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原帖由 吕微 于 2013-7-15 21:33 发表 不是我讲的,刚才是叶涛兄讲的。民俗学把自己认同为文化政治学,说明民俗学家的社会关怀。如果能把非遗践行为民俗学家社会关怀的途径、方法,那就太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瓶子 于 2013-7-15 21:40 发表 所谓官学勾结,在中国社会中,从历史上,学就与官从来也没有分开过。经世致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学问的取向和目标。
原帖由 瓶子 于 2013-7-15 21:42 发表 很多实践的东西,民俗学者不是没有看到,也不是没有研究,只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太难把握,太难与其他国家的状况对话了。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3-7-15 21:40 发表 正是非遗的出现,为民俗学家的社会关怀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现在,不是民俗学家参与非遗太多了,而是参与的深度和思考的广度都大大不够。当然,理论建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理论家的出现是建构在众多实践者的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Forum of Folk Culture Studies
GMT+8, 2025-4-2 07: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folkculture.cn