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施爱东

【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1 1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吕微 于 2006-3-10 21:42 写道:
康德早就为科学与道德划清了界线,可我们就是不听康德的劝告,硬要用纯粹理性解决实践理性的问题,还美其名曰“知行合一”,结果造成知识的越界。


     科学与道德的区分,其实也是一个历史的现象,而非本体论的区别,认知和道德之别,是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启蒙主义的产物,近代工业、科学把人与自然一分为二,才有康德星空中的自然律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区别,而在农耕时代和乡民社会,自然和道德是密不可分的,所谓道德,就是追随着自然的节律安排人间的生活、构筑社会关系,这其实就是古人所谓天人合一,民众所谓“天地良心”。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和所谓生态哲学的兴起,这种自然与人类、认识与道德的区分也遭到质疑,生态主义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要用自然伦理代替人道主义伦理。
    正因为康德的二元论道出了现代性的真谛,因此康德才成为西方现代思想的教主。
    民俗学作为一门典型的现代性学科,也承继了康德的自然和社会、认知和道德的二元论(如班恩说,民俗学所关心的不是农民用犁耕地,而是他开耕前举行的巫术仪式(大意如此)),老大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说我们应该在民俗学中贯彻这种二元论姿态,但私意以为,我们现在正应该对民俗学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二元论先见进行反思,而且,或者,在诸多人文科学中,也只有民俗学能够进行这种反思,进而对我们认识现代性和现代学术的局限性提供光亮。
    二元论对于民俗学的影响之一,就是导致民俗学者忽视民俗活动和民俗观念的自然的和认知的渊源,乡民和先民的许多在主流社会看来似乎荒唐无谓的行为、叙事和信念,其实都是有其自然的和科学的基础的,而并非无中生有或者故弄玄虚的巫术、神话或者信仰,信仰的背后往往是行之有效的实践,但因为我们的学者囿于二元论,缺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切洞察,因此往往无法窥见那些所谓信仰和民俗背后的科学和实践背景,因此就把它们视为巫术、神话和迷信了。
    如此以来,民俗学家自以为在为民间请命,为民俗呐喊,其实,当他们把民俗的自然纽带割裂了,也就把民俗连根拔起了,因此,民俗学者的为名请命,可能恰恰变成了要命的勾当。
   比如说,传统节日庆典中的大多数行为,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但岂止他们最初都是农耕先民适应自然节律而无意识的适应或有意识的制度建构,但我们的民俗学者不明白各种缘由,往往从信仰的角度解释这些岁时节庆,这种解释可能恰恰给“破旧立新”活动提供了借口。

[ 本帖由 刘宗迪 于 2006-3-11 14:45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3-11 12: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正因为还有边缘存在,民俗学才有用武之地。如果真有哪天,中国的犄角旮旯都变成了天安门广场,或者国贸中心,俺们民俗学也就该寿终正寝了。


刘的这个说法好像回道了民俗残留物时代。未来发达了就没有民俗,民俗学就寿终正寝了,很荒谬的一种设想。电子商务时代就没有新民俗吗?好像又有新东西出现了。

对科学研究方法可以置疑,其有一定缺陷也无庸讳言,但没有科学方法的思维和逻辑将是蒙昧与野蛮的交互,中国阴阳五行八卦能做得了什么呢,除了联想、揣测和事后诸葛亮式的自诩?而这些确实在一些人的研究大作中在延续着。动辄用伦理话语取代科学方法,我担心会回到阴阳巫术时代。那时大家都成了帝禹山河图了,呵呵!对科学方法在民俗学的实验应用的不能容忍,当头棒喝,无益于多种研究途径的开辟,不可谓无害。
[ 本帖由 zhongkui 于 2006-3-11 12:57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3-11 18: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倾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冯氏言及道教方术中的科学因素,而及于科学与巫术和神话之别,并引美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桑塔亚那为说,颇能体现现代思维之二元性成见,兹转引如下:
尝谓科学有两方面,一方面注重确切,一方面注重权力。唯对事物有确切之知识,故能有统治之权力。道教欲统治天然,而对于天然,无确切的知识,故其对于宇宙事物之解释,不免为神话,其对所用以统治事物之方法,不免为魔术。然魔术尝为科学之先驱矣。……桑戴延那(即桑塔亚那)谓科学与神话之分,不在其价值,亦非科学之研究,需要较大的天才。科学与神话之分,在于神话归于不可实验之观念,而科学则归结于规律或概念,此规律或概念,可于吾人经验中实验之。
按:科学与神话之分,是现代科学赖以自我确立的基本前提,其实只是现代科学赖以获得权力(话语权和支配资源的权力)的辩护策略之一。实则,科学与神话,很难一刀两断,科学中有神话,神话中有科学,科学与神话不但有历史上的渊源,亦在结构上互补,科学在其能够认知能够达及的边界之外,不得不编造神话,比如所谓大爆炸学说,如霍金等的时间学说,其功能与古代神话的宇宙创生故事正是异曲同工,所不同者,在于古代神话使用的是形象的、叙事的、拟人的语言,故成其为Myth(故事),科学则使用抽象的、推理的、数字的语言,故成其为science(学问)。至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则更往往是披着学术外衣的神话,许多人文学术,其实无非是原始乃至野蛮的神话在现代的继续,如历史研究与族群认同神话、党史研究与救世主神话、发展研究与乌托邦神话等等,而诸如此类的研究,由于熟练地操练着实证的逻辑的话语,因此给神话蒙上了一层科学的外衣,是神话更具有欺骗性和似真性。而我认为民俗学能够对人类的福祉做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它拥有洞穿迷雾的慧眼,消解神话的利器,因为民俗学深谙神话和巫术的发生机理,深知神话之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因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故能够发现神话,并能够区分出好神话与坏神话。民俗学应该是驱邪逐魔的法师,在它面前,妖魔鬼怪无处隐身。顾颉刚先生盖即此道高手矣,用故事的眼光看古史,用歌谣的眼光看歌谣,用宗教的眼光看经学,即顾家之杀手锏,然此道自顾氏一显江湖,竟成绝响,民俗学中人,非但丧失了消解神话的功夫,反倒越来越参与到了编造神话的大合唱之中,大概是因为人云亦云总比特立独行更少危险更能保证饭碗吧。
发表于 2006-3-12 0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话说到今天,我和宗迪的分歧才算见分晓。两年前就写过一篇题为《超越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致温柔先生,顺便也致丙中先生》(原谅把丙中也牵扯进来了)的文章分别发给宗迪和丙中,对宗迪的浪漫主义表示了不同意见。今天宗迪写道:

“科学与道德的区分,其实也是一个历史的现象,而非本体论的区别。”

宗迪不把科学与道德的分化视为人的本体存在,而认为“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之存在的本体状态。体会宗迪的意思,本体在时间上是属于历史的,是在人类历史的时间之初的,这样说来,本体是在时间之中的。但是,在我看来,本体不属于时间,本体是在时间之外的,人的本体存在是人的超越时间的存在状态。换句话说,人的本体存在是“无处在又无处不在的”,也就是说,人的本体存在永远是人的当下存在。正因为人的本体存在是人的当下存在,所以,宗迪才有可能唤回古人“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此“唤回”绝非原样的唤回,而是否定之否定的综合。
就本体存在是人的当下存在而言,我们必须正视人的“被抛入”的存在状态。套用马克思的一句话:科学与道德之分,尽管是“历史的结果”,但我们已不得不将其视为“自然的前提”。也就是视“分化的生存”为已内化的我们的本体存在。如今,我们已无法摆脱二元思维的方式,历史已经走到这一步,世界已经发展到这一步,科学与道德的二分已经渗透进人的本体存在,对此“分化的存在”,我们只能接纳、容纳而不能拒绝、拒斥,只能转换而不能视而不见。但是,接纳、容纳和转换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在民俗学中贯彻这种二元论姿态”,正如宗迪所言,“我们现在正应该对民俗学的这种与生俱来的二元论先见进行反思”,但是,也正因为“与生俱来”,正因为“先见”,所以“分化的生存”才就是人的本体存在。
民俗学今天所应做的工作,就是对人的这种本体存在状态加以反思性的批判,从而发掘出更具奠基性的存在根据,但这种更具奠基性的存在根据并不在古代而就在人的当下的内心。回到人的当下的内心,就是回到人的绝对的本体,回到科学与道德分化以前的本体。“以前”的意思不是时间的“以前”而是逻辑的“以前”,而逻辑的“以前”就是“当下”。而当下的意思是说:超越时间的存在。也正是因为人能够超越时间而存在,宗迪才能够地理解古人,而不是妄用今人的眼光任意地曲解古人,而是“人同此心”地同情、理解古人。我想,宗迪所做的《山海经》研究正是这样的工作。就民俗学是一门以发掘人的本体存在为旨归的学问来说,民俗学不是古代学,也不是现代学,而是超越历史、超越时间的“当下学”。民俗学之超越历史与时间,不在于新民俗还在不断地产生,而在于民俗学的终极关怀没有停留于民俗现象(对此民俗现象当然可以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而是追问民俗的“物自身”,而民俗的“物自身”则不是科学的方法所能够加以探问的,民俗的“物自身”只能在所有民俗中人在相互对话中加以体验。
发表于 2006-3-12 22: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以上这段话的表述有很大问题。无论科学与道德的二分,还是天人合一的境界,都不能算是人的本体的存在方式,把这些存在方式也看作是本体,所以又要在本体之上再找出“更具奠基性”的“绝对本体”,逻辑上也许不误,但本体就是本体,再分什么相对本体、绝对本体,徒增混乱。“合一”、“二分”都是人生的现象界,并没有踏入本体界的人生。
发表于 2006-3-20 13: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更没有打不完的官司,这场官司打到现在,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视野合,但各方的分歧依然存在,看来最终是无法分出个谁是谁非、你死我活来,而参与的各方好像都已经显得意兴阑珊了。
其实,当爱东当初把这场论争标榜为一场没有打完的官司的时候,就已经预示了这场官司不会有什么结果。
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看来这话并以全对,有时候可能恰恰相反,真理会越辩越糊涂,许多原本看来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常识、概念、道理和真理,经过辩论,往往反倒变得疑窦重重,令人困惑了。其实,让原本不成为题的东西变成问题,激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而不是给出一个明确无疑的标准答案,也许才是学术论辩的真正趣味所在,在这个意义上讲,这场论辩尽管可能草草收场,但也算达到了它的目的。如果这场笔墨官司能够让学术同仁们提供一些继续言说的话头,深入讨论的线索,我们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即使打官司各方的屁股上白白挨了些板子,也心甘情愿,就算给中国的民俗学事业做些力所能及的牺牲吧。
[ 本帖由 刘宗迪 于 2006-3-20 13:52 最后编辑 ]
发表于 2006-3-29 14: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
其实一直以来我也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所谓的人文科学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谁在阅读我们的研究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除了一本圈内人偶尔翻阅的\"著作\",还能是什么?……
  ……但是,阿尔奈非要弄个故事类型出来,这还不够,汤普森还要一网打尽全世界的各种故事母题,普罗普则告诉我们……我现在连黄色笑话都听不出味道了……
  ……
  人文科学就是这样一种工作:不断地制造着各种各样的可以满足我们好奇心的\"理性叙事\"。
  ……
如此一路追问下来,我们最终会发现,所谓的人文科学、所谓的学术研究,其实只是一种游戏方式。所谓的\"学术共同体\",其实只是一帮专业的\"学术玩家\"。
  ……旧的理论术语再也翻不出新的花样了。
……
……民俗学如果不遵从于科学的权威话语,就无法立足于当今的学术之林。
  ……
  至于人文科学的实用价值,那主要是被我们人文学者的当下话语构建出来的想像图景,是我们用来争取国家资源的一种托词。国家也深知这种价值的虚幻,于是,每年不多不少的给点经费,以平复人文科学工作者的心理失衡。民族国家对待人文科学的态度,从来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越是太平盛世,人文科学越是发达,但是,国家越不关注人文学者在说些什么,只有当社会出现不稳定因素的时候,国家才会要求人文科学出来向社会发言。
  事实上,我们的科研成果最终还只是我们自己的消费品,我们的著作只有我们自己在阅读。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是在利用国家资源进行自我生产。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活得像个怨妇似的,总在追问国家为什么每年只给我们这么一点钱。
……


施公子讲话如此实秤,当然没办法被人称作“才子”!
说到底,还是你自己心存犹豫、怀疑。
给你鼓鼓劲儿! :cool: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
发表于 2006-3-29 2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第一次发贴,没想赶上刀光剑影,两位公子着实厉害(巧舌如簧),老大更是威名远播,于是乎战战兢兢糊糊涂涂撇了两眼,赶紧上岸,在下实没练过内家功力抵挡不住如此深厚的掌力。
抹了把汗,诚惶诚恐间给刘宗迪大师道个万福,再提个问题跟您商榷:
您在论战首发时提到“所谓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即道家所谓“道”)”,我以为这里的“道”不如“理”来得合适,钱穆先生提过“道”是可变的不定的,而“理”是永恒的已定的,窃以为然,您此处的自然之理应更符“理”之内涵?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16: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宗迪,有人来打擂,干嘛不接招?
发表于 2006-5-11 07: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前些日子和老大、爱东过招,耗损了好些气力,因此刘某这些天正闭关修炼呢,不知道有人在洞前叫阵,施大侠急人所难,先替俺低档几招。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9: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呵呵,我更愿意坐山观虎斗。
发表于 2006-7-1 19: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事实上,我们的科研成果最终还只是我们自己的消费品,我们的著作只有我们自己在阅读。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是在利用国家资源进行自我生产。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活得像个怨妇似的,总在追问国家为什么每年只给我们这么一点钱。
……

    哈哈,过去了那么久,再看,还是经典!才子发言像安徒生笔下说皇帝新衣的儿童啊。
发表于 2006-11-15 06: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本人现在一职业学院负责校报编辑等工作,身有残疾,平时工作繁重.十多年前曾编缉出版民间文学作品集和十大集成地区歌谣卷,之后工作改行,但总难舍对民间文学的喜好.现因评职称需著作和论文,因身体原因倍感不少压力.希望能和同道者一起合编著作或撰写论文.有意的朋友请联系.邮箱:nsk2002@126.com    QQ:37880515
发表于 2006-11-15 06: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本人现在一职业学院负责校报编辑等工作,身有残疾,平时工作繁重.十多年前曾编缉出版民间文学作品集和十大集成地区歌谣卷,之后工作改行,但总难舍对民间文学的喜好.现因评职称需著作和论文,因身体原因倍感不少压力.希望能和同道者一起合编著作或撰写论文.有意的朋友请联系.邮箱:nsk2002@126.com    QQ:37880515
发表于 2006-11-28 2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场没打完的官司】田野是实验场OR我们的生活本身?

民俗学成为一种思想的时代到来了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1-22 21: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

手机扫码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