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nikko212

《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装新房

新房的装饰既有陈规,不可随意。新房的墙壁要打扫粉刷一新,整个房间上边,用芦苇或竹篾扎成框架,再缝以白布或糊贴白纸,俗称“复篷”。复篷正中贴红纸剪成的“五福全寿”(又称“五蝠传寿图”),五个蝙蝠围绕一个圆形“寿”字。四个篷角贴红色彩云(俗称“云角”)。云寿间的空白处要对称地贴些蝴蝶戏牡丹、金鱼闹荷花、太子荷叶,榴开百子等吉祥图案。喜房的墙上,用相连的“(见图1)”(音义同“万”)字镶边,当中贴红纸剪成的事事如意(一个枝杈上结四个柿子)、平升三级(一个瓶中插三枝戟),陡升三级(一个斗中插三枝戟)等图案,山墙下边平壁上贴“(见图2)”字。房门贴喜鹊登梅或喜报三元图(一样两样均可)。窗壁窗户两边的内墙上贴万年青,下放一桌子,俗称“长命桌”或“长寿桌”,供放长寿灯和长寿烛用,桌上放些有喜庆意味的小摆设。新房内装饰完毕,窗户用红绵纸糊严)俗称“封窗”);封窗后用红纸捻蘸素油点燃,把房被各处通照一遍。至此,作为喜房,闲人(特别是犯忌的人)不准入内。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9: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图1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1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图2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白门帘  红走水  麒麟送子匾

新房装饰完后,要在房门上挂门帘和张门匾。新房门帘的长度要有“六”。如六尺六寸、五尺八寸六分等等。门帘布为白色,寓意白头偕老。门帘上端靠门楣处,装一块红布,一般与门帘同宽,长九寸六或八寸六、六寸六等等不一,这叫“红走水”。红走水上用彩线绣荷花仙鹤图案,寓意“和合”,也有绣成金鱼戏水,鲤鱼跳龙门,鸳鸯同游等图案。有的门帘配色相反,红门帘上边装白走水,亦寓意白头偕老。但无论如何配色,门帘上一定要有红色。相传古代有一将军,在外边能提兵百万,战场上百战百胜,回家却怕妻子,见了妻子浑身发抖。久而久之,觉得痛苦难忍,便将实情相告军师。军师叫他在房门上挂一根红布条。将军照办,“惧内”症顿酒。这根红布条就演变为后来的红走水。在挂红走水、门帘的同时,门楣上百年要张麒麟送子匾(俗称“门缯”)。门缯出芦苇或木料构成长方形框架,糊以麒麟送子图案,四周用“(见图)”字和云角镶边,门帘和门缯是新房门上必备之物。
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7-9 2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铺床挂帐和气人

喜床长、宽、高都要逢六,主要有四个品类。一、顶子床。四腿四柱,上边有顶,顶下有檐,床周有围,床下有挡面,全部用红木制作,腿、柱、檐、围、面等雕刻各种喜庆图案,形如花轿。这种床又叫“八步顶子床”。二、面子床。在前面两条床腿和床框间,镶一块平板(床面子),在床面上雕刻各种喜庆花卉,故又名“花面床”。凡顶子床和面子床,床前均要配一张与床等长,宽一尺六寸的短腿小儿,俗呼“搭脚板”。三、把框床。两根粗大床框,四条高腿,中横四根撑,铺以芦苇或高粱秆(俗呼“床笆”),因其形如整地用的木耙而得名。四、土金铺。穷人无钱买床,用模制的一尺二寸长、六寸宽、三寸厚的土坯(俗呼“土金”)一百零八块砌成喜床。取一百零八这个数可应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单八将,讨吉利。
铺喜床的时间、方向、位置要严格按照“时书”写定的办,请一位不犯四大忌又是父母妻子儿女齐全的老人(俗呼“全面人”又叫“全福爹爹”)铺喜床,一些极富人家,喜床“四腿要垫金砖垫床腿”。铺床时要放鞭炮说喜话:“天上金鸡叫,地下凤凰啼,今日黄道日,正是铺床时。”
铺床挂帐后,在床上里边的帐子上,挂一个“和气人”。“和气人”是由于巧又“全面”的妇女,用不同色彩丝绸刺绣缝制成的布人,拟男则男,拟女则女,体形富态,笑容可亲,坐在手工制作的植根于藕托的荷叶、荷花、莲子丛中,美观而吉祥。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3: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套喜被揣喜枕

喜床铺好后,请一位不犯忌的“全面”老年妇女(俗呼“全面奶奶”或“全福奶奶”)在喜床上套喜被、揣喜枕。把蒲绒(或晒干的柏叶、软草)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绣花枕皮中,这叫“装瓤子”,装后不封口。按俗规,喜被一头封严,一头开口不缝(也有的地方是两头均缝严合)。把每个枕头的两端、被子的四角各装入两枚栗子、两枚枣子、两枚桂圆和两枚花生,寓意“枣(早)立(栗)子”,男女花着生,生儿中状元。套被揣枕时,也要放鞭炮,说喜话:“八个栗,八个枣,八个小小满床跑。四个去当官,四个去赶考。赶考中状元,当官坐花轿。”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3: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文革时期的海州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3: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文革时期的海州
hg32.GIF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压床

喜被套好放在床中间,枕头放在床两头,从此就不能空床。“全面奶奶”用五升斗(能装五升粮食的柳斗),下层装麸皮,上层装大米,再装些糕果、枣栗、花生,斗中插一杆小秤。麸皮寓意富富足足,糕果大米象征生活步步高,秤是“镇地龙”能驱邪,又喻“秤锤不离秤杆,老头不离老嫚”,夫妻到老不分离。五升斗喻指五子登科。这样装成的斗,叫米斗。在喜事中,米斗是不可缺少的吉祥镇邪之物。凡喜床上无人时,就要放上米斗压床。
催妆的晚上,新郎一定要睡在喜床上,但喜床上又不能只睡一个人;按婚俗要四个男童一起睡在喜床上,俗称“压床”,又叫“滚床”。压床的孩子可以把塞在被、枕角内的果子吃了,还可以在床上撒尿,若把新被褥尿湿了,就预示新娘当年可生贵子。  
 楼主| 发表于 2006-7-13 14: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来回礼

催妆之日早饭后,男方除按习俗备礼品装入拜盒由轿夫携带外,要另备礼品用抬盒送给女方,这叫“来回礼”,又叫“交换礼”。来回礼六样八样不限,但有四件必备:两包糕,一只公鸡,一对鲤鱼,一块双刀肉(一块带有两根肋骨的猪肉,中间再划一刀)。双刀肉又叫一刀肉。卖肉的人听说是买双刀肉的,按风俗从整猪身上一刀割下带两根肋骨的肉,不许割第二刀,称几斤算几斤,价格一般较常稍高,买主必得买下。女方接到来回礼后,把糕和双刀肉留下,俗说“收下双刀肉,冷肉换热肉。”把公鸡和鲤鱼退回,这叫“公鸡两头跑,来年生小小(男孩)”。“鲤鱼再回头,生儿跳龙门”。鲤鱼退回后,放在盘子里,陈设于新房内;鱼嘴插绒花,鱼身贴彩纸,叫作“喜鱼”。寓意荣华富贵,吉庆有余(鱼)。
 楼主| 发表于 2006-7-20 19: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发轿

    男家租来娶新娘的花轿,催妆这天就要发往女家,以便正日子上午把新娘抬来,这叫“发轿”。 发轿有两种规格。一种是被红带响器(本地称乐器为响器)。前有响道锣、“千里眼”开道,两个人抬着头号大铜锣不时地敲,走在最前边,后面是一个头号大草筛,披上红彩,架在两根两丈多高的大竹竿上,由两人擎着。这叫“千里眼”。其后,一彪形大汉身披大红(一长条宽宽的大红绸带,从右肩到左腋下斜挎在身上),骑在马上,这是保镖的勇士。接着是六人组成的“六苏班子”(吹鼓手)。沿途轮番吹奏“全家福”、“大桃红”、“小桃红”等喜庆乐曲。如此发轿的,大抵是富阔人家。另一种发轿规格是不带乐器。凡发轿,途遇村庄、沟、河、桥、庙、坟地都要放鞭炮驱邪。
    发轿时经过的路,抬着新娘的花轿不能再走,从东头出庄,须由西头进庄。若走了“旧路”,新娘子会嫁第二次,一些聪明的轿夫,抬着空轿绕道往女方家去,留着捷径回来抬重轿时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5 00: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自己再不顶就要沉底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15 00: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州民俗志》 作者:刘兆元 整理:刘阳

大车拉小车推

用花轿台新娘,中等以上人家才能办到。穷人租不起花轿,只好用各种省钱的办法接新娘,概称“大车拉,小车推”。一种是大牛车上搭个小篷,垫条红被子,新娘坐在篷子里,连同嫁妆一车拉到男家。一种是小毛驴背披一条红被子,脖子系一绺红缨和一个小铃铛,或老水牛背披一领蓑衣驮新娘。如男方家无驴、牛,则由新郎的族中兄弟用一辆小土车(车上放一个供新娘坐的蒲团),把新娘推到男家。接新娘无论贫富都有一条禁忌;新娘在路上不能见天,不能沾地;怕的是天上坏星照,地下恶气沾。无论驴驮车推,新娘都要打一把伞遮头。
发表于 2009-3-19 09: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有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4-12-22 17: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