他对家园乡土的浓浓情感,已经深深地浸透在他的作品里了。
在家里,对小女的爱国教育,我是从点滴小事开始的。我说在家,你要爱父母,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在学校,你要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好好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班集体;大家都爱集体,就是爱学校,学校的荣誉,也是你生活城市的光荣;你生活的城市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小女好像心领神会。可我还要强调,当然还不止这些,但你还小,只能先做这些事情。
想来,对孩子讲的这些道理,是无需说给大人的。
大人应该有大道理。可有时大人的所为,却不如孩子。
我们姑且抛开大道理,只从热爱生活、做个文明人的起码要求看一些人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丢弃纸屑、不走人行横道……恐怕为数众多的大人,还要从这些点滴的小事先做起来。
《人民日报》(19970811十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